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能改斋漫录
能改斋漫录
○拨剌跋剌
杜子美诗:“沙头宿鹭连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按,拔刺两字,张衡《思玄赋》云:“弯威弧之拨刺兮,射れ冢之封狼。”注曰:“拨音方割反,刺音力达反。拨刺,张弓声,而非鱼也。唯李太白用意与杜子美同。李《酬小吏赠双鱼》诗云:“双鳃呀呷鳍鬣张,跋剌银盘欲飞去。”惟李以拨为跋。
○金尼园
临川郡圃,旧名金尼,今则没其名。徐铉鼎臣《送从兄赴临川幕》诗云:“石头城下春潮满,金尼亭边绿树繁。”谓此也。荆公集句,《送吴显道诗》亦云:“临川楼上尼园中。”
○作音佐
张文潜《明道杂志》:“韩退之作《方桥诗》云,‘可居兼可过’,后乃云,‘方桥如此作’,是读作作佐也。”余考唐文,不止退之。皮日休《松陵集》,有《胥口即事》六言诗:“鸳鸯一处两处,舴艋三家五家。会把酒船隈荻,共君作个生涯。”注:“作,去音。”乃知唐以作音佐,旧矣。《广韵》佐字下有作字,并子贺切,造也。
○足下黑子大贵
袁天纲《相书》云:“足下有龟文黑子,并大贵,一品宰辅之相。”唐《北梦琐言》:“吴行鲁少事内官西门军容,一日为洗足,中尉以脚下文理示之曰:‘如此文理,争教不作十军军容。’行鲁曰:‘某亦有之。’乃脱屦呈。中尉叹曰:‘我为汝成之。’后假以军职,有功,除西川节度。《制》云:‘为命代之英雄,作人中之祥瑞。’”唐《开元传信记》云:“安禄山初为张韩公帐下走使之吏,韩公尝令禄山洗足。韩公脚下有黑点子,禄山因洗脚而窃视之。韩公显笑曰:‘黑子吾贵相也。独汝窥之,亦能有之乎?’禄山曰:‘某贱人也。不幸两足皆有,比将军黑而加大,竟不知是何祥也?’韩公奇而观之,益亲厚之。约为义儿,而加荐宠。”余以二事推考,益知天纲之言可信。
○坐隐手谈
豫章《弈棋诗》:“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按《世说》:“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又《语林》曰:“王以围棋为手谈。在哀制中,祥后,客来,方幅为会戏。”然唐《杜阳编》云:“大中间,日本国贡玉棋子。云:‘本国南有集真岛,岛上有手谭池,池中出棋子。’”此又何耶?
○乌鬼
元微之《酬乐天诗》:“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注云:“南人染病,并赛乌鬼。”因悟杜子美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之意。沉存中以乌鬼为鸬鹚,不知又何所据也?
○分种越人田
唐戴叔伦有《抚州对事后,送外甥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诗》云:“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按《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谏武帝击南越云:‘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韦昭注云:“越邑,令鄱阳县也。”然前汉志皆以干为汗。应劭云:“汗音干。”《旧唐书地里志》云:“干,隋朝去水。”
○好汉长史
东坡《饯顾子敦诗》:“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史。”旧史:“张柬之为荆州长史。则天谓狄仁杰曰:‘安得一好汉用之?’狄因荐柬之。”新史易“好汉”为“奇男子”。
○洗盏开尝对马军
韩持国《谢邵尧夫九日远寄新酒诗》云:“有客忽传龙阪至,开樽如对马军尝。”自注云:“锦屏山题名,有记河南府使马军送新酒。”余乃知杜诗“洗盏开尝对马军”。
○裴二端公
鲍彪《杜诗谱论》第十卷:“大历十四年己酉,年五十八。有《次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又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又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诗,又有《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彪皆不著裴二端公为何人。余偶读蒋参政之奇《武昌怡亭序》云:“《怡亭铭》,乃永泰元年李阳冰篆,李莒八分,而裴虬作铭。”又云:“因过浯溪,观唐贤题名。有河东裴虬,字深源。大历四年为著作郎、兼侍御史道州刺史。”始知杜甫所谓裴二端公者,为虬也。余因著此,以补鲍氏之阙。裴虬《怡亭铭》曰:“峥嵘怡亭,盘薄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故余逃世,于此忘形。”欧公《集古录》亦著《怡亭》本末甚详。
○昭灵夫人
东莱先生吕居仁记,晁伯字载之,学问精确,少见其比。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杯羹,龙种由来事杳冥。安用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灵。”《高祖纪》止云:“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追尊先媪曰昭灵夫人。”其详见于《陈留风俗传》,云:“小黄县者,宋地黄乡也。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有丹蛇在水,自洒濯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故谥曰昭灵夫人。”
○别酒莫留残
周庾信《舞媚歌》六言云:“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豫章长短句》云,“一杯别酒莫留残”,出此。
○一顿食
杜诗:“顿顿食黄鱼。”顿顿字亦有所本。晋谢仆射、陶太常同诣吴领军,坐久,吴留客作食。日已中,使婢卖狗供客。客比得一顿食,殆元气可语。
○临无地
