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妻单于 娉昆莫】《汉书》曰:单于兵强,数苦北边。上问娄敬,曰:“陛下诚能以嫡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彼知汉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岂曾闻外孙敢于大父抗礼哉?”又曰:乌孙以马千疋娉汉女。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赠送甚厚,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
 【出紫微 加绿绶】左贵嫔《上万年公主诔》曰:笃生公主,诞应休期;秀出紫微,日辉月朗。臧荣绪《晋书》曰:帝之姑姊妹皆为长公主,加绿绶。
 【为子求郎 为子赎罪】《後汉书》曰: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非其人民受其殃。”是以难之。《汉书》曰:林虑公主子昭平君尚武帝女夷安公主,林虑困病,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赎死罪,帝许之。林虑公主卒,昭平日骄,醉杀主傅母,系狱。廷尉上请左右为前入赎,陛下许之。帝曰:“吾姊老有是一子,死以嘱我。”于是为之垂涕。良久曰:“法令先帝所造,因姊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遂可其奏。
 【董宣扣马 高穆破车】范晔《後汉书》曰: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魏收《後魏书》曰:高道穆为御史尉,庄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穆令棒破其车。公主深以为恨,泣以诉帝。帝谓主曰:“高中尉清贞之人,彼所行者公事,岂可以私责之!”
 【下天孙之津 降帝子之渚】《史记 天官书》曰:婺女、织女,天女孙也。《楚辞》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云:帝子,尧子也。
 诗
 【李峤《长宁公主东庄侍宴诗》】别业临青甸,鸣鸾降紫霄;长筵鸳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感已醉,恋赏未还镳。
 【崔《长宁公主东庄侍宴诗》】沁园东郭外,宸驾一游盘;水树宜时涉,山楼尚晚看。席临天女贵,林接近臣欢;圣藻悬辰象,微臣切仰观。
 【李适《长宁公主东庄侍宴诗》】凤楼纡睿幸,龙舸畅宸襟;歌舞平阳第,园亭沁水林。山花添圣酒,涧竹绕薰琴;愿奉瑶池驾,千春侍德音。
 【李《长宁公主东庄侍宴诗》】紫禁乘雷动,青门访水嬉;上台堂庆,仙女凤楼期。合宴簪绅满,承恩雨露滋;北辰还捧日,东馆幸逢时。
 【又《奉和幸长宁公主庄诗》】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地出东郊回日驭,城临南斗度云车。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已庆时来千亿寿,还言日暮九重赊。
 【徐彦伯《奉和送金城公主诗》】凤屋怜箫曲,鸾闺念掌珍;羌庭遥筑馆,庙策重和亲。星转天河夕,花移海树春;圣情凄送远,留跸望行尘。
 【阎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诗》】甥舅重亲地,君臣厚义乡;还将贵公主,嫁与褥毡王。卤簿山川暗,琵琶道路长;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
 诔
 【魏陈王曹植《平原懿公主诔》】于维懿主,瑛瑶其质;协策应期,含英秀出。岐嶷之姿,实朗实一;在生十旬,察人识物。仪同圣表,声协音律;骧眉识往,亻免瞳知来。求颜必笑,和音即该。阿保接手,侍御充傍;常在襁褓,不停第床。专爱一宫,取玩圣皇;何图奄忽,罹天之殃。魂神迁移,精爽翱翔。号之不应,听之莫聆;帝用吁嗟,呜咽失声。呜呼哀哉!怜尔早殁,不逮光阴;改封大郡,惟帝旧疆。建土开家,邑移蕃王;琨惟鲜,朱绂斯煌。国号既崇,哀尔孤独。配尔名才,华宗贵族;爵以列侯,银艾优渥。成礼于宫,灵需交毂;生虽异宝,殁乃同岳。爰构玄宫,玉石交连;朱房皓璧,高曜电鲜。长埏缮修,神闺启扉;二柩并降,双魂孰依。人谁不没?怜尔尚微。
 【晋潘岳《南阳长公主诔》】于穆献主,弈代熙盛;重作大司,黎牧火正。国之仁姑,家之慈母,天道辅仁,宜享遐寿。如何短命,皆不华首。
○ 驸马第七
叙事
