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录

  猺人社日以南天烛染饭竞相餽遗曰青精饭
  泗城州土司有雄黄防衣砧光可以鉴
  治瘴法宜温中固下升降隂阳及炙中腕气海三里或炙大指及第五指皆能止热若用大柴胡汤及麻黄金沸草散青龙汤胶柱鼓瑟尠不败矣又中瘴失语俗为中草子移时血凝立死法当用鍼刺头额及上唇仍以楮叶擦其舌令血出徐以药解其内热立效
  卵卜者握卵祝之书墨于殻记其四维煑截视当墨处辨殻中厚薄定吉凶獞人卜葬请鸡匠祝之以卵投地不破者吉
  马伏波铜柱一在慿祥州思明府南界一在钦州分茅岭交址东界又于林邑北岸立三铜柱为海界林邑南立五铜柱为山界唐马总为安南都防立铜柱二于汉故地五代马希范平蛮立铜柱二于溪州自汉已来立铜柱者凡三皆马氏【右二十九则皆出邝露赤雅録之以广见闻露字湛若南海人工诗名峤雅】
  予观杨文贞公所进文渊阁书目经解录毛诗于卷以备访云
  诗传 毛诗 童子问 朱氏传 郑氏笺 注疏正义 要义 鲜于传 钱氏传 文公传 李樗详解 总闻 严氏解【即诗缉】 补传 诗通释 吕氏读诗纪 诗学备忘 毛诗诂训 指説 毛诗音训 颍濵传 欧阳本义 诗纂图 诗传遗説 杨慈湖传 诗传附录纂疏 诗释文 诗音义 放翁诗説 诗讲义 李黄诗传 诗传旁通 名物钞鸟兽草木虫鱼疏 诗疑大鸣录 图説 辨疑 疑问 解颐 断法 诗义指南 诗义矜式 梁寅诗考
  内府所藏止此亦鲜秘本
  文渊阁书目唐人文集出于闻见之外者亦鲜并识于此张説 王维 韩愈 元结 李翺 栁宗元 吕温杜牧 皮日休 骆賔王 独孤及 陆贽
  欧阳詹 顔真卿 司空图 许浑 李绛 刘长卿刘禹锡 白居易 权徳舆 陈子昻 李商隠
  李观 张九龄 沈佺期 皇甫湜 松陵集 沈亚之 李徳裕 元稹 黄滔【误次宋人】 杜甫 李白 韦应物 孟郊 窦氏联珠 李贺 郑谷 姚合 王建 李益 杜荀鹤 桃山集【未知名氏】 罗隠 孟浩然张祜 钱起 孙樵 岑参 高适 温庭筠 方干陆蒙 张籍 王绩 储光羲 鲍溶 李嘉祐汉上题襟集 河岳英灵集 嵗时杂咏 丽泽集亩拾英 中兴间气集 唐贤诗集 唐百家诗三体 鼔吹 唐音
  长山李某知石首县将之任予属访杨文定公后人并其祠祀及文集顷有书至云已重修公祠堂录祠中洪熙元年碑敕一通遗文五首诗九首文定五世孙元音所撰公生平行事大槩记一篇钞录者九世孙先骏先恒也名臣之裔零落如此为之三叹按文定公文集十二卷见国史经籍志今文贞东里集文敏两京类稾皆传于世而文定集独湮没亦可慨也
  李侍读渔村【澄中】典云南庚午乡试着滇程日纪又云滇中鸟有灵鹫形如鵞好集松上防苍鸡足多有之金线鸟大如雅青色背有金线文如锦绣人罕见之锦鸡有全身如雪尾带黒斑者土人呼曰竹鵞又有青色朱顶者或赤色头有绿角遍身珍珠防者多在深山竹林中五色俱备
  又云防苍山之巅有石屋登者入其中辄忘饥渴僰彞近水居能变牛马猫犬鹰雀等形夜入人家又有栗苏以捕禽兽为业多百余嵗者死辄化为虎豹熊罴毛人诸物此二种与月山丛谈所述大同小异毛人亦曰山魈形与人似徧身长毛见人则执手而笑竟日方醒醒则食人每笑则唇上掩目独畏爆竹按此物名枭羊也人遇之以竹筒置臂姑与之握俟其笑曲臂以凿缀其唇于额格杀之故吴都赋云猩猩啼而就擒笑而被格
  宋葛立方常之归愚集十卷【诗四卷乐府一卷骚赋杂文一卷外制二卷表啓二卷】諡文康胜仲之子諡文定邲之父也国史经籍志作二十卷文定公南渡贤相有文集二百卷词业五十卷不知传于世否
