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青箱杂记
青箱杂记
宋莒公庠知许州,开西湖,作诗曰[三六]:「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识者观诗意,则知公位极一品矣。孟郊下第诗曰:「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三七]。」又再下第诗曰:「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其后[三八]及第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嗟[三九],今朝旷荡思无涯[四0]。青春得意马蹄疾[四一],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凡进取得失,盖亦常事,而郊器宇不宏,偶一下第,则其情陨获,如伤刀剑,以至下泪。既后登科[四二],则其中充溢[四三],若无所容,一日之间,花即看尽,何其速也[四四]?后郊授溧阳尉,竟死焉。
丞相刘公沆,庐陵人,少以气义自许[四五],尝咏牡丹诗云:「三月内方有,百花中更无。」述怀诗云:「虎生三日便窥牛,猎犬宁能掉尾求[四六]。若不去登黄阁贵,便须来伴赤松游。奴颜婢舌诚堪耻,羊狠狼贪自合羞。三尺太阿星斗焕,何时去取魏齐头[四七]?」皇佑初[四八],公出领豫章[四九],转运使潘夙素有诗名[五0],乃以小孤山四十字示公,公即席和呈,文不加点,诗曰:「擎天有八柱,一柱此焉存。石耸千寻势,波留四面痕。江湖中作镇,风浪里蟠根。平地安然者,饶他五岳尊。」览者皆知公有宰相器矣,未几参大政,遂正鼎席。
寇莱公少时作诗曰[五一]:「去海止十里[五二],过山应万重。」及贬至雷州,吏呈州图[五三],问州去海几里?对曰:「十里。」则南迁之祸,前诗已预谶也[五四]。
乖崖张公咏,晚年典淮阳郡,游赵氏西园,作诗曰:「方信承平无一事[五五],淮阳闲杀老尚书。」后一年捐馆[五六],亦诗谶也。
苏缄,字宣甫,性忠义,喜功名。皇佑中,以秘书丞知英州,值侬贼作乱,他州皆不能守,独缄捍御有功,恩换阁职[五七],寻坐事贬房州司马。嘉佑中,复官,权知越州诸暨县。余与之同僚,常赠缄诗曰:「燕颔将军欲白头,昔年忠勇动南州。心如铁石老不挫,功在桑榆晚可收。」后十有八年,缄知邕管[五八],交趾叛,攻城,力战陷殁。朝廷悯之,赠奉国军节度使,赐谥忠勇。则所谓忠勇之谥,已先于余诗谶之矣。
本朝翰林苏公绅尝题润州金山寺一联云:「僧依玉鉴光中住,人踏金鳌背上行[五九]。」时公方举大科,识者以「人踏金鳌背上行」,乃荣入玉堂之兆,已而果然,公位止于内相,岂亦诗之谶耶?
王丞相随刻意于诗,以谓诗皆言志,不可容易而作,尝有应制科人成锐集诗三篇,国子博士侯君以献于随,随览之,乃亲笔尺牍答侯君,其略曰:「随拜启:伏承贤良成秀才见访不及,裁制三册,文华宏逸[六0],学术该赡,然览野菊诗云[六一]:『彩槛应无分,春风不借恩[六二]。』又野花诗云:『馨香虽有艳,栽植未逢人。』实皆绮靡之辞,未协荣登之兆。复阅别随州裴员外嘉句云:『凭高看渐远,更上最高楼。』谅惟再举,合践高科[六三]。」其好品藻如此。锐许州临颍人,后以献边事得官,竟坐摈斥[六四],馁死于京师。
白居易赋性旷达[六五],其诗曰:「无事日月长,不羇天地阔。」此旷达者之词也。孟郊赋性褊隘,其诗曰:「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此褊隘者之词也。然则天地又何尝碍郊,孟郊自碍耳。王文康公赋性质实重厚,作诗曰:「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惟柔解吐丝[六六]。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只空枝[六七]。」此亦质实重厚之词也。
检正官张谔家起亭,名允中,盖取易允升义,后谔迁太子中允停官,或者解曰:「允中亭者,官至中允而后必停也。」
太子中书舍人陈有方知蕲水县,临水创亭,名必观,盖取荀况「君子必观于水」之义。或者解曰:「必观亭者,必停官也。」后有方竟以罪免官而去。
(
校勘记
[一] 在洪范五行 「五行」,抄本作「五事」。
[二] 作红漆柄骨朵 「朵」,抄本作「录」。
[三] 谓之朱蒜 抄本作「谓之朱筭头」。)(
[四] 天佑末 抄本「天」上有「又」字。
[五] 知训为朱瑾所杀焉 抄本「杀」下有「斩首」二字。
[六] 后竟即伪位 抄本「位」下有「斯亦验矣」。
[七] 至明日 「至」,抄本作「之」。
[八] 又令民戴危脑帽 「危」,夏校云:商本作「范」,案新五代史作「危」,此不误。
