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清异录
清异录
余家有鱼英酒琖,中陷园林美女象,又尝以沉香水喷饭,入盌清馨。左散骑常侍黄霖曰:“陶翰林甑里熏香,琖中游妓,非好事而何?”
水晶不落
白乐天《送春》诗云:“银花不落从君劝。”不落,酒器也,乃屈巵凿落之类。开运宰相冯玉家有滑様水晶不落一只。
玉太古
李煜伪长秋周氏,居柔仪殿,有主香宫女,其焚香之器曰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字金凤口婴、玉太古、容华鼎,凡数十种,金玉为之。
平一公
《博学记》云:度量衡,有虞所不敢废。《舜典》同律度量衡,孔安国注谓丈尺斛斗斤两。今文其名曰“平一公”,尺度曰“大展”,斗量曰“半昌王”,又曰“吉佃王”,升曰“夕十”。遂知鸡林人亦解离合也。
光明夹
出行如居家,一物不可阙,阙则不便于我,毕集焉,惟荷者罹其害,故须物物轻便。余取小薄镜,舍奁,糊纸左右,掩为镜室,白牌题曰“光明夹”。后撰远涉器具数十种,皆如光明夹。
乌舅金奴
江南烈祖素俭,寝殿烛不用脂蜡,灌以乌臼子油,但呼“乌舅”。案上捧烛铁人,高尺五,云是杨氏时马廐中物。一日黄昏,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百八丸
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裴休见人执此,则喜色可掬,曰:“手中把诸佛窖子,未见有堕三涂者也。”
八难炉
有膏粱子弟,上庄墅监获稻,天寒野逈,须附火。庄宾引往山坡守禾舍,拾杉枝燃之。舍乃屈竹所成,类比丘圆茨,低密烟不出,两目泪洒如啼,勃然走出叫曰:“入堕泪庵,拥八难炉,胜如吃十五大棒。”
还元竹
自纸行于世,简牍之制遂絶。予曾与所亲言,当取江湖大竹,火上出汗,候色变白,磨莹破之,阔半寸,长七寸,厚三分,两两胶固,面目在外,细线为绳,三道编聨,使卷舒快利。每片书字一行,密则倍,不欲人见者加囊封。宜号“还元竹”。终以身未至南,但成漫语。
方亭侯
明皇因对宁王,问卿近日棋神威力何如。王奏:“臣凭托陛下圣神,庶或可取。”上喜,呼将方亭侯来。二宫人以玉界局进,遂与王对手。
方便囊
唐季王侯,竞作方便囊,重锦为之,形如今之照袋。每出行,杂置衣巾、篦鉴、香药、词册,颇为简快。
金头黄钢小品
针之为物,至微者也。问诸女流医工,则详言利病,如吾儒之用笔也。朱汤匠氏谙熟精好,四方所推金头黄钢小品,医工用以砭刺者,大三分以制衣,小三分以作绣。
龙酥方丈小骊山
吴越外戚孙承佑,奢僣异常,用龙脑煎酥,制小様骊山,山水、屋室、人畜、林木、桥道,纎悉备具。近者毕工,承佑大喜,赠蜡装龙脑山子一座。其小骊山,中朝士君子见之,云围方丈许。
金刚炭
金刚炭,有司以进御炉,围径欲及盆口,自唐宋五代皆然,方烧造时,置式以受柴,稍劣者必退之,小炽一炉,可以终日。
珠龙九五鞍
刘鋹自结珠龙九五鞍,献阙下,颇甚勤劳。
小摩尼数珠
汉隐帝之祸,手中犹持小摩尼数珠,凡一百八枚,盖合浦珠也。郭允明刼去。
玉平脱双蒲萄镜
开运既私宠冯夫人,其事犹秘。会高祖御器用有玉平脱双蒲萄镜,乃高祖所爱,帝初即位,举以赐冯,人咸讶之。未久,册为皇后。
仙音烛
同昌公主薨,帝伤悼不已,以仙音烛赐安国寺,冀追冥福。其状如高层露台,杂宝为之,花鸟皆玲珑。台上安烛,既燃点,则玲珑者皆动,丁当清妙。烛尽絶响,莫测其理。
浄君
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浄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炎炎火云节,萧然一堂中。谁知鹿冠叟,心地如虚空。虚空亦莫问,睡起照青铜。”不知何人作,“浄君”、“凉友”,是帚与扇明矣。
金泥五檐伞
晋少主北还,至孟津界一古寺,遗下所张紫罗伞,五层叠垜,檐仍泥金作盘花,但朱柄折耳。
薛丑刀
薛丑刀,圃里人,善栽植,凡花穿接,无不冠絶。常持厚脊利刃芟洗繁秽,人遂名此様为“薛丑刀”。
碧金仙
有刁萧者携一镜,色碧体莹,背有字,曰“碧金仙,大中元年十二月,铜坊长老白九峰造。”余以俸粒五石换之,置于文瑞堂,呼为“铜此君”。
