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涉编

酌彼两泉挹彼注兹一缾之中有渑有淄以瀹以烹众喊莫齐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岂弟君子江海是仪既味我泉亦哜我诗 【东坡六月十七日过双泉处作齐饮不尽也哜齿尝之】
  十八日
隋文帝移入新邑 【文帝欲迁都太史奏当迁都帝曰吾于开皇二年六月十八日移入新邑在汉故城之东南万年县界南直终南山子午谷北枕龙首原今朝堂即旧杨兴村村门大树今犹在出西京记】
吕岩是日岱岳王母池复书七言绝句题云回公再书 【吕岩字洞宾唐河中永乐人号纯阳宋天圣戊寅年曾书五言绝句于岱岳王母池后又宋徽宗政和丙申年六月十八日复书七言绝句好事者摹刻于会贞宫出纯阳集】
缘督真人降生 【饶郡赵宗子名友钦字缘督是日生身幼遭劫火早有山林之趣性聪敏天文地理经纬术数莫不精通得紫琼丹道搜群书作三教一家之文及金丹问难等书行于世寓衡阳以道授上阳子出道书】
   诗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柰蛟龙知我字故留踪迹不尘埃 【洞宾六月十八日题于岱岳王母池】
  十九日
后周世宗崩 【后周显德六年有一人敝衣入中书升政事堂据床而坐堂吏叱之曰何人遣尔至此其人曰宋州官家教我来此吏白其事于宰臣宰臣密令遣之寻不知所适其年六月十九日世宗崩明年正月大宋受命出通考】
宋仁宗幸后苑观稻赏瑞竹宴太清楼 【景佑二年玉海】
慱陵崔咸是夜雷后忽有一女子年十六七逾垣而入问所从来而终无言咸疑其奔者乃深藏之将旦而毙咸惊惧 【崔咸少习静独在齐中天宝元年六月十九日夜忽有女子逾垣入室将旦而毙乃出于里内私问失女有双婢六七人丧服行语若寻求者相与语曰死而逃况生乎咸从而问之对曰郎君何故用问吾小娘子丧三日昨夜方敛被雷震尸起出不知所向咸问其形容衣服验之果是后归葬而女子又重来咸乃奠酒祝之不复来出通幽记】
  二十日
寿昌节 【宣宗六月二十二日出玉海】
晋洗马卫玠薨 【永嘉六年五月一十日薨谢幼兴鲲发哀于武昌感恸不自胜人间子何故而致哀如是荅曰栋梁折矣何得不哀出山堂肆考】
北山黄东与郑子恭表兄弟也黄东约以六月二十日会于天宁之浮图各具酒一壶饭一器春蚝夏荔不拘其数合而饮食之古人骚赋诗咏与夫投壶弓矢之具有则携之以佚娱乐相告语以孝弟忠信相问劳以老少安否家计有无至于农圃桑麻之业皆可抵掌而剧谈晨而往暮而归于是重亲戚厚风教岂不善欤子恭曰善哉 【正月十日亦然载黄直卿序】
弘州人张珪晚憩神溪孤石上有神人自空而下言曰律吕律吕上天敕汝六月二十日行硬雨语毕腾空而去珪至家遍语邻村人使速收麦未及收者至期为雨所伤尽空事闻朝廷遣使祭焉遂立律吕神于孤石上 【汉太初元年出天下一统志】
祈请于葛洪居处 【道士申太芝奏称奉恩旨令臣往名山修功德去载六月二十日于南海葛洪居处至诚祈请中夜恍惚见一老人云是茅山罗浮神人尝于七曜洞来往昔曾于九疑山桂阳石室中藏天乐一部岁月久远变为五野猪彼郡百姓捉获汝可往取献皇帝每祈祭但依方安置奏之即五音自和天仙百神应声降福所求必遂寿命延长臣奉神言即往桂阳寻问百姓云天宝二载村人尝见五野猪逐之便走于石室就里寻觅化为石物五枚今将奉进者王维表曰庞眉皓发遥同入昴之仙真诀玄言来告驭风之客栖身七曜以俟唐尧藏乐九疑不传虞舜按古器物出见其精爽化形诚亦有之龙跃平津蛇飞武库载在晋史王维表贺夫岂云诬出墨卿谈乘】
   诗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作】
  二十一日
少帝是日生冯导等表曰大电绕枢哲后继羲农之运五星聚井真人启文景之基昌图永洽于千年嘉庆宜光于载诞当大雨时行之日乃常星不见之辰请以六月二十一日为启圣节使地角天涯望南山而祝寿九州岛四海仰北极以倾心从之 【天中记】
