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续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
○得罪南归
舒信道元丰中得罪南归,时方召本老住慧林,有人问京师近日有何新事,或对曰:“舒中丞雇客船归乡,本长老乘递马赴阙。”
○丹青为业
承务郎陈默字子真,妙于词翰,然疏逸自号“懒散翁”。父为闽漕,默亦随至建安。有焦生者以丹青为业,一日图默之形以献焉。默遍示家人,皆笑云:“此正似厅前李尚书。”(俗呼军校为尚书)默因戏题一赞于上以还之曰:“大道本无我,吾形安可图?何须焦处士,画作李尚书。”默乃苏子美之甥也,子美曾作自咏诗云:“铁面苍髯骨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默亦岩棱多髭,类其舅云。
○武成县旋风
熙宁九年,恩州武成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水尽技,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好为恶诗
文思副使方圭好为恶诗,逢人即诵数十篇,其言喋喋可憎。宋丞相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圭假道淮上。一日,宋宴客于平山堂,圭谈诗于坐。宋恶之,欲已圭之词。时望见野外一牛就树磨痒,宋顾坐客胡恢曰:“青牛恃力狂挨树。”恢应声答曰:“妖鸟啼春不避人。”宋公大笑,圭晓其意。洎饮罢至客次,奋举击恢,众救之而已。
●卷七
○接百花
百花皆可接。有人能于茄根上接牡丹,则夏花而色紫。接桃枝于梅上,则色类桃而冬花。又于李上接梅,则香似梅而春花。投莲的于靛瓮中经年,植之则花碧,用栀子水渍之则花黄。元中,畿县民家池中生碧莲数朵,盖用此术。
○诡怪不羁
石曼卿为集贤校理,微行娼馆,为不逞者所窘,曼卿醉与之校,为主司所录。曼卿诡怪不羁,谓主者曰:“只乞就本厢科决,欲诘旦归馆供职。”厢帅不喻,其谑曰:“此必三馆吏人也。”杖而遣之。
○士人多用他人议论
士人应敌文章,多用他人议论,而非心得。时人为之语曰:“问即不知,用则不错。”
○进士程文多可笑者
科场中,进士程文多可笑者。治平中,国学试策问体貌大臣,进士对策曰:“若文相公、富相公皆大臣之有体者,若冯当世、沈文通皆大臣之有貌者。”意谓文、富丰硕,冯、沈美少也。刘原甫遂目沈、冯为有貌大臣。又欧阳永叔主文试贵老为其近于亲赋,有进士散句云:“睹兹黄之状,类我严君之容。”时哄堂大笑。
○菊性宜冷
南方百花发皆早,较之北地常先一月,独菊花开最迟,十月始开,菊性宜冷故也。歙州王子发秀才云:“庐寿间菊有八十八种,惟佛螺菊夏开。”
○沧景多蚊虻
信安沧景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郊行不敢乘马,马为蚊虻所蜇则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独轮小车,马鞍蒙之以乘,谓之“木马”,推车者皆衣韦裤。冬月作木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予尝按察河朔,见挽床者,相属问其所用,曰:“此运使凌床,此提刑凌床也。”闻者莫不掩口。
○王告好学有文
庐山简寂观道士王告好学有文,与星子令相善。有邑豪修醮,告当为都工,薄有施利。一客道士自言衣紫,当为都工,讼于星子云:“职位颠倒,称号不便。”星子令封牒与告,告乃判牒曰:“客僧做寺主,俗谚有云散。众夺都工,教门无例,虽紫衣与黄衣稍异,奈本观与别观不同。非为称呼,盖利乎其中有物,妄自尊显,岂所谓大道无名?宜自退藏,无抵刑宪”。告后归贯,登科为健吏,至祠部员外郎、江南西路提点刑狱而卒。
○呼麻胡以怖小儿
今人呼“麻胡”以怖小儿,其说有二:《朝野佥载》云:“伪赵石虎以麻将军秋为师。秋,胡人,暴戾好杀,国人畏之,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至今以为故事。”又《大业拾遗》云:“炀帝将幸江都,令将军麻胡浚通河湖,虐用其民,每以木鹅为试,鹅流不迅谓浚河之不忠,皆抵死。百姓惴栗,常呼其名以恐小儿,小儿夜啼不止,呼‘麻胡来’,应时止。”《大业拾遗》在《佥载》前,当以《拾遗》为是。或云“胡”本名“祜”,呼“胡”者,为其多髭髯也。
○慢行和尚
荆南有僧好慢行,每以二侍者扶掖瞑目徐步,数息方一举足。府官吏洎坊村小民富室无不仰戴,但目为“慢行和尚”。一夕,上元放灯,有捕到逾垣奸出军妇女者,乃“慢行和尚”也。于是杖背还俗,既而开客邸于市,其行步如风。人或问其故,答曰:“我亦何能?但设诡以眩俗,而人自重我耳。”