光音王
光叔之贤,会昌微忌之。帝因引照,戏令宫嫔离合镜字。须臾,以光音王奏。帝曰:“镜子封王耶。”帝不怿而罢。距宣宗即位止三、四年。
(骄)〔蹻〕龙杖
天师杜光庭(骄)〔蹻〕龙杖,红如猩血,重若玉石,似非藤竹所为,相传是仙人留赐。
流星辇
蜀衍荒于游幸,乃造平底大车,下设四卧轴,每轴安五轮,凡二十轮。牵以骏马,骑去如飞,谓之“流星辇”。
巧先生
石守信掌库奴萧云,常博奕大北,夜开库私取钱币,怆惶失锁所在,云不敢明言,但云不见叉手铁龙。有同类戏曰:“何不问巧先生求之?”意以锁口尚衔钥,讥云焉。
眉匠
篦,诚琐缕物也,然丈夫整鬓,妇人作眉,舍此无以代之。余名之曰“鬓师眉匠”。
主风神
余游少室,经坛院,大暑疲薾,其徒以扇进,题曰:“经坛院主”,主风神而解事,有可爱者。
黑金社
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冬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毡炉会,盖御密窗家,张置毯褥,以是日始也。
星子炭
唐宣宗命方士作丹饵之,病中热,不敢衣绵拥炉,冬月冷坐殿中。宫人以金盆置麸炭火少许进御,止暖手而已。禁闼因呼麸火为“星子炭”。
黑太阳
黑太阳法,出自韦郇公家。用精炭捣治作末,研米煎粥,捜和得所,豫办圆铁范,满内炭末,运铁面锤实击五七十下,出范阴干。范巨细若盏口,厚如两饼餤,盛寒,炉中炽十数枚,烘燃彻夜。晋人兽炭,岂此类邪?
卢州大中正
焚香赖匙匕,室既密,炉既深,非运匕治灰,则浅深峻缓将焉托哉。匕之为功审矣,命之曰“卢州大中正”。
齐肩大士
合浦有书生张奉世,贫苦飘泊是邦,谄登有位之门,猎取酒肉为业,又能洪饮巨餐,未尝见其醉饫。一日酒半,士友各言其能,或私相谓曰:“张君亦有艺也。彼日夕差使齐肩大士,功力如神。”闻者莫不大噱,盖谓运筯敏速,盘无留味也。
木齿丹
修养家谓梳为木齿丹法,用奴婢细意者,执梳理发无数日,愈多愈神。
高密侯
江南周则少贱,以造雨伞为业。其后戚连椒阃,后主戏问之,言:“臣急于米盐,日造二伞货之,惟霪雨连月,则道大亨。后生理微温,至于遭遇盛明,遂舍旧业。”后主曰:“非我用卿而富贵,乃高密侯提携而起家也。”明年当封,特以为高密侯。实诮之耳。
漆方士
王丞相溥,还政闲居,四方书牍答报皆手笔,然不过百字。目前事与亲党相闻,勌于纸札封迭,造赤漆小版书其上,仆吏以帊蒙传去,虽一时间可发数十。公自为木笺,后复加颊拒安抽面以启闭,字湿则能护之,故又有“漆方士”、“漆雕开”之名。
光济叟
同光年,高丽行人至,副使、春部少卿、上柱国朴嵓叟,文雅如中朝贤士。既行,吏扫除其馆舍,得余烛半挺,其末红印篆文曰“光济叟”,盖以命烛也。
铁了事
杜岐公悰,以剜耳匙子为“铁了事”。见悰败藁有云“悰封邠国公”,恐非岐字。
火寸
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黄,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
二仪刀
上饶葛溪铁,精而工细。余中表以剪刀二柄遗赠,皆交股屈环,遇物如风,经年不营。一上有凿字曰“二仪刀”。
惺惺二十一
博徒隐语以骰子“惺惺二十一”,又曰“象六”,谓六只成副。
文用门(二十六事)
月团
徐铉兄弟工翰染,崇饰书具。尝出一月团墨,曰:“此价值三万。”
藏锋都尉
蜀多文妇,亦风土所致。元微之素闻薛涛名,因奉使使见焉。微之矜持笔砚,涛走笔作《四友赞》,其畧曰:“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畆以休休。”微之惊服。传记止载“菖蒲花发五云高”之句而遗此,故録之。
璧友
余家世宝一砚,不知何在。形正圆,腹作两池,底分三鱼口以承之,紫润可爱。背阴有字云“璧友”,铭云:“华先生制。天受玉质,研磨百为,夫惟岁寒,非友而谁。”似是唐物。
定名笔
唐世举子将入场,嗜利者争卖健豪圆锋笔,其价十倍,号“定名笔”。笔工每卖一枝,则録姓名,俟其荣捷,则诣门求阿堵,俗呼“谢笔”。
剡溪小等月面松纹纸
先君蓄白乐天墨迹两幅,背之右角,有方长小黄印,文曰:“剡溪小等月面松纹纸,臣彦古等上。”彦古,得非守臣之名乎?
