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常典刑部部

明刑部设尚书侍郎统十三清吏司掌天下刑狱之事按明会典刑部尚书左右侍郎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初曰宪部曰比部曰司门部曰都官部后改十三清吏司曰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陕西云南贵州正官尚书一员左右侍郎各一员首领官司务二员照磨一员检校一员
属官浙江司江西司广东司河南司山西司四川司广西司云南司贵州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事各三员湖广司陕西司山东司福建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事各二员

国初设子部四曰宪部比部司门部都官部设 郎中员外郎各一员洪武二十三年改为浙江等 十二部仍分宪比司门都官四科二十九年改为 十二部清吏司以首领官主事为司官司各一员 宣德间定为十三司正统以后各司俱添设主事 二员成化元年广西四川二司添设主事各一员 后革万历九年裁革十三司主事各一员十一年 复设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河南山西四川云南贵 州九司主事各一员所属衙门司狱六员
十三司职掌浙江等十三司各设郎中员外郎主事令各清理所隶布政司刑名仍量其繁简带管直隶府州并在京衙门凡遇刑名各照部分送问发落具列于后浙江司专管浙江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两浙盐运司带管崇府中军都督府御用监司设监内官监成国公刑科神策卫留守中卫和阳卫广洋卫金吾前卫腾骧左卫武功右卫沈阳右卫涿鹿中左二卫蕃牧千户所直隶和州江西司专管江西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带管淮府益府弋阳府建安府乐安府前军都督府御马监酒醋局火药局斤局留守前卫燕山左卫宽河卫永清右卫忠义前后二卫龙骧卫府军前卫龙江左右二卫直隶庐州府庐州卫六安卫九江卫武清卫龙门卫宣府前卫福建司专管福建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行都司福建盐运司带管户部户科太仆寺都知监印绶监甲字等十库宝钞提举司孝陵卫献陵卫景陵卫裕陵卫泰陵卫金吾后卫应天卫武功中卫武成中卫会州卫牧马千户所美峪千户所留守左中二卫直隶定边卫开平中屯卫直隶常州府直隶广德州山东司专管山东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山东盐运司带管鲁府德府衡府泾府左军都督府宗人府兵部兵科尚宝司供用库戈戟司司苑局典牧所会同馆东直门外牛房皇陵卫长陵卫羽林右卫沈阳左卫金山口奠靖所潮河川守御千户所宁靖千户所直隶保定后卫德州左卫龙门千户所中都留守司直隶凤阳府凤阳卫泗州卫寿州卫长淮卫滁州滁州卫沂州卫安东中护卫辽东都司辽东行太仆寺四川司专管四川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行都司带管蜀府工部工科巾帽局织染局僧录司道录司府军卫武骧右卫永清左卫大宁前卫金吾左卫济州卫蔚州左卫广武卫万全怀来卫怀安卫直隶大名府直隶松江府金山卫神木千户所山西司专管山西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行都司带管晋府代府渖府怀仁府庆成府翰林院钦天监上林苑监甜食房混堂司南城兵马指挥司北城兵马指挥司旗手卫金吾右卫骁骑右卫大宁中卫义勇前后二卫龙虎卫英武卫沈阳中屯卫沈阳中护卫直隶镇江府镇江卫直隶徐州徐州卫平定千户所倒马关湖广司专管湖广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行都司兴都留守司带管楚府岷府吉府荣府辽府右军都督府司礼监尚膳监尚宝监神宫监天财库茂陵卫永陵卫武功左卫虎贲右卫留守右卫忠义右卫神武中卫济川卫南京水军右卫江淮卫直隶定州卫茂山卫保安左右二卫直隶池州府直隶宁国府宣州卫渤海千户所广东司专管广东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带管应天府锦衣卫府军左卫留守左卫虎贲左卫济阳卫水军左卫飞熊卫直隶延庆州怀来千户所广西司专管广西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带管靖江王府通政使司宝钞局银作局中兵马指挥司大兴左卫燕山前右二卫羽林前后二卫富峪卫镇南卫武骧左卫直隶徽州府新安卫安庆府安庆卫通州卫通州左右二卫延庆卫延庆左右二卫通州巡捕指挥河南司专管河南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带管周府唐府赵府郑府徽府伊府汝府礼部詹事府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礼科中书舍人兵仗局灵台司钟鼓司神乐观牺牲所东城兵马指挥司教坊司神武左右前三卫府军右卫羽林左卫留守后卫武德卫两淮盐运司直隶扬州府扬州卫高邮卫仪真卫直隶淮安府淮安卫大河卫邳州卫宿州卫武平卫彭城卫归德卫直隶宁山卫通州守御所海州守御所盐城守御所汝宁守御所提督真定等处指挥陕西司专管陜西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行都司带管秦府韩府庆府肃府后军都督府南和伯大理寺行人司尚衣监针工局西城兵马指挥司康陵卫昭陵卫府军后卫豹韬卫兴武卫鹰扬卫腾骧右卫义勇右卫横海卫江阴卫陕西行太仆寺甘肃行太仆寺河东陕西盐运司平凉中护卫直隶太平府建阳卫直隶保定中前左右四卫云南司专管云南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带管承运库惜薪司仪卫司顺天府二十七州县太医院密云中后二卫营州五屯卫东胜左右二卫蓟州守备都指挥直隶广平府直隶永平府永平卫山海卫抚宁卫卢龙卫大同中屯卫真定卫万全左右二卫潼关卫镇海卫宽河千户所武定千户所蒲州千户所贵州司专管贵州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带管吏部吏科司菜局长芦盐运司忠义中卫蓟州卫镇朔卫涿鹿卫遵化卫兴州五屯卫永宁卫直隶保定府大宁都司直隶河间府河间卫天津卫天津左右二卫直隶真定府直隶顺德府直隶苏州府苏州卫太仓卫直隶保安州保安卫德州卫万全都司宣府左右二卫开平卫蔚州卫梁城千户所兴和千户所广昌千户所涿州巡捕指挥南京刑部尚书一员右侍郎一员


