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苌楚斋随笔
苌楚斋随笔
四库提要论文语
《四库提要》中有论文数语,颇觉简明的确,因录之于此,文云:「夫文以载道,不易之论也,然自战国以下,即已歧为二途,或以义理传,或以词藻见。如珍错之于菽粟,锦绣之于布帛,势不能偏废其一。」云云。声木谨案:曾文正公国藩致湘乡刘霞轩中丞蓉书中有云:「道与文,竟不能不离而为二。鄙意欲发明义理,则当法经说、语窟及各语录、札记,如读书录、居业录、困知记、思辨录之属。欲学为文,则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将前此所业荡然,若丧其所有,乃始别有一番文境。」云云。霞轩中丞,喜以理语入文,故曾文正公致书箴之也。
戊辰十月月食历本不注
每年日月食,皆注明本年历本内,上海徐家汇天文台,例来亦先期布告大众,以便遐迩皆知。泰西谓日月食、飓风、地震之类,可由天文机器推测而得,不失铢黍。不知何以戊辰十月十六日月食,本年历本既不载,徐家汇天文台亦并未先期布告,各报中亦绝未言及,真理之不可解者。
庐山龙爪花
庐山各处,予以为牯牛岭最占形势。西人强租其地,以为避暑专所,眼光甚远。秋日出一种花,土人谓之龙爪花,究不知其为何花。大者如巨碗大,通体作珊瑚色,花心另作数色,玲珑娇艳可爱。予尝移其种于家,次年即不作花。后见《复斋漫录》云:「庐山瑞香花古所未有,亦不产他处。」是庐山自古即产名花,为他处所未有,不(止)[自]今日始有。现在瑞香花各处皆有,不止庐山一处,此古今异宜也。
鞠隐案牍汇存
《鞠隐案牍汇存》一卷,系金匮廉泉妇桐城吴芝瑛编,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上海小万柳堂排印本。予于丙午来沪,得见此本。据吴芝瑛女史之意,汇刻案牍,以求公论。廿年前,予在山东,偶与吴挚甫京卿高足王古愚孝廉振垚论之,孝廉意不谓然。予节录之于此,以待后世论定:吴芝瑛之父吴宝三,山东郓城县知县,光绪十五年十二月病故。其妻吴张氏,复于光绪三十年八月病故。以近房并无子侄祧嗣,遂不立后。遗产住宅一所,计瓦屋四十余间,约值银伍千两,戴庄田壹百叁拾贰亩,约值银壹万两。禀承其父母遗命,开办鞠隐初等小学,即以遗产田宅二项捐入,为常年经费。其族人吴赟等,公禀桐城陈干夫明府宝、安徽恩新甫中丞铭,皆以立嗣为正理。虽已经禀明江督周玉山制府馥,批示嘉奖,均为无效。恩中丞主持立嗣甚力,不容翻案,卒立吴驹为吴宝三之子,承受遗产。中丞因此案与周制府意见龃龉,私谓抚台可不做,此事在吾手中,必不能办到,亦可谓强毅不挠。王古愚亦主持恩抚之说,是恩抚所持,自是至理正办,毫无疑义矣。
南宋严羽论诗语
严沧浪谓:「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云云。予谓此语不独论诗,推之文章词曲,亦何莫不皆然。五俗不除尽,若有一于此,无论诗文词曲,未有能入目者。
史贻直家十牌
溧阳史文靖公贻直家中,相传有牌十对,一曰一品当朝,二曰两江总督,三曰三朝元老,四曰四代同堂,五曰五子登科,六曰六部尚书,七曰七省军门,八曰八旗教习,九曰九门提督,十曰十度钦差。其实三朝元老,非可自称。四代同堂,乃人家恒有之事,非五代同堂,例有嘉奖之举。北京步军统领衙门,旧有九门提督俗称,以北京城有九门之故。以三项凑入,以符以一至十之数,殊属牵强。声木谨案:史文靖公以溧阳人官两江总督,同时管扬复制府干珍以阳湖人官漕运总督,阮文达公以仪征人亦官漕运总督,皆一时之盛事,我朝所希有也。
独学庐全集雕刻精工
吴县石琢堂方伯韫玉,撰《独学庐全集》,雕刻绝精,几于与殿板争烈,字迹工整,似翰苑中善书者。圈划工致,段落分明,始终如一。以宣纸印刷,尤为明净。予生平所见,除殿板外,似此者甚稀。长白高斌《固哉草亭文集》二卷、《诗集》四卷,刊板似袖珍本,铁岭高文良公其倬《味和堂诗集》八卷,皆不能如其色色皆工。即侯官林吉人□□佶手写之《精华录》、《午亭文编》,《尧峯文钞》,山阳张力臣□□弨手写之《音学五书》,兴化郑板桥明府自书之《板桥集》,均逊其精妙,他无论矣。
