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水东日记
水东日记
中书舍人王暕尝谓予言少师杨公东华铁狮子旧宅是元许有壬中丞之第云云因贻书叔简尚寳求其详答书云先髙祖景行待制为许公同年进士髙祖致政去京师馆于许闻之先公云西小防内粉壁上有髙祖所题数字壁久湮灭亦不知为何字而许公曾差广东买马路经泰和则上于寒家即今学后所住之屋是其遗址葢是时髙祖休致在家与盘桓者数日今本县儒学大门所刻道义之门四大字即其时许公亲书也近得太仆丞安阳许颙所寄圭塘小稿后见海昌朱永年之子禋识云幼曾闻少师公言吾私第前元许中丞故宅也昔吾曾祖待制公尝留题壁间至今墨痕犹在又曰许公文稿乱后散失畧尽吾亦颇存其数帙等语好问检讨书云颙字孟敬同年进士也尝为安平令有政绩陞今官求作圭塘稿序而云圭塘卷子诸名公墨迹诗文及有王登科录具存其家孟敬又言先公至正集一百卷遗失久矣闻少师尝收有尝就叔简少卿求之少卿云书籍在泰和此集有无未可知也
帅府茶防言及杀虎云虎骨异虽咫尺浅草能身伏不露及其虓然作声则巍然大矣杀虎法当用三支鎗虎扑人性劲必及中鎗即杀者上格退次之左右鎗既接可杀也又闻野豕力雄甚牙一触马腹即溃其尤老者恒身渍松脂眠以砂石为自卫之计戗不能入也中官海夀射生有名无不应倒一日得老豕矢着輙火迸数矢不入一老胡教之云令数卒随之作呵喝声豕必昻首听颔下着矢彼必伏地尾后更着矢斯仆矣已而果如其言
宣府庙学记弥陀寺碑二文皆出东里杨公庙学碑尤伟螭刻颇工盖二石皆古墓旧石其旧文莫能记也因访姚文公所铭浙西廉访副使宣徳府人潘泽民墓碑而知之古诗云后人重取书年月又云知作谁家柱下石又云留与田家夜捣衣观是碑咏是诗不自知其感叹之至矣尝闻统安督工建太学时悉取前元进士碑磨去刻字置之隙地今三年一立石皆此物也若新建庙学之碑则即程钜夫国子学先圣庙碑石而又属之钜夫裔孙南云书之当时亦以为非偶然之故也天顺四年盛自两广入议八月十一日上有事西坛忝扈从众皆盛服候驾刘祭酒崇益倐就前班偶阁老李公语退而见告曰太学有前元时加封孔子制碑卧草间欲具奏重立门下适请于李公公言此立则可耳何用奏崇益故有僚旧之好盛因复之曰此前代所立若建学时因而不改可也今国子监建自我朝已有御制碑矣一旦遽立前代诏防未宜若具奏重立恐亦未当况加封诸制已有史圣道重轻初不系此须更商量后竟不知此事如何秀才朱佐偶及之乃知两碑者既立而复仆矣秀才亦不能悉其如何也
予尝谓己巳北狩一事大臣中持论不同本明白可知而或或见予颇自以为独知之真内惟兴安一人似昧报施以其全首领死牖下也今日偶王暕舍人语颇不合暕之言曰当时内非兴安外非于少保等持论之坚必与敌絶以愧之激之则天旋地转不可得也虽亦主一说终非正论予畧与之辩暕笑曰兴安受佛戒遗命化沈香龛子粉其骨作浮图充供此岂其报欤汴洛深山中多乱禽其声多人言一鸟云儿囘来娘家炒麻谁知来土人以为昔人有继母偏爱己子者以生麻子授己子熟麻子授前妻之子嘱之曰植麻生者得归家二子不知其谋中途幼子嗜食熟麻子遂彼此相易由是其己子误植熟麻子不得归母思之至死化为此鸟呼其子云其他如此多不胜数要皆好事者托事警世之意亦如谓提葫芦脱布袴之耳
军医范真言镇守太监蠡县栢玉巡抚右副都御史祥符王宇两人貌皆丰厚而所禀实不同然每治疾欲宣泄王服大黄三分重即一二行不止若栢则须一两重才行也不同如此栢之夀七十余王仅及中夀岂亦由禀受有厚薄而然欤
水东日记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水东日记卷二十九
明 叶盛 撰
六科旧僚题名
