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明语林
明语林
唐汝迪值柄相,子世蕃欲困以酒,引巨犀奉觞,谢不能任;强之,艴然拂衣起,覆犀于地,酒淋漓。更谬起为谢,顾之,已挥鞭跃马去。
卢柟以冤系坐死,谢茂秦携其赋,京师贵人间絮泣,曰:"及柟在,而诸君不以时白之。乃惘惘从千古哀湘而吊贾,胡为乎?"及出狱,为介之赵王。王立召见,赐金百镒,诸王更置邸延柟,柟坐右座,辩说挥霍,江波肆涌。及鸣毫,飒飒倏忽,为辞赋各得以意去。既被酒,故态毕发,时骂其坐人。还顾橐中,所馀金几何,趣付酒家。
赵王得谢茂秦《竹枝词》,酷爱之。命所幸贾姬,按琵琶扣度歌之。及谢来诣王,王宴之便殿。酒行乐作,王命止诸乐,独縆瑟佐琵琶,声繁屏后。已,复止众妓,独奏一阕,茂秦倾听,未敢言。王曰:"此先生《竹枝词》也。"遂命诸伎拥贾姬出拜,倩容旖旎,光华照人,藉地竟《竹枝词》十章。茂秦卧山亭,王使姬以衽代荐,承之以肱。明日更制《新竹枝》十四阙,姬复按谱搊歌,不失毫发。王竟以贾归茂秦。
福清何壁跅跎放迹,聚徒众部署为侠。上官捕之,穷而逸去。后闻歙令张涛,楚人好奇,为诗四章,投匦撼之。涛大惊,延为上客,赠以千金。涛开府于辽,将疏荐,以布衣拜大将。会罢镇,未果。
沈伯和以忠侠,为驸马杨春元所推服。春元为言国本危疑,谋拥护太子。伯和奋臂曰:"吾不能为商山老人,独不能为安金藏乎?"代藩之议,抗章剀直。客尝访其村居,见床头树铜简二,高与身等。夜分谓客曰:"彼不悔祸,当持此简,击杀老魅于朝堂,旋自刑以明国法,何暇与喋喋争嚷笔牍间乎?"因执简起舞,有风肃然,晶光闪烁上下,寒灯吐芒,四壁飒拉。
沈太史懋学,尝上春官不第。走之塞上,长揖大将军,猎飞狐,穿塞抵花马池而后归。陵风长啸,慨然有封狼居胥意。
周忠介[顺昌]忤珰被逮,苏民愤怒,击缇骑至死。倡者五人[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俱就系论斩。或曰:"相国苏人,必为之地。"五人笑曰:"彼方媚珰,犴狴刺剟,尸血狼籍,吾五人足承欢一脔乎!"
明语林卷九
夙惠
高祖尝至一驿,见一童子方执役,问其年,曰七岁。上云:"七岁孩童当马驿。"应声对曰:"万年天子坐龙廷。"上大悦,复其家。
瞿宗吉十四岁时,见杨廉夫《香奁八题》,即席倚和。凌彦翀[云翰]是其大父行,彦翀作《梅》词:"霜天晓角"、《柳》词"柳梢青"各一首,号"梅柳争春"。宗吉一日尽和之,彦翀惊叹,呼为小友。
杨东里一岁而孤,母改适罗理。理为德安丞,岁时祀先,恒命诸子,公独不见命。时尚六岁,以问母,母泣语故,因恸哭。日益感发,私磨砖土如主式,于外别室祀其三世。每旦入焚香谒拜,出入扃钥,秘无知者。左右窥以告罗,罗伺之而信,遂皆感泣,命复姓。
解大绅六岁时,颖悟绝人。其从祖常戏之曰:"小儿何所爱?"即应声吟曰:"爱者芝兰室。更欲附飞龙,上天看红日。"又曰:"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花根在何处,丹府是吾家。"
解学士童时,妇翁过其家。解父抱置椅上,妇翁云:"父立子坐,礼乎?"解遽答曰:"嫂溺叔援,权也。"
方希直五六岁时,便自雄迈,双瞳炯炯,目十行下,乡人呼为小韩子。
李西涯四岁,能作大书,景帝召见,抱置膝,赐上林珍果。六岁、八岁,复两召之,试讲《尚书》。
刘御医[溥]八岁赋《沟水》诗云:"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
李西涯、程篁墩,在英庙朝俱以神童荐。时程九岁、李七岁。上出句曰:"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蜘蛛满腹经论。"上曰:"此儿宰相器。"
张棨五岁时,口授书即了了。常鸡鸣,忽呼其母曰:"《小学》云:‘事父母,鸡初鸣,咸盥嗽'。今鸡已鸣,何不起?"母曰:"汝才读书,岂便晓此?"应曰:"我愿为此,徒晓耶?"
