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博物汇编
- 艺术典术数部汇考太乙局
艺术典术数部汇考太乙局
○艺术典第六百九十七卷 术数部汇考十一 太乙人道命法
●太乙真诀祖数
中元甲子,起于嘉靖四十三年,一亿两千六百九十四万四千四百五十分。 下元甲子,起于天启四年,一亿三千零八万九千九百五十分。 上元甲子,此未来甲子也(即康熙二十三年),一亿三千三百二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分,一作三百六十三日五四五。 太乙数为三式之首,有岁、月、日、时四计,此日计太乙人道论命之说也。岁月日时皆有祖数,乃演纪上元,起于天地开辟之初,距今年、今月、今时所用之数,如岁计算至嘉靖四十三年,中元甲子,祖数一千○一十五万五千四百八十一算﹔若月计,则每年有十二个月,则月计祖数十二倍多于岁计矣﹔若日计,则每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奇,是日计祖数多于岁计者三百六十五倍有奇,艰于布算,故用截法,或起于周敬王几年,或起于隋开皇几年之类为始,而积至中元甲子共若干年,因积算该若干万日分以为日计之祖数,即中元甲子之祖数也,次递加六十年之总日分为下元、为上元各祖数。
●岁实数法
甲子。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乙丑。七百三十万零四千八百五十分。十万○四千八百五十
丙寅。一千零九十五万七千二百七十五分。三百七十五万七千二百七十五分。 丁卯。一千四百六十万零九千七百分。二十万○九千七百。
戊辰。一千八百二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五分。三百八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五。 己巳。二千一百九十一万四千五百五十分。三十一万四千五百五十分。 庚午。二千五百五十六万六千九百七十五分。 辛未。二千九百二十一万九千四百分。 壬申。三千二百八十七万一千八百二十五分。 癸酉。三千六百五十二万四千二百五十分。 甲戌。四千零一十七万六千六百七十五分。 乙亥。四千三百八十二万九千一百分。 丙子。四千七百四十八万一千五百二十五分。 丁丑。五千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九百五十分。七十三万九百五十。 戊寅。五千四百七十八万六千三百七十五分。四百三十八万六千三百七十五。 己卯。五千八百四十三万八千八百分。八十三万八千八百。 庚辰。六千二百零九万一千二百二十五分。四百四十九万一千二百二十五分。 辛巳。六千五百七十四万三千六百五十分。九十四万三千六百五十分。 壬午。六千九百三十九万六千零七十五分。四百五十九万六千○七十五。
癸未。七千三百零四万八千五百分。一百○四万八千五百。
甲申。七千六百七十万零
○九百二十五分。四百七十万九百二十五。 乙酉。八千零三十五万三千三百五十分。百十五万三千三百五十。 丙戌。八千四百万零
○五千七百七十五分。
丁亥。八千七百六十五万八千二百分。 戊子。九千一百三十一万零六百二十五分。 己丑。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三千零五十分。 庚寅。九千八百六十一万五千四百七十五分。 辛卯。一亿零二百二十六万七千九百分。 壬辰。一亿零五百九十二万零三百二十五分。 癸巳。一亿零九百五十七万二千七百五十分。 甲午。一亿一千三百二十二万五千一百七十五分。 乙未。一亿一千六百八十七万七千六百分。 丙申。一亿两千零五十三万零
○二十五分。
丁酉。一亿两千四百一十八万二千四百五十分。百七十八万二千四百五十。 戊戌。一亿两千七百八十三万四千八百七十五分。五百四十三万四千八百七十五分。 己亥。一亿三千一百四十八万七千三百分。百八十八万七千三百。 庚子。一亿三千五百一十三万九千七百二十五分。五百五十三万九千七百二十五分。 辛丑。一亿三千八百七十九万二千一百五十分。百九十九万二千百五十。 壬寅。一亿四千二百四十四万四千五百七十五分。 癸卯。一亿四千六百零九万七千分。二百九万七千。 甲辰。一亿四千九百七十四万九千四百二十五分。五百七十四万九千四百二十五分。 乙巳。一亿五千三百四十万零一千八百五十分。二百二十万一千八百五十。 丙午。一亿五千七百零五万四千二百七十五分。五百八十五万四千二百七十五分。 丁未。一亿六千零七十万零六千七百分。二百二十万○六千七百。
