-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宫闱典皇后部
宫闱典皇后部
节于宫门内之右还宫内监至
景运门外捧
节授正副使报礼毕正副使持
节至后左门以册立礼毕复
命 礼部堂官奏请
皇上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
上具礼服乘舆出
隆宗门率王以下大臣以上及内大臣侍卫等诣太皇太后宫至 慈宁门外降舆入至
慈宁宫前丹陛上之东西向立王以下公以上于 丹陛下立文武大臣内大臣侍卫于 慈宁门外二等侍卫三等侍卫于
永康左门外分翼序立鸿胪寺堂官二员鸣赞官 二员于 丹陛上又鸣赞官二员于
丹陛下又二员于
慈宁门外又二员于
永康左门外俱相向立纠仪御史二员于
慈宁门外又二员于
永康左门外侍立礼部堂官传谕内监奏请太皇太后升宫太皇太后礼服御宫作乐升座乐止
上率王等就拜位行礼如常仪
上率王等各复原位立礼部堂官传谕内监奏请太皇太后还宫上率王等出诣
皇太后宫行礼俱如前仪纠仪御史二员于宫门外又 二员于班末侍立礼毕上还宫王等俱退 次日陈设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仪仗车辂乐器于各宫前引礼十命妇前导十 二命妇后护二十八命妇俱朝服齐集于 隆宗门外公主以下县君以上王妃以下镇国将 军夫人以上民公侯伯内大臣都统精奇尼哈 番大学士尚书命妇俱朝服齐集于 永康右门外礼部堂官传谕内监奏请
皇后具礼服乘舆出
隆宗门十二命妇两行前导十命妇左右引礼二 十八命妇后护随行皇后至
慈宁门外降舆入至
慈宁宫丹陛上之西东向立公主王妃以下命妇 以上于 丹陛下东西相向序立八侍卫命妇设
皇后拜褥于
丹陛上正中引礼命妇传谕内监奏请
太皇太后升宫
太皇太后具礼服御宫乐作升座乐止引礼命妇导皇后就拜位立公主王妃以下命妇以上及前导后 护诸命妇照品就拜位序立引礼命妇引皇后率公主等行礼如常仪乐作礼毕乐止皇后率公主等各复原位立引礼命妇传谕内监奏 请太皇太后还宫
皇后率公主等出诣
皇太后宫行礼如前仪
皇后率公主等出公主王妃以下命妇以上及引礼 等诸命妇候皇后入内俱退内女官传谕内监奏请
皇上御内殿
上升座女官引礼导
皇后于
皇上前行六拜三跪三叩头礼
命公主王妃以下
命妇以上免随行礼
礼毕
皇后还宫
命免公主王妃以下命
妇以上于 皇后前行礼
第三日陈设
皇上卤簿大驾乐器如常仪王以下文武各官进表 行庆贺礼上御殿行礼如常仪颁
诏天下 择吉补行纳采礼大征礼遣内务府总 管官礼部堂官为使并执事各官俱朝服赍至皇后第一应行礼俱如常仪惟后母率诸妇于本第 望 阙行谢恩礼后弟率族众俱朝服赴
太和殿前行谢恩礼
康熙十六年题准纳采礼物鞍马十匹盔甲十 副金茶筒一具银盆一圆段一百匹布二百匹 大征礼物鞍马二十匹驮甲二十副常等甲三 十副黄金二百两白金六千两金茶筒一具银 茶筒二具银盆二圆段六百匹布一千匹给赐 后父镶貂朝服一件貂裘一件时衣一袭冠带 靴袜全后母蟒缎朝衣一件裙一件时衣一袭 凡立外藩诸王女为皇后俱照此例行若立在内官员女为
皇后停给盔甲其奉侍来京
皇后亲属应给礼物该部院请
旨行
皇后部总论
诗经
周南关雎
小
序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 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朱
注
后妃文王之
妃太姒也南丰曾氏曰先王之政必自内始故其 闺门之治所以施之家人者必为之师傅保姆之 助诗书图史之戒珩璜琚瑀之节威仪动止之度 其教之者有此具然古之君子未尝不以身化也 故家人之义归于反身二南之业本于文王岂自 外至哉世皆知文王所以兴能得内助而不知其 所以然者盖本于文王之躬化故内则后妃有关 雎之行外则群臣有二南之美与之相成其推而 及远则商辛之昏俗江汉之小国兔罝之野人莫 不好善而不自知此所谓身修故国家天下治者 也 孔氏曰言后妃之有美德文王风化之始也 文王化行始于其妻故用此为风教之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朱
注
兴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 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 故作是诗 汉匡衡曰窕窈淑女君子好逑言能 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 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 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毛氏曰君子后妃 之德无不和谐慎固幽深若雎鸠之有别焉然后 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 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朱
注
兴也此章本其未得而言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窕窈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朱
注
兴也此章据今始得而言 汉匡衡曰妃匹之 际生民之始万化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 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 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 统而理万物之宜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未有不 由此者也 葛覃
小
序
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 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 宁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朱