[九] 俛首即坠 「俛」,原作「锐」,据抄本及新五代史卷六三前蜀世家改。
[一0]馆于其第 「于」,抄本作「乎」。
[一一]岁在丑也 原本无「岁」字,据抄本补。
[一二]又曰大宝末 原本作「又日宝末」,抄本作「又曰开宝末」,按此所记为南汉亡国前夕之事,南汉亡于刘鋹大宝十四年,即宋太祖开宝四年,「开宝末」为九年,与南汉亡年不合,知「开宝末」为「大宝末」之误,今改。
[一三]水鱼湫湫兮 「鱼」,抄本作「急」。
[一四]山严没 抄本作「岩头没」。
[一五]乱石之壤 「壤」,原本作「坏」,据稗海本改。
[一六]刘言世为马氏宿将 「为」,原作「荐」,从稗海本、四库全书本、抄本改。
[一七]或问湖南与淮南国祚短长 「短长」,抄本作「长短」。)(
[一八]马自离群 「自」,抄本作「子」。
[一九]唐末 原本作「唐宋」,据稗海本、四库全书本、抄本改。
[二0]浙江西道观察处置使 抄本「察」下有「使」字。
[二一]谈马即言午 「即」,原本无、据抄本补。
[二二]砺毕必石卑 「必」,原本无,据抄本补。
[二三]诗以言志言以知物信不诬矣 以上十二字原在上条之末,今据抄本、类苑卷四六改。
[二四]李觏 「觏」,夏校云:原本及商本作「观」,从类说改。按本条所记李觏诗,今见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三六,知类说是。
[二五]人言日落是天涯 类苑卷四六同,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三六、赵与时宾退录卷六、诗话总龟卷三一「日落」作「落日」。
[二六]望极天涯不见家 「极」,诗话总龟卷三一作「断」。
[二七]堪恨碧山相掩映 「堪」,抄本、宾退录卷六、类苑卷四六、诗话总龟卷三一作「已」。「掩映」,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三六作「阻隔」。
[二八]碧山还被暮云遮 「还」,诗话总龟卷三一作「更」。「云」,类苑卷四六作「烟」。
[二九]有重重障碍 「有」上原本有「此」字,据抄本、类苑卷四六、宾退录卷六删。
[三0]李君恐时命不偶 宾退录卷六作「李君其不偶乎」。)(
[三一]后竟如其言 「竟」,宾退录卷六作「果」。
[三二]又陈文惠公未达时 「达」,原作「逢」,据抄本、类苑卷四六改。
[三三]尝作诗曰 诗话总龟卷七作「作偶成诗曰」。
[三四]观此诗意与李君异矣 「诗」,原本无,据类苑卷四六补。诗话总龟卷三引此句作「观此诗者曰:『意与李觏碧山更被暮云遮者异矣』。」
[三五]寿余八十 抄本作「寿八十余」。
[三六]作诗曰 「作」,原本无,据抄本及类苑卷四六改。
[三七]情如刀剑伤 「剑」,孟东野诗集卷三作「刃」。
[三八]又再下第诗曰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其后 原本「再」作「甫」,无其下十四字,今据抄本、类苑卷四六、类说、诗话总龟卷三一补。
[三九]昔日龌龊不足嗟 「龌」,原作「龊」,据抄本、类苑卷四六、诗话总龟卷三一、孟东野诗集卷三改。「嗟」,孟东野诗集作「夸」。
[四0]今朝旷荡思无涯 「旷」,孟东野诗集卷三、类苑卷四六作「放」。
[四一]青春得意马蹄疾 「青春」,孟东野诗集卷三、诗话总龟卷三一作「春风」。「疾」,类苑卷四六作「滑」。
[四二]既后登科 「既」,类苑卷四六作「暨」。)(
[四三]则其中充溢 「其中」,类苑卷四六作「其志」,类说作「志气」,诗话总龟卷三一作「志意」。
[四四]何其速也 「也」,诗话总龟卷三一作「邪」。
[四五]少以气义自许 「自许」,原本无,据类苑卷四六补。
[四六]猎犬宁能掉尾求 「猎犬」,稗海本、抄本、类苑卷四六作「猎食」。
[四七]何时去取魏齐头 类苑卷四六同,抄本「魏齐」作「魏斯」。
[四八]皇佑初 类苑卷四六作「皇佑中」。
[四九]公出领豫章 类苑卷四六「公」下有「初」字,抄本「领」作「镇」。
[五0]转运使潘夙素有诗名 「潘夙」,原作「潘风」,据抄本、类苑卷四六、宋史卷三三三潘夙传改。
[五一]寇莱公少时作诗曰 诗话总龟卷三一作「寇莱公方贡时送人使岭南尝作诗曰」。
[五二]去海止十里 「去」,诗话总龟卷三一作「到」。
[五三]吏呈州图 类苑卷四六「吏」下有「呈」字。诗话总龟卷三一「州图」作「图经」。
[五四]前诗已预谶也 类苑卷四六「也」作「矣」,诗话总龟卷三一引此句作「已见于诗也」。
[五五]方信承平无一事 「一事」,诗话总龟卷三一作「事久」。
[五六]捐馆 诗话总龟卷三一作「捐馆舍」。
[五七]恩换阁职 类苑卷四六「换」作「授」。按宋史卷四四六苏缄传作「换为供备库副使、广东都监」,与此所记不同。)(