万历三年革十一年复设
司务一员照磨一员
浙江司郎中一员


旧有员外郎一员隆庆三年革
主事一员


万历九年革十一年复设
江西司郎中一员


旧有员外郎一员隆庆三年革
主事一员
福建司山东司山西司郎中主事各一员
湖广司郎中一员主事一员


万历九年革十一年复设
广东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事一员


旧二员隆庆三年革一员
广西司郎中一员主事一员


万历九年革十一年复设
河南司郎中一员


旧有员外郎一员嘉靖三十七年革
主事一员


万历九年革十一年复设
陕西司郎中一员


旧有员外郎一员嘉靖三十七年革
主事一员
四川司郎中一员


旧有主事一员隆庆四年革
云南司郎中一员


旧有主事一员隆庆三年革
贵州司郎中一员


旧有主事一员嘉靖三十七年革
司狱二员
皇清
大清会典刑部
 国初设六部各以贝勒总理部务后俱撤顺治八  年各部复令亲王郡王兼摄九年亦撤 汉衔  初称承政者后改为尚书参政改为侍郎理事  官改为郎中副理事官改为员外郎额者库改  为主事又初设满洲汉军启心郎后俱裁又初  设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后改设六品七品  八品无顶带笔帖式各部院衙门同  刑部尚书左右侍郎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  关禁之政令其属十四清吏司曰江南浙江福  建四川湖广广西陜西云南贵州河南广东山  西山东江西其首领则有司务又有赃罚库司  狱司  正官
  满汉尚书各一员初制增减不一顺治五年定  满汉各一员七年增满洲一员十年裁  满汉左右侍郎各一员初制增减不一顺治元  年定满汉左右各一员  首领官
  满汉司务各一员初设汉司务二员顺治四年  裁一员十五年定满汉各一员  属官
  满洲蒙古汉军司官笔帖式不论司分悉听堂  官调拨汉司官仍论司分  满郎中十四员初设六员顺治元年后增八员  汉军郎中四员  满员外郎十八员初设八员顺治元年后增十  员十八年设蒙古员外郎八员康熙元年裁  汉军员外郎十二员  满主事十九员堂主事满文二员满汉文三员  司主事十四员汉军堂主事一员  满司库一员
  江南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浙江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福建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四川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  湖广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主事一员  广西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主事一员
  陕西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  云南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主事一员  贵州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  河南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  广东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主事一员  山西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山东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江西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以上湖广广西云南广东四司初设员外郎各  一员顺治十五年裁四川陕西河南贵州四司  初设主事各一员顺治十五年裁  满笔帖式九十六员内满文四十九员满汉文  四十七员汉军笔帖式十七员  所属衙门
  司狱司汉司狱四员
  十四司职掌