宋高宗谓辅臣曰一二年就绪庶宽民力昨在会稽尝书赵充国传赐诸将但上下不能承奉 【绍兴六年玉海】
宋真宗皇后郭氏葬于永熙陵之西北 【谥曰庄穆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葬宋史礼志】
  二十二日
唐宣宗以是日生为寿昌节 【宣宗生于大明宫宪宗第十三子出天中记】
宋林栗上经传集解 【孝宗淳熙十年六月二十二日知潭州林栗上经传集解出会要】
潭州是日上言湘阴县得锺制作精妙上有古篆八十三字人不能识画图以进 【宋太宗端拱二年玉海】
张真人上升 【张元化翰墨大全】
  二十三日
宋徽宗殿前池内双生莲 【政和三年玉海】
安禄山不意玄宗西幸是日遣使止崔干佑兵留潼关又遣孙孝晢攻陷长安害诸妃主皇孙 【唐肃宗至德元载六月二十三日出乱杂记】
仪官禅师无疾而终 【长安看龙寺仪官禅师本唐氏之族也父琅邪王与越王起兵伐则天不克而死后诛其族无遗惟禅师方在襁褓乳母抱而逃后数年后闻琅邪有子求之愈急乳母携至峻州鬻女工以自给禅师年已八岁聪慧出类状貌不凡乳母恐事露大忧之乃于桑野中告以本未泣而谓吾养尔已八年亡命无所不至今汝已长而敕访不止事泄之后汝与吾俱死禅师遂流涕而别削发为僧后得道归者甚众六月二十三日无疾终柩将发异香芬馥有白鹤数百鸣舞于宫中彩云覆柩出纪闻】
虞翁生上升 【翰墨大全】
   诗
淅淅晓风起孤舟愁思生蓬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张未字文潜六月二十三日夜泊林里港作】
  二十四日
崔圆是日奏剑南岁稔民安储供无阙玄宗大悦授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宝十五载玉海】
钱塘人以是日设醮舍赀 【宋咸淳间羽士陈崇贞者自闽来卜居于钱塘西湖善雷法因敕建雷院以居之赐号冲素真人六月二十四日郡人云集设醮舍赀至今不废出西湖游览志】
南斗降 【道经】
忌远行水陆俱不可往 【云笈七签】
  二十五日
唐敬宗幸凝碧池令兵士千余人于池中取大鱼长大者送入新池 【宝历二年玉海】
东坡与秦少游相别于海康 【东坡云岁在庚辰六月二十五日予与秦少游相别于海康意色自若与平日不少异但自作挽词一篇人或怪之予以谓少游齐生死了物我戏出此语其言过矣此言惟渊明可以当之少游因迁谪而作此词岂真若是乎其自制挽词曰婴衅徙荒域茹哀与世辞官来录我橐吏来殓我尸藤来木皮冠槁葬路傍陂孤魂不敢归惴惴滞犹兹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弱孤未堪事归骨定何时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闿一朝奇祸发飘流至于斯修涂缭山海未免从阇维荼毒复荼毒彼苍焉得知秋晚瘴江急鸟兽鸣声悲殡宫生苍藓纸钱挂枯枝蒙蒙寒雨零惨惨阴风吹无人致薄奠谁与饭黄缁更无挽歌者但有挽歌词出合璧事类】
天元甲子朝元日
九华安妃紫微王夫人降金曲山坛 【以上道经】
 二十六日
唐玄宗诏左丞相张说在家修史 【开元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诏在家修史李元纮奏就史馆从之出会要】
宋太祖幸迎春苑习射 【建隆三年玉海】
史宪诚是夜为众军所害 【宪诚其先出于奚虏今为灵武建康人敬宗即位进秩司空太和二年沧景节度使李全略卒其子同捷窃据军城表邀符节举兵伐之先是宪诚与全略婚媾及同捷叛复潜以粮饷为助宪诚尝遣骁将至阙下恣为张大宰相韦处厚以语折挫之宪诚不敢复与同捷为应宪诚亦出师共讨同捷及沧景平加司徒宪诚心不自安上又加侍中移镇河中宪诚素怀向背太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夜为众军所害册赠太尉出旧唐书】
