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
十一年十一月乙巳有事於南郊。
唐高祖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位遣兼太尉礼部尚书萧造告於南郊。
二年十月幸华阴甲子亲祀华山。
三年四月亲祠华山。
四年十一月甲子有事於南郊。
七年六月幸仁智宫以少牢祭宫所山川。
九年正月丙子诏曰:厚地载物社主其祭嘉养民稷惟元祀列圣垂范昔王通训建邦正位莫此为先爰暨都邑建于州里率土之滨咸极庄敬所以劝农务本修始报功敦序教义整密风俗末代浇浮祀典亏替时逢丧乱仁惠弛薄坛阙昭备之礼乡闾无纪合之训朕握图受历菲食卑宫奉璧以尊严洁粢盛而燎尚想躬稼厉精治本永言享祀宜存亿纪是以吉日惟戊亲祀大社率从百僚以祈九今既南亩ㄈ载东作方兴州县致祀宜尽祗肃四方之民咸勤殖艺随其性类命为宗社京邑庶士台省群官里相从共尊社法以时供祀各申祈报兼存宴醑之义用洽乡党之欢。且立节文明为典制进退俯仰登降折旋明加诲厉递相劝奖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布告天下即宜遵用戊寅亲祀稷。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即位遣兼太尉司空裴寂柴燎告天於南郊。
贞观五年十一月丙子帝有事於南郊。
十四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亲祠南郊。
十七年十月甲寅诏曰:朕闻上灵之应疾於影响茂祉之兴积於年代朕嗣膺宝历君临区宇凭宗社之介福赖文武之同心时无风尘之警野有京坻之积厚地降祉贞石表祥营翠色而流光发素质而成字前纪厥初之德次陈卜年之永後述储贰之美并名字昭然楷则相次旷代之所未闻故老之所未睹猥以寡德处奉成命缅惟往载良增兢惕自天之佑岂惟一人无疆之福方覃九土自非大报泰坛稽首上帝则靡申奉天之志宁副临下之心今年冬至有事南郊所司率繇旧典十一月己卯有事於南郊太宗升坛皇太子从奠於时累日阴雪是旦犹雾晦冥及太宗升坛烟氛四散风景清朗文物昭映礼毕祝官读谢天瑞文曰:嗣天子臣讳敢昭告于昊天上帝讳纂承鸿基君临宇县夙兴旰食无忘於政道导德齐礼良愧于前圣爰有成命表瑞贞石文字昭然历数惟永既旌高庙之业。又锡眇身之祚逮于皇太子某亦降祯符并具纪姓氏兼列名字仰瞻汉铭大造俯惟寡薄弥增寅惧敢因大礼重荐玉帛上谢明灵之贶以申祗忄栗之诚皇太子某亦恭至泰坛处拜於苍昊庶凭眷之德永膺无疆之休(初十六年太宗遣刻受命玄玉玺白玉为螭首其文云: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并神笔隶书然後镌勒是日侍中负之以从)。
十九年征辽三月丁丑幸定州经北岳帝自为文祭之。
高宗永徽三年三月甲子诏升先蚕为中祀。
乾封二年十二月甲午诏曰:夫受命承天崇至敬於明祀膺图纂昭大教於严配是以荐有尝於清庙集振鹭於西雍宣雅颂於太师明肃恭於祖考用能纪配天之盛业嗣积德之鸿基永播英声长为称首自周京道丧秦室政乖礼乐沦亡典经残灭遂使汉朝博士空说六宗之文晋代鸿儒争陈七祀之议或同昊天于五帝或分感帝于五行自此以降递相祖述异论纷纷是非莫定朕以寡薄嗣膺丕绪肃承祀明发载怀处奉宗祧寤寐兴感每惟宗庙之重尊配之仪思革旧章以申诚敬《礼》曰:化人之道莫急於礼礼有五经莫重於祭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内生於心也。是以惟贤者乃能尽祭之义况祖功宗德道冠百王尽圣穷神义高千古自今已後祭圜丘方丘明堂感帝神州等祖高祖太武皇帝太宗文皇帝崇配仍纟总祭昊天上帝及五天帝於明堂庶因心致敬获展处诚宗祀配天永光鸿烈。