  江南等十四司各设郎中员外郎主事令各清  理所隶本省刑名仍量其繁简带管直隶府州  县并在京衙门 盛京地方宁古塔将军衙门事件各照司分承审  发落至内务府 盛京刑部各省将军咨送事件八旗词讼均分事  简诸司审理清吏司具列于后  江南清吏司专管江南所属各衙门带管漕运  总督衙门霸州并所领三县  浙江清吏司专管浙江所属各衙门带管本部  都察院刑科京畿道南城涿州并所领一县一  卫正月停刑律例汇题十日审结事件汇题监  毙人犯  福建清吏司专管福建所属各衙门带管户部  仓场户科仓院宝泉局坐粮厅大通桥京通十  仓宣课司左右两翼保定府所领州县内除定  兴新城二县外余俱隶此保定左卫恤刑  四川清吏司专管四川所属各衙门带管工部  工科宝源局琉璃厂惜薪司街道厅永平府并  所领州县永平卫各省秋审移文修理倒塌衙  署监垣  湖广清吏司专管湖广所属各衙门带管通州  并所领三县通州所赃罚移文用印  广西清吏司专管广西所属各衙门带管通政  司宛平县真定府并所领州县朝审  陕西清吏司专管陕西所属各衙门带管大理  寺西城行人司沧州并所领三县关领囚粮  云南清吏司专管云南所属各衙门带管顺天  府太医院直隶巡抚衙门金吾左卫彭城卫神  武左卫腾骧右卫永清左卫燕山右卫遵化州  并所领一县蓟州并所领二县良乡县固安县  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怀柔县六月停刑学院  赃罚  贵州清吏司专管贵州所属各衙门带管吏部  吏科河间府所领州县内除沧州外余俱隶此  天津卫河间卫  河南清吏司专管河南所属各衙门带管礼部  詹事府太常寺光禄寺国子监鸿胪寺礼科东  城大兴县热审  广东清吏司专管广东所属各衙门带管銮仪  卫顺德府并所领九县昌平州并所领顺义密  云二县延庆州定兴县延庆卫  山西清吏司专管山西所属各衙门带管内阁  翰林院中书科钦天监上林苑监北城拱极城  宣府保安州宣府前卫万全左卫万全右卫怀  安卫蔚州卫保安卫怀来卫永宁卫开平卫龙  门卫梁城所关领本部纸张承审赌博  山东清吏司专管山东所属各衙门带管宗人  府兵部兵部督捕理藩院太仆寺兵科 盛京地方宁古塔将军衙门河道总督衙门广平  府并所领九县汇送议叙拿获窃盗步军校  江西清吏司专管江西所属各衙门带管中城  大名府并所领州县新城县发遣流徙宁古塔  尚阳堡人犯 盛京刑部衙门
  正官
  侍郎一员
  属官
  员外郎七员内满洲六员汉军一员主事二员  内满洲一员汉军一员司狱一员系汉缺笔帖  式十五员内满文八员满汉文五员汉军二员 国初建置 盛京设刑部承政参政启心郎笔帖式等官顺治  元年裁并奉天将军等管理至康熙三年复设  满洲侍郎一员郎中二员员外郎六员主事一  员笔帖式十一员汉军笔帖式一员十二年增  设满洲员外郎一员汉军员外郎主事各一员  满洲笔帖式二员蒙古笔帖式一员汉军笔帖  式二员二十三年裁汉军笔帖式一员增设满  洲笔帖式一员二十四年增设司狱一员 开  元凤凰城边城以内山海关奉天府所属地方  一应刑名事件听本部审谳犯军罪以下者按  律例审结死罪以上者取供定招移咨刑部具  题发落康熙十一年复将逃人事件俱令管理  照督捕定例遵行其每年秋审重囚听刑部会  同九卿科道官员会议将情真缓决矜疑情由  分别具题请旨定夺
命下之日咨行本部将情真者遵照定限行刑矜疑  者照例发落其余缓决人犯牢固监候 二十  四年题准司狱司设医生一名调治监犯  康熙八年上谕刑部设立通政司及登闻鼓衙门原以通达民  隐陈告□抑果有真正□枉事情应赴该部院  衙门告理近则奸恶棍徒或以琐细小事捏成  重大或以私雠借端陷害善良或受人雇托代  为控告或擅入禁地及行幸之所冲突仪仗趣  近喊告及将此等状词交与部院审理并无大  事及□枉之处反因被告干证将良民株连受  累者甚多故前此已行禁止今仍多有违禁妄  告者以后着严加禁止如有恶徒仍前渎告者  除所告之事不准外着照律治罪尔部即严加  晓谕遵行特谕康熙八年六月二十九日上谕吏部刑部事务殷繁关系人命殊为紧要必得  才猷练达者乃能胜任内国史院大学士对哈  纳谙练刑部事务着加太子太保以内国史院  大学士管刑部尚书事尚书明珠着以原品候  补特谕康熙八年七月初四日  康熙二十一年
上谕刑部时已季夏雨泽愆期迩来亢旱益甚农事  堪忧朕思天人一理感格之道必有未孚且刑  狱或有淹滞□抑之气最能上干天和内外大小问刑各衙门审谳案件恐有听断不公  曲直颠倒以及草率怠忽任意迟延致无辜之  人久羁犴狴尔部即通行申饬今后问刑各官  凡应速结事情即为归结勿得借端稽缓苦累  平民务期虚公明允详慎得情以副朕钦恤刑  狱感召休祥至意特谕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十  四日  康熙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