六月二十六日发龙涸昼夜肃肃常寒不复得脱襦裤将从七十二人面尽黎黑口唇青淤 【沙州记】
清凉真人生 【翰墨大全】
  二十七日
宋真宗黄云如飞凤覆昭庆殿 【祥符九年出玉海】
文宗是日欲拜德裕平章事已进麻诏曰命相绝是重事适看历日日辰非佳 【太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出献替记】
太常寺是日奏孔子高弟子所封侯爵与宣圣名同失弟子尊师之礼今乞以瑕丘侯曾参改封为武城侯宛丘侯颛孙师为颖川侯龚丘侯南宫绦为汶阳侯楚丘侯司马耕为雒阳侯顿丘侯琴张为阳平侯瑕丘伯左丘明为中都伯龚丘伯谷梁赤为雒陵伯楚丘伯戴圣为考城伯从之 【宋徽宗政和元年六月二十七日通考】
启圣节 【少帝六月二十七日出玉海】
天宝十三载是日加老子号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唐会要亦出事物纪原】
宗明僧泊然而逝 【宗明上饶柳氏子志慕空寂依蕲州广化寺师事文仙薙发受具足戒后游汉东卓庵于灵济故地澹如也属岁大旱民艰食请师为祷师以法力起池龙甘雨沾足屡岁有秋元贞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泊然而逝出楚通志】
取枸杞煎汤沐浴至老不病 【云笈七签】
   诗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舡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舡解与月徘徊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韩文公诗曰平地散芡盘】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词招 【柮若山姜也】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山无此好湖山 【东坡望湖楼六月二十七日醉书五绝】
 二十八日

太白与月相迫 【蔡邕上疏曰六月二十八日太白与月相迫兵事恶之鲜卑犯塞所从来远今出师不利上达天文下逆人事出蔡邕传】
德王裕以是日封干宁 【大顺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四年册为皇太子唐昭宗长子也出旧唐书】
敬宗御三殿观两军教坊内园分朋驴鞠角抵戏酣有碎首折臂者至二更方罢 【宝历一年六月二十八日玉海】
宋仁宗以飞白文词字赐翰林侍读李淑 【康定一年淑出守许州为飞白宝草记摹石州廨玉海】
神马二匹一白一黑忽出于滇池县河中河水周回二百余里县民董聪见之 【晋孝武帝太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出宋书符瑞志】
滇中风俗每岁是日各家俱束苇为槁高七八尺凡两树置门首遇夜炳燎其光烛天合家俱用生肉切为脍调以酰蒜不加烹饪名曰吃生总称曰火节 【谭丛】
  二十九日
武宗是夜一鼓至五鼓小流星五十余交横流散 【会昌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夜出唐天文志】
宋真宗对辅臣于崇政殿观阵图上曰北戎寇边常遣精悍为前锋若扞御不及即有侵轶之患今盛选锐兵命骁将统领别为一队遏其奔冲彼既挫锐而退余其望风不敢进矣 【咸平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对辅臣于崇政殿出会要】