五剑堂
范丞相质一墨,表曰“五剑堂造”,里曰“天关第一煤”,下有臣字而磨灭其名。究其所来,实辽东物也。
雪方池
和鲁公有白方砚,通明无纎翳,得之于峨嵋比丘公,自题砚室曰“雪方池”。
金棱玉海
武昌节度掌书记周彬公,余同僚,一砚四围有少金纹如陷制者。处士方为献诗曰:“金棱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
仙翁砚
南昌陈省躬,好砚成癖。晩得一枚,腹有四眼,徐铉名之“方相石”。省躬以近凶不用,自号为“仙翁砚”,盖取道家“四目老翁”之说。
小金城
小金城,命者徐阐之,砚体纯紫,而截腰有緑纹如城之女墙,是以得名。
四镮鼓砚
宣城裁衣肆,用一石镇,紫而润。予以谓堪为砚材,买之,琢为四镮鼓砚,缀以白玉环,方圆逾一尺。
发光地菩萨
舒雅才韵不在人下,以戏狎得韩熙载之心。一日,得海螺甚奇,宜用滑纸,以简献于熙载云:“海中有无心斑道人往诣门下。若书材糙涩逆意,可使道人训之,即证发光地菩萨。”熙载喜受之。发光地,十地之一也,出《华严》书。
畦宗郎君
欧阳通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研室曰:“紫方馆”,金苽盛研滴曰“金小相”,镇纸曰“套子龟”、熏陆香魁。“小连城”、王毡,一作“壬毡”。“千钧史”,水莹铁眠儿。界尺曰“由凖氏”,芒笔曰“畦宗郎君”,夹槽曰“半身龙”。
三灾石
萧颕士文爽兼人,而矜躁为甚。尝至仓曹李韶家,见歙砚颇良,既退,语同行者:“君识此砚乎?盖三灾石也。”同行不喻而问之,曰:“字札不奇,研一灾。文辞美,研二灾。窗几狼籍,研三灾。”同行者敛眉颔之。
宝箒
伪唐宜春王从谦,喜书札,学晋二王楷法。用宣城诸葛笔,一枝酬以十金,劲妙甲当时,号为“翘轩宝箒”,士人往往呼为“宝箒”。
副墨子
蜀人景焕,博雅士也,志尚静隐,卜筑玉垒山,茅堂花榭,足以自娱。尝得墨材甚精,止造五十团,曰:“以此终身。”墨印文曰“香璧”,阴篆曰“副墨子”。
麝香月
韩熙载留心翰墨,四方胶煤,多不合意。延歙匠朱逢,于书馆傍烧墨供用,命其所曰“化松堂”,墨又曰“玄中子”,又自名“麝香月”,匣而宝之。熙载死,妓妾携去,了无存者。
卯品
建中元年,日本使真人兴能来朝,善书札,有译者乞得章草两幅,皆《文选》中诗。沙苑杨履,显德中为翰林编排官,言译者乃远祖,出两幅示余,笔法有晋人标韵。纸两幅:一云“女儿青”,微绀;一云“卯品”,晃白滑如镜面,笔至上多褪,非善书者不敢用,意惟鸡林纸似可比肩。
宝相枝
开(元)〔平〕二年,赐宰相张文蔚、杨涉、薛贻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鳞,石纹似之;月砚,形象之,歙产也。
字厄
蔡邕非纨素不下笔书篆,老贼古奸太多,魏晋人墨迹,类是第一等楮先生,可谓自重。今人不择纸而书,已纳败阙,更有用故纸者,字之大厄也。
尺二寃家
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字者纸轴堆叠若垣壁。少师见则浩叹曰:“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寃家也。少时怪阎立本戒子弟勿习丹青,年长以来始觉以能为累。”
治书奴
裁刀,治书参差之不齐者,在笔墨砚纸间,盖似奴隶职也,却似有大功于书。且虽四子精絶,标界停直,字札楷穏,而边幅无状,不截而整之,未可也。表饰面目者缮写人,助之者四子,成之者刀,如此品等,然后为正。余为裁刀争功,儿戏之甚,都缘无事,日月长故耳。
退锋郎
赵光逢薄游襄汉,濯足溪上,见一方砖类碑,上题字云:“秃友退锋郎,功成鬓发伤。冢头封马鬛,不敢负恩光。独孤贞节立。”砖后积土如盎,微有苔藓,盖好事者瘗笔所在。
化化笺
记未冠时,游龙门山寺,欲留诗求纸,僧以皱纸进,余题大字曰“化化笺”,还之。僧惭惧躬揖,请其故,答曰:“纸之麄恶,则供溷材,一化也。丐徒取诸圊厕积之家,匠买别抄麸面,店肆牧苞果药,遂成此纸,二化也。故曰化化笺,备杂用可也,载字画不可也,举以与人不可之甚。汝秃士不通世故,放过三十拄杖,亦知感幸否乎?”今年履风波,豪气挫灭,不能为是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