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鸦山 按县志在西南六十五里山纯石多古榕幽雅可人山南里许有碧玉池长百余丈
  狮子山 按县志在府北一百十里形如狮子常有云气覆之
  番山禺山 在府城内东南番山在南禺山在北相联属如长城南汉刘龑凿平之就番山积石为朝元洞后改为清虚洞复以沉香为台观于禺山上按图经云番山在郡学后今学后亭扁曰番山是也禺山在宋之清海楼堞下今布政司谯楼址是也
  席帽山 在府城北四里今双井街高二十余丈周六里许平坦可容车马以形似名其木多松柏其草多茅芦相传上有南汉刘氏郊坛遗址成化三年都御史韩雍立墩其上前一里曰西竺山上有广果寺今废东一里曰象山
  马鞍山 在府城北一十里南越志秦始皇时望气者言南海有五色气遂发人凿之其凿处形类马鞍一云汉马援尝驻兵于此每风雨晦冥尝闻人马之声迹之得邓宓墓今号北山
  马蛟山 在城北七里旧志俗传昔有蛟化为马以惑人其阳多松竹其阴多刺桐最多怪兽又北四里曰虎栏山多松萝
  白云山 在郡城东北十五里其上常有白云覆之其下多块石有泉焉遄飞琅琅其名曰九龙旧志安期生隐此无泉有九童子见须臾泉涌故名
  栖霞山 在白云西南五里旧志一名景泰云峰山昔景泰禅师卓锡得泉故名今按卓钖泉在罗浮唐子西有记非此泉也又云泉初涌时双蟹出焉又有仙人守之张镇孙栖霞山诗有万山飞翠映遥空一抹清霞淡复浓之句旧有寺今废又山之下泰泉之水出焉旧志李昴英有文溪小隐轩及泰泉玉虹饮涧二亭旧址洪武初孙蕡筑白云山房于其上今废又一里曰太霞洞洞之南曰聚龙冈又折而西曰御书阁旧志阁内有康与之旧隐顺庵以宋高宗御书故名与之憸邪绍兴中谪居于此其木多松椶其草多龙鳞龙鳞俗呼过江龙有兽焉如蜥蜴而锐首其名曰鲮鲤食之巳滞
  乱石山 在郡城东北二十里一曰紫云山与白云相连俗呼白云后洞巉岩高峭林谷深邃彷佛不类人境以多奇石故名其木多杉柟其草多蓬葧其下西南一里月溪之水出焉旧有寺今废
  博大山 在府城北二十五里鼎溪之水出焉中有铜鼎南越志云山下溪有神鼎天晴水澄时见之刺史刘道锡遣人系其耳耳断鼎复没后执纼者皆患耳疾民以为神又云上有卢循母檀氏墓又北二里曰乌龙山其山多黑石又北十里曰虎石山
  大桥山 在府城西北十八里一名大桥坑象水出焉石磴激流声闻二百步又西北三里曰鸡笼山其山圆耸
  万松山 在府城南二里其山多松上有干明庵宋苏轼扁其额今废
  石壁山 在府城南十七里峭然屹立水浒按县志在沙湾司一名神头冈奇石嶙峋连绵数里石齿龈立横枕江流上有文笔石关帝岩悬崖上有仙迹石下有飞来石立于石峰之上浔州守李翱筑钓鱼台于此归隐焉里人区颕叔题诗曰石上渔歌字已芜千年血指事堪图云深梦鹤人何处独对岩花忆大夫又名梦鹤岩
  抱旗山 在府城南八十里以形胜名山下江水环遶人不可登上有古烽堠方信孺诗面势翩翩天外山彩旗常在碧云间太平官府无公事大纛高牙相对闲又东南二十里曰长洲山其势逶迤远接沙渚民多居其上又东南四里曰花山是多异花草又东南六里曰五马山俱在茭塘都径口堡
  尧山 一名凌山在府城东北十五里海中峣然而高故名荆州记云尧山赭岩迭起冠以青林郡国志云高四千丈自番禺迄交趾俱见之一名尧子峰
  真武山 一名真武踏龟山县志在佛迹岭东北唐开元中羽士林福存建真武堂祷雨屡应又东北四十二里曰巨石山曰罗屋山相传旧有罗氏墓其上有巨石周十余丈石下有岩可坐三五十人
