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金水 锡城】《汉水记》曰:金水郡领金冈县,本金城郡,後魏改之。《梁州记》曰:後魏□华阳、金城二郡为忠城郡,领乡亭、锡城、金川三县。
 【虞舜祠 汉高庙】《水经注》曰:西城县故城内有虞舜祠。《梁州记》曰:洵阳县南山下有汉高帝庙。已上金州。
 【梅溪 棘水】《南雍州记》曰:南阳县七里有梅溪。《水经注》曰:棘水经新野县,历黄邮聚。
 【五垄 六门】《周地图记》曰:五垄山有五梁,汉延相接,曰六门堰。西三里拥湍,邵信臣所作也。已上邓州。
 【熊川 龙井】《南荆州记》曰:丰利郡领丰利、熊川、阳川三县。《水经注》曰:汉水又东为龙潭,下临龙井渚。已上均州。
 【景山 粉水】《山海经》曰: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水经注》曰:粉水,导东流经上粉县。
 【雁塞 狼山】《荆州图副记》曰:雁浮山,雁塞也。《水经注》曰:夷水导源狼山。已上房州。
 【鸣水 泉街】《後魏书》曰:落丛郡,武都、鸣水二县,属东益州。《水经注》曰:泉街水出河池,东南入沮县。已上兴州。
 【金溪 铜水】《梁州记》曰:益昌县东山西北有金铜溪,溪出金,因以为名。《益州记》曰:葭萌县南十里有刀山,赤铜水出焉。已上利州。
 【铜梁 石户】左思《蜀都赋》曰:外负铜梁宕渠。《益州记》曰:龙盘山南有石,长三十丈,高五丈。当中有户及扉,若人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已上合州。
 歌
 【梁宋史《荆州乐歌》】章华游猎去,绝郢从禽归;溶溶紫烟合,郁郁红尘飞。
 【又歌】朝发江津路,暮宿灵溪道;平衢广且直,长杨郁袅袅。
 箴
 【扬雄《荆州箴》】杳杳巫山,在荆之阳;江汉朝宗,其流汤汤。夏君遭鸿,荆衡是调;云梦途泥,苞匦菁茅。金玉砥砺,象齿元龟;贡篚百物,世世以饶。战战栗栗,至桀荒溢;曰在帝位,若有天日。不顺庶国,孰敢余夺;亦有成汤,果秉其钺。放之南巢,号之以桀;南巢茫茫,多楚与荆。风飘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世虽安平,无敢逸豫;牧臣司荆,敢告执御。
○ 剑南道第八
叙事
 剑南道者,禹贡梁州之域。梁州自剑阁而南,分为益州,是为剑南道。(梁州剑阁之东,而分属山南陇右二道。《汉书 天文志》曰:觜隽参为益州分野。)其始王则有蚕丛杜宇。(扬雄《蜀本纪》曰:蜀始王曰蚕丛,次曰伯雍,次曰鱼凫。《十三州志》曰:蜀王杜宇,自号望帝。)后其地属秦,前汉末公孙述居之,後汉末刘备居之。
事对
【蚕丛 杜宇】并见叙事。
 【石镜 铜梁】《蜀本纪》曰:武都人有女,蜀王纳以为妃,疾卒,葬于成都。作石镜一枚,以表其墓。左思《蜀都赋》曰:外负铜梁宕渠,内函要害膏腴。已上益州。
 【银水 金山】《华阳国志》曰:涪陵有孱山水,其源有金矿。《益州记》曰:金山东临涧水,光照映川。已上绵州。
 【飞梁 绝涧】《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即古剑阁道也。《益州记》曰:姜维抗钟会,故垒其山,峭壁千丈,下临绝涧。已上剑州。
 【南池 西水】《益州记》曰: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八里。又西水县本秦阆中县之地。已上阆州。
 【妻阝道 射洪】《蜀志》曰:姜维等闻诸葛瞻破,乃引军由广汉妻阝道,以审虚实。《水经注》曰:涪江水又东南至射洪。今在射洪县界。已上梓州。