杜诗:“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今世注本无说。王原叔云,“他本又为荒芜之芜”,遂两存之。然《文选》云:“飞阁下临于无地。”
○玉鱼铁马
王原叔又言:“杜诗多用当时事。如云‘玉鱼蒙葬地’者,事见韦述《两京记》。‘铁马汗常趋’者,昭陵石马助战是也。”
○禁酒国
东坡《次韵赵明叔碧香酒诗》:“先生未出禁酒国。”盖用卢仝“何时得出禁酒国”。
○木上座
东坡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按,慧日至夹山,夹山问:“与甚么人同行?”日云:“有个木上座。”盖谓拄杖也。
○金叵罗
东坡诗:“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按,《北史》,“祖盗神武金叵罗”,盖酒器也。韩子苍诗云:“劝我春风金叵罗。”
○别驾别乘
别驾始后汉,州置别驾治中。然则别驾者,官之名也。若别乘则别驾之义,非官名也。晋庾亮《与郭游书》云:“别驾旧与别乘同,流王化于万里,任居刺史之半。”东坡《答田国博》诗:“风流别乘多才思。”
○无垢洗更轻
东坡《宿海会寺》诗:“本来无垢洗更轻。”《乐府》云:“居士本来无垢。”按《维摩诘经偈》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烦恼睡蛇
东坡《石台长老胁不至席二十年赠诗》云:“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按,《遗教经》:“烦恼毒蛇,睡在汝心。睡蛇既出,乃可安眠。”坡取此。
○何逊《早梅诗》
杜子美《和裴迪早梅诗》:“还如何逊在扬州。”旧注云:“《梁史何逊传》,不见扬州事。前辈多引逊《早梅诗》云:‘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冲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知应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按,此诗见《初学记》,不见在扬州意耳。予按,《三辅决录》云:“逊在扬州,见官梅乱发,赋四言诗,人得传写。”乃知杜指此事。
○看朱成碧
李太白《前有樽酒行》云:“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按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云:“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又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武则天诗也,见郭茂倩《乐府》。
○和戎如乐和
孔融《与常休甫书》曰:“西士之人,解仇崇好,以顺风化。万里雍穆,如乐之和。虽为国家威灵感应,亦实士堪事之效也。”按《左氏传》:“晋悼公语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乃知融用此语。
○阙门银榜
杜诗:“曲江翠幕排银榜。”按《神异经》曰:“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阙高百丈。画以五色,门有银榜。”
○孔子志在《春秋》
元间,国学出“孔子志在《春秋》论”,时学官止引何休《公羊序》文。殊不知出《孝经钩命诀》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以春秋属商,以孝经属参。’”
○天洗兵
杜诗有《洗兵行》,末章云:“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按《说苑》:“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入谏曰:‘此非妖欤?’王曰:‘非也,天洗兵也。’”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
唐太宗《辽东山夜临秋》诗:“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盖取沈、庾诗。沈约《登元畅楼》诗云:“云生片岭黑,日下半溪阴。”庾肩《吾汉高庙》诗云:“尘飞远骑没,日徙半峰寒。”
○黄鹤楼下仙人洞
《东坡集》有《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其诗云:“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屐响山前。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扣声清圆。洞中铿钅宏落门关,缥缈入石如飞烟。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愿执鞭。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持归包裹弊席毡,夜穿茅屋光射天。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今几年。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真可怜。愿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按,鄂州黄鹤楼下,有石光彻,名曰石照。其右巨石,世传以为仙人洞也。一守关老卒,每晨起即拜洞下。一夕,月明如昼,见三道士自洞中出,吟啸久之。将复入,洞卒即从之。道士曰:“汝何人邪?”卒具言其所以,且乞富贵。道士曰:“此洞间石,速抱一块去。”卒持而出,石合,无从而入。明日视石,黄金也。凿而贷之,衣食顿富。为队长所察,执之,以为盗也。卒以实告。官就取其石至郡,则金化矣。非金非玉,非石非铅,因藏于军资库中。盖冯当世所言如此,故东坡诗用其事。
○鹤料符
宋景文笔记著阙疑一条云:“吴郡有鹤料符,未详其义。王洙、李淑,最为博识,亦各未喻。”已上皆宋说。予按,唐《松陵集》,载皮日休《新秋诗》云:“酒坊吏到长相见,鹤料符来每探支。”注云:“吴郡有鹤料符。”案,不知宋偶忘此,何耶?