余忝科名承乏侍近者几六载壬申之夏始有出参藩政之行俯仰今昔又十四五年于兹年间见予旧所稿六科题名一通从而观之葢豪杰之士用世之才籍籍有闻者比比皆然顾予小子庸庸碌碌不能无愧而龙去鼎湖则又不能无悲嘅焉者于是以其字称邑里初升官位近据旁求略加増注谨録置册中亦以识一时遭际之荣海内交游之盛有如此尔又安知他日不有子孙世讲于斯者乎贱氏名在苏嵩县霖之下刘安福珷之上今不书且兵科先吏科者葢题名予所为也成化丙戌春三月上日中议大夫赞治尹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前承事郎兵科都给事中昆山叶盛识
兵科
李春 景阳 无为
陜西左参议
蒋性中 用和 上海 左
江西右参议
娄升 孟髙 湘潭
黄仕儁 廷臣 富顺 右
南京太仆寺少卿
唐世良 武进
浙江右参议
姚铣 孟声 都
苏霖 济民 嵩县 左 都
山东 参政
刘珷 次珣 安福
广西佥事
孙祥 廷瑞 大同
右副都御史
覃浩 志广 安陆
南京工部右侍郎
丰庆 文庆 鄞县
河南右参议
王宣 明理 淇县 左
四川左参政
王 宗鼐 上虞 右 都
河南 参议
钱澍 民望 金坛
长沙府知府
谷茂 秀实 简县
贵州 参议
李英 尚贤 合州
贵州 参议
刘清 亷夫 滁州
刑部右侍郎
方辅 廷臣 淳安
江西 参议
张海 朝宗 锦衣
饶州府知府
严诚 克诚 京山
郑林 伯森 常山
刘彛 惇伦 安福
广平府知府
吏科
孟鉴 克明 博野 都
戸部右侍郎
姚防 大章 桐庐
南京刑部右侍郎
包良佐 克忠 兰溪
张固 公正 新喻 都
大理寺右少卿
翟敬 致恭 大兴
太仆寺右少卿
张让 孟谦 当涂 都
程信 彦实 河间 左
山东右参政
王汝霖 民望 昆山
河南左参议
乔毅 志 乐平 右 都
大理寺寺丞
李赞 公美 山阳 左 都
山东右参政
毛玉 良器 武进
王芳 字直 金溪
潘荣 遵用 龙溪 右 都
杨瓒 廷器 夀张 都
陜西右参议
萧斌 徳宜 朝邑 左 都
通政司左通政
户科
李素 尚文 安邑 都
光禄寺少卿
钱奂 文昭 鄞县
广西左参政
马显 文明 广平 都
河东盐运使
刘福 庆之 益都
陜西 参议
王庾 仲京 江夏
山西右参政
李侃 希正 东安 左 都
詹事府府丞
钱森 廷茂 慈溪
云南 参议
正竑 公度 河州
右佥都御史
庄敏 晋江
雷州府知府
陈厚 宜载 清江
何陞 文达 淳安 都
河南 参议
李锡 祐之 临清
陜西左参议
成章 文达 景州 都
经歴
髙崇 惟志 金乡
浙江 参议
白莹 乐昌
潘本愚 博罗
兴化府知府
杨学 文斆 江津
山西 参议
礼科
章瑾 用钦 防稽 都
礼部右侍郎
余忭 士拭 奉化
知府
王诏 伯 衡阳 右 都
通政司 参议
刘纲 建纪 禹城 都
陜西 参议
于泰 文达 陵县 左
山西右参议
金达 复显 鄞县 都
长芦盐运使
李春 遇时 章丘 左 都
光禄寺少卿
李实 孟诚 合州 都
兵部右侍郎
张聪 士敏 阳曲
钧州判官
张轼 子敬 泸州
云南 参政
陈谟 嘉言 安仁 左 右
东平州判官
杨穟 景实 咸宁
通政司 参议
丁本 道 择阳
福建 参议
江玭 用良 钱塘
山东 参议
刘观 尚賔 武进
湖广 参议
刑科
刘孚 诚之 泰和
广东佥事
祝颢 维清 长洲
山西左参议
宋儒 宗鲁 鄞县
江西佥事
鲍辉 叔大 平阳
王复 初阳 固安
通政司右参议
王理 淑庸 安福
四川 参议
林聪 季聪 宁徳 都
司直郎
王镇 景安 济宁 左 都
经厯
曹凯 宗原 益都 右
浙江 参政
洪本昌 景隆 池州
湖广佥事
刘琏 宗器 宛平
光禄寺少卿
刘益 崇益 吉水
湖广右参议
徐正 惟中 吴江
司马恂 伯如 山隂
洗马
尹旻 同仁 厯城
通政司 参议
刘洙 东周 贵溪
应天府府丞
罗晟 公亮 临安
河南佥事
姚旭 景阳 桐城
判官
徐安行 允端 永嘉
工科
李震 用初 大兴
南京通政司左参议
尚达 兼达 东平
陈宜 公宜 泰和
应天府府丞
张澜 遂本 泸州
兴化府知府
张文质 允中 昌黎 都