  费着撰蜀杜氏族谱云杜翊世以死节显其世祖甫来蜀依严武家青城者实宗文裔世孙准皇祐五年第进士宰绵竹以卒子翊世徙成都绍圣元年第进士官至朝议大夫通判懐徳军靖康元年死节特赠正议大夫命官其后十人五子慥忱以赏得官孙逸老俊老廷老曽孙光祖大临以忠义遗泽得官今犹称忠义杜云着此説不知何据坡诗有云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则子美有后于蜀其信然耶
  工部左侍郎徐廷玺罢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元振为工部侍郎通政使司通政使徐潮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光禄寺卿罗秉伦为通政使
  二月十九日未刻
  文华殿经筵讲官满洲礼部尚书顾八代工部尚书索诺和礼部左侍郎席尔达右侍郎多竒刑部左侍郎傅腊塔汉吏部尚书李天馥刑部尚书陈廷敬工部尚书李振裕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彭孙遹兵部督捕右侍郎王士祯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张英侍户部尚书库勒纳礼部尚书熊赐履以
  钦差徃济南兵部尚书杜臻以耳病不与尚书陈廷敬侍郎席尔逹讲中庸天地之道一节侍郎傅腊塔学士张英讲尚书臯陶谟日宣三德四句讲毕
  赐宴太和门谢
  恩而退
  二十一日内阁传
  谕问故吏部尚书苏赫品行宦业九卿对曰明敏决断遂覆
  防无諡
  竹垞言文渊阁书目不识卷数万厯中东粤人张萱官中书舎人别为内阁藏书目録甚详又涿州高儒者武弁也家多藏书有百川书目尤详按萱归善人仕终平越府知府甞譔西园闻见録一百二十卷又西省识小録西园彚史各若干卷
  章邱县北一里女郎山有宋隐士穆賔廷秀墓洛阳王寿卿鲁翁题墓表篆书黄鲁直有赞刻于碑额明万厯间大名董复亨为令移置文昌祠称二絶按鲁翁祖择之外孙工篆尝召至京师使篆字说辞以与王氏学异以布衣终陆友研北杂志言家有鲁翁篆闲居赋笔力如纽金屈铁
  楼玫媿答杜仲髙书曰杜留花门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以赵次公之详且博略不注释盖花门即回鹘甞考回鹘之俗衣冠皆白故连屯左辅百里如积雪然又甞与蜀士黄文叔裳食花椑因问蜀有此乎黄曰此物甚多正出阆州杜诗黄知橘柚来误矣甞至苍溪顺流而下两岸黄色照耀直似橘柚其实乃此椑耳有好事者欲为子美解嘲于其处大非橘柚终以非其土宜无一活者此二条颇新异可喜
  晁说之以道嵩山集有儒言一卷为荆舒作也记録数则于此春秋云儒者必夲诸六萟而六萟之志在春秋茍舎春秋而论六萟亦已末矣纷然杂于释老申韩而不知其弊者不学春秋之过也此因王安石废春秋而发俗学云学者同尊孔氏法诗书躬仁义俗学之目何自而得哉建隆已来礼乐文明焕然大备皆诸儒之力也谁当其目也耶如恶其众而欲致独则比屋可封之民为罪人欤又或厌其乆而欲新之则日月之出特乆矣后汉治古学者贵文章以章句之徒为俗儒则斥俗学者身自谓耶此因王氏学而发汉儒云典籍之存诂训之传皆汉儒之力汉儒于学者何负而例贬之欤后生殆不知汉儒姓名有书几种而恶斥如讐汉儒真不幸哉昔人叹废兴由于好恶盛衰系之辩讷良有以也公议云凡变律乱常则不当乎人心虽百人之誉不能当一人之毁葢不待髙识博达之士乃知其非虽涂土人故自有白黑矣