曾鲁七岁,能暗诵九经,一字不遗。
何乔新年十一,翰林周仲规至其书斋,问所阅何书,对曰:"陈子桱《通鉴续编》也。"曰:"子桱书法何如?"曰:"先辈著述,非后生所敢议。然吕文焕之降元,不书其叛;张世杰之溺海,不书其死节;曹彬、包拯之卒,不书其官;羲轩则采怪诞不经之谈,辽、金则失内夏外彝之义:似有未当。"仲规大惊,因白其父曰:"三郎学识,不易及也!"
洪钟四岁,随父入京,见石坊大书,索笔拟之,遂得古法。至京,设肆粥字。宪宗闻而召之,命书。即地上连画。已命书"圣寿无疆"字,钟握笔不动。上曰:"得毋未解?"对曰:"是岂可地上书?"上称善,命舁几加凳其上,-挥而就。
罗一峰五岁时,随母入园中收果,长幼竞取,独不为动,必赐而后受。学于里师,时乏书,师令遍逐诸生受读,诸生未成句,罗已成诵。
倪文毅甫五岁,闻邻塾书,即请入游。间侍文僖公,问曰:"地上有天,地下当亦有天。"盖已悟浑天之理。
杨用修七岁作《拟古战场文》,有曰:"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青苔之骨。"时人传诵,谓渊云再出。
陈太仆沂,五岁属对,八岁摹古人画,十岁能诗,十二岁作《赤宝山赋》,传诵人口。
董中峰[屺]八岁能诗翰。一日,咏胡桃曰:"形状如鸡子,刚柔实未分。擘开混沌壳,浑是一团仁。"
王阳明十一岁,其祖竹轩公携往京师。过金山,与客同赋诗。众诗未成,阳明傍占曰:"金山一点大如拳,掷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又命赋蔽月山房,亦矢口而成。
陶文僖甫就外傅朱先生者,好为札,使童子洒扫,拂展几席。夷贵于贱,夏不得挥扇。文僖独安之,曰:"习则不劳,静则无暑。"
张江陵父故微贱,给事御史府。顾华玉按部至,闻江陵奇童。时江陵方七八岁,举止不凡。入见,华玉命作破,以"子曰"二字为题。江陵应声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华玉大异之,解所佩犀带以赠。
张孝廉廷臣,八岁从父令钱唐。有沿司檄觊以上下,廷臣见之曰:"伪也。"问何以知,曰:"于前檄篆不类。"谛验而信。父曰:"儿任官矣!"有塾客邀游西湖,而一吏主饮具。廷臣拂衣起,曰:"是将有居间设耶?"归语父,果侵牟被讦者。
林章七岁能诗,塾师试题群羊,落句云:"曾从北海风霜里,伴过苏卿十九年。"题韩文公像云:"独立蓝关雪,回看秦岭云。非干马不迸,步步恋明君。"
杨孟春幼颖敏,八九岁背诵六经,著书十万馀言。名曰《论鉴》。
吴鳌潭[先曾祖,讳诏相,汝州知州]应童子试,县尹佳其牍,问年几何,曰十三。尹曰:"子岂外黄儿?"矢口对曰:"君可中牟令?"
