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官常典京兆部
官常典京兆部
按地理志大都路唐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迁都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封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九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司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 明
明初以应天府为京师置府尹府丞等官后以北平为行在因改为顺天府设官与应天府同按明会典应天府国初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设知府同知通判及经历知事照磨等官后添设治中推官洪武三年升正三品衙门赐银印改知府为府尹同知为府丞二十七年添设检校本府官职专亲民之事惟以京府事重故品秩体貌视在外诸府特异云正员府尹一员府丞一员治中一员通判三员注
旧六员内一员管粮一员管匠一员管马一员 清军一员管河一员管柴炭嘉靖八年革管河管 柴炭二员万历九年革管匠清军二员十一年复 设一员兼管军匠推官一员
首领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各一员
所属衙门宛平大兴二县
注
余县分在外者见户部州县项下
知县各一员县丞各一员
注
旧各一员后各设三员嘉靖四十二年各革一 员万历十一年各复设一员主簿各一员
注
后添革不一
典史各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训导六员
注
内二员永乐十九年添设
阴阳学正术一员
医学正科一员
司狱司司狱一员
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注
久住补
都税司
注
后革旧有大使副使各一员万历十一年革
正阳门宣课司
注
后革旧有大使一员万历十一年革副使一员 万历九年革崇文门分司副使一员
安定门税课司大使一员
德胜门分司副使一员
张家湾宣课司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注
久住补
芦沟桥宣课司
注
后革旧有大使副使各一员革
王平口巡检司石港口巡检司齐家庄巡检司芦沟桥巡检司
注
俱属宛平县
巡检各一员
大兴县递运所大使一员
批验茶引所
注
旧有大使一员万历十一年革
坝上仓坝上东马房仓坝上北马房仓坝上南仓坝上北仓黄土仓北草场仓汤山草场仓郑家庄马房仓台基厂草场明智坊草场北新坊草场安仁坊草场大使各一员
注
旧有副使一员嘉靖三十六年革
义河仓北高仓石桥仓南石渠仓大使各一员金盏儿甸仓湖渠马房仓石桥南仓南石渠西仓吴家驼牛房仓东直门里牛房仓副使各一员东直门外牛房仓
注
旧有副使一员嘉靖三十六年革
广源闸
注
属宛平县
庆丰闸
注
属大兴县
闸官各一员
顺天府国初为北平府永乐初改为顺天府十年升正三品衙门定设府尹府丞治中通判推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及印信皆如应天府凡每月朔日早朝府尹面奏老人坊厢长听宣谕承旨出至承天门外传旨宣谕凡每岁立春先一日本府官迎春于东直门外至日上御皇极殿府尹进春次谒东宫进春皆如仪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亲王春俱捧在午门外奏请司礼监官捧进凡亲耕藉田上秉耒行三推礼府尹捧青箱随播种于后凡每岁内苑亲蚕本府官进蚕种至西华门外授司礼监官捧进凡每岁春遣祭先农春秋祭宋丞相文天祥及祭元世祖皆府尹行礼嘉靖二十四年令罢元世祖祭凡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祭厉坛合用守坛官军本府官先期面奏于各营官军内差拨凡乡饮酒礼旧制每岁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举行后以初一日时享太庙府尹府丞治中例该陪祭奏准移于初二日行凡每三年乡试本府奏请翰林院官为考试官先一日府丞与考试官及各执事官早朝面辞入院三场题目皆府尹面进事毕府尹与考试等官面见捧乡试录进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东宫亲王乡试录俱在午门外奏请命司礼监官捧进仍奏各官及举人于本府筵宴明日引诸举人赴御前叩头凡官吏监生人等告依亲省祭给假患病等项各该衙门具手本送本府给与文引照回原籍凡公侯驸马伯家人给过文引本府官每季具揭帖于御前奏进凡各处赴京奏诉之人应递解者法司送至本府解发凡所属都税宣课等司批验茶引等所每年收到商税等钞按季解本府类解户部交纳取具批收附卷备照凡光禄寺供用诸物在城两县给料制造或给价买办惟衍圣公张真人下程礼部行本府自送凡各庙寺宫观庙户弘治十一年奏定除文庙城隍庙照旧其余原额六户而增至十户以上者各存留十户多者尽行裁革凡内官监每年递出印信揭帖开坐铺垫冰窨□□等料派所属征解具本面奏凡本府所属措处过一应预备仓粮及征解会同馆马价银两年终各造册具本面奏文册送科查照 □皇清
