巵林


  三李元素
  一武后相附敬弘传 一希猷子 一字太朴元和时户部尚书有传

  三李敬业
  一敬节弟 一李绩子 一汲令

  三李敬玄
  一髙宗相 一平阳令 一堂邑令思言子

  三李仁则
  一仁方弟 一山寿子 一仁轨弟

  三李惟岳
  一华阴太守懿子监察御史 一赵人字谟道元徳秀门弟子 一李寳臣子反传首京师

  三李元规
  一慈丘令元楷弟 一监察御史元道弟盩厔尉 一与兄文会皆在李师古幕下元规辞去

  三李师旦
  一新丰人任会稽尉为御史苏味道所按见广记嗤鄙类 一桐庐令见李尚隠传 一右领军録事

  三李行修
  一江西廉使王仲舒壻官至谏议大夫见续定命録 一淮西将李佑子年三十余为南海节度使见独异志 一长庆中殿中侍御史举费冠卿孝节见摭言

  三李敬彝
  一宣城令 一苏州刺史应子 一郑注凤翔节度使司马

  四李龟年
  一京兆府司戸参军 一开元中乐工能歌善羯鼓见明皇杂録 一与魏仍同选得蕲县丞见定命録 一广明时嗣曹王为宗正少卿使南诏见通鉴

  四李元立
  一蔡王后青州司法参军爰子 一蒋王后松滋令枞子 一纪王后同州司马文通子 一凤翔节度使惟简子兴平尉

  四李文通
  一纪王孙同州司马 一郇王孙寿州团练使破蔡州有功 一河南府参军琳子 一贞元十二年昭义将率洺州兵民奔田绪

  四李全交
  一江王孙 一监察御史武后时酷吏与李嵩王旭号三豹全交又号人头罗刹 一开元初御史纠张鷔 一东祖勰房忠州司马

  四李公度
  一纪王房吉州文学 一朔方节度使 一阳翟尉 一李师道亲近将

  五李思恭
  一李晟祖金吾 一韶州刺史 一君寿子 一僖宗广明元年夏州将一干宁三年蜀州刺史节度参谋见广异记

  五李玄乂
  一润州刺史 一洛阳尉仁方子 一许州司功参军徳矩子 一玄操弟 一谏议大夫叔度父俱见世系表通典载永徽元年御史大夫李干佑奏有少监主簿李玄乂

  五李思敬
  一宗室袭济南公 一武安公后 一讨契丹大将胡人也见薛讷传 一肃宗时内侍宣慰思明者 一昭宗时保定节度使思孝弟武定节度使降王建

  二王嗣宗
  一江都人善书见张懐瓘书断 一国子司业宰子肃宗相玙族

  二王同人
  一武后相璇子泗州刺史 一亳州刺史光禄少卿

  二王徳本
  一西台舍人 一髙宗相徳真兄邓州刺史

  二王守
  一一贞观初洛城布衣自称终南山人常负壶卖药后乘蛇去见大唐奇事 一特进仁皎子与玄宗王皇后双生封晋国公太子少保

  二王行本
  一武徳元年蒲州帅二年降 一世充兄子封荆王

  二王重荣
  一顺宗后弟官至□□□ 一河中节度使太尉琅邪郡王有传

  二王仙客
  一太原人太常博士 一襄阳人富平县尹窃刘无双以逃者

  二王士则
  一国子司业宰子为挽郎 一武俊子神策大将军邢州刺史

  二王承庆
  一西台舍人徳本孙驸马都尉 一承宗弟为李师道亲将

  二王鲁卿
  一集州刺史沼子 一太学生第进士有名见阳城传

  二王元士
  一天寳时襄阳处士补亢仓子 一宪宗时李师道遣杀武元衡人名画评宋初有汝南人王士元品入神妙

  三王知古
  一琅邪人会稽令潨子 一昭宗枢密使 一太原人成周贡士与张涉方共猎者见三水小牍

  二崔慎微
  一汾水令 一复州刺史

  二崔玄亮
  一字晦叔虢州刺史 一屯田郎中释之祖

  三崔贞固
  一太原榆次尉见子戎传 一肃宗相圆祖武功主簿 一亳州刺史神鼎子

  三崔敬嗣
  一则天初房州刺史 一中宗时益州长史俱见崔光逺传 一淮南节度使从孙太子詹事

  二张玄素
  一蒲州人太宗太子右庶子潮州刺史有传 一洛阳人天授初任黄梅宰年七十见报应经

  二张玄靖
  一许绍壻追萧铣将复其兵 一陜人自左卫仓曹拜监察迁殿中见广记嗤鄙

  二张万岁
  一武徳时刘武周将张万岁与尉迟敬徳降唐初太仆掌廐牧 一安禄山腹心张通儒父俱见通鉴

  二张仲绰
  一挟子 一挹子

  二张仲文
  一始兴九龄族孙 一太宗时茂州俚童自称天子见张亮传

  二张仲连
  一端州刺史捷子 一南安都护应子

  二张仲清
  一始兴张氏殿中监九皋孙 一文宗时凤翔监军使

  二张仁愿
  一武后相有传 一存敬子仕梁唐晋常为大理司见五代史

  二张守珪
  一陜州河北人节度使羽林大将军有传 一九陇种茶仙君山遇阳平谪仙见仙传拾遗

