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方舆汇编
 - 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察院 在儒学左
  按察分司 今废为民居
  流溪巡检司 在石潭村旧流溪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预备仓 在城隍庙左
  养济院 在城北三里
  龙门县治 明弘治九年于旧龙门巡检开设其制中为正堂堂后为知县廨左为典史厅旁为吏舍为监房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正德中知县赵华修葺万历二十五年知县江化鲤复修
  布政分司 在县东北
  分守岭南道 在布政分司左
  府馆 在东门内即旧仰山寺址
  上龙门巡检司 在黄沙坳
  预备仓 在儒学右
  际留仓 在县西
  养济院 按县志在东郭墟知县李万宁建今颓废
  演武场 按县志在东门外堂三间前卷蓬一座东西孔道左义勇祠知县李万宁植松千株今废
  新宁县治 明弘治十一年创建其制中为正堂北为后堂为知县廨东为典史厅西为库前序列六房仪门西为监房东为土地祠大门为谯楼左右为申明旌善二亭
  布政分司 在县东南
  按察分司 在县西南
  府馆 在县西
  阴阳学 在布政分司右
  医学 在县南门街
  望高巡检司 在县南旧褥州巡检司
  城冈峒巡检司 在县西南城冈堡
  海晏场 在海晏村
  矬峒场 在矬峒村
  预备仓 按县志在第三保仓前街西向地长五丈五尺宽七丈后改仓于县署西北旧仓遂旷废
  常盈仓 按县志在第七保旧仓街
  养济院 按县志在南郊河外土名白水田
  演武场 按县志在南门外山川坛之前
  增城县治 汉时开设历代因之元季毁明洪武二年复建十四年又毁于寇十五年知县毕福重建宣德四年知县蒋谦重修万历间知县林继衡复修其制中为正堂左为赞政厅北为知县廨迤东为县丞廨西为主簿廨东为典史廨左为仪仗库右为架阁库仪门内东西为狱两厦东西为吏舍前为谯楼大门外左右为申明旌善二亭
  察院 在城南大街凤凰山下菊坡书院之左
  布政分司 在城南大街凤凰山下察院左
  府馆 在城南大街凤凰山左
  阴阳学 在城西北旧三皇庙故址
  医学 在三皇庙右
  僧会司 在府馆右
  道会司 在僧会司右
  乌石巡检司 在县南甘泉都东洲村旧乌石寨明洪武初改建
  茅田巡检司 在县西绥福都明洪武四年巡检孙名俊建
  预备仓 在城西北名际留
  养济院 在县北
  香山县治 宋绍兴二十二年建于七星峰下元末徙于莲峰明洪武三年县丞冲敬仍于旧址创建成化间知县朱显弘治八年知县黎灿相继修葺万历间知县涂文奎重建二十八年知县张大猷复修其制中为正堂堂后为知县廨少西为县丞廨左右为库堂左为赞政厅厅东为典史廨前列以六房又前为仪门门外为土地祠为监房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达德街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北拱辰街
  府馆 在县治南
  阴阳学 在县东
  医学 在县西
  僧会司 在无量寺
  道会司 在武镇街
  香山巡检司 在县北大榄村旧香山寨明洪武二年巡检刘显建
  小黄圃巡检司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小黄圃村明弘治九年知县黎灿建
  预备仓 在县署仪门外旧黄梁都三灶春花园等田收租助赈后因军饷不敷将此田发卖民间以充军需
  养济院 在县后冈明洪武五年建
  新会县治 隋开皇十年创建历代因之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知县吴拳重建天顺元年知县陶鲁复鼎新之其制中为正堂堂东为幕厅北为后堂堂左右为吏舍后堂北为知县廨东为县丞廨西为主簿廨仪门外西为监房大门外左右为旌善申明二亭隆庆四年知县林会春重修万历十七年知县苏眉山复修
  察院行署 按县志在县治东明正统元年建深二十四丈广十丈正堂五间后堂五间穿堂三架东西两廊十四间仪门五间大门一间署后有池嘉靖二十六年知县王交于大门外建坊曰岭海纪纲万历二十九年重修至三十五年知县王命璇重修
  布政分司 在县东
  按察分司 在县西
  阴阳学 在礼义坊按县志明洪武十八年训术吕金旺建久废
  医学 在源清坊按县志明洪武十八年建后改迁县治西府馆前今堂宇废地址易为民居
  僧会司 在隆兴寺按县志明洪武十六年僧会观跸建天顺七年重建万历二十一年僧性明重建
  道会司 在隆兴观按县志明洪武十六年道会陈明祖建永乐元年重建万历二十二年僧三乘重建