 汉制,天子以列侯尚公主,诸侯以国人承翁主。(崔浩义云:尚,承,皆卑下之名也。公主别立第舍,太子之女,则令列侯就第奉事之,故尚公主。诸王女,则当国人来承事之,皆不得谒见舅姑,通问而已。天子尊,令诸公代主婚,故曰公主。诸王卑则自主之,故曰翁主。後汉皇女为县公主,诸王女为乡亭公主;晋已后,王女为县主。)魏晋之后,尚公主皆拜驸马都尉。初,驸马都尉,汉武置也,掌御马。(《说文》云:驸马,字从马付声。一曰驸,近也,疾也。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都谓总领。)历两汉,多宗室及外戚与诸公子孙任之。至魏,何晏,大将军何进孙,以主婿拜驸马都尉。其后杜预尚晋宣帝女高陆公主,拜驸马都尉;王济尚晋文帝女常山公主,拜驸马都尉。后代因魏晋以为恒,每尚公主则拜驸马都尉。(出《汉书》及《齐职仪》。又《晋书》:傅宣尚晋武帝女弘农公主,桓温尚元帝女南康公主,荀羡尚元帝浔阳公主,刘慎尚晋明帝女庐陵公主,皆拜驸马都尉。)
 事对
 【名才 贵族】名才见下江表。曹植《平原公主诔》曰:配尔名才,华宗贵族;爵以列侯,银艾优渥。
 【天姻 国婚】天姻见下江表。荀羡,字令则。年十五,拟国婚之选,羡不欲连姻帝室,乃远遁长沙。监司追寻,不获已遂尚浔阳公主。出《荀氏家传》。
 【同舆 连日】魏收《後魏书》曰:冯诞,字子正,与高祖同岁。幼侍书学,特蒙亲待,尚高祖妹乐安公主,拜驸马都尉。高祖宠诞,同舆而载,同按而食,同席而坐卧,谢万驸马都尉。刘真长诔曰:弱冠振缨,结婚帝室;绸缪姻娅,连光云日。
 【降鹤 赐骏】刘向《列仙传》曰:箫史善吹箫,能招白鹤,教弄玉凤鸣。居数十年,吹箫作凤声,凤皇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一日皆随凤飞去。案,弄玉,秦穆公女也。《後魏书》曰:宿石,元明帝时,拜中垒将军。尝从猎,帝亲欲射虎。石扣马谏,引帝上高原,上后,虎腾跃杀人,诏石为忠臣切谏,免虎之害。赐马一疋。尚上谷公主,拜驸马都尉。
 【付粉 吹箫】鱼豢《魏略》曰:何晏,字平叔。美姿仪,面绝白,魏帝疑其付粉。后至夏月,唤来而与热汤饼,大汗出,遂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帝始信之。吹箫见上降鹤注中。
 【二主同家 三尚异穴】范晔《後汉书》曰:窦融长子穆,尚内黄公主,又子固,尚温阳公主。窦氏一公两侯二公主。《後魏书》曰:刘昶尚武邑公主。主薨,更尚建兴公主。又薨,更尚平阳长公主。及昶终,与三公主同茔异宫。
 【杨乔闭口 宋弘不谐】谢承《後汉书》曰:杨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书言政事。桓帝爰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让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范晔《後汉书》曰:光武姊湖阳公主新寡,帝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云:富易交,贵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制
 【唐中宗《赐驸马封制》】门下,特进行右散骑常侍驸马都尉观国公杨慎矜。分荣戚里,藉宠公门。恭肃,著于立身,恪勤效于从政。凤凰楼上,宛符琴瑟之欢;乌鹊桥前,载叶松萝之契。宜覃茅土,式广山河。
 表
 【宋虞通之《为江让尚公主表》】伏承诏旨,当以临海公主降嫔,荣出望表,恩加典外,顾审蔽,伏用忧惶。臣寒门悴族,人凡质陋,闾阎有对,本隔天姻。如臣素流,家贫业寡;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足得成礼。自晋氏已来,配尚公主者,虽累经华胄,亟有才名。至如王敦慑气,桓温敛威,真长佯愚以固辞,子敬奔走以求免;王偃无仲都之质,而雪于北阶;何阙龙工之姿,而见投于深井。谢庄迨自害于蒙瞍,殷冲几不免于强Θ;制勒甚于仆隶,防闲过于婢妾;往来出入,人理之常,当待宾客,朋从之义。而令扫辙息驾,无窥门之期;废筵抽席,绝接对之理。非唯交友离异,仍乃兄弟疏阔。姆尔争媚,相劝以严;媚媪竞前,相谄以急。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乃至残余饮食,诘辨与谁;衣被故弊,必责头领。或进不获前,或入不听也;不入则嫌于入疏,求出则疑有别意。召必以三更为期,遣必以日出为限;夕不见晚魄,朝不识曙星。至于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与此长乖;又声影才闻,则少婢奔迸,裾袂向席,则丑老丛来。左右整刷,以疑宠见嫌;宾客未冠,以少容致斥。如臣门分,代荷殊荣,足定家声,便预提拂。青宫美官,或由才升;一叨婚戚,咸成恩假,是以仰冒非宜。披露丹质,非唯上陈一已。规全身愿,实乃广申诸门受患之切;伏愿天慈照察,特赐蠲停。若恩制顿降,披请不申,便当刊肤剪发,投山窜海。云云。 
卷十一 职官部上
○ 太师太傅太保第一
叙事