  二张文蔚
  一仁化令端子 一天平节度使杨子字在华相哀帝

  二张弘让
  一循州録事参军 一元和末寿州小将娶兵马使王暹女重疾自额鼻手股中分半者见干■〈月巽〉子

  二张克勤
  一大尉茂昭子长庆中左武卫大将军有传 一举明经登第为利州葭萌令见广记悟前生类

  三张守一
  一贞观中御史时董雄李敬玄俱絷张守一宿直守之见法苑珠林 一干元时大理少卿有鬼报徳为窃士人家女武后时流岭表见广异记一沧州景田里人来广陵髙骈以真仙待之者见妖乱志

  二陈子良
  一解文章太子学士贞观六年东海公取为记室 一同时绵州人不识文字见冥报记

  二陈季卿
  一江南进士乗竹叶舟还家见纂异记 一刘从谏部将见仇士良传

  二陈正仪
  一陈少游子见窦参传 一大理评事见赵博宣传俱徳宗时人

  二卢嗣业
  一河东节度使简求子字子通礼部郎中 一河南参军士琼子

  二卢居简
  一蓟国公玄卿子 一金吾兵曹参军

  二卢万石
  一司农卿昌平公 一监察御史昌平县侯

  三卢知逺
  一资州刺史 一宣宗相裔子 一青州参军行嘉子

  二朱敬则
  一冬官侍郎 一库部员外郎皆诛二张功臣见通鉴注

  二刘仁轨
  一髙宗时宰相封乐城公有传 一僖宗中和末洪州刺史时李智修烧银易衣仁轨好其事为人所告遁去稽神録

  三刘从谏
  一与许叔冀降史思明见李光弼传 一刘悟子 一上元二年岐王珍谋逆同谋右羽林大将军刘从谏斩决见睿宗诸子传 占毕载许叔冀将及刘悟子二人

  二杜思古
  一懐州参军 一吉州刺史

  二杨志诚
  一武后时吏部郎中见李嗣真传 一河东牙将文宗擢节度副大使进尚书右仆射有传

  二杨崇礼
  一汾州刺使誉之子 一尚衣奉御正道子太府卿户部尚书

  二裴光庭
  一双虎玄孙玄宗宰相 一万虎后和州刺史旭子戸部侍郎延龄兄

  二郑光庭
  一海州仓曹参军 一贝州参军

  二郑过庭
  一巩洛府别将 一蓨令

  二唐嗣宗
  一朝请大夫茂言子 一巴隆参军贞谅之子

  二唐抱一
  一魏令文会子 一河南令简子字玄珍

  二唐思忠
  一左翊卫 一宋城令让徳子

  二唐籯金
  一南郑丞去俗子 一金部员外侍郎不占之子

  卮林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卮林补遗

  (明)周婴 撰

  ○疑白

  苏小

  徐凝刘禹锡皆元白同时人又罗隠苏小小墓诗魂兮檇李城犹未有人耕则苏小墓在嘉兴信矣然杜牧悲吴王城诗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则苏小家似在苏州李商隠送李郢之苏州诗苏小小坟今在否紫兰香径与招魂黄滔寄蒋先辈在苏州诗夫差宫苑悉苍苔携客朝游夜未回塜上题诗苏小见江头酹酒伍员来千载三吴有髙迹虎丘山翠益崔嵬则其墓又在苏州地也

  ○释王

  北堂

  游子吟洪迈万首唐絶以为孟郊而文苑英华作华阴尉聂夷中诗夷中字坦之咸通十二年间进士

  ○附王

  贝独坐

  华峤谱叙曰华歆能剧饮至石余不乱众人微察常以其整衣冠为异江南号为华独坐伯厚所谓古贤者岂因独坐而误以华为贝乎然华子鱼亦恶得贤

  ○弹髙

  鳆鱼

  续博物志曰石决明亦名九孔螺苏子瞻鳆鱼行云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噉鳆鱼人未识西陵衰老繐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两雄一律盗汉家嗜好亦若肩相差每食对之先太息不因噎呕縁疮痂中间霸据关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余饱臧获东随海舶号倭螺异方珍寳来更多磨沙瀹渖成大胾剖蚌作脯分余波君不闻蓬莱阁下駞碁岛八月边风备胡獠舶船跋浪鼋鼍震长镵铲处崖谷倒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芼鱼皮真倚墙中都贵人珍此味糟浥油藏能逺致割肥方厌万钱厨决眦可醒千日醉三韩使者金鼎来方奁馈送烦舆台辽东太守逺自献临菑掾吏谁为材吾生东归收一斛苞苴未肯钻华屋分送羮材作眼明却取细书妨老读此歌浩衍奚仅袭美之片辞也削藁