○弦管作离声
欧阳公诗:“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按,《吴越春秋》:“句践伐吴,乃命国中与之诀。而国人悲哀,皆作离别之声。”
○祭以鬼宿渡河为候
叶少蕴《避暑录话》记,“近见翟公巽云:‘作祭仪十卷,而未之见’。问其大约,谓如或祭于昏,或祭于旦,皆非是,当以鬼宿渡河为候。而鬼宿渡河,常在中夜,必使人仰占以俟之。其他大抵类此,援证皆有据。公巽博学多闻,不肯碌碌同众,所见必过人也。”予按,钱希白《洞微志》,《返魂香传》云:“司天主簿徐肇,少失父母,常念不面庭闱。有苏德哥者,语肇曰:‘子闻古之返魂香乎?’肇曰:‘闻之。’德哥善合此物,员外或有求见,必置之。肇泣言父母事。曰:‘后三日夜,于此堂中,借绯幕二条遮之,一如召客。’仍曰:‘夜半可至。’盖候鬼宿渡河之后。逡巡夜漏已半,遂命肇于幕外见之。”然则翟公巽祭仪以鬼宿渡河为候者,盖本苏德哥之事耳,岂少蕴偶忘之耶?
○软语
杜子美诗:“夜阑听软语。”本《法华经》,又以软语。一云言词柔软。
●卷七事实
○摩顶致踵
《孟子》:“摩顶放踵。”盖放字恐误也,或是致字。致、放字相类,见李善《文选注》。
○腹腴
杜子美“遍劝腹腴愧少年”,本《礼记》“冬右腴,夏右鳍”。郑氏曰:“腴,腹下也。”《前汉》:“九州膏腴。”师古曰:“腹下肥曰腴。”
○炼师练师
杜子美《忆昔行》:“更访衡阳董炼师,南游早鼓萧湘袍。”炼师当是衡山道士耳,取炼形之意,故道家有《灵宝五炼经》。按,后魏李顺兴乍愚乍智,人莫识之。其言未来事,时有中者。常冠道士冠,时人有忆者,辄至其家。号为李炼师。后有张炼师,亦不知其名字,好言未然之事。世人以张类顺,亦呼为张炼师,见本传。然则称道士而以炼师,其来久矣,不始于唐也。李白有《赠嵩山焦炼师诗序》云:“嵩丘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妇人也。”司空表圣亦有《送张炼师还峨眉山》诗,皇甫冉亦有《少室山韦炼师升仙歌》,鲍溶亦有《宿青牛谷梁炼师仙居》诗。按,《唐六典》云:“道士修行,其德高思精,谓之练师。”乃知炼师之名,其来甚久,但练字从糸。
○麻鞋见天子
王睿《炙毂子》云:“夏商以草为╂。《左氏》曰,扉屦也。至周以麻为之,谓之麻鞋,贵贱通着。晋永嘉中,以丝为之,宫中妃嫔皆着。”故杜子美《述怀诗》云:“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浮云蔽日
潘子真《诗话》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太白诗也。陆贾《新语》曰:‘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白用此。”予按,《史记龟策传》亦云:“日月之明,而时蔽于浮云。”
○桑荫不徙
唐《尉迟敬德赞》曰:“敬德之来,太宗以赤心付之。桑荫不徙,而大功立。”按,《战国策》:“冯忌对赵王曰:‘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阴移而授天下。’”又《刘子》曰:“尧之知舜,不违桑阴。”袁孝政注云:“尧尝举舜于服绎之阴,与舜语于桑树下,树阴不移,尧即知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