  昭陵山 在城东北十里相传谓南汉冢故名其南有石人马各一
  雷峰山 按县志在茭塘屹立平田中秀丽高耸相传昔时在大海中山前有观音庙有贾胡巨舶阻风于此祈神得无恙后数年贾胡复至为修庙召僧更名隆兴寺僧称开山主为马罗连即贾胡姓名也 皇清顺治间寺僧今湛迎天然禅师说法于此广建楼殿铸大佛高丈余更名海云寺遂成丛林称粤东名剎云
  唐山 按县志在沙湾有三光岩日月星岩字皆磨崖镌勒唐不语兄弟五人炼丹此山仙去至今井灶俱在遗薪化为蚱蜢形扁如腐草动之即飞取藏书帙中数岁犹生
  砺山 按县志在茭塘石子头高耸二百余丈广袤十余里四周皆海屹峙中流下即狮子洋东有石壁峻削状如狮子狮腹中空可坐六七人飞泉百丈为虎门捍山一岩名锦廊石如回廊可百余步游客列坐飞瀑溅人衣袂形家言以山为巨海捍门明万历间有奸豪掘山采石官屡禁之四十四年邑孝廉李惟凤刘如性黎兆鏊等倡议建浮屠其上山在琵琶洲之下虎门之上康熙三年徙海民于内地画山属禁界外设立砖城营房墩台于其上
  海心冈 按县志在蓼涌圆冈海中屹立高十余丈广里许草木翳茂离十余丈复一小冈亦海中相对为南亭北亭刘王古冢在焉又名日月山
  帽峰山 按县志在慕德里路险境僻人迹罕至梅田诸村遶居其外万木丛翳上有帽峰庵地接增城从化纠缪盘错每为盗薮焉
  大夫山 按县志在屏山前高削千仞上有仙姑石最高处曰文笔峰俗呼为大乌冈音之式也与抱旗山相连
  烟管冈 按县志在茭塘新厅乡高百余丈又名冠山元末义兵元帅屈仲舒起兵保障邑里筑烟台其上因名子孙多居其下
  浮练山 按县志与石砺相望中隔平田其峰峦高峻雄拔颇不如石砺而岩壑幽奇过之并峙狮子洋中下瞰重溟东望旸谷空蒙万里山足多石势若万马犇泉土人呼为化鱼石一岩旧名大屋岩穹窿如室端严宽敞有琼宫王宇之观因改为玉宇岩岩右数十武为善广岩稍小于玉宇亦爽皑精洁相传有仙人名善广居此其左山势萦回平沙极望莹洁如雪西行里许复一小岩名菂房古木蔽亏萝薜掩映极幽僻之致其余小岩数十风涛激薄水石吞吐皆成奇观莫可名状
  罗山 按县志在龙湾之左相传唐时有罗真人修炼于此仙去因得名真人一云罗公远一云罗子房
  龟峰 在府城西二里即今西禅寺又西北八九里曰卢岭旧有华严寺今废又西北二十里曰狮岭
  天峰 按县志在大科之南天泉出焉双瀑高悬夹泻于云谷云谷中群峰联峙中有白沙陈公祠谷前为蜘蛛峰有七星岩谷左五峰曰大科曰小科曰聚云曰腾云曰狮脑狮脑之东两峰并起为丫髻峰临其上为骢马峰右五峰曰龙爪曰荔枝曰小鸡冠曰大鸡冠曰玉女玉女之巅有石坛世传紫姑仙修炼于此其北为西坑九龙之泉注焉流至山麓与玉溪合前有九曲溪飞布成水帘下为喷玉岩有金银井其井一赤一白相距尺许世传为乌利仙丹井浴之可愈痼疾其泉下注蓼江入于江浦海
  文笔峰 在府城南十七里与府治相对以形似名
  三老峰 上有飞仙足趾凿之复自完其下玉泉水出焉按县志今足迹之傍石中洼圆如钵深八九寸中一小孔涌泉不竭其味甘美俗谓仙人水碗也
  宝象峰 在城北二十里白云山麓上有动石人叱之则动前有虎跑泉旧有胜因寺今废
  大科峰 极高峻按县志大科峰称西樵第一峰顶径百尺上有见日台鸡鸣见日九日游人多觞于此
  雷坛峰 旧传乌利仙祷雨于此后乡人求之辄应宝峰