  沙村巡检司 在县南长沙村旧在长珠大神冈明洪武三年巡检范得成创建
  潮莲巡检司 在县东潮莲村旧潮莲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沙冈巡检司 在县西长沙村旧平康都乐里寨创于余村明洪武二十年都指挥花茂徙于沙冈村创建
  松柏巡检司 按县志在平康都松柏山下明嘉靖二十二年加置松柏堡巡检日久颓废万历四十一年巡检沈问之重修深一十六丈广六丈
  药径巡检司 在县北坡亭村旧药径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牛肚湾巡检司 在县西何村旧牛肚湾寨明洪武二年改巡检白得创建
  大瓦巡检司 在县中乐都明洪武四年毁于寇十年重建
  三水县治 明嘉靖五年开设通判刘瓘创建其规制中正堂后为知县廨左为典史厅右为仪仗库前左右为吏舍为监房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万历二年知县朱宽重修十八年知县俞大有复修
  部院行台 在县城南河旁
  察院 在县学后
  三水巡检司 在县治南隔江三水口
  横石巡检司 在横石岭
  胥江巡检司 在县北
  西南巡检司 在县东南杨梅堡旧西南寨
  清远县治 隋开皇十年创于凤凰台后明洪武元年知县陈惟善仍旧址重建十四年毁于寇知县郑孔实徙建于城隍庙基在城内西南察院右宣德六年知县郑性初正德五年知县张钦相继修葺其制中为正堂堂左为典史厅东西两庑列以六房其库房附于堂之夹室后堂北为知县廨仪门内西为狱外东为典史廨为土地祠西为礼宾馆大门外左右为申明旌善二亭岁久圮坏万历二十六年知县刘幼学捐俸创建廨舍后堂川堂大门又改创土地祠规制焕然一新
  察院 在县治左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聚星里
  按察分司 在县治北明正德元年兵备吴廷举创建
  兵备道 在县治北西门直街
  府馆 在县治左
  僧会司 在龙兴寺
  横石矶巡检司 在县东琶江乡旧横石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琶江巡检司 在县东琶江乡旧琶江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滨江巡检司 在县西北池水乡旧滨江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回岐巡检司 在县西南回岐寨明洪武二年改建
  河泊所 在县东明洪武十四年立今废
  医学 按县志在县西明正德六年知县张钦改建于洪圣庙今废
  阴阳学 按县志在县西明正德六年建
  预备仓 有二一在东琶江乡一在西下廊山川坛前街今俱废
  广济仓 按县志在县东北明洪武二十五年知县郑孔实建万历二十六年知县刘幼学重修
  养济院 在县西
  新安县治 按县志在城之中位北面南中为川堂后为思补堂又后为县衙正堂右为架阁库左为幕厅厅后为茶亭为耳库东为典史衙堂前东列东司吏户礼承发西列西司兵刑工九房中为甬道前为仪门前为谯楼又前为照壁仪门外东为土地祠祠前为迎宾馆前为吏舍又前为旌善亭为急递铺西为狱房为羁所前为吏舍又前申明亭照壁东西各有余地给与民起造铺舍周以墙垣皆经始于明万历元年落成于二年东莞知县董裕卜基本县吴大训鼎建万历二十八年知县叶宗舜重建谯楼崇祯十五年周希曜建卧理轩于内署皇清县治仍旧因奉迁界康熙六年县并东莞遂至荒废止存大堂一所康熙八年展界复县署县路一鳌住旧学衙宇知县李可成到任环视四旁圮毁捐资买料鸠工修葺头门鼓楼一座仪门一座官房三间六房两廊康熙十年八月二十一日飓风大作头门鼓楼官房衙宇又被倒塌知县李可成复捐资买料逐一修复又在衙内余地创建房舍二十一间嗣后十五年二十五年频遭飓风倾圮知县张明达安定枚先后捐俸修治唯头门鼓楼尚未葺复知县靳文谟捐俸修整完固
  分巡道 在城迤西
  总兵署 在分巡道右
  城守公署 按县志在永盈街明万历十年署叅将游击秦经国建为叅将府皇清顺治七年风雨颓塌防守府皆赁民房居住康熙八年游击尹震捐资修复堂寝厢庑一如旧制并建有射圃及亭嗣是历飓风毁坏游击蔡昶林瑞重加修葺遂成壮观
  官富巡检司 按县志在县东南八十里旧为官富寨与福永同改为司衙宇久坏莅任者多就赤尾民居康熙十年巡检蒋振元捐俸买赤尾村民地起造衙宇
  福永巡检司 按县志在县西北三十里许福永村之南书屯门固戍寨明洪武三年改为巡检司衙宇二座迁移拆毁皇清康熙十年巡检薛震修复
  永盈仓 按县志明正统元年隶东莞在今县治之后万历元年改迁于城隍庙之左崇祯十五年知县周希曜详汰久废
  预备仓 按县志在永盈仓内今与永盈仓同汰久废
  大鹏仓 按县志在大鹏所城中与永盈仓同设明万历十四年建仓廒一座今废