誉之者一时之伪而毁之者天下之公也昔公孙禄斥王莽国师秀颠倒五经毁师法令学士疑宜诛以慰天下侯景陈梁武帝十失一曰敷演六经排摈前儒王莽之法也当彼时犹有是言则公议不可泯云彼乘势怙力以肆其説者果谁欺哉的云温公曰经犹的也一人射之不若众人射之其中者多也呜呼此公天下之言待天下忠且敬也顾肯申已而屈人必人之从已哉彼排摈前儒颠倒五经者宜媿诸此谓安石排摈韩富文司马诸公之异已者同异云董仲舒曰诗无达诂易无达言春秋无达辞范曰经同而传异者甚众此吾徒所以不及古人也呜呼古人之善学如此今一字诂训严不可易一説所及诗书无辨若五经同意三代同时何其固耶此指安石字説害教云害辞未至于害义害义未至于害教害教则三纲五常絶矣谓天不足畏百姓或可咈之类其害教奈何此条直述安石对神宗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云云尤明鹿马云因一鹿指以为一马者一时跋扈之言也如因先王之格言而颠倒破壊者以天下为鹿而纵指之也不亦甚乎此刺安石借周礼以文其奸欺大言云袁绍与曹操论天下形势操知袁氏世有河北未易图欲舍而他之则示弱乃出大言曰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是岂操之诚心哉今谈经者不覈其实喜为高论大言一切取胜皆操之下尘欤知本云言书者不取正于古文言诗者既耻言毛氏而又不知齐鲁韩三家之辨果以诗为何诗耶言周礼者真以为周公致太平之书而不知有六国之隂谋地不足于封民不足于役农不足于赋有司不足于祭将谁欺耶春秋孝经则絶而不言未为知本慕古云善哉郑康成之言曰既知今亦当知古葢今古交相为质则取道不逺或为髙絶不可跂及之论曰在古当然不知古之道亦何利于今而必尚之耶王莽好空言慕古法今犹其遗风耶此数条皆指安石废春秋假周礼南北之学云南方之学异乎北方之学大抵出于晋魏分据之后其在隋唐间犹云尔者不惟其地而惟其人也葢南方北方之强与夫商人齐人之音其来逺矣今亦不可诬也师先儒者北方之学也主新説者南方之学也此刺王氏之徒先王云姜至之先生谓商周之所称先王者近自其祖宗而逺及异代之君也如舎祖宗而必在昔之法则亦悖矣此直纠安石言祖宗不足法之非传势云张禹专帝与太后之宠所谓张侯论者乃盛于天下崔浩威福震宇内其五经之注学者尚之至勒为石经逮禹死浩诛之后无一人称道其説者则前之所传者非经也势也此以禹浩著作拟安石名圣云荀卿之弟子与叔孙通之弟子皆以其师为圣人至于何曽之孙又以其祖为圣人圣人之名亦可私得乎卿之弟子学无所成通之弟子因赐金之利曽之孙叹世事之验于是乎云尔使其成学而不外慕则俊造之名尚未易许人矣祀圣云尔朱荣晋公防无君大恶既死庙而祀之以配圣人范阳间祀安史为二圣嗟夫人文悖而不已则鬼享僭而不法可不戒哉此二条指蔡卞辈以安石配享孔子其余尚多予曰此王安石爰书也儒言云乎哉
  金兰集三卷元苏人徐逹左良夫辑其友朋赠答之诗主行止仲序之良夫居光福山中自号耕渔子高巽志为作轩记杨基孟载为之说武功伯徐珵为之传俱附见集中元末如周伯琦髙啓郑元祐倪瓉张仇机沙诸名胜皆在不减金粟道人玉山雅集
  隆平集二十卷曽子固撰绍兴十二年淄国赵伯卫序云子固为左史日甞撰隆平集以进自太祖至于英宗凡一百六年为书二十卷当时号为审订颁付史馆副存于家卷首有大德少阳印杨士竒印梅花阁书画印盖杨文贞公故书得之元内府者
  丛桂毛诗集觧三十卷宋朝奉郎昌武撰大防本之东莱诗记以晦庵诗传卷首有行在国子监权尚书礼部侍郎兼祭酒兼同修国史实録院同修撰兼侍讲徐押行丞程押淳祐八年七月给贡士罗樾公据