戊申。一亿六千四百三十五万九千一百二十五分。五百九十五万九千百二十五分。 己酉。一亿六千八百零一万一千五百五十分。二百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五十。 庚戌。一亿七千一百六十六万三千九百七十五分。六百○六万三千九百七十五分。
辛亥。一亿七千五百三十一万六千四百分。二百五十一万六千四百。 壬子。一亿七千八百九十六万八千八百二十五分。六百十六万八千八百二十五。 癸丑。一亿八千二百六十二万一千二百五十。二百六十二万一千二百五十。 甲寅。一亿八千六百二十七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分。六百二十七万三千六百七十五。 乙卯。一亿八千九百九十二万六千一百分。二百七十二万六千一百。 丙辰。一亿九千三百五十七万八千五百二十五分。六百三十七万八千五百二十五分。 丁巳。一亿九千七百二十三万零九百五十分。二百八十三万九百五十。 戊午。二亿零
○八十八万三千三百七十五分。六百四十八万三千三百七十五分。 己未。二亿零四百五十三万五千八百分。二百九十三万五千八百。 庚申。二亿零八百一十八万八千二百二十五分。六百五十八万八千二百二十五。 辛酉。二亿一千一百八十四万零六百五十分。三百○四万六百五十。
壬戌。二亿一千五百四十九万三千零七十五分。六百六十九万三千○七十五。
癸亥。二亿一千九百一十四万五千五百分。三百十四万五千五百。此每年一岁之实积,如甲子一年积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乃古历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其法以万分为一日也,乙丑两年则积七百三十○日四十八刻五十分,至癸亥六十年,则积二万一千九百一十四日五十五刻矣,此六十年一周甲子之总数,以加中元祖数为下元祖数,再加下元祖数为上元祖数。又恐艰于布算,亦用截法,如六十年共积二万一千九百一十四日五十五刻,用天数七百二十日累减之,至不满七百二十日止,存三百一十四日五十五刻为六十花甲一周,应加之截数,故中元祖数一亿两千六百九十四万四千四百五十分,加入三百一十四万五千五百,便成一亿三千○
○八万九千九百五十分,而为下元之祖数,再加一个三百一十四万五千五百,便为上元之祖数,一亿三千三百二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分也,明此理,则上推递减,下算递加,可以至于无穷矣。
●二十四气成数
冬至。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小寒。一十五万二千一百八十四分三十七秒半。 大寒。三十万零四千三百六十八分七十五秒。 立春。四十五万六千五百五十三分一十二秒半。 雨水。六十万零八千七百二十七分五十秒。 惊蛰。七十六万零九百二十一分八十七秒半。 春分。九十一万三千一百零六分二十五秒。 清明。一百零六万五千二百九十分零六十二秒半。 谷雨。一百二十一万七千四百七十五分。 立夏。一百三十六万九千六百五十九分三十七秒半。 小满。一百五十二万二千八百四十三分七十五秒。 芒种。一百六十七万四千零二十八分一十二秒半。 夏至。一百八十二万六千二百一十二分五十秒。 小暑。一百九十七万八千三百九十六分八十七秒半。 大暑。二百一十三万零五百八十一分二十五秒。 立秋。二百二十八万二千七百六十五分六十二秒半。 处暑。二百四十三万四千九百五十分。 白露。二百五十八万七千一百三十四分三十七秒半。 秋分。二百七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八分七十五秒。 寒露。二百八十九万一千五百零三分一十二秒半。 霜降。三百零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七分五十秒。 立冬。三百一十九万五千八百七十一分八十七秒半。 小雪。三百三十四万八千零五十六分二十五秒。 大雪。三百五十万零
○二百四十分零六十二秒半。