李长民上广汴都赋 【宋徽宗宣和四年玉海】
文文山赐宴 【五月二十四日赐状元及第六月二十九日赐宴七修类稿】
回鹘入贡摩尼偕来于中国是日唐宪宗敕赐回鹘摩尼为之置寺赐额为大云光明寺 【元和元年回鹘之摩尼犹中国之僧也出大历】
桐柏真人降
九华真妃降 【以上道经】
   诗
此夕熏风息舜弦明朝早振蓐收权 【事文类聚】
  三十日
东汉章帝建初六年是日日食在翼六度翼主远客冬东平王苍等来朝 【明年正月苍薨】
汉高后二年是日日有食之既在营室九度为宫室中时高后恶之曰此为我也明年应 【师古曰明年应谓高后崩也以上通考】
汉献帝兴平元年是日日食帝避正殿寝兵不听事 【后汉书】
赵清献公抃赐第在京师府司巷长女适史氏以暑月不寐启户纳凉见月满中庭如昼方叹曰大好月色俄庭下渐暗月痕稍稍缩小斯须光灭仰视星斗灿然而是夕乃晦日竟不晓为何物光也 【夷坚志】
丘处机以是日抵丰州饱食如故 【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从重阳祖师得道后元太祖时至阿不罕山过栖霞观偶不食但饮汤而已众问之曰师奚疾师曰予疾非尔辈可测圣贤琢磨故耳有尹清和梦人谓之曰师之疾公辈勿忧至汉地当自愈六月三十日抵丰州有奉以汤饼饱食如故众相谓曰清和之梦验矣后师升化至元六年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处机事亦载于七月九日八月二十七日出史纂左编】
日涉编卷七
楚应城陈阶升也甫编辑
邑人徐养量叔弘甫校刻
虞正缙  甫 
陈光宸致可甫 
李宇粹  甫 
陈蕾伯春甫仝阅
 七月〔一〕
七月建申申身也言万物身体成也 【合璧事类】
夷则申之气也七月建焉 【周礼】
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 【礼记】
天地始肃 【月令】
流火 【诗】
招摇指申 【淮南子】
序移玉律气应金商 【唐书】
日行白道曰西陆谓之秋 【后汉书】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 【管子】
孟秋行春令则亢旱不实行夏令则多火灾痰热疟症行冬令则败介虫来戎兵 【吕氏春秋】
为相 【尔雅】
景曰明景澄景清景晨景辰曰凄辰节曰素节商节
肇秋亦曰孟秋初秋上秋早秋首秋兰秋 【以上梁元帝纂要】
唐宫中每至秋时妃妾以金笼闭蟋蟀置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 【开元遗事】
明皇尝制秋风高曲每至秋空迥彻纤埃不起即奏之则清风远来庭叶交坠 【羯鼓录】
永州风俗少年常击鼓群入民家号行盗皆迎为辨具谓之起盆后为解索喧呼疻斗 【韦宙出为永州刺史一切禁之出白孔六帖】
天曰旻天 【梁元帝纂要】
宋神宗熙宁元年戊子夜西南云间有声鸣如风水相激又七年丙寅夜西北方云间有声如磨物又七年庚子夜西北天鸣占主政虐民劳兵革岁动 【宋史俱系七月】
彩虹出西方蔽月 【义熙二年晋安帝记】
峨眉山顶下雪谓之封山 【野记】
风曰凉风又曰商风素风凄风激风悲风金风 【梁元帝纂要】
江南有大风相传以为孟(上浦下女)发怒按山海经谓帝之女游于江中出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浦?女 【野记】
东都大雨人多殍殕先是童谣曰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 【唐高宗永淳九年通考】
天雨雹杀牛羊 【王莽天凤元年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