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常典太仆寺部

孝宗弘治十八年裁革太仆寺丞四员
按明会典云云
武宗正德七年添设分管少卿员
按明会典正德七年添设一员收兑马匹及会同科道官兵部委官秤收马价子粒各营桩棚银两正德九年太仆寺添设分管寺丞一员专管寄养马匹按明会典云云
世宗嘉靖八年裁革太仆寺分管寺丞三员以寄养马匹令该管地方官带管按明会典嘉靖八年裁革分管寺丞三员以寄养马匹令该管地方官带管其六员一员分管顺天顺德广平三府并京卫孳牧骑操马匹一员分管真定保定二府一员分管大名永平二府一员分管河间及济南府一员分管兖州东昌二府一员分管开封卫辉彰德三府俱三年更代每岁二八月出巡照依兵部马政事例逐一兴举岁终比较遇更代之年具所行事迹造册缴部查照其山东等都司所属卫所各从本司委官提督遇有解到孳生马匹照例发属寄养穆宗隆庆三年题定太仆寺少卿寺丞员数职掌按明会典隆庆三年题准太仆寺少卿一员仍提督京边马政二员分管东西二路各兼寄牧孳牧验烙巡养之事俱领敕不更替寺丞定为三员以一员提督库藏兼协理京边二员协理东西二路神宗万历九年裁革太仆寺少卿寺丞各一员按明会典万历九年裁革太仆寺少卿一员裁革寺丞一员寻复旧少卿敕内兼载寺丞职名遇少卿缺则寺丞暂摄行事万历十一年太仆寺少卿复旧置三员
按明会典云云
皇清
大清会典太仆寺
  正官
  满汉卿各一员
  满汉少卿三员内满少卿二员汉少卿初设三  员后裁二员  旧有满汉寺丞各一员顺治十五年裁十六年  复设康熙二年裁  旧有首领官汉主簿一员康熙二年裁
  属官
  满员外郎八员
  满笔帖式十一员内满文十员满汉文一员汉  军笔帖式二员  旧有常盈库汉大使一员顺治十八年裁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大清会典顺治元年置太仆寺设满汉卿各一员满  汉少卿各二员满汉寺丞各一员汉主簿一员  笔帖式六员 国初马政止设大库口外骒骟二群孳牧调习兵  部掌之顺治元年除外省马匹折色外又预备钦赏行幸马匹骆驼太仆寺与兵部分司焉  凡直省马价钱粮顺治元年题准直隶江南河  南山东四省州县马匹每匹折银三十两岁征  银六十余万两俱解送太仆寺收贮库内考核  完欠年终奏销  凡皮张口外马群内如有倒毙马匹将皮张令  沿途地方官员按跕解送太仆寺查明数目咨  送工部选留充用余交太仆寺变价咨送户部  顺治七年大清会典顺治二年令马价钱粮改归户部七年仍  归太仆寺管理  顺治十年
大清会典凡武清县额设放青场地顺治十年丈量  定界北自董家庄前起至运粮河王家庄止南  自后桃花口前离庙柱三十五度起至小河岸  边止以备太仆寺马匹骆驼夏秋放青(旧有顺义县场  地康熙二十二年交还户部)

  顺治十三年
大清会典凡孳生调习马匹
 国初定大库骒马群每三年整顿时比原额孳生  多者阿敦大阿敦人议赏或孳生少并缺额者  阿敦大阿敦人议责大库骟马群每三年整顿  时倒毙少者议赏倒毙多者议责其调习马驹  如得良马送进御厩大马以备赏给余马以备出差如赏给马匹不  足移咨户部购买顺治十三年题准种马场三  年整顿一次察验孳生多寡分为五等一等者  员外郎各赏貉皮一件六匹阿敦大各赏  貉皮一件油青布十匹阿敦人各赏油青布  十匹二等者员外郎各赏貉皮一件四匹  阿敦大各赏貉皮一件油青布八匹阿敦人  各赏油青布八匹三等者免议四五等者该管  员外郎交该部议处阿敦大阿敦人分别鞭责  顺治十五年大清会典顺治十五年裁汉卿一员满汉少卿各一  员汉寺丞一员  康熙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年裁满寺丞一员汉主簿一员笔  帖式三员  是年太仆寺马价钱粮复令户部编入条银  康熙三年大清会典康熙三年题准种马场孳生二百匹以下  者为头等孳生六七十匹者为二等比照原额  无孳生亦无缺额者为三等比照原额缺四十  匹有余者为四等缺七八十匹者为五等  凡赏给马匹旧例额设马六十匹以备钦赏四季俱在厂内喂养每匹日支料豆六仓升七  斤重谷草二束又运草料牛三只每只日支料  豆四仓升七斤重谷草二束如赏给缺额在通  州喂养马匹内取补于八旗内取马法四名同  太仆寺人役看喂康熙三年题准购买预备马  二千匹交阿敦大等喂养如遇绿旗兵丁马缺  或给发他处在此数内取给如预备马缺仍咨  户部买补足额  康熙六年
大清会典康熙六年题准种马场孳生三百五十匹  以上者为头等三百二十匹者为二等二百七  十匹者为三等一百五十匹以上者为四等比  原额有缺者为五等  康熙十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二年题准大库种马二场名色改  为太仆寺马场若有缺少通融补足停令户部  购买  康熙十三年