贤媛
蜀既平,明升母子俘至阙下,太祖责以归命不早。彭氏曰:"向以先夫疆士委托臣妾,夫业一日未亡,妾一日未应死。今已甘斧锧,死无复恨。"酬对从容,辞色无阻。上义之,赐冠带,居第京师。
潮州周伯玉,与妻郭真顺避地村寨。寨众推伯玉为主,真顺谓曰:"予观寨众,矜能轻敌。矜能则兵骄,轻敌则寡谋;必败乃事。"伯玉如言谢去。后寨众争长,果杀其主。寨人多积粟,真顺劝伯玉散之,日与婢子索绹而食。贼至,尽焚农家积粟。真顺引索,与伯玉贯系。贼见谓是捕卤,恣箕起居,因得从间道脱。太祖定岭南,将军俞良辅来征,诸寨皆恐,真顺作《俞将军引》,遮道上之。一寨获全。
胡郡奴,是大理卿闰女。闰死节,郡奴方四岁,没入功臣家,执事爨下。长识大义,发至寸即自截去,日以灰污面,秃垢无人状。后被流离,依姻家,誓不有家。乡人怜之,曰:"此忠臣女。"争馈遗。郡奴所受,免饿而已。
戴德彝嫂项氏,闻靖难师渡江,度德彝必仗节,祸且及,令诸戴尽以室逃。二子方在抱,亟藏山中。焚家乘,毁庙主,独以身留。及收者至,一无所得。械项诘之,焚炙遍体,乳肤为溃,竟不承。故忠臣惟戴族独全。
建文之难,卫卒储福以不食死。妻范氏,事福母甚谨,每哭辄走山谷中。一日浣涧边,有草若席,因取织之,售以养姑。姑卒,范营葬,为庐于侧。年八十馀卒,草亦不生。
姚少师有姊,尝事之如母。既贵还,往拜之,姊不肯出。家人曰:"少师贵人,执礼甚恭,那得终拒?"姊不得已,出立中堂。少师望见既下拜,拜未竟,姊遽入扃户,且让之,终身不见。
朱成国战殁,其子独脱身归,拜母王夫人。夫人让之曰:"汝父死国难,汝随行间,不能自奋,乃脱身还。是爵禄为重,殉节为轻!"立命死之,以庶子袭封。
林以乘[大辂]为郎时,以论救黄巩坐系。妻黄氏,留邸舍中,朝夕吁天。缇骑诬以诅咒,并逮下狱。以乘备常楚毒,讯者危词怵黄,黄慷慨曰:"妾夫被系,焚香告天,所幸者庶皇舆不出,生民休息,忠良获宥,国法无颇耳,庸有其他?儿女子无知,使吾夫重获罪戾,惟一死谢官家,并谢吾夫。"言辞激昂,神色暇裕。
丘仲深与三原冢宰不协,有太医院刘文泰求迁不得,讦奏三原,时人疑仲深教之。洎仲深卒,文泰往吊,夫人叱之出曰:"为若故,使我相公齮王公,负不义名于天下,安用若吊?"闻者快之。
沈琼莲,乌程女子,以父兄之籍,得通掖庭。尝试《守宫论》,其发语云:"甚矣!秦之无道也,宫岂必守哉?"孝宗攉居第一,给事禁中,为女学士。
林鹗守苏州,母程淑人每夜辄令陈其日所行事,或有过,则笞之。
锦衣王佐,故陆炳父执友。佐死,有三别墅,炳赚其二,复欲得其最丽者。其子不可,乃诬以他罪,并捕其母。炳与其僚列坐,张刑具胁之。母膝行前,道子罪甚悉。子恚呼曰:"儿顷刻死,母忍助天为虐耶?"母叱之曰:"死即死,何说?"指炳座而顾曰:"而父坐此非一日,作此等事亦非一。生汝不肖,天道也,复奚说!"炳面发赤,膊汗簌簌,趣遣出,事遂寝。
赵王以贾姬畀茂秦,秦死大名,姬率二子厝柩大寺傍。每夜操琵琶一曲,歌《竹枝词》,恸绝而罢。已乃以千金装,付二子归葬。自破乐器,归老闤阓。
嘉靖之季,寇发建宁。贡士游铨,有女且笄。妻张,虑其不测,数提诲之曰:"凡我妇质,顺适其晏,以一所天,幸矣。彼变之窘,惟溺与刃!"女谨识之,铨让其不祥,张曰:"妇闻士尚节必崇于夙,女爱身必明于素。君将砥节,胡是不解无恶不祥?使妇与女能明不祥,祥莫大焉!"寇至,果赴井死。
左萝石[懋第]太君陈氏,谙书史而好谈节义。孝映碧[清]为给谏,疏请靖难殉义诸谥。太君诵之,咨嗟叹赏,击节称快。及萝石以侍郎北使殉节,人谓母教居多。
成枢曹[德]殉难,妻妾寓金沙,岁馀讹传德实不死、间行抵江南。妻妾闻之,忿然曰:"彼若未死,吾属必死!名殉实逃,何颜面人世?"