 【龙鹤山 鱼蛇水】《华阳国志》曰:丹阳县西北十五里有龙鹤山。《益州记》曰:鱼蛇水,东北自陵州界入青神县界。已上眉州。
 【隅山 陵井】《益州记》曰:东隅、西隅、南隅、三山相对。又曰:三隅山去陵井一里。已上陵州。
 【金堂木 铜宫山】《华阳国志》曰:新都县有金堂山,水通于巴汉。《益州记》曰:五城县西南六十里有铜宫山,高出众峰。已上简州。
 【昆井 邮溪】《益州记》曰:南充县西南六十里有昆井、盐井。又曰:鸡邮神在相如县东,次北下步有鸡邮溪,因此而为之名。已上果州。
 【锦山 绵水】《华阳国志》曰:合江北有绫锦山。《水经注》曰:绵水至江阳县方山下入江,谓之绵口。已上泸州。
 【邛水 邓山】《山海经》曰:峡山邛水出焉,其阳多黄金。《汉书》云:文帝赐邓通邛道铜山,得陂擅铸钱。已上雅州。
 【温穴 曲池】《华阳国志》曰:温水穴冬夏常热。应劭注《汉书》云:苏初县西北有泥池。按:今曲池是也。已上隽州。
 【伏犀滩 腾龙水】《益州记》曰:伏犀滩东南六十里,有黄鱼像岸。今在道县界。又曰:龙腾溪水源出南溪县。已上戎州。
 箴
 【扬雄《益州箴》】岩岩岷山,古曰梁州;华阳西极,黑水南流。秦作无道,三方溃叛;谊兵征暴,遂国于汉。拓开疆宇,恢梁之野;列为十二,光羡虞夏。牧臣司梁,是职是图;经营盛衰,敢告士夫。
○ 淮南道第九
叙事
 淮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域。又得荆州之东界。(《尚书》曰:淮海惟扬州。今按:扬州之东偏为江南道,南偏为岭南道。又《汉书 天文志》曰:牵牛婺女为扬州分野。)自淮以南,略江而西,尽其地也。今扬州,汉广陵郡,更名江都,吴王濞居之。广陵厉王,江都易王并居之。庐州,古庐子国,烈王都之,南巢之地。(《尚书》曰:成汤放桀于南巢。)寿州,楚考烈王都之。
 事对
 【南兖 东阳】《舆地志》曰:南兖州,宋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间为境,居于广陵。又曰:广陵郡,楚汉之际为东阳郡。
 【钓台 舆浦】《西征记》曰:雷陂有台,高二丈。《南兖州记》曰:以为吴王濞之钓台也。《南兖州记》曰:舆浦朝夕恒淤浊。一朝清澈,太守范邈表以为瑞。已上扬州。
 【射陂 盐渎】《汉书》曰:广陵王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赋与贫人。又云:盐渎属临淮郡。已上楚州。
 【丰浦 包湖】《水经注》曰:江水北合乌江县之丰浦,上通湖池。又曰:次得阴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连接包湖,西翼潭湖。
 【横津 洞浦】《吴志》曰:孙坚经略江东,扬州刺史刘繇遣将樊熊于糜屯横津筑击破之。《魏志》曰:魏使曹休张辽伐吴,出洞口。郦元注《水经》曰:江上左对洞口江浦。已上和州。
 【鹊甫亭 马邱聚】《水经注》曰:鹊甫溪水西北流,经鹊甫亭南。《续汉书》云:当途有马邱聚,徐凤反于此。
 【禹聚 秦墟】《帝王世纪》曰:禹会涂山,扬州之域。当涂县有禹聚。《水经注》曰: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已上濠州。
 【庐国 舒城】应劭注《汉书》曰:庐江郡故庐子国。又曰:庐江六县东有舒城。
 【桐乡 巢邑】《汉书》曰:朱邑为桐乡啬夫,廉平有恩惠。病且死,嘱其子曰:“桐乡人爱我,必葬我于桐乡。”《左传》曰:楚为疆城巢。《舆地志》曰:楚名为巢邑。已上庐州。
 【赵屯城 周瑜庙】《水经注》曰:破虏矶东有赵屯城,内有仓。又曰:江水对雷州之北侧有周瑜庙。已上舒州。
