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算法
- 圣寿万年历
圣寿万年历
大余小余
周率除积不尽所余防日谓之大余大余之下所余防刻防分防秒谓之小余葢大余乃率外之余日而小余乃日下之余分班固汉志解之详矣司马迁厯书云大余者日也小余者月也月字疑分字之误云
卦爻初上
初爻本当在下今乃列于上者以布筭先后为次序不得不与画卦初上之位异焉然彼象也此乃数也亦不同之同耳
泛距定距
按洪武正韵距字亦作歫郭璞曰法也书传云至也诸家厯法皆作距者葢亦至之谓也此年至某年谓之距年此度至某度谓之距度距者逺近相去若干数也泛亦作泛浮也犹物浮于水泛然未定也故厯家谓未定者曰泛已定者曰定
均防
均皆读作韵解见律均篇
步发敛篇内
列宿
宿皆去声
步朔闰篇内
盈虚没灭
解见厯议本篇
步日躔篇内
二线
线线通
校天
校较通
步晷漏篇内
丈二尺八寸三分
尺五寸七分
丈字尺字之上不用一字放古人文法而非脱文也解见前篇千六百分条下
弧半背矢定数
弧矢者筭术之名也
地形差
用句股法筭日景则须地景平如掌乃与筭法合然地形高下难以句股术齐之耳须凭随处高下测定日景真数损益其常数始与天合也周髀筭经论之甚详
九服
葢华夷之总名其目则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也详见周礼
步月离篇内
离周
日谓之躔月谓之离古有是名小雅所谓月离于毕是也月言离周犹日言躔周也
大尽小尽
月本无光借日之光逺日则光増以至于满近日则光减以至于尽三十日光尽者谓之大尽二十九日光尽者谓之小尽
律元篇内
虽则相县
县平声读作悬
为合验天则疏
疏平声读作疎
纷糅
糅本女救切杂也洪武正韵作如又切
大挠
挠有平上去三音洪武正韵在铙字下
律义篇内
太蔟
史记或作泰簇前汉志或作太族又以仲吕为中吕无射为亡射今但从众作太蔟仲吕无射也蔟依洪武正韵草头者是
西之轸至于翼于七星于张于注于弧于狼
北至于罚于参于浊于留
此全段皆史记律书文也序列宿乃西行所谓随天左旋者也故自轸而后翼自翼而后张也然张当在星前可也星仍在张前者则未详也又无栁鬼井觜毕昴斗七宿而用注弧狼罚浊留及建星以代之疑出六家古厯葢多穿凿不可考也然尔雅浊谓之毕咮谓之栁洪武正韵咮鸟喙亦作注维参与昴参伐也昴留也説见毛传南方有弧狼无井鬼北方有建星无南斗説见唐志大衍厯议七曜西行説见宋书刘向五纪论葢自古有此説故全载以广异闻其间脱文误字存而不论阙其疑也原文应钟为首今移在后尊黄钟也
律均篇内
何妥陈旸
何妥周隋间人仕周及隋立议废旋宫之法以迎合隋文帝宋儒致堂胡氏有论何妥为佞人陈旸宋徽宗时人著书放四清黜二变其见大抵与妥同耳此二人者葢古所谓知声而不知音知音而不知乐者也
冬夏声缺
冬指应钟而言夏指蕤賔而言乐无蕤賔应钟则冬夏二声缺而四时不备矣详见隋书唐书乐志
律纪篇内
权土灰
前汉天文志县土炭后汉律厯志权土灰姑从后志以俟再考
律风篇内
鸣马在树
或疑马当作鸟今从原文者古语谓处处绿杨堪系马也
五纪篇内
嵗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此一节本四五纪文而错简于八庶征条
元儒金履祥氏撰通鉴前编引东坡苏氏石林叶氏无垢张氏容斋洪氏诸儒之説皆云王省惟嵗一节乃四五纪之传文也金氏从之详见本书第六卷
圜冠句屦
圜即圆字句即矩字解见庄子第七卷
三正篇内
制典所载一应重大礼仪并云清晨
或问此一节何谓也荅曰谨按大明防典内载正旦冬至朝贺仪其日清晨【云云】万寿圣节朝贺仪与正旦冬至同中宫正旦冬至朝贺仪其日清晨【云云】中宫千秋节朝贺仪与正旦冬至同大明集礼内载圆丘大祀正祭日清晨【云云】方丘祭地正祭日清晨【云云】宗庙正祭享日清晨【云云】社稷正祭享日清晨【云云】存心录诸司职掌等书皆然也凡如是等重大礼仪并未有云三更五更行礼者何也葢我圣朝因用夏正而以平旦为朔不尚夜半及未明诸时其与周人庭燎鸡鸣诗意不侔信矣近时周祈氏编著名义考引记大传疏云周建子商建丑夏建寅是改正也周夜半商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自汉武以来皆以寅为正而朔不复论矣今内廷嵗首朝贺多在平旦王国有司多在鸡鸣是何不同欤与三正篇所议暗相合也
晷景篇内
扬雄姜岌
扬杨两姓边旁不同解见洪武正韵岌鱼及切又读作及
随辰极高下所遇
不同如黄道漏刻
随至遇七字为一句不至刻七字为一句言晷景之随处不同亦如黄道漏刻之随处不同也
五纬篇内
见为星食月
不见为月食星
见为星食月五字是一句不见为月食星六字是一句见字皆读作现
防上流
防音素洪武正韵云防亦作泝遡
各篇内音义句读皆仿此推之其律名卦名气宿次等名音义人多晓者故不载
律厯融通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