  东莞场盐课司 按县志旧在县南门外山川坛之前圮废垂三十余年康熙十八年大使周干重新修造在城内学衙之西北隅
  归德场盐课司 按县志在县西北三十里臣上村今倾圮未葺仅存土地祠场官赵锡翰捐俸置屋于周家村数间暂住
  阴阳学 医学 旧俱在县门左今废
  养济院 在城外西北
  花县治 康熙二十五年知县王永名建
  典史衙 在县左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养济院 在城北
  狮岭巡检司 在县治西南横潭街原隶番禺县明洪武三年建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割隶花县
  水西巡检司 在县东北水西乡其地半属从化半属清远盗贼由之出没明崇祯间议立清从州不果后设番从清守备府今废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因立花县设巡检司以控扼险尚未创建
  连州治 按州志在城内近北明洪武十四年郡守王彦铭建成化元年郡守朱允修弘治十年郡守曹镐重修中为忠爱堂左为幕厅右为仪仗库两翼为吏舍中为戒石亭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仪门之东为土地祠其西为狱大门之南为承流宣化坊东西偏为申明旌善亭又东为钟鼓楼堂之后为协恭堂左右为耳房东北为库最北为正衙州守廨西为西衙州判廨裁东南为南衙吏目廨皇清顺治十四年郡守王彦宾重修康熙十年郡守李蕡修复后衙住房三楹名致远楼门外修复申明旌善亭
  察院行署 按州志在预备仓东明弘治十一年建今废
  岭南分守行署 按州志在州治西明正统七年郡守徐逵建今废
  按察分司 在州治西南明弘治十年曹镐建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州治南
  僧正司 在光孝寺
  星子巡检司 在州四长乡
  朱冈巡检司 在州论富乡
  西岸巡检司 旧在州仁内乡今迁清莲去阳山县东十三里
  宜善巡检司 明万历十二年议裁连州丰泰仓使设宜善巡检司在古县
  养济院 在州城东南
  阳山县治 按县志本自唐建即韩昌黎之旧治也元末迁连州四角塘明洪武十四年潘浚迁复故址嗣是何以信王(王民)等先后增修之皇清顺治九年九月西寇陷城官署民居尽为灰烬郭升履任庀材鸠工重为修复中为琴堂堂左为仪从库三间中奉龙亭东西二间贮图书册籍顺治十四年熊兆师重建右为幕厅两翼为吏舍东西各六间中为戒石亭前为仪门仪门之外左为迎宾馆右为监房又前为头门上为鼓楼头门之外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堂之后左为耳房库右为火药库中为串堂又后为景韩堂三间又后为环翠楼三间即县令正衙有厨房在楼外西侧最后为两松亭三间中为小堂北向祀韩公像楼之左为佩兰斋四间旧为正衙郭升改为书斋右为西厅即典史衙舍
  分司行署 按县志在北门街之右明正统六年王(王民)建成化八年陈应龙修皇清顺治九年西寇焚毁仅存荒址十四年知县熊兆师捐资与绅士里老重为修复中为正堂左右为班房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门外有鼓亭有屏堂堂后为串堂为内衙三间吏书厨役各有小房其外周以砖墙司前西南为中军厅草房二重各三间
  预备仓 按县志在县衙之东旧志正仓四间东西各五间
  社仓 按县志旧未有顺治十四年建
  阴阳学 按县志旧在县治宣化坊之左明永乐七年训术雷济建
  医学 按县志旧在县治宣化坊之右明永乐十二年建二学于天顺六年寇焚止存二印贮库西寇之后并印亦无存
  乡约所 按县志在玉虚宫明万历二十年立今废
  养济院 按县志陈子芳始建院钓台赵文祯迁县治北近山之麓有房五间西寇之后尽为灰烬熊兆师履任见其地荒僻乃于东关外元帝宫之右买田一所建茅房三间
  连山县治 明洪武元年县丞程清创建二年改隶韶州四年省县入阳山十四年复设隶连州主簿栾本重建三十五年典史王大年重修天顺六年都御史叶盛等因山猺出没奏迁县治于鸡笼关内乃筑城池疆理县治当时缘西贼初平制度简略乃覆以茅弘治十一年知县林高童易以瓦中为正堂北为后堂东西为六房后堂北为知县廨堂东为典史厅正堂南为外门重门其监房在正堂西南嘉靖四十一年知县周希文重建隆庆六年知县张廷熙重修万历二十九年知县林裕阳复修按县志有川堂有后衙有山亭刘允元退读处也今废为射圃
  城守 按县志在县之东旧有守城兵一百五十名设立营房俱在城外自皇清以来俱在城内民房设为城守衙门
  公馆 在县南
  宜善巡检司 在古县
  阴阳学 在县南今废
  医学 在县治西今废
  预备仓 在城南废
  养济院 在县城西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