注
赋也盖后妃既成絺绤而赋其事追叙初夏之 时葛叶方盛而有黄鸟鸣于其上也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朱
注
赋也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朱
注
赋也此诗后妃所自作故无赞美之词然于此 可以见其已贵而能勤已富而能俭已长而敬不 弛于师傅已嫁而孝不衰于父母是皆德之厚而 人所难也小序以为后妃之本庶几近之 卷耳
小
序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 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 夕思念至于忧勤也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朱
注
赋也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
丰城朱氏曰此诗见后妃之于君子思之切忧之 深望之至然有恳恻至诚之意而无悲愁凄怆之 怀盖所以忧思者情也虽忧而不至于伤虽思而 不至于悲者后妃之所以得其情性之正也 樛木小
序
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朱
注
兴也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故众妾乐其 德而称愿之 螽斯
小
序
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 众多也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朱
注
比也后妃不妒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 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 有是福也 丰城朱氏曰樛木后妃不妒忌而众 妾有祝愿之诚螽斯后妃不妒忌而众妾美其子 孙有众多之盛盖正家之道始于闺门尊卑贵贱 之分虽不可以不严然必上无嫉妒之心则下无 怨恨之意和气充溢瑞庆流衍福履之绥子孙之 众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礼记
曲礼
天子之妃曰后
集
说
郑氏曰后之言后也 孔氏曰妃配也后君也 明配至尊为海内小君 蓝田吕氏曰天子之妃 所以称后者有继后之辞合二姓之好以继圣人 之后以为天地社稷宗庙之主则有继者也 长 乐刘氏曰后者后也德配于天子育其嗣息以为 之后也 又
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
集
说
郑氏曰纳女致女也女家遣人致之此其辞也 姓之言生也天子皇后以下百二十人广子姓也 昏义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
集
说
郑氏曰适之言责也食者见道有亏伤也荡荡 涤去秽恶也周礼
天官
内宰以阴礼教六宫
订
义
郑司农曰阴礼妇人之礼 郑锷曰周制后有 六宫犹王有六寝正宫一以听内事燕宫五以息 燕其制以一宫为中四宫处四角而正宫一则在 前不名曰寝乃曰宫者盖寝则息燕之义宫则隐 蔽之言息燕非妇人所宜言而妇人以隐蔽为自 重故王谓之寝而后则名曰宫六宫者指后言之 不曰王后而曰六宫不敢斥言王后之尊与王同 体不斥言示训也后为六宫所取正犹教以阴礼 者盖王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能知阴礼则关睢 之风行彤史之化修矣 又
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亦如之
订
义
郑锷曰周制王后无祭天之事则大祭祀者祭 宗庙也正后之服位而诏其礼乐之仪
订
义
郑锷曰后之服六而祭祀之服所用不同祭各 有位而后之位所立各异如祭先王则当袆衣祭 先公则当褕狄祭群小祀则当阙狄是正其服也 如君在阼则夫人在房君西酌牺象则夫人东酌 罍尊是正其位也 又
致后之宾客之礼
订
义
郑康成曰谓诸侯来朝觐及女宾之宾客
凡丧事佐后使治外内命妇正其服位
订
义
郑康成曰使使其属之上士内命妇谓九嫔世 妇女御 郑司农曰外命妇卿大夫之妻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贿出其度量淳制祭之以阴礼
订
义
刘执中曰朝以听天下之政故君立之天道也 市以聚四方之货故后立之地道也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订
义
郑锷曰王者以奉宗庙为重以躬致其服为尽 孝故王以躬耕之谷为粢盛后以亲蚕之丝为祭 服 又
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订
义
郑康成曰六宫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宫 者古者使后宫藏种以其有传类蕃孳之祥必生 而献之示能育之使不伤败且以佐王耕事共禘 郊也 刘执中曰种必生于六宫以其有地之道 生生不穷之祥 史氏曰凡穜稑之种必藉后宫 生之者欲其亦知稼穑之艰难不然外庭之臣岂 乏司农司穑必待出于六宫之手乎尚书大传
后
古者后夫人将侍君前息烛至于房中释朝服袭燕服然后入御史奏鸡鸣于阶下然后夫人鸣佩玉于房中告去也然后应门击析告辟也然后少师奏质明于陛下然后夫人入庭立君出朝五经要义
女史之职
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授其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着于右手左者阳也以当就男故着左手右手阴也既御而复故此女史之职也
皇后部列传一
上古