○木馒头
“木馒头”,京师亦有之,谓之“无花果”。状类小梨,中空,既熟色微红,味颇甘酸,食之大发瘴。岭南尤多,州郡待客多取为果床高,故云“公筵多”。“木馒头”或谓岭外诸州刻木作馒头状,《底刻字》云:“大中祥符年,一样造五十只。”谈者之过也。
○教军士为讶鼓
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子醇所制也。或云子醇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
○诵偈谛咒使渔人不得鱼
渔家以猢狲毛置之网四角,则多得鱼云,鱼见之如人之见锦绣也。今有见人于江湖溪沼间垂钓布网者,但志心默倒诵偈语咒一七遍,则可使终日无获。湘潭间有李道人常持此咒以济物命,后为群渔所仇,乃越境而遁。
○白雁至则霜降
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介甫性不杀
介甫为相,引用一时之人最为不次。及再罢相,颇有卖之者。公性不杀物,至金陵每得生鱼多放池中。有门生作诗曰:“直须自到池边看,今日谁非郑校人。”公喜而笑之。
○茶古不著所出
茶,古不著所出,《本草》但云出益州川谷间。康多以蒙山顾渚蕲门者为上品。当时饮茶尚杂以苏椒之类,故德宗尝令李泌赋《茶》诗,有句云:“旋沫翻成碧玉池,添苏散出琉璃眼。”遂以碧色为贵。亦氐谓之“煎茶”,不知点试之妙,大率皆草茶也,至富沙则略而不论。陆羽《茶经》统言福建泉、韶等十州所出者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而已。今建安茶遂为天下第一。
○荔枝
《荔枝谱》称:汉初,南粤王尉佗以备方物。汉和帝时,东南交趾七郡尝贡生荔枝。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之,亦未尝有言及闽中者。验之今广南与梓夔所出,仅比闽中之下品,是真荔枝自唐以来其名未始著也。今莆阳荔枝遂为天下第一。
○牡丹
《牡丹记》云:牡丹初不载文字,惟以药见《本草》,然花中不为高品。谢灵运惟说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当时一花之异必形于篇什,至于牡月则弃而不传。昔人但云延、清、越等州是其出处,亦不言洛中之盛,今洛阳牡丹遂为天下第一。
○关中无螃蟹
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予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螃蟹,亡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悬门户上,往往遂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治第闳壮
丞相陈秀公治第于润州,极为闳壮,池馆绵亘数目步。宅成公已病甚,唯肩舆一登西楼而已。人谓之“三不得”:修不得,卖不得,居不得。
○冯太傅尝书一绝
冯太傅端尝书一绝句云:“鸣鹘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顾坐客曰:“此可画于屏障,乃柳如京塞上之作。”
○忌兀日
仕宦多忌,兀日不赴官。人亦多不晓“兀”之说,或云当是“亢”字,然数兀日,数家之说不同,最为无据。予同官林复之言,凡上官切忌初四、初七、十六、十九日,名曰“四不祥日”,用此日鲜有善罢者,因屈指数八人。予不能记忆,此旧历所不载。
○头食
余一日会宾于馆,庖人荐粉,有客即席而问曰:“此味宴会将终方食,谓之‘头食’,何也?”或对曰:“本朝太祖皇帝时,每内宴常先令进此味,故目之,盖后人失其次耳。”又问:“今州郡有公宴将作曲,伶人呼‘细末将来’,此取何义?”对曰:“凡御宴进乐先以弦声发之,然后众乐和之,故号‘丝抹将来’。”今所在起曲遂先之以竹声,不唯讹其名,亦失其实矣。
○黄疾
夜藏饮食于器中,覆之不密,鼠闻其气欲盗食而不可得,则环器而走,涎滴器中。食之者得黄疾,通身如蜡,针药所不能疗也。
○南蕃道人
熙宁初,南蕃有一道人附舶至广州,裸体以幅巾庇前后,发长七八尺,分为百余结,犹曳于地。不食,唯啖槟榔、木香,岁余复逐贾客归国。
○史称诸葛亮用度外人
范文正常言,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也。
○校书如扫尘