通政司 参议
路璧 斐资 安福
云南 参政
张敏 时敏 宛平
工部右侍郎
奚伦 守常 宣城
国盛 永盛 淄川 左
通政司 通政
王让 克让 宛平 右 都
【阙】
曹鼎 万镒 宁晋
平乐府通判
霍荣 文华 盩厔
孙昱 廷昭 济宁 左
山西 参议
黄晖 建昌
广西佥事
水东日记卷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水东日记卷三十
明 叶盛 撰
南轩张先生曰今州县祭社却是要典祭时当筑一大坛于山下望山而祭今立殿宇已为不经塑为人像又配之以夫妇防渎甚矣以是观之宋祭社稷尝为屋矣若设坛为主以祭以报以祈我朝得礼之正无逾焉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氷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而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羣吏人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庥此宋宣和中缙云以阳氷篆书旧文重勒诸石今尚存欧阳公则云当时天下皆有城隍神而县则少也范文甫尝问于程伊川到官三日例谒庙伊川曰正如社稷先圣又如古先贤哲谒之又问城隍如何曰城隍不与土地之神社稷而已张南轩治桂林毁滛祠诸生日从游雅歌堂后见土地祠依城隈令毁之曰此祠不经甚矣况自有城隍在问既有社莫不须城隍否曰城隍亦为赘也然载在祀典今州郡惟社稷最正陆游尝记镇江府城隍庙谓自故时祠汉纪信为城隍神莫知其所以始因以为为善之报亦正论也又尝云唐以来郡县皆祭城隍今世尤谨守令谒见其仪在他神祠上社稷虽尊特以令式从事至祈禳报赛独城隍而已礼不必皆出于古求之义而得揆之心而安者皆可举也元吴草庐亦尝记江州城隍庙云江右到郡以汉颍隂侯灌婴配食或者以侯尝定豫章诸郡而然也我朝洪武元年诏封天下城隍神在应天府者以帝在开封临濠太平府和滁二州者以王在凡府州县者以公以侯以伯三年诏定岳镇海渎俱依山水本称城隍神亦皆改题本主曰某处城隍之神四年特勅郡邑里社各设无祀神坛以城隍神主祭鉴察善恶未几复降仪注新官赴任必先谒神与誓期在隂阳表里以安下民葢凡祝祭之文仪礼之详悉出上意于是城隍神之重于天下蔑以加矣
张遂郎中持文山像求题上有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钱塘于公赞且云于公座侧每县置此像数十年一日也其辞曰呜呼文山遭宋之季狥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閤困于羁系正色直辞乆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茍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我瞻遗像清风凛然
江水乡蚊蚋甚多予方穷居日以为苦因裒腹笥得蚊事廿有七古圣贤无一言之褒是为可诛也作诛蚊赋其辞曰惟朱明之肇序兮迨白藏之纪时火烁金而方炽露漱玉而易晞眷羲和之自东起咸池【日所出处】而徂西迈崦嵫【日所入山也见离骚】以顿辔归曚汜【日所宿处也见选杂体诗】而匿晖繄羣隂之绰绰袭夜气之索索爰有黍民【古今注号蚊蚋为云云】出于庐霍呼朋引俦讶雷车之殷殷【聚蚊成雷见前书】填空蔽野疑云阵之漠漠【梅圣俞诗云】利觜逾麦芒之纎狭翅过春氷之薄其赋形而至其为害而甚博岂泰山之能【荀子云蚊山】讵九牛之可搏【汉书搏牛之蝱】较尔力以何施念尔欲而甚约饮不过于满腹性无餍而肆蠚乃皓魄之亭亭万木之欣欣悼永昼之执徙緑防以怡情遽见形而稍稍复轻飏以营营【白