  大观峰 旁有巨石如笠名曰太尉中有小石如卵浮不着地其底用索刮之不碍及力士推之不动
  紫姑峰 峰之下曰小云谷

  碧云峰 其上有巨石以一指触之辄动又数百步曰小科峰
  紫云峰 极高峻其阴有伏虎石

  紫竹峰 延绵至于兰谷峰尤为峭拔峰之外为壁山弘治庚申得古碑有壁山社三大字其下有通潮井
  虎头岩 在鹤舒台北一里方信孺诗绝壁空岩踞虎头鸟飞不度野猿愁人间有此真奇观便好乘风访十洲
  观翠岩 石壁中小孔有泉一线昼夜如注按县志在马鞍峰北方少保亭其下有翠岩石刻其前为天湖东北诸泉奔潴之出珠坑经无底井井在珠峰西
  乌利岩 岩可坐百余人前有水帘千尺其下有金银二池
  锦岩 在大科之西岩阔丈四五尺高丈余入可数十寻岩后复有小岩幽深盘曲人莫敢入其石五色若织锦然旁有锦岩庵前曰云端其下垂虹百尺注于广老屏乐尧庄又折而北曰龙泉曰宝鸭池其下曰泻钱坑曰双鱼陂
  佛迹岭 在府城东十三里群冈联属上有足迹其上有岩广四丈多花草又东十里曰堑冈大岭下有堑南有岩洞深丈许阔十余丈中可坐百余人
  鸿鹄岭 在府城北五里五峰耸秀

  凤凰岭 按县志在府城北马鞍山耸秀如飞凤
  火罗岭 自麓至顶皆巨石在龙眼乡东南
  麒麟岭 在城北迭石(石垒)砢以形似名
  松柏岭 在郡城北马鞍山之东其上多松柏又一百里曰狮子岭
  金鹅岭 按县志在东北又名飞鴈岭唐陈陶送沈次鲁诗高台赠君别满握轩辕风落日一挥手金鹅烟雨空即此
  弹子岭 在府城南十八里特生海傍其形圆
  望州岭 在马鞍山之东山势凌霄登之则城郭在目
  赤石冈 在府城西南五里其下多金石南越志冈色若丹占气者谓冈下有宝扶南国人欲以金万镒市之刺史韦朗曰南州镇山也弗许按县志天启年间乡绅李待问议建浮屠于其上以镇州城水口上有佛寺及文昌祠士人岁时会文于此
  黄栀冈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多栀木今上塘村
  相对冈 在府城东三十五里两山对峙大江中流有石高二丈许若鱼又一石亦高二丈周二丈若珠居鱼之前是曰鱼珠石又东四里覆船冈又东曰石鼎冈乱石(石垒)砢布列又东曰覆盂冈又东北曰驷马冈又北曰长腰冈
  山门冈 在府城东北三十八里旁曰飞鴈岭曰鸡笼冈其山峻险中藏群峰下枕茭塘接洋海正统末乡民立镇于此以御寇
  戙旗冈 在府城东二十里南海神庙前海中莫测其高周十余丈旧传祀南海神则竖旗其上又东曰(虫雷)壳冈又东曰社坛冈在鹿步巡检司居人立社其上
  冠冈 在府城东南四十里多林木按县志一名冠山在狮岭司上有北帝庙
  七星冈 按县志在真武山之南相对七小阜罗列如星名胜志唐开元中羽士林福存建有草堂
  象冈 宋潮阳何主簿墓在焉又西北曰官岭冈又北曰帽峰冈
  三台冈 按县志在石壁山上有李忠简祠子孙春秋祀之学士黄佐为之记
  黄旗冈 冈下有黄龙洞翠微石室是山也产多奇茗有草焉叶如柳而短花翯翯然具觜翅尾足其名曰白鹤南方草木状白鹤蔓生其花曲尘色浅紫蔕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形如飞鹤觜翅尾足无所不备旧志云花色白头有黑点如眼睛开于暮春又有蝴蝶花锦莺花杜鹃花自此冈东一里曰谯楼冈又东北二里曰山台曰邓冈
  镇头冈 黄寇乱时乡人竖旗于此与邓冈镇互为应援