此书所用,尚是古时历法,数目故细,推生日干支,偶有未符,如第一冬至下,该是一岁之始,未有日分,而云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者,乃至上年冬至距今年冬至,整整一岁,实数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以起一岁之根,次将此岁实平分作二十四分,得一十五日二千一百八十四分三十七秒半,为一个节气之数,名曰气策。如小寒,则于冬至之数加一个气策,然满一实岁便该减去而止用其零,故亦用截法,竟于小寒之下,写一个气策曰一十五万二千一百八十四分三十七秒半,次再加一个气策,便是大寒三十○万四千三百六十八分七十五秒,由此递加,即得各节气之数。
●释十二神
●推小游法
置天数,以太乙周二十四累去之,至不满之数,命起亥一、午二、寅三、卯四、酉六、申七、子八、巳九,不入中五,八宫顺行,每宫舍三算,算尽处即本日小游所在之宫也。 如天数五十七,以太乙宫周二十四去之,余九算,命起亥一宫,舍三算,午二宫,舍三算,寅三宫,舍三算,算尽得太乙小游在寅宫三日,余仿此。
●推文昌法
置天数,满目周一十八累去之,至不满之数,命起申宫,算外,每宫舍一算,顺行十六宫,值干、坤二宫重留一算,算尽处,凡遇干寄亥、艮寄寅、巽寄巳、坤计申,得文昌所在之宫也。 十六宫—申酉戌干亥子丑艮寅卯辰巽巳午未坤。 如天数五十七,满目周一十八累去之,余三算,命起坤宫一算,酉宫一算,戌宫一算,算尽即文昌本日在戌宫也。
●推计神法
置天数,满计周十二累去之,至不满之数,命起寅宫,算外,逆行十二神,得算尽处,即计神所在之宫也。 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
如天数五十七,满计周十二累去之,余九算,命起寅一、丑二、子三、亥四、戌五、酉六、申七、未八、午九,得算尽,计神在午也。
●推始击法
视计神所在之宫,照十六宫顺数至文昌所临之宫,得几数,又从艮宫数起,对某数止,即使击所在之宫也。 如计神在午,文昌在戌,即从计神午上顺数至文昌戌宫,得六宫神,再从艮宫顺对六宫数去,得巳宫止,即始击在巳宫也,余仿此。 如十六宫神,即文昌法内十六神也。
●推主大将(并主算)
视文昌所在之宫,数至太乙前一宫止,看经几正宫,即宜将宫数为算数,合成若干为主算,去十用零,即为当生日主大将所在之宫也。若天目文星在间辰,亦作一算起,余辰不作算,只以正宫论,若主算撞十,亦作一算。 干(一寄亥)亥(间辰)子(八)丑(间辰)艮(三寄寅)寅(间辰) 卯(四)辰(间辰)巽(九寄巳)巳(间辰)午(二)未(间辰) 坤(七寄申)申(间辰)酉(六)戌(间辰) 如文昌在戌,太乙小游在艮,即文昌戌宫作一数,次干宫一数,次子宫八数,合成十数,主算十,撞十作一,即主大将在干寄于亥宫下,天盘亥宫。
●推主参将
视主算多寡,三因之,亦去十用零,撞十作一,二十作二,三十作三,为主参将所在之宫也。如主算得十三,因之得三十,撞十作一,三十作三,即主参将在艮三宫,艮寄寅下,天盘寅宫。
●推客大将(并客算)
视始击所在之宫,数至小游后正宫止,其所经之宫得数合成为客算,去十用零为客大将所在之宫也。 如始击在巳,小游在艮,即从始击巳宫间辰作一数,次午二,次坤七,次酉六,次干一,次坎八止,合成二十五数,得客算二十五,客大将入中宫,杜寄于戌,即为客大将在戌宫也。
●推客参将法
视客算若干,三因之,去十用零,与主参同法。 如今客大将二十五,杜寄于戌,今客参在辰宫也,凡主客二算遇杜塞中五之数,寄于辰、戌、丑、未四间辰之中,其理傅会姑从统宗七十二局立法。 主算五寄于戌,十五寄于未,二十五复寄戌,三十五寄于丑,主参取对冲。 客算五寄于辰,十五寄于未,二十五寄于戌,三十五寄于丑,客参取对冲。
●推四神法
置天数,满四神周三十六去之,至不满之数,命起亥宫,顺行九宫四土,每宫舍三算,算尽处即得四神所在之宫也。 如天数五十七,以四神周三十六去之,至不满之数余二十一,为四神节法,命起亥一宫舍三算,午二宫三算,艮三宫三算,震四宫三算,酉六宫三算,申七宫三算,算尽得四神在申宫三算也,余仿此。
●推飞符法
置前用天数,满四神周去之,至四神节法,命起辰宫,每宫舍三算,算尽处即得飞符所在宫也。 如前四神节法,二十一命起辰酉申子巳戌未,算尽得飞符在未也。
●推天乙法
置四神节法,命起酉宫,顺行,每宫舍三算,算尽处得天乙所在之宫也。 如四神节法,二十一命起酉申子巳戌未丑,天乙在丑也。
●推地乙法
四神节法,命起巳宫,如前,每宫舍三算,顺行十二宫,算尽处即得地乙所在之宫也。 如四神节法,二十一当行七宫,命巳戌未丑亥午寅,算尽止得地乙在寅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