 【羊头涧 龙泉陂】《水经注》曰:肥水左合羊头溪水,受芍陂,谓之羊头涧。《伏滔正淮论》曰:彼寿阳者,视龙泉之良畴万顷。
 【镬里 鼓川】《吴志》曰:吴使孙大发卒,屯镬里。《水经注》曰:Г水东北右鼓川水。
 【洞台 隐室】《黄庭经注》曰:霍山下有洞台,方二百里。有二门,其中有五香芝飞华之实。《水经注》曰:八公山有隐室石井。已上寿州。
 【翻车 积布】《史记》曰:九江王英布于翻车水北,以筑翻车城。《水经注》曰:江水又东经积布山南,俗谓之积布矶。
 【黄石 青林】《水经注》曰: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江水经由其北,即黄石之矶。又曰:江水左得青林口,水积为湖,谓之青林湖。已上蕲州。
 【蓼县 蒋城】《左传》曰:楚公子燮灭蓼。杜预注曰:安丰有蓼县。又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杜预注曰:弋阳期思县蒋乡城是也。
 【弦子都 虞丘郭】《左传》曰:楚人伐弦,弦子奔黄。《十三州志》曰:皲城,故弦子都也。《水经注》曰:弋阳郡东有虞丘郭,南有伍子胥庙。并光州。
 【石城 天井】《水经注》曰:师水经石城山,山甚高峻。又曰:义阳郡南十五步,对门有天井,周百余步。
 【九塞 三关】《淮南子》曰: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苑、方城、豪阪、井陉、今疵、句注、居庸也。《齐志》曰:後魏置平靖关于义阳,故云义阳有三关之塞。此其一焉。已上申州。
 【楚邑 新城】《汉水记》曰:自汉口入二百里,得涓口,有村。入三百里得郑城,楚邑也。《舆地志》曰:安陆县东有新城,桓温征石季龙所筑,南临涓水。已上安州。
 【龟头山 龙骧水】《水经注》曰:举水出龟头山,又江之左岸,会龙骧水口。
 【沌阳镇 象山城】《水经注》曰:晋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为荆州,镇于沌阳。《舆地志》曰:临江数十里,象山上有城,吴江夏太守所居也。已上沔州。
 箴
 【扬雄《扬州箴》】夭矫扬州,江汉之浒;彭蠡既都,阳鸟攸处。橘柚羽贝,瑶琨;闽越北垠,沅湘攸注。太伯逊位,其吴绍类;夫差一误,太伯无祚。周室不匡,勾践入朝;当周之兴,越裳重译。春秋之末,侯甸畔逆。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慈。尧崇屡省,舜盛钦谟。牧臣司扬,敢告执筹。
○ 江南道第十
叙事
 江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域。又得荆州之南界,(扬州,自江已北为淮南道,自岭而南为岭南道。)北距江东际海,南至岭,尽其地也。苏州为吴泰伯之墟。(《地理志》曰:吴地斗之分野。)泰伯卒,仲雍立,传国至曾孙周章。武王克殷,因而封之也。越州为越,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以奉禹祠。(《地理志》曰: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润州,春秋之朱方。江宁县,楚之金陵邑也,吴、晋、宋、齐、梁、陈六代都之。
 事对
 【东府 西州】山谦之《丹阳记》曰:东府城地,则晋简文为会稽王时第。东则丞相会稽王道子府。道子领扬州,故俗称东府。又曰:扬州廨,王敦所创,开东南西三门。俗谓之西州。