  蔡邕集杨赐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言听计纳亦不敢宣密识潜功贻于帝躬家无遗草论者不见

  ○本朱

  人生如寄

  髙僧传谢安与支遁书曰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惟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又陶渊明荣木诗曰人生若寄顦顇有时

  ○述洪

  耆英

  米元章十老燕集叙曰十老会后更名耆英又名真率元丰间章岵守郡与郡之长老游各饮酒赋诗余以杭州从事罢经由为作序曰中散大夫河间公静镇吴国辟郡斋会九俊老惟内阁清河公正议大夫广平公大中大夫濮阳公朝议大夫清丰公朝议大夫彭城公朝议大夫徐公朝散大夫郑公承议郎崇君奉议郎黄君咸颀硕徳天赐难老于是羽觞屡酬雅章迭作以襄阳米芾倦游四海属为序引此序只称官阀姓氏不着其名然可知元丰间吴郡又有十老也

  舞衣歌扇

  王勃春思赋曰敛态调歌扇回身正舞衣钱起宴东亭诗舞衫招戏蝶歌扇隔啼莺崔备西亭宴陆郎中诗尘随歌扇起雪逐舞衣回王建田侍郎宴席诗整顿舞衣呈玉貌动揺歌扇露金钿

  石尤

  杨用修外集石尤江中虫名此虫出必有恶风舟人目打头风曰石尤犹岭南人曰■〈风贝〉母黄河人曰孟婆也按用修此解似得之但亦未见所出且以为水虫太么么矣

  ○论何

  五平五仄

  孔平仲有还乡展省道中寄豫章僚友四声诗载宋文鉴但惜佳语无多

  朱碧

  维摩诘经曰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肇注曰观青为黄观黄为青舍背境界从心所观谓之背舍此又一别解也惟苏子瞻金山醒诗我醉都不知但觉红緑眩与太白意合

  ○注王

  解鸟兽语

  梁髙僧传曰汉雒阳沙门安世髙鸟兽之声无不综达尝见有羣■〈燕鸟〉语谓伴曰■〈燕鸟〉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续髙僧传释慧成姓段陈人专志玄寂久久遂解众生语言三昩

  李膺

  国清百録隋炀帝为晋王使迎智顗顗次石城称疾晋王遗书遣医李膺往处治按此则有五李膺也

  忽雷

  五灯会元有北宗门人忽雷澄撰匾担山晓了禅师碑则忽雷又人姓也

  ○匡徐

  破镜

  王昌龄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若以为卑飞之兽可畜之闺中乎李程破镜飞上天赋曰何新月之婵娟如破镜之上天微茫而桂树犹短彷佛而菱花不全皓色减去清光独悬开玉匣而尚在指金波而未圆渐明海澨逺挂关山载重轮而易缺思巩带而莫攀霁景澄寂泬寥凝碧非回辉而照胆徒向晦而沦魄洞房未揜过台上而不归斜汉微低入牕中而犹隔正当残夜偏称髙秋似逃秦殿聊上庾楼疑熠熠以从革类纎纎而若钩坐惜云曙行愁漏促晕犹未合无陈方士之灰点不可磨空负先生之局若如徐解则此赋应被黜矣

  ○洗梅

  杜书

  苏轼和陶诗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一瓻之解已见于斯

  ○谂胡

  短人

  竫人列子作诤人 嵇康答难养生论曰务光以蒲韭长耳其非身长七寸亦一显证

  女官

  后汉书顺帝诏赐沛王祖母周光禄大夫赠以妃印绶则妇人又大夫之秩汉纪琅邪女母为子报怨聚众类百人自号将军宋书顾琛母孔氏年百余岁晋安帝隆安初琅邪王廞于吴中为乱以女为贞烈将军悉以女人为官属以孔氏为司马女将军女司马伟矣年百余而能服军政又振古之奇妇人也

  八达

  髙僧传支孝龙淮阳人少以风姿见重陈留阮瞻颍川庾敳并结知音之友世人呼为八达圣贤羣辅録作于法龙盖故老之传闻异辞

  徐匡钩

  续汉书荆州牧北归随马武遮击之钩牧车屏泥杀其骖乘徐匡之钩阴就车盖同此义

  卮林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