  王借冈 按县志在府西南八十里与紫洞相望山产石如剑如戟开采则盗贼频兴御史屠应坤奏封
  筋竹冈 按县志在区村高数仞巅有仙人迹乡民祷雨辄应
  青螺嶂 按县志在沙湾乡去城三十四里高五百丈一名白鹿冈相传南汉刘龑常获白鹿邑人冯祖裘建白鹿社焉其下为沙湾水与市桥山相背夹水为峡
  青萝嶂 在府城东南三十八里其上多松萝其下沙湾之水出焉
  南山峡 在府城南六十里多怪石

  玉虹洞 按县志白云山西南一里洞之南曰聚龙冈宋绍兴间康与之流五羊居此有鹤舒台及玉虹洞诗
  龙峒 按县志在城东北俗呼龙眼峒又曰火罗岭巨石出泉
  龙眼峒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多松柏

  飞霞洞 在白云山鹤舒台北为归龙最胜隐士陈元开读书于此按县志在白云山半峭壁百仞瀑布悬飞若珠帘然
  穗石洞 按县志裴渊广州记高固为楚相时有五仙人乘五羊各持榖穗一茎六出衣与羊色各如五方遗穗与州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州人即地为祠相传仙骑羊来时持穗祝曰愿阛阓永无饥荒后果验
  九龙洞 按县志两崖奇崛如龙者九有飞腾势其中岩窦相通奇怪骇目有通天岩玲珑岩从石窍而进皆可透山巅洞之前为九龙外洞泉石尤奇
  烟霞洞 按县志在大科西北铁泉出焉散落锦岩洞中玲珑盘郁两翼如垣尚书湛若水卜筑于此左峰曰(虫雷)坛曰云路左驰而西为燕巢为三镇为大燕为胡卢右峰曰金钟曰鹧鸪曰铁泉右折而北为龙泉为琵琶为双马洞之前有铁泉岩深不可测下为锦岩石备五色铁泉四时如雨
  广朗洞 按县志洞后为云端峰左为火盖为长庚右为大良为鹤腾为象峰前为白云更前为幡子洞中双瀑高悬并二十余仞其地夷旷中有广朗阁
  白云洞 按县志洞纯石削壁凌空飞泉璀璨为山北绝胜隆庆中邑人何亮始辟之有云瀑亭亭北为香炉石高三十仞东为涤心桥又百步为逍遥台下为白云溪溪水澎湃声闻里许洞中有观音岩可望不可陟
  石泉洞 按县志在大科北洞中多丰石美泉少保方献夫筑精舍于此洞后为钵子峰左为石排百练天镇诸峰右为紫帽珠峰玉峰金钗峰北拱为御屏峰天镇之下为吉水峰踰涧而北为小西湖
  碧玉洞 按县志西樵二十四泉惟碧玉瀑布最高而奇为诸泉冠隆庆末邑人霍尚守建飞玉台于泉下为山东绝胜有流杯池菖蒲涧听玉石室洞口有砥柱石下为玉湖玉湖外为漱玉岩岩东有龙井又转下三百步为木邓井其泉北注樵湖出江浦南趋海门
  宝林洞 按县志洞中四峰环列万木参天尚书霍韬筑四峰精舍于此今为西庄霍公祠洞南有天池东有玉池池北有蓬莱岩南有钓台天成洞左而前为聚仙峰南下为雀子峰镇头峰右而前为玉案峰仙掌峰西下千步为凤凰峰下有凤凰岩更前为帽子峰上有碧梧岩西为白石峰白石之下为玉廪峰上有仰辰台北为石门洞石室穹窿前有飞瀑扪石而上为仙隐岩深湫断径景绝幽雅东距宝林洞三里
  巍峨石 在石碣村其高三丈

  海珠石 按县志在五羊海中屹峙洪涛上有慈度寺李忠简祠世传胡贾挟明珠经此跃入江中故名
  卢堠石 在府城南二十六里滨于水相传吴隐之与卢循交战处一名南箕台
  鱼珠石 按县志在相对冈之后一名鳌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