上元三年二月诏以今冬有事於嵩岳命所司修撰仪注务从典故闰三月诏以吐蕃犯塞停嵩岳封禅之礼。
永淳二年春正月甲午朔车驾发东都庚子至奉天宫遣使祭嵩岳及少室箕山具茨等山西王母启母庙中宗神龙元年五月改先农为帝社坛西帝稷坛礼同大社大稷坛不备方色所以异於大社也。
九月壬午亲祀昊天上帝皇地祗于明堂高祖天皇大帝配。
景龙三年十一月乙丑亲祀南郊。
十二月甲午幸新丰温汤境内有自古帝王陵致祭睿宗太极元年正月辛巳有事於南郊。
五月戊寅有事於北郊。
玄宗先天二年八月癸丑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开元四年二月甲子命有司以少牢致祭骊山仍禁樵采时大旱应祷而雨报之也。
五年正月命右散骑常侍褚无量摄黄门监致祭于帝尧祠吏部尚书兼黄门监宋致祭于帝舜祠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苏致祭于夏禹祠各令当州刺史上佐为亚献终献。
十二月戊寅诏曰:国之大事在祀神之所歆惟敬洁诚而齐精意以享则可臻介福致休祥深虑有司未副厥旨所缘宗庙社稷岳渎等祭宜令礼官博士斟酌古今务加处肃合於典礼即详定奏闻。
八年三月敕顷岁未登水旱不节今春事方起农桑是忧祈於上玄福兹下土式展郊之礼以申诚请之心宜令左常侍元行冲摄侍中祠南郊太常长官分祭华岳温汤。
十年十二月壬寅将北巡诏曰:王者承事天地以为主郊享泰尊以通神盖燔柴太坛定天位也。瘗埋太折就阴位也。将以昭报灵祗克崇严配爰迨秦汉稽诸祀典立甘泉於雍祠后土於汾阴遗庙岿然灵光可烛朕观风唐晋秩望山川肃恭明神思致敬为人求福以辅升平今此神符应於嘉德宜以来年正月北巡狩行幸至汾阴以二月祠后土所司准式(先是隹上有后土祠尝为妇人塑像则天时移河西梁山神塑像就祠中配焉至是有司送梁山神像於祠外之别室内出锦绣衣服以上后土之神乃更加装饰焉。又於祠堂院外设坛如皇地祗之制及所司起作获宝鼎三枚以献)。
十一年正月行幸北都二月壬子祠后土於汾阴之隹上。
四月庚申敕曰:河东冀方其镇惟霍神为天吏山有岳灵在昔皇业初兴肇蒙嘉祉今者省方旋轸重获休徵同受三神之贶独忘百邑之礼其霍山宜崇饬祠庙秩视诸侯蠲山下十户以为洒扫晋州刺史春秋致祠。
九月癸未制曰:帝王承天必崇告类之典文武尊祖是遵严训之义所以克荷成命昭升前烈盖王者之子道乃圣人之神教朕以寡昧猥承丕绪获主祭祀一纪于兹辅相之宜下不足以被物馨香之德上不足以动天故岁咸不登刑。且未恤内省为鬼大礼犹郁星晷骤迁夙夜祗惧今四夷内附诸侯率职群生和洽百物阜蕃犹恐教或未孚求之皇极诚有不达观於国风故亲巡河东祈隹上神歆有答岁物以冀此皆先圣无疆之休上玄启之贶冀因报谒式展诚敬宜以迎日之至允备郊天之礼所司详择旧典以闻十一月戊寅亲祠南郊。
十二年十一月庚午幸东都敕有司所经名山大川自古帝王陵忠臣烈士墓精意致祭以酒脯时果用代牲牢丙寅至华阴上制岳庙文命刺史徐知仁与信安王勒石於华岳祠南之通衢。
十三年十一月壬辰诏封太山神为齐天王礼秩加三公一等宜令所管崇饰祠庙近山十里禁樵采。
十六年六月丁亥诏曰:,爰自首春有愆时雨朕忧勤黎献精祷灵祗遂蒙九玄垂福百神效祉膏泽频降嘉生繁育卷彼山川能兴雨报功享德祀典存焉诸州所管名山大川宜令当处长官设祭务尽诚敬以昭典礼庚寅诏曰:宗社垂阴阳顺成甘泽应时庶物繁育祗奉灵庆寅畏载深宜令中书门下肃事昭报仍令所司择日奏闻。
十八年正月丁巳亲迎气於东郊礼毕诏其海内五岳四渎及诸镇名山大川及灵迹各令郡县逐处设祭。