大清会典凡预备马匹旧例额设马三百匹以备圣驾行幸其马匹三月放青五月进厂喂养康熙十  三年题准裁去二百匹其一百匹在通州二厂  分喂三月放青五月进厂如马缺额于口外骟  马群内取补每匹日支料豆六仓升七斤重谷  草二束每厂设阿敦大一名阿敦副一名阿敦  人十名如有缺额在八旗各府佐领下取补其  应给阿敦大等银米亦在各旗佐领下支放应  用草料槽刀家伙等物俱于该部咨取  康熙十五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五年赏给马匹裁去马法止用太  仆寺人役一十一名看喂每名月给银一两米  二斛在户部咨取其应用草料槽刀家伙等物  俱于该部咨取  凡牧养骆驼人役旧例于八旗内取马法二名  同太仆寺人看喂二厂骆驼康熙十五年裁去  马法止用太仆寺管骆驼头一名骆驼人十七  名骆驼头每月给银三两一年给米四十四斛  骆驼人每月给银一两米一斛俱于户部咨取  至厂内应用草料刀家伙等物俱于该部咨  取  凡喂养骆驼马匹壮丁额设六十六名每名给  地三十五亩  康熙十七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七年题准太仆寺官员不许骑群  内马匹  又议定口外骟马群内驯练不熟不堪骑用一  分以上者该管员外郎罚俸三个月二分以上  者罚俸六个月三分以上者罚俸九个月四分  以上者罚俸一年五分以上者降一级留任六  分以上者降二级留任七分以上者降三级调  用其原整顿时分给马匹内驯练不熟不堪骑  用五匹以上至二十匹者阿敦大鞭一百阿敦  人鞭八十二十匹以上者阿敦大鞭一百革去  阿敦大降为阿敦人其阿敦人亦鞭一百若驯  练纯熟皆堪骑用者阿敦大各赏貉皮一件  油青布十匹阿敦人各赏油青布十匹其骒马  群内照原整顿时缺额一分以上者该管员外  郎罚俸一年二分以上者降一级留任三分以  上者降二级留任四分以上者降三级调用五  分以上者降四级调用阿敦大阿敦人亦分为  五等一等者阿敦大各赏貉皮一件油青布  十匹阿敦人各赏油青布十匹二等者阿敦大  各赏貉皮一件油青布八匹阿敦人各赏油  青布八匹三等者免议四等者阿敦大鞭七十  阿敦人鞭五十五等者阿敦大鞭一百阿敦人  鞭八十凡牧养马匹人役定例骒马每旗五群  共四十群每群设阿敦大一名阿敦副一名阿  敦人十名骟马每旗一群共八群每群设阿敦  大一名阿敦副一名阿敦人十二名俱于口外  八旗蒙古内移取牧养如有缺额仍按各该旗  取补至阿敦大所骑鞍辔马群所用马槽铁器  等物俱于该部咨取  凡预备骆驼旧例额设骆驼三百一十只内二  百只预备圣驾行幸十只供应理藩院出差骆驼人所骑马一  十八匹俱在京厂张家湾厂分喂每骆驼一只  马一匹各日支料豆六仓升七斤重谷草二束  其余骆驼一百只在口外牧放如二厂骆驼缺  额于口外骆驼内取补口外骆驼缺额太仆寺  请旨咨行户部购买补足其喂养骆驼夏秋牧放春冬  进厂康熙十七年题准口外原设有骆驼场二  马群六今改骆驼场为马群均为八旗八群  康熙二十一年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一年定骆驼俱在京厂张家湾  厂二处分喂
 太仆寺部总论
贾谊新书
  等齐
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御既已齐则车饰具恶得不齐  辅佐
下执事职道行典知变化以为规是非明利害掌仆及舆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骤徐疾之节春夏秋冬马之伦色居车之容登降之礼见规宜谕见过则调故职不率义则道行之任也
 太仆寺部名臣列传
  周
  伯冏
按书经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祗厥辟惟予汝辜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彝宪  汉
  夏侯婴
按汉书本传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上降沛一日高祖为沛公赐爵七大夫以婴为太仆常奉车破李由军雍丘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赐爵执帛从击章邯军东阿濮阳下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赐爵执圭又击秦军雒阳东以兵车趣攻战疾赐爵封转为滕令因奉车沛公为汉王赐婴爵列侯号昭平侯复为太仆从入蜀汉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蹳两儿弃之婴常收载行面雍树驰汉王怒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汉王即帝位食汝阴剖符世世勿绝从击韩信军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乃开其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乡卒以得脱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从竟高祖崩以太仆事惠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间也乃赐婴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文帝复为太仆八岁薨谥文侯  后汉