乌营营见下注】念炎熇之未去曽须臾而靡宁伺人于燕息则东家之梦何縁而见姬旦嬲【宋子京有蚊蝱嬲人之句】人于尊俎则鹿鸣之燕何由而娱嘉賔以是而肆毒于人何名乎仁载引其载鼓其翅但知进而忘退不顾害而贪利葬仙防【古今注以蝙蝠为云云】之腹而莫追莫悔投秋虫【罗赋谓蜘蛛为云云】之网而自捐自弃冲郁攸而致燔望银釭而还坠以此而速祸于己孰名乎智仁既不足以强名智又不足以自蔽徒肆情以饕餮竞鼓吻而唼噬宜先哲之永叹谓通夕而不寐【老子云蚊蝱噆肤则通夕不寐见庄子】慨蠢其何识亦炎凉而絶义故有荪壁琰防椒房璇题疏寮豁其文绮绣甍焕其陆离围绞绡以云障焚椒兰而雾迷乃戢翼以逺遯纵含毒而莫施以贵嫔之被宠而不噆不螫【南史孔贵嫔本】畏长逊之当路而莫近莫窥【南史长逊本】其或柴扉槿居蓬室桑枢方亲闱之定省政黉堂之卷舒或漂流于羁旅或迫促于郊嘘乃引利喙以竞进共逞贪心而自腴致晋室孝子独当以身【晋书展勤云云】而高邮贞女【髙邮有露筋小娘子庙】莫全其躯嗟乎蚊乎贵者要者既屏迹以逺止贫者贱者又穷欲而纷如顾余躬而何较念尔虐其有余其间别种禀性尤酷实尖其觜实班其腹实细其身实丰其毒感变化于天工载惆怅于羽族仙禽逺害必翔于九皋神鸟览辉乃集于王谷信之鴈目防而莫至报喜之鹊耳聆而不足此固旷然而难见尔乃頺然而难逐可怜尔之轻而翾不耻人之厌且辱也葢尝究厥谱系考于典集实尤之余蘖始涿鹿之诛殛仅存肤血之遗余致滋种之蕃息【见幽録】或别于腐壤或聚族于幽湿惟可夜游鲜从门入骤致身于云台而羽翼翾翾【鹖冠子云台之高而蚊蚋适以翾翾】遽逞威于河内而人马借借【古今注河内有人尝见黍米许大人马满地取火烧之皆化蚊蚋飞去】但非于华胄实尽衘于毒螫宜见憎于世俗夫岂问于今昔惟小日之昏昏卧相寝而悒悒念白鸟之阻饥寒翠防而聴入【见金楼子】憎丑之莫去宜竖刁之僭逼此鉴既明汝恶既极将不复汝容而搏之特吾一振手之力尔因又将驱空中之蛂挫汝之精【空中有物其名为蛂闻蚉虫之声则挫其精】僇江东之鷏而不复孕汝之形【尔雅江东呼为蚊母此鸟吐蚊因以名】举所为蚋者而族烹于秦镬【秦谓之蚋】取所谓蚊者而筑观于楚廷【楚谓之蚊】永灭尤之裔庶使天下之为人臣者得以安其君大慰勤猛之志又使天下为人子者得以宁其亲不复使无用之物无穷之毒存于世此诛蚊赋之所以名也右先太师丞相雍国忠肃公所着也先公文集旧刻蜀中成书未乆焚于兵火曽叔祖寳庆府君将求而刻之湖南亦未及如志而运革内附后先参政广求之不能得眉州故人史公孝祥守兴化闻黄伯固家有之邈不可得也集在京师属闽教授谢中物色之来报云有军官好书购得此欲借手与集相见然终不能得之先参政至淛从亲戚韩大则得诛蚊赋草于侯頥轩道士处葢大徳庚子嵗也故人闲上人亦蜀中同出东南之家以旧故自吴山访集临川山中问此物所在而视之则得之三十六年矣而先参政亦弃诸孤十七年诗书之绪不絶如线感慨今昔血涕随之偶得此卷録送上人贵得存遗珠于既失尚故物之可求也元统乙亥三月二十七日集谨识宋之南其宰执唯虞雍公为最贤观其诛蚊赋所谓使天下之为人臣者得以安其君天下之为人子者得以宁其亲则知公之志诛恶鉏奸者欲以宁君亲也其以忠孝敬天下后世者至矣伯生世其家学能于圣时致身西清被宠眷也殊甚及闲寂中乃书先太师此赋以赠人其志亦有所在乎闲上人再见伯生其为我谂之和林鲁威叔重父题因读诛蚊赋深怜爱国情三公登间谍四海失升平早觉文章贵争期徳业成云仍世禄翰墨时名丹丘柯九思赋黍民肆毒不胜诛屈宋文章太史书沧海遗珠留得在白云深处伴僧居洛生王敬方父作臾生佛儿为命世英西州睹威凤南国剪长鲸不厌朝廷小终扶日月明诛蚊赋重録妙墨世从衡遂昌郑元祐观雍公少年之作可以豫见报国之志观邵闇详书之意可以深惟追逺之情忠孝蔼然萃于一门乌乎盛哉闲上人国是蜀人故独得之当刻石寺中以永乆庶不为他时夜壑舟也至正十有五年乙未三月后学苏大年顿首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