神农氏妃听詙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詙为妃生帝哀按帝王世纪神农取奔水氏女曰听詙生帝临魁按山海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詙生炎居黄帝妃嫘祖
按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元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按外纪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共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颛顼高阳氏二妃
按史记五帝本纪不载 按通鉴前编帝初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又娶胜濆氏之女生卷章庶子曰穷蝉其不才子曰梼杌骆明姒姓生伯鲧鲧生禹是为夏后氏卷章妻曰女娇生黎及回黎与回代为祝融于高辛之世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曰樊曰惠连曰籛铿曰会人曰曹姓曰季连樊封于昆吾籛铿封于彭是为彭祖其孙元哲封于韦是为豕韦昆吾豕韦当夏之世代为侯伯季连芈姓其后为楚颛帝之裔孙曰女修生大业大业之妻曰女莘生大费是为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舜赐姓嬴氏禹荐于天者其长子曰大廉其后为秦为赵按大戴礼记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絅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产六子帝喾高辛氏四妃
按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訾氏女生挚
注
正义曰帝王纪云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 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 曰简狄生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 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帝挚之母于四人中 班最在下而挚于兄弟最长按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元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注
索隐曰谯周云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喾子 以其父微故不著名其母娀氏女与宗妇三人浴 于川元鸟遗卵简狄吞之则简狄非帝喾次妃明 也按拾遗记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轩辕去蚩尢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女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纳以为妃妃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世谓为八神亦谓八翌翌明也亦谓八英亦谓八力言其神力英明翌成万象亿兆流其神睿焉 陶唐氏
帝尧妃女皇
按大戴礼记帝尧娶于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氏按帝王世纪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按路史帝尧纪帝初娶富宜氏曰皇生朱
有虞氏
帝舜二妃
按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沩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蔡
传
二女尧二女娥皇女英也
按史记五帝本纪尧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注
正义曰通史云瞽叟使舜涤廪舜告尧二女女 曰时其焚汝鹊汝衣裳鸟工往舜既登廪得免舜 穿井又告二女二女曰去汝裳衣龙工往入井瞽 叟与象下土实井舜从他井出去二女娥皇女英 也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按大戴礼记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匽氏按列女传有虞二妃帝尧之二女也长曰娥皇次曰女英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尧举舜为相摄行王政舜每事常谋于二女舜受禅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事瞽叟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故谓之湘君又按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去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二女曰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从掩舜潜出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二女乃与舜药浴注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