容止
中山王长身高颧赤色,侪伍咸庄惮之。
王冕好穿曳地袍,行步翩翩,两袂轩翥。
张三丰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项作一髻。
常开平王长身白皙,猿臂善射。一曰状类猕猴,指臂间多秋毫。
丁德兴骁勇善战,面黑貌伟,上以"黑丁"呼之。
李希彦尝首箬笠,衣绯袍。时临盛会,客嘲之。曰:"戴者本质,著乃君赐。"
师逵入太学,为御史所劾。逮至阙下,囚服入见,状貌伟丽,面如玉盘,戟髯拂拂。太祖目而伟之,即以逵为御史。
陈京兆[谔]尝奏事,声响洪彻,听者飒然。上令饿之数日,奏对如前,乃曰:"尔赋自殊耶?"每呼为"大声秀才"。
庆成王生百子,长袭王,馀九十九人并镇国将军。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而人俱龙准。
岳季方[正]修颀美髯,神采秀发。侍讲杜宁曰:"此我辈中人。"
于忠肃骨相异常,音如洪钟。尝扈从征高煦,罪人既得,上命数其不轨,辞严正,矢口成文。
徐有贞之相甫受命,其止不容。既退,英宗谓左右曰:"惜有贞之寡命也!"许彬常退朝而入阁,会雪,踣于地,扶服而登,有贞侧项大噱。薛瑄奏事,误称学士;岳正言于前,唾溅御服:皆相继出。论者谓容之弗慎云。
伦文叙长身玉立,头颅大二尺许。
韩襄毅姿貌轩伟,自大同入奏事,宪宗伟之,留为兵部侍郎,求可代襄毅者。李文达举王越,越故亦美姿貌,上尝目属之。既征入,故伟服而短其袂,上熟视久曰:"是故快御史耶?可弁而将。"遂命代雍。
吴清惠[廷举]长身而瘠,面如削瓜,恒敝衣带,穿不事修饰。
陶自强[鲁]机明内蕴,而神观不足。或从令尉列见,上官辄昏睡不恤。
周伯器魋颜蹙鼻,长上短下。
万安眉目如刻画,外宽然长者,而内深刺骨。
彭济物[泽]腰带十二围,虽与人偶语,叱叱声若詈。
陈白沙身长八尺,目光若星,右脸有七黑子,如北斗。尝戴方巾,逍遥林下,望之若神仙。
张元祯短小不及四尺,貌尤寝陋。孝宗朝充日讲官,声音朗彻,闻者竦然。上命设矮几,就而听之。
陈寿巡抚延绥,适大卤在边。寿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麾指饮食如无事。卤望见之,遂引去。
陈太常音不事修饰,蓬垢自喜,时一苦吟,辄遗世务。
祝京兆生而枝指,自号枝山。
杨文襄生而隐宫,貌类寺人。
康德涵云:往岁西归,见刘少师[健]于洛阳里第,留入卧内,微揭帐帷示之,童颜黑发,双瞳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