  来历
按后汉书来歙传歙曾孙历字伯珍少袭爵征羌侯以公主子永元中为侍中监羽林右骑永初三年迁射声校尉永宁元年代冯石为执金吾延光元年尊历母为长公主二年迁历太仆明年中常侍樊丰与大将军耿宝侍中周广谢恽等共谗陷太尉杨震震遂自杀历谓侍御史虞诩曰耿宝托元舅之亲荣宠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奸臣诬奏杨公伤害忠良其天祸亦将至矣遂绝周广谢恽不与交通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圣及其女永与大长秋江京及中常侍樊丰王男邴吉等互相是非圣永遂诬谮男吉皆幽囚死家属徙比景太子思男等数为叹息京丰惧有后害妄造虚无构谗太子及东宫官属帝怒召公卿以下会议废立耿宝等承旨皆以为太子当废历与太常桓焉廷尉张皓议曰经说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身且男吉之谋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以礼义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是日遂废太子为济阴王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中傅高梵等皆以无罪徙朔方历乃要结光禄勋讽宗正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大中大夫朱伥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尤符节令张敬持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城门司马徐崇卫尉守丞乐闱长乐未央厩令郑安世等十余人俱诣鸿都门证太子无过龚调据法律明之以为男吉犯罪皇太子不当坐帝与左右患之乃使中常侍奉诏胁群臣曰父子一体天性自然以义割恩为天下也历讽等不识大典而与群小共为欢哗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邪违义岂事君之礼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谏者莫不失色薛皓先顿首曰固宜如明诏历怫然廷诘皓曰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之大臣乘朝车处国事固复辗转若此乎乃各稍自引起历独守阙连日不肯去帝大怒乃免历兄弟官削国租黜公主不得会见历遂杜门不与亲戚通时人为之震栗及帝崩阎太后起历为将作大匠顺帝即位朝廷咸称社稷臣于是迁为卫尉讽刘玮闾丘弘等先卒皆拜其子为郎朱伥施延陈光赵代等并为公卿任职征王男邴吉家属还京师厚加赏赐籍建高梵等悉蒙显擢永建元年拜历车骑将军弟祉为步兵校尉超为黄门侍郎三年母长公主薨历称病归第服阕复为大鸿胪阳嘉二年卒官子定嗣  宋
  司马池
按宋史本传池字和中夏县人举进士枢密使曹利用奏为群牧判官辞不就朝廷固授之利用尝委括大臣所负进马价池曰令之不行由上犯之公所负尚多不先输何以趣他人利用惊曰吏绐我已输矣亟命送官数日而诸负者皆入利用贬其党畏罪从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朝廷卒不问会诏百官转对池言唐制门下省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今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内侍皇甫继明给事章献太后合兼领估马司自言估马有羡利乞迁官事下群牧司阅无羡利继明方用事自制置使以下皆欲附会为奏池独不可除开封府推官敕至合门为继明党所沮罢知耀州  明
  杨砥
按明外史本传砥字大用泽州人洪武末由进士授行人司右司副上疏言扬雄为莽大夫着剧秦美新论贻讥万世董仲舒天人三策及正谊明道之言足以扶翼世教今孔子庙有雄而无仲舒臣以为宜进仲舒而退雄太祖从之历官湖广布政司参议建文中言帝尧之德始于亲九族今宜惇睦诸藩无自剪枝叶尽而根本拨矣为齐黄辈所恶罢斥之父丧庐墓侧成祖即位起为鸿胪寺卿疏乞终制服阕擢礼部左侍郎坐巡视河渠失职降工部主事改礼部历北京行太仆寺卿兼苑马寺时吴桥至天津等卫大水决堤伤稼砥请开德州东南黄河故道及土河以杀水势帝命工部侍郎蔺芳经理之定牧马法请令民五丁养种马一匹每十匹立群头一人五十马立群长一人养马之家岁蠲租银之半而蓟州以东至山海诸卫土地宽广水草丰美其屯种军士亦宜人养种马一匹岁子粒亦免其半帝命军租尽蠲之余悉从其议于是马大蕃息砥刚介有守尤笃孝行母丧哀毁未至家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