 《汉官仪》云:太师,太傅,太保,皆古官也。殷太甲时,伊尹为太保;纣时,胥余为太师;武王克殷作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应劭云:太师,天子所师法也。太傅,谓傅相天子于德义。太保,谓保安天子于德义,旧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周以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冢宰、宗伯为六卿;遂以师、傅、保为三公。)《书》云:维兹三公,论道经邦是也。太师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无官属,与王同职,无不总统。《礼记》云: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无其人则缺。(周武王时,齐太公为太师;成王时,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秦汉之际,并无其官,至高后唯置太傅。(王陵为太傅。)汉末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立师、傅、保之官,位在三公上,崇号为上公。(平帝时,以孔光为太傅,迁太师、王舜为太保,马宫为太师。)东汉已后,皆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与大司马恒不两置,历代或以太尉或以大司马为三公。)师、傅、保常曰上公。后《魏书 官氏志》云:後魏尊师、傅、保为三师。《五代史 百官志》云:北齐因後魏亦曰三师,后周依周礼,又以师、傅、保为三公;隋初又为三师,炀帝废之。自汉魏以来,皆开府置寮属,至隋省寮属。
 事对
 【三足 六符】《环济要略》曰:三公者,象鼎三足,共承其上也。《汉书》云:六符。孟康注曰:泰阶,三台也;始三星,凡六星也。六符,星之符验也。应劭云:《黄帝六符经》曰:泰阶,天之三阶。
 【黄阁 绿纟戾】沈约《宋书》云:三公黄阁前史无其义。臣按:《礼记》云:士к与天子同,公侯大夫即异。郑玄注云:三公之与天子,礼数相亚,故黄其阁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疑是汉末制也。《晋官品令》曰:三公绿纟戾绥也。纟戾音戾。
 【槐位 台阶】《周礼》曰:三槐,三公位焉。台阶见上。
 【法三光 象五岳】《韩非》曰:背私曰公,三公象鼎足也。数三者,法三光。《春秋汉含孳》曰:举三公象五岳。
 【理阴阳 节风雨】《傅子》曰:三公者,佐天子理阴阳。刘向《说苑》曰:三公正天下,调阴阳,节风雨。已上三公、三师事。
 【经邦事 秉国均】《尚书》曰:立太师、太傅、太保。孔安国注云:师,天子所法也,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有德乃堪之。《诗》曰:尹氏太师,维周之氏,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郑笺云:毗,辅也。言尹氏居太师之官,持国政之平,维制四方。
 【毗天子 备国师】《诗》云:天子是毗见秉国均注中。《续汉书》曰:赵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国师即太师也。
 【燮阴阳 经礼乐】《尚书》曰:立太师、太傅、太保,惟兹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安国传》曰:师,天子所师法,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经纬国事,和理阴阳。《大戴礼》曰:天子不论于先圣王之德,不知军国畜民之道,不见礼乐之正,不察应事之理,不博古今之典传,不闲于威仪之数,礼乐无经,学业不法。凡是其属,太师训之。
 【训帝躬 持国政】应劭《汉官仪》曰:平帝元始元年,孔光以太师见授。太后曰:“太师先圣人之后,道术通明,宜居四辅职,训导帝躬。”持国政事见秉国均注。
 【得于溪 赐以灵寿】《史记》曰:周文王得吕尚于溪,以为师,谓之太公。武王嗣位,号曰师尚父;成王即政,尊为太师。《诗》云:惟师尚父,时惟鹰扬。应劭《汉官仪》曰:孝平皇帝元始元年,太后诏曰:“太师光今年老有疾,俊大臣,惟国之重。《书》曰:无遗老成,国之将兴;尊师重傅,其令太师无朝。”十日一赐餐,赐以灵寿杖。黄门令为太师于省中施坐置几,太师入省杖焉。已上太师事。
 【元老 中庸】《东观汉记》曰:诏云:“行太尉事赵喜,三叶在位,为国元老,其以喜为太傅。时年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相天子 录尚书】《尚书》曰:立太师、太傅、太保,惟兹三公。论道经邦。孔安国注云:傅,傅相天子。《续汉书》云:太傅一人,当以善道,无常职,世祖以卓茂为之。其后每帝即位,辄置太傅一人录尚书事,薨辄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