八月丁酉诏曰:祭主於敬神歆惟德黍稷非馨藻可荐宣尼阐训以仁爱为先句龙业官以生植为本普天率土崇德报功飨祀惟殷封割滋广非所以全惠养之道叶灵祗之心其春秋二祀及释奠天下诸州府县等并停牲牢唯用酒脯务在修洁足展诚敬自今已後以为常式。
十九年四月壬辰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制曰:乾坤冲用阴阳所以运行帝王大业文武所以垂范故四序在乎!平分五材资於并用式稽乾坤之意载明文武之道永言旧章斯典未洽自我而始爰备阙文昔羲皇立弧矢之象黄帝有甲兵之事将以定祸乱济生灵分二柄而齐设配两仪而共久至。若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乐龙豹卷舒而莫测星辰应变而无方谁其尸之则齐太公之道也。故宣尼大圣立文以化成尚父惟师仗武而弘训齐鲁之道列亲贤之教兴郁为政源崇我王业遂使金石之奏永播於蹲龙之庭尝之享不行於非熊之室文武并设斯不然矣。岂王风云:季礼没於前修将帅是尊庆彰於今日式崇大典垂裕後昆宜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尚父庙一所以张良配享春秋二时取仲月上戊日祭诸州宾贡武举人准明经进士行乡饮酒礼每出师命将辞讫发日便就庙引辞仍简取自古为将功业显著康济生人者十人准十哲例预享。
甲辰命有司祭五岳四渎以尚书省诸曹郎分往诸州祭焉。
二十年四月戊申命有司择日就祭五岳四渎。
十一月庚午祀后土於隹上命有司陈礼帝质明而享是日大赦制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各令致祭务尽诚洁。
二十二年四月诏曰:春秋祈报郡县常礼比不用牲岂云:血祭阴祀贵臭神何以歆自今已後州县祭社特牢宜依常式。
六月诏曰:春来多雨岁事有妨朕自诚祈灵祗降福以时开霁迄用登成永惟休徵敢忘昭报宜令所司择日享九庙仍令高品官祭五岳四渎其天下名山大川各令所在长官致祭务尽诚洁用申精意。
二十三年正月乙亥藉田祀先农礼毕诏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并令所在长官以礼致祭己夕卩敕曰:自今已後有大祭宜令丞相特进少保少傅尚书宾客御史大夫摄行事。
二十四年七月庚子有上封事者言月令云:八月日月会于寿星居列宿之长五者土之数以生为大臣窃以寿者圣人之长也。土者皇家之德也。陛下首出寿星之次旅于土德之数示五运开元之期万寿无疆之应伏请两京各改一殿以万寿为名至千秋节会百僚於此殿如受元之礼每至八月社日配寿星祠至於大社坛享之诏曰:德莫大於生成福莫先於寿考苟有所主得无祀之今有上事者言仲秋日月会於寿星以为朕生,於是月欲以配社而祭於义不伦。且寿星角亢也。既为列宿之长复有福寿之名岂惟朕躬独享其应天下万姓宁不是怀盖秦时已有寿星祠亦云:旧矣。宜令所司特置寿星坛常以千秋节日修其祀典申敕寿星坛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著之常式。
二十五年十月戊申敕曰:时和年丰神所福也。精意备物祭之义也。朕每为苍生尝祈稔岁微诚有感丕应乃彰今宗社降灵神祗效祉三时不害百用成遂使京坻遍于天下和平之气既无远而不通祀之典亦有期而必报宜令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晋国公李林甫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豳国公牛仙客即分祭郊庙社稷尚书左丞相裴耀卿祭中岳礼部尚书杜暹祭东岳御史大夫李之祭西岳太子宾客王丘祭北岳国子祭酒张说祭南岳其四渎四海四镇及诸名山灵迹等各委所繇州长官祭仍令所司即择日闻奏务修蠲洁之礼以致精明之德冀申诚恳如朕意焉。