 【孙陵 蒋庙】《丹阳记》曰:蒋陵,因山以为名,吴大帝陵也。《舆地志》曰:台当孙陵曲衍之傍,故蒋陵亭亦名孙陵亭。《丹阳记》曰:蒋子文为秣陵尉,自言己将死,当为神。后为贼所杀,故吏忽见子文乘白马,如平生。孙权发使,封子文而为都中侯,立庙钟山,因改为蒋山。已上润州。
 【扈渎 盐田】《吴都记》曰:松江东泻海口,名曰扈渎。《舆地志》曰:扈业者,滨海渔捕之名。插竹列于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云扈。又曰: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吴煮海为盐,即盐官县境也。
 【包山 干隧】《玄中记》曰:吴西具区泽中包山,有洞庭室。《战国策》曰:越王散卒三千,擒夫差于干隧。吴县西北有地名干隧是也。已上苏州。
 【横山 长渎】《左传》曰: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横山。注曰:在乌程南。横,古衡字,通用。《吴兴记》曰:河口山东滨大溪,西带长渎。
 【若下 中】《吴录》云:长城若下酒有名,溪南曰上若,北曰下若。并有村,村人取若下水以酿酒,醇美胜云阳。《吴兴记》曰:风渚南三十里曰中,即山也。已上湖州。
 【西部 东安】《汉书》曰:钱塘,西部都尉居之。《吴志》曰:黄武五年,丹阳、会稽、吴都山寇攻没诸县,乃分三郡之要害地,置东安郡,居富春。
 【树呼龟 人化鹤】《异苑》曰:孙权时,获一大龟,持献吴主。夜宿越里,系船于大桑树。树呼龟曰:“元绪奚事尔耶。”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然,尽南山之柴不能溃我。”《幽明录》曰: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二少年诣钟乞瓜,曰:“此山下善,可作冢,当为定墓。”钟随下山三十步,二人悉化成白鹤,飞入空中。即孙坚所葬地。已上杭州。
 【苍蛟溪 白獭穴】《孔氏志怪》云:义兴有白额兽,溪渚长桥有苍饺,并周处为三害。周处《风土记》曰:长桥下有白獭。若将有兵,獭出穴口,四望而嗥。旧言有神。
 【横岘 长塘】《风土记》曰:羊山多纵石,而有大横岘,以承众流。《舆地志》曰:洮湖即长塘湖。已上常州。
 【慈姥 舒姑】《丹阳记》曰:江宁南有慈母山,积山临江,生箫管竹。俗呼为鼓吹山,江宁谓之慈姥山。在当涂县北。《宣城记》曰:登盖山百步有泉。昔有舒氏女,与父析薪于此山,忽坐泉处,牵挽不动。父遽告家。比来,唯见清泉湛然。因名舒姑泉。
 【鳖洲 牛渚】《江记》曰:江中有鳖洲,长三里,与芜湖洲相接。《续汉书》曰:秣陵南有牛渚。已上宣州。
 【玉山 石盖】郭璞注《山海经》曰:玉山,浙江水出其边。《舆地志》曰:歙县灵山甚高峻。有圆石,高数丈,上有石盖。
 【二砾 三姑】《舆地志》曰:黟县南有五艮,二砾。两边皆坛石,中央有沟。裁五尺许,水甚悬迅。砾音历。又曰:黟县东有灵山,山有三峰,名为三姑山。三年一遇野火,自烧;百姓放火,辄降雨不燃。已上歙州。
 【贺齐城 岩陵濑】《吴志》曰:吴大帝使贺齐击黟歙山贼,定立新都郡。《舆地志》曰:郡城,贺齐所创也。《东观汉记》曰:严光,字子陵,耕于富春。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已上睦州。
 【铜釜 石甑】《异苑》曰:吴时,军士五百人破湖,得铜釜。发之,水便暴出。即五百人湖也。《东阳记》曰:昆仑山顶有一孤石,可高三十丈,其形似甑,人谓之石甑。已上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