李镠撰述立名新奇
李镠字□□□□人,在光绪间,以精算学闻,撰《锺秀葊算学十三种》,中有《测圆海镜法笔》一卷、《四元玉鉴省笔》二卷、《海岛算经纬笔》一卷、《量仓通法校笔》一卷、《算学奇题削笔》一卷。「法笔」等二字,立名甚尖颖,然算学书名,颇以新奇立异,不足怪也。
仲是保翰村诗稿
益都赵秋谷宫赞执信,当时诗名甚盛,几于与王文简公相埒。传其学者,有常熟仲是保,字羹梅,号翰村。为秋谷门人之冠,平时亦最为笃契,撰《翰村诗稿》六卷。其诗运意镵刻,纯用师法,授受颇有端绪,未可厚非。惜不甚行于世,见之者少耳。
明吕坤呻吟语摘录
明宁陵吕叔简□□坤《呻吟语》曰:「宁耐是思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云云。声木谨案:吕氏此数语,凡人终身可以行之,不待他求,可谓要言不烦矣。
北宋梅圣俞等专意作诗
宋梅圣俞□□尧臣、陆放翁□□游,皆日课一诗,寒暑不易。其苦思力索,故能超出尘表,俯视羣贤,各有独至之处,不可磨灭。此则天分学力,各有不同故也。
顾茂伦等三家诗选
顾茂伦、吴汉槎专选钱牧斋尚书谦益、王文简公士祯、汪钝翁太史琬三家绝句诗为一集,总集中所罕见,惜无传本。汪长于古文,诗名不甚着,顾、吴二公,特与钱、王二大诗家同选,岂别有真知灼见,果有以异于他人乎?今已二百年,人仍无有称汪诗者,可见当日位置之未安也。
林昌彝撰述
侯官林惠常广文昌彝,在道咸之时,亦以博洽着。□□□□举人。于咸丰三年,进呈所撰《三礼通释》二百八十卷,奉上谕,有留心经训,征引详明,以教授归部选用之襃。复撰有《破夷志》四卷、《平夷十六策》□卷、《平贼论》二卷、《军务备采》□卷、《西瓯文集》□卷、《小石渠阁诗集》□卷、《射鹰楼诗话》□□卷、《海天琴思录》八卷、《续录》八卷、《母德录》□卷、《砚耒圭绪录》十六卷、《温经日记》六卷,均已刊行。其未刊者,尚有《小石渠阁经说》□卷、《四维堂经问》□卷、《羣经测篙记》□卷、《周易邃读》□卷、《周易寡过》□卷、《今文尚书考》□□卷、《六朝经说萃编》□卷、《书传逸礼考》□卷、《诗经概》□卷、《卫氏礼记集(记)[说]补义》□卷、《辨万充宗周官辨非》□卷、《说文二徐本(亘)[互]证辨讹》□卷、《陈氏礼书刊讹》□卷、《春秋三传大义》□卷、《公羊礼说》□卷、《尔雅邵郝说折衷》□卷、《礼记章句辨正》□卷、《仪礼意》□卷、《天文辟妄》□卷、《算学存真》□卷、《算学中西法抉微》□卷、《毛西河全集刊谬》□卷、《十四史刊讹》□卷、《西瓯金石考》□卷、《南诏德化碑注释》□卷、《达德录》□卷、《圣学传心录》□卷、《三畏录》□卷、《七闽艺文录》□卷、《防淫种德录》□卷、《参同契浅注》□卷、《近代十二家文选》□卷、《近代骈体文选》□卷、《海内藏知诗录》□卷。以上均见《砚耒圭绪录》定远方子箴方伯浚颐序文中。撰述可谓宏富,在我朝末叶,可称硕儒,故详记之。
论梅曾亮受诬
前见□□□□□□□言粤贼洪逆欲举上元梅伯言郎中曾亮等为三老五更,似郎中已受洪逆伪命矣,初甚疑讶,以为必无之事。后见仁和邵位西郎中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后附书札一卷,中有致项几山书,言郎中为陆制府所留,陷贼中时,至为贼担水击柝。此从古文人遭厄,如元裕之、戴九灵辈,所未尝有也云云。邵郎中与之同时,见闻确实。益信梅郎中品端学粹,文行甚高,焉有此伤风败俗,狗彘不如之举。以声木考证所及,当时言桐城文学者,如邵懿辰、伊乐尧、朱琦、吴嘉宾、吴昌筹、马树华、马三俊、冯培元、戴熙、吴廷香、孔继鑅、陈寿熊、唐治、张勋等,均大节凛然,足与日月争光。良由平日喜言宋学,义理深入乎心髓,坚固而不可拔如此,宋学何负于人心风俗哉!