大清会典顺天府俱汉缺
正官
府尹一员
府丞一员
治中一员
通判一员初设三员一管粮一管马政一管军 匠顺治六年裁马政军匠二员 旧有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
首领官
经历司经历一员
旧有知事一员后裁
照磨所照磨一员
旧有检校一员后裁
所属衙门
宛平大兴二县余县在外者见户部州县项下 知县各一员 县丞各一员
典史各一员
旧有主簿各一员顺治三年裁
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一员初设六员顺治三年 裁四员康熙四年悉裁十五年复设一员 阴阳学正术一员 医学正科一员
司狱司司狱一员
库大使一员
崇文门分司副使一员
张家湾宣课司大使一员
芦沟桥巡检司巡检一员属宛平县
王平口巡检司巡检一员属宛平县
石港口巡检司巡检一员属宛平县
齐家庄巡检司巡检一员属宛平县
大兴县递运所大使一员
庆丰闸闸官一员属大兴县
旧有广源闸官一员属宛平县顺治十三年裁 国朝定鼎燕京置顺天府为正三品衙门设府尹 府丞治中通判经历照磨等官本府官职专亲 民之事惟以京府重地故品秩体制视外府特 异云 凡每岁立春先一月本府堂官题
知进呈春座立春前一日阖府官属迎春于东直门 外至日本府堂官恭捧春座进呈皇上前至
太皇太后
皇太后
中宫
皇太子前春座俱内官捧
进
凡
亲耕藉田
皇上秉耒三推府尹执盛种匣播种诸王五推本府 厅官于盛种亭内取各种匣播种九卿九推本 府厅官于盛种亭内取各种匣播种 凡每岁春祭
先农太常寺移取本府无事故堂官二员职名具 题请旨遣官一员行礼
凡致祭金太祖陵金世祖陵望祭元太祖陵元 世祖陵祭明宣宗陵明孝宗陵明世宗陵应用 品物俱由府尹行令大兴宛平房山三县昌平 州备办 凡乡饮酒礼每岁正月十五日十月十一日举 行本府官预期题知
凡遇文乡试用正副主考官二员本府官题请敕下礼部于京官中取学行兼优者疏名上请用又咨呈吏部取五经同考官十六员吏礼二部 会同开列应差官职名题请钦点其内帘纠察满汉御史各一员内监试满汉御 史各二员外巡察满汉御史各二员本府官咨 呈都察院开列应差御史职名咨送礼部题请钦点又外帘官十六员本府官取顺天等八府内由 科甲出身知县教职官三十二员列名题请钦点八月初六日府丞同主考及职事各官辞 朝赴顺天府筵宴入场三场题目府尹恭 进预期题
知揭晓日期至期府丞恭捧
皇上前及
太皇太后
皇太后
中宫
皇太子前题名录至内阁
进呈次日主考及执事各官同中式举人入 朝谢恩赴本府筵宴
凡遇武乡试本府官呈请兵部堂司官为监射 官又题请敕下兵部开列翰林官职名具题
钦点二员为正副主考官又咨呈吏部题请
钦点小京职四员为同考官又咨呈都察院转送兵 部题请钦点御史二员为监试官又取京卫经历列名题请钦点四员为外帘官其余典礼悉照文场例行 凡府属文武举人会试俱由府尹给文送礼兵 二部 凡遇
殿试传胪府尹府丞于
长安门外为三及第簪花披红赴府宴毕送状元 归第 凡直省会试举人出京回籍由府尹给发路引 凡府属岁贡生由府尹给印单咨文赴部 凡岁科二考大宛文武童生及京卫武童俱由 府丞考取送院 凡顺天乡试修理贡院本府行大宛二县估计 工料价值修理工完具题造册送工部查销文 武会试礼兵二部札付修理贡院转行大宛二 县照例苫盖工完造册送工部查销 凡遇京察并甄别本府将所属京职考注优劣 造册咨送部科河南道 凡遇大计本府考注州县官优劣府丞册代 觐 凡遇考选军政府尹行查京卫各官事迹履历 钱粮完欠面试骑射注定贤否造册送兵部兵 科河南道 凡光禄寺估计
上用品物每月移文本府转委大宛二县照时估定 价值造册送府赴光禄寺衙门公同会估 凡春秋祭社稷坛例用五色土铺垫府尹转行东安县房山县 涿州霸州办解工部 凡祈晴祷雨祈雪救护月食应用祭品等项本 府行令大宛二县备办 凡耆老令五城大宛二县访举年高有德者具 结送府给札许用顶带宣读上谕十六条
凡军犯刑部定罪兵部定配所札送本府转发 大宛二县押解 凡流犯部拟道里远近本府定地方发配提取 大宛二县解役押解 凡徒犯部定年限札送本府佥发驿递摆站限 满报明释放 □
京兆部名臣列传二
魏
颜斐