[五八]缄知邕管 「知」,原作「如」,据类苑卷四六、诗话总龟卷三一、宋史苏缄传改。
[五九]人踏金鳌背上行 「踏」,诗话总龟卷三一作「在」。
[六0]文华宏逸 抄本「逸」作「达」。
[六一]然览野菊诗云 「野菊」,原作「舒菊」,据抄本及诗话总龟卷三一改。
[六二]春风不借恩 「借」,抄本作「惜」。
[六三]合践高科 「高科」,诗话总龟卷三一作「高第」。
[六四]竟坐摈斥 「摈」,抄本作「废」。
[六五]白居易赋性旷达 「旷达」,原作「旷远」,据抄本改。
[六六]桑叶惟柔解吐丝 「惟柔」,诗话总龟卷二0作「虽粗」。
[六七]不成一事只空枝 「只」,抄本、类说、诗话总龟卷二0作「又」。)
青箱杂记卷八
文章纯古,不害其为邪;文章艳丽,亦不害其为正。然世或见人文章铺陈仁义道德,便谓之正人君子;若言及花草月露[一],便谓之邪人,兹亦不尽也。皮日休曰:「余尝慕宋璟之为相,疑其铁肠与石心[二],不解吐婉媚辞。及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然余观近世所谓正人端士者,亦皆有艳丽之词,如前世宋璟之比,今并录之。乖崖张公咏席上赠官妓小英歌曰[三]:「天教抟百花,抟作小英明如花[四]。住近桃花坊北面,门庭掩映如仙家。美人宜称言不得,龙脑熏衣香入骨。维阳软縠如云英,亳郡轻纱似蝉翼[五]。我疑天上婺女星之精,偷入筵中名小英。又疑王母侍儿初失意,谪向人间为饮妓[六]。不然何得肤如红玉初碾成,眼似秋波双脸横。舞态因风欲飞去,歌声遏云长且清。有时歌罢下香砌,几人魂魄遥相惊。人看小英心已足,我见小英心未足。为我高歌送一杯,我今赠汝新翻曲。」韩魏公晚年镇北州[七],一日病起,作点绛唇小词曰:「病起厌厌,画堂花谢添憔悴[八]。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司马温公亦尝作阮郎归小词曰:「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又曾修古立朝,最号刚方蹇谔,常见池上有所似者,亦作小诗寓意曰:「荷叶罩芙蓉[九],圆青映嫩红[一0]。佳人南陌上,翠盖立春风[一一]。」杨湜词说载温公西江月词云:「宝髻松松梳就[一二],铅华淡淡妆成。轻烟翠雾罩娉婷[一三],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可似无情[一四]。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明人静[一五]。」东皋杂录云:「世传温公有西江月一词,今复得锦堂春云:『红日迟迟,虚廊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遶幽砌寻花。奈狂风过后[一六],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始知青鬓无价,叹飘蓬宦路[一七],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卢仝集有所思及楼上女儿曲、自君之出矣、秋梦行等篇,皆艳词也。陶渊明亦有闲情赋[一八]。苕溪渔隐云:「余阅宛陵集,见一日曲,其词乃为南阳一娼话离而作,然则谨厚者亦复为之耶?其曲云:「妾家邓侯国,肯愧邯郸姝。世本富缯绮,娇爱比明珠。十五学组紃,未尝开户枢。十六失所适,姓名倾里闾。十七善歌舞,使君邀宴娱。自兹着乐府,不得同罗敷。凉温忽荏苒,屡接朝大夫。相欢不及情,何异逢路衢。昨日一见郎,目色曾不渝。结爱从此笃,暂隔犹云疏。如何遂从宦,去涉千里途。郎跨青骢马,妾乘白雪驹。送郎郎未远,别妾妾仍孤。不如水中鳞,双双依绿蒲。不如云间鹄,两两下平湖。鱼鸟尚有托,妾今谁与俱?去去约春华,终朝怨日赊。一心思杏子,便拟见梅花。梅花几时吐,频掐阑干数。东风若见郎,重为歌金缕。」侯鲭集又有花娘歌翡翠词。吹剑录载范文正守饶,喜妓籍一小鬟,既去,以诗寄魏介曰:「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年年长有别离恨,已托春风干当来。」介买送公。王衍曰:「情之所锺,正在我辈。」以范公而不能免,慧远曰:「顺境如磁石[一九],遇针不觉合而为一[二0],处无情之物尚尔[二一],况我终日在情里作活计耶!」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渊明作闲情赋,盖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反,故防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