论宋元书影等书
自钱曾《读书敏求记》出,书贾得一门径,因以考查版本,易于索价。宜都杨守敬更刊《留真谱》□卷,将宋元旧本石印数页,以便分别真伪,更于书贾为便。厥后缪荃孙刊《宋元书影》□卷,影刊本书全页,体例又较杨守敬为善,继事者易为功也。袁克文刊《寒云书影》□卷,菰里瞿氏刊《铁琴铜剑楼书影》□卷,刘承干刊《嘉业堂书影》□卷。南京山江南图书馆亦刊《山书影》□卷,每种更略序原委半页,视杨、缪、袁、瞿、刘诸刊,益为详备。然此等书,谓便于书贾则可,如谓便于学人,则未敢附和也。
张祖翼撰述
张祖翼字逖先,号磊翁,桐城人。□□□□举人,官江苏候补知县。工书法,颇为一时所称,收藏书籍、金石、字画甚富,卒后散佚。予见其《读汉书随笔》、《读晋书随笔》各一卷于书肆中,仍系手稿本。前有自序,谓辛亥国变,决意不为冯妇,乃屏居濠湖之滨,闭户读书。后称沧桑后夏正乙卯,正月既望,磊翁记于濠庐,时年六十有七。其书不知已刊与否,其家并其手稿而货之,可知其家无人矣。予因其为清末遗民,志行高洁,特记其大略于此,将来考遗民撰述者,不可遗其人并其书也。
杨甲仁妾撰理学书
杨甲仁字乃所,号愧葊,射洪人,岁贡生。平生喜讲求性命之学,复潜心《易象》十余年。其侧室周氏性警敏,通文义,每闻愧葊言,辄有深悟,愧葊尝以哲徒呼之。撰《了心宗传》□卷,刊行于世,中多理学精语。其仆长寿,亦闻义能解。愧葊每远行,长寿辄荷担以从,途中讲学不辍。《愧葊遗集》七卷,同治甲子盟秋重刊本,其目予已另录入《续补汇刻书目》中。我朝三百年,妇女能诗文者多矣,未闻有以理学著书者。青衣能诗者已少见,更无以理学著名。愧葊有此一妾一仆,可谓极教化之能事,遗书虽无足重轻,亦佳话也。
震川文补集余集
归震川先生集行世者,《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惟乾隆六十年十月,其七世族侄孙朝照玉钥堂重刊本增《补集》八卷、《余集》八卷,后附《评点史记例意》一卷、《论文章体则》一卷、墓志表传一卷,最为赅备。《正集》、《别集》,自尺牍、古今体诗外,得文六百有五篇,《补集》复搜得文七十八篇,《余集》除小简、古今体诗外,复增文七十一篇。玉钥堂重刊本传世甚罕,坊间通行本仍只四十卷本,予故记之于此,亦笃嗜归文者所乐闻。太仆文章,虽不能与唐宋八家争烈,然直接八家之传,屹然为一大宗。今已三四百年,穷乡僻壤,几于家有其书,无人不知有归太仆矣。
海外恸哭记
《国朝先正事略》,开列黄梨州先生宗羲撰述,中有《日本乞师记》一卷、《海外恸哭记》一卷。初意未必果有是事,更未必果有是书,乃明之遗民,悲愤宗社沦胥,列此名目,以抒悲愤而已。后于壬子,见《古学丛刊》中刊有《海外恸哭记》一卷,虽无《日本乞师记》,而日本乞师原委,亦略见于此。一书可当两书用,乃知实有是事,实有是书,转自笑其陋矣。据云周崔芝少时往来日本,以善射名,父事撤斯玛。撤斯玛者,日本一岛中之王也。乙酉冬,崔芝告哀撤斯玛,愿假一旅,以助恢复。撤斯玛壮之,许助兵三万,军需战舰,一切不资中国。俟崔芝自往受约,将于丙戌四月十一日东行,兵部尚书余煌,忽以叛将吴三桂用虏为戒,崔芝怒而入闽。日本待崔芝久不至,其意亦浸衰。至丙子,复命崔芝乞师日本,欲复理前约,日本之师竟不出云云。是乞师日本,全由周崔芝一人私交,日本之初许出师,亦全由周崔芝一人私交。当时廷臣复二三其德,无怪日师之终不出矣。
妇人年谱
妇人之有年谱,实为罕见。以予所见,《崇百药斋集》中有《林太孺人年谱》,《虚受堂文集》中有《鲍太夫人年谱》,世多见之。又见《薛恭人年谱》一卷,为其子锵、莹、女荭同编。薛恭人名绍徽,字秀玉,□□人,适陈□□□□撰有《黛韵(骈)[楼]文集》二卷、《诗集》四卷、《词集》二卷。集中署名「陈薛绍徽」,用「李卫夫人」例也。附刊其女陈淑宜女士芸《陈孝女遗集》二卷、《小黛(韵)轩论诗诗》二卷,壬子五月家刊本。予因《黛韵楼遗集》流行不广,故详着之于此。
书籍易姓最速
日本岛田翰字彦桢,精于目录之学,撰《皕宋楼藏书源流考》一卷,目藏书为不吉之物,子孙若不能读,论斤出售,视如粪土,言之惊心动魄。予在沪购得兴化李审言茂才详所撰《媿生丛录》二卷,宣统元年八月刊本。当时以一帙赠江阴缪筱珊太史荃孙,尚有审言茂才赠书一讯夹入卷中。□□□月,太史病故上海,未逾年,艺风堂藏书全数为古书流通处贾人海宁陈笠岩所得,《媿生丛录》又辗转为予所得。茂才一讯,纸墨如新,书已易姓,乃叹岛田之言,不为无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