按三国魏志仓慈传注魏略曰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为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自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闲锄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于是风教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斐又清己仰奉而已于是吏民恐其迁转也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侮侵县民斐以白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于斐前杖一百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斐不肯谢良久乃曰斐意观明公受分陕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而典农窃见推筑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余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平原当自勉励作健斐曰我心不愿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遂卒还平原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于今称颂之也 司马芝
按三国魏志本传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管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繇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条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着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芝曰夫刑罪之失失在苛暴今赃物先得而后讯其辞若不胜掠或至诬服诬服之情不可以折狱且简而易从大人之化也不失有罪庸世之治耳今宥所疑以隆易从之义不亦可乎太祖从其议历甘陵沛阳平太守所在有绩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干辞不符曹执为狱芝教曰凡物有相似而难分者自非离娄鲜能不惑就其实然循行何忍重惜一簪轻伤同类乎其寝勿问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顷之特进曹洪乳母当与临汾公主侍者共事无涧神系狱卞太后遣黄门诣府传令芝不通辄敕洛阳狱考竟而上疏曰诸应死罪者皆当先表须报前制书禁绝淫祀以正风俗今当等所犯妖刑辞语始定黄门吴达诣臣传太皇太后令臣不敢通惧有救护速闻圣听若不得已以垂宿留由事不早竟是臣之罪是以冒犯常科辄敕县考竟擅行列戮伏须诛罚帝手报曰省表明卿至心欲奉诏书以权行事是也此乃卿奉诏之意何谢之有后黄门复往慎勿通也芝居官十一年数议科条所不便者其在公卿间直道而行会诸王来朝与京都人交通坐免后为大司农先是诸典农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王制无三年之储国非其国也管子区言以积谷为急方今二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唯在谷帛武皇帝特开屯田之官专以农桑为业建安中天下仓廪充实百姓殷足自黄初以来听诸典农治生各为部下之计诚非国家大体所宜也夫王者以海内为家故传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富足之由在于不失天时而尽地力今商旅所求虽有加倍之显利然于一统之计已有不赀之损不如垦田益一亩之收也夫农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种耘锄条桑耕熯种麦获刈筑场十月乃毕治廪系桥运输租赋除道理梁墐涂室屋以是终岁无日不为农事也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不有所废则当素有余力臣愚以为不宜复以商事杂乱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明帝从之每上官有所召问常先见掾史为断其意故教其所以答塞之状皆如所度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芝亡子岐嗣 唐 魏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