二十六年正月丁丑亲迎气於东郊祀青帝。
天宝元年正月丁未改元制曰:前王重典在乎!祭祀况属惟新事宜昭告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诸灵迹及自古帝王忠臣义士并令所繇州县致祭。
是月甲寅得灵符于尹喜台西百官请崇徽号壬申诏曰:神仙所缄造化同固爰初有待经韫椟而多时潜应改元。若符契之相合景福修介祗畏良深而群官宗室抗疏於外元良诸子屡请於中逮夫缁黄兼彼耆老以至恳诚不已前後相仍愿加天宝之名用益开元之号顾惟菲薄曷以当之。然则玄贶在乎!钦承人心难以固拒顺天从众义叶至公敬依所请实用多愧斯盖上玄厚载,爰自百神孚佑效灵通於睿祖幽赞惟新之历克彰永代之祥宜遵祀典式陈昭报可以来月十五日玄元皇帝庙十八日享太庙二十日有事於南郊宜令中书门下与礼官等即详定礼仪具录闻奏应缘行事及检校官等各委有司不须别差人执当其北郊宜差公卿择日祭五岳四渎及名山大川各令所在长官备礼陈祭务申诚敬副朕意焉。
二月丙戌诏曰:凡所祭享必在躬亲朕不亲祭礼将有阙其皇地祗宜就南郊乾坤合祭。
三月丙申合祭天地於南郊。
十月戊寅诏曰:社为九土之尊稷乃五之长春祈秋报祀典是尊而天下郡邑所置社稷等如闻祭事,或不备礼苟崇敬有亏岂灵祗所降欲望和气丰年焉可致也。朕永惟典故务在洁诚俾官吏尽心庶苍生蒙福自今已後应祭官等庶事宜倍加精洁以副朕意其社坛侧近仍禁樵牧至如百姓私社宜与官社同日致祭。
十二月乙亥诏曰:岁之丰俭虽系於常数天之感应实在於精诚顷者按以阴阳求诸推步至於今岁不合有年朕所以斋心妙门恳其玄德灵徵不远丕应乃彰果获西成颇为善熟盖至道储祉惠於蒸人亦群神叶赞锡以昭报诗不云:乎!无德不报宜令光禄卿嗣郑王希言祭东岳太子詹事嗣许王祭中岳太常卿韦纟舀祭北岳所司即择日录奏其四渎及诸名山大川或远近不同各委所繇郡长官便择吉日致祭务崇丰洁以称朕怀。
三载三月戊寅并社稷五星为大祀诏曰:祭之为典以陈至敬名,或不正是相夺伦况社稷孚百代蒙其福日月临五星叶其纪兆庶允殖下土式瞻既超言象之外须极尊严之礼列为中祀颇紊大猷自今已後社稷及日月五星并升为大祀仍以四时致祭诸星升为中祀庶昭报之诚格于上下钦崇之称合于典则。
四月丙辰遣使分祀岳渎诏曰:务农劝穑虽用天道人和岁稔实赖休徵顷者春夏之交稍愆时雨收获之际复属秋霖虑害农功每祈孚佑遂得百神降福群望效灵既不为灾仍多善熟幽赞之德普洽於生人昭报之仪式遵於祀典宜令太子詹事嗣许王祭东岳光禄卿嗣郑王希言祭中岳宗正卿濮阳郡王彻祭西岳少府监李知柔祭南岳卫尉卿嗣吴王祗祭淮渎光禄少卿彭果祭河渎所司择日录奏其名山大川有路近处亦合便祭僻远处委所繇长官备礼致祭务陈蠲洁以达精诚。
十一月癸亥敕曰: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所以昭孝敬之道通神祗之德朕处奉明命备稽大猷实在缘情不惟相袭伏以昊天上帝义在尊严恭惟祀典每用冬至既,於是日有事於圜丘更受朝贺实深兢惕自今已後冬至宜取以次日受朝仍永为常式壬申敕曰:敬惟明神普存於祀典咸秩群望式重於邦畿顷者分命使臣致诚岳渎山川便近亦已有处分其关辅之内屡有陈祈王者所都礼亦异数应关内名山大川各委所繇郡长官稍优於常礼致祭於京兆府界宜委萧同与少尹分祭倍崇精洁以副诚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