  居易録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居易録卷十七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陆友记天下汤泉知名者七匡庐汝水尉氏骊山鳯翔之骆谷和州之恵济渝州陈氏山居又云燕之昌平亦有温泉而不及遵化之石门李太仆日华云温泉有三种朱砂者水光赤琉黄者有琉气乳石则流白而无气黄山朱砂汝上琉黄石门钟乳也温泉与
  孝陵宻迩康熙二十年
  车驾谒
  陵毕
  命宰臣李霨以下徃观皆赋诗刻石泉上
  袁桷云大篆不得入小篆书最忌入八分今世俗乃以八分为何其不察耶
  研北杂志云韩侂冑阅古堂图书皆出向若水鉴定此亦贾似道之廖莹中
  镡津集十五卷宋僧契嵩着嵩有非韩三十篇在集中其诗亦多秀句如习忍如幽草观身类片云桑柘中緑人烟闗外疎天岸日将出田家鸡更啼好山沿岸去骤雨落花来云迷飞鸟道雨出古龙湫明月出已满白云归未多皆佳梦梁録云姓李字仲灵嘉祐中进辅教编赐号明教禅师林间録嵩明教初至开先主者命掌书记笑曰我岂为汝一杯姜杏汤耶乃去之西湖坡公所云契嵩禅师多嗔人未尝见其笑者是也
  林外野言二卷元昆山郭翼所着诗翼字熙仲与杨亷夫顾阿瑛倡和风气亦颇相类
  张説西岳碑云西岳太华山者当少隂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如此则与吾济华不注山同音义故华山有平去二读
  张萱内阁藏书目録详载卷数及撰人姓氏其书视文渊阁目所载则缺失多矣累朝亦间有增益者因并録毛诗疏解诸目于此
  毛诗注疏 毛诗要义二十卷【长孙无忌等永徽四年上】 诗总闻二十卷【王质东平人有雪山集四十卷】 诗缉三十六卷【严粲】 毛诗指説【成伯瑜】 万厯间存本止此文渊书目所有又多不可诘矣宋嘉定间著作郎曾从龙请严臣僚借书之禁绍定三年三月诏秘书省书籍非系省官毋得借书许从监少置簿有欲闗文籍为检阅较正等用即先批簿以凭请取俟还本库随与防收或借出已久亦须检举以察隠遗从秘书监叶禾言也盖古今通如此
  内阁藏书目録载林光朝谦之艾轩集二十三卷【阙第三第四第二十一第二十三卷】 陈藻元洁网山集八卷林亦之学可乐轩集十六卷【阙第八卷】 刘攽贡父彭城文集十四册【有阙】 三刘文集【中允涣秘丞恕检讨羲仲】 三孔清江文集四十卷【孔文仲武仲平仲】 南阳集三十卷【韩维】 刘忠肃集【摰】 盘洲集八十卷【洪适竹垞钞本止有诗】 野处前后集九册无卷数【迈】 灊山集【朱翌】 元清河集三十九卷【有阙元明善】 元遗山集四十卷【元好问】 豫章集二十四卷【熊朋来】 滋溪集三十卷【蘓天爵】 牧庵文五十卷【姚燧】 右宋元数公文集曾覩其本而卷数未合者録记再访若原贡二刘先生公是公非集内府亦阙如可叹也国史乐律志四卷南充陈文宪公【于陛】为史官时譔文宪在内阁请开史馆未防去位馆亦罢惟此志及叶文忠公台山四裔志焦修撰澹园经籍志仅存
  中兴馆阁续録载南渡秘阁所藏徽宗御题画三十一轴八轴有诗皆絶句择其近雅者録于此杏花鹦鹉并亚陇云飞稳巢文杏枝髙栖良自得蜂蝶莫相疑桃竹黄莺出谷传声美迁乔立志髙故教桃竹映不使近蓬蒿【已上七轴有宣和殿御制并书七字】赵昌江梅山茶赵昌下笔摘韶光一轴黄金满防量借我圭田三百畆真须买取作花王【又御书赵昌竒笔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