宋宣献博学,喜藏异书,皆手自校雠。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谬。
○见杜祁公乞言以自励
孙元规自谪官复起,往见杜祁公,乞言以自励。祁公曰:“为吏者当尽诚以行事,不可生事也。”孙顿首奉教。闻者谓祁公一言得政治之大体,亦省事清心之端也。
○杨郎中断辟囚
杨郎中(异),蜀人也。知衡州,每断辟囚,官给酒饭,(异)独不与。或问其故,答曰:“更与酒饭则致来者之多也。”又每杖死囚于市曹,须令旋具杖数来报,往往终日而未毕。问之,答曰:“令其知痛则今后不犯也。”
●卷八
○为游谒士所扰
王显公宣义知大演场,颇为游谒之士所扰,遂作一诗揭于宾馆,自是稍退。其诗云:“满屋生涯齿一笺,戴靴宾客日相过。欲抽己俸忧家累,待掠民钱奈法何。一饭共君愁里饱,三杯听我苦中歌。更挤一具穷枪敛,唾骂憎嫌总任他。”
○献百韵诗
又云李廷彦献百韵诗于一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上官然伤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对属亲切耳。”
○端洁自许
又云许义方之妻刘,以端洁自许。义方尝出经年,始归谓其妻曰:“独处无聊,得无时与邻里亲戚往还乎?”刘曰:“自君之出,唯闭门自守,足未尝履阈。”义方咨叹不已。又问何以自娱,答曰:“唯时作小诗以适情耳。”义方欣然,命取诗观之。开卷第一篇题云:“月夜召邻僧闲话。”
○虎啸风生
虎啸风生,龙吟云起,常闻兹语未验其实。余同官陈登之大观中任长乐主簿,家贫不能陆行,乃自会稽转海而至。尝语予云:“海中多连山复岭,绵亘有至数十百里者。舟过山下时,闻人长啸耳,俄而清风袭人,舟去甚驶。”予旧曾读小说载卢藏用隐终南山,或夜闻龙吟声,明日雨必至。后还数语人云:“其声清越,殆难比拟。”坐有蜀僧云:“某旧在五台,亦尝闻此。”戛铜盘以效其声,往往相乱,因取铜盘试使戛之,藏用抚掌曰:“真龙吟也。”
○东汉无复名
东汉人无复名者,或以问乡贡进士方绚,绚云:“王莽时禁用两字名,盖沿袭所致。”
○古人纯质
张安时兵部云:古人纯质,其取名字亦然。宣父因祷尼丘山得之,遂名丘字仲尼;其子乃名鲤字伯鱼;史鳅亦字子鱼;冉耕遂字伯牛;如痘谷于菟、黑臀杵臼之类甚多。后世取名字唯恐不至,宋齐丘乃字超回,其不自量如此。孟轲、谯周命世大才,而异字不显,或云轲字子舆,周字子休,窃疑后人以意取之尔。左丘明字世终不闻。
○被黜者受三班借职
石曼卿登科,有人讼科场覆考落数人,曼卿是其数。时方期集于兴国寺,符至迫所赐诰牒靴服,数人皆啜泣而起,曼卿独解靴袍还入,露体戴幞头复坐语笑,终席而去。次日被黜者皆受三班借职,曼卿为一绝句曰:“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从此罢称卿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
○杀徐氏族
江南宋齐丘,智谋之士也。自以谓江南有精兵三十万,士卒十万,大江当十万,而己当六万。江南初主本徐温养子,及僭号,迁徐氏于海陵。中主继统,用齐丘之谋,徐氏无男女、少长皆杀之。其后齐丘尝有一小儿病,闭阁谢客,中主置燕召之,亦不出。有老乐工且双瞽,作一诗书纸鸢上,放入齐丘第中。诗曰:“化家为国实良图,总是先生画计谟。一个小儿抛不得,上皇当日合何如。”海陵州宅之东至今有小儿坟数十,皆当时所杀徐氏之族也。
○素好讪谑
有一故相远派在姑苏,嬉游,书其壁曰:“大丞相再从侄某尝游。”有士人李璋素好汕谑,题其傍曰:“混元皇帝三十七代孙李璋继至。”
○馆阁一人直宿
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庐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倒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吴人好雅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熏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熏右军两只,聊备一馔。”
○寇莱公邓人庙祀之
寇莱公尝知邓州,邓人至今庙祀之。熙宁中,侍读学士陈和叔知州,下令闭庙不得修祀。一日,陈方食饣夹子忽失之,已而乃见在莱公祠外土偶手中,陈大怖骇,立示百姓依旧祭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