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镜


  汉阳公主

  汉阳公主名畅。顺宗女也。是时戚里争为奢。主终守俭约。尝用铁簪画笔记出纳。尝入宫。文宗问姑所服何法服也。今世服侈甚。始何代而然。对曰。妾自贞元时辞宫。所服皆当时赐衣。未尝敢少变。元和后数用兵。悉出禁藏纎丽物赏战士。由是散于人间。中外相矜狃以成俗。若陛下示好恶以风群下。谁敢不敬应。帝悦。诏宫人视主衣广狭为制。谕戚里式焉。

  奉天二窦

  唐窦氏二女居奉天。长年十九。幼年十六。皆有姿容。永泰中。群盗数千剽掠村落。二女匿岩穴间。曵出之。驱迫以前。临崖谷深数百尺。姊曰。吾义不受辱。投崖下而死。妹亦相继自投。折足破面流血。群盗舍之而去。京兆尹第五琦奏于朝。诏旌其门。闻人曹陆海首赋以美之。

  葛佑二女

  唐抚州金溪葛佑二女至孝。敬宗时佑为金溪监银场吏。时矿尽。亏于岁额。倾家无以偿。拷掠几殆。佑无子。惟二女愿以身代。乃相与携手跃入冶中。须臾阴霾四起。迅雷飙风。众惊怖。卽发垆取其骨而金已溢冶矣。有司遂释其父。二女旌于朝。诏为立祠。水旱疾疫民必祷焉。甚着灵异。

  郑义宗妻

  郑义宗妻卢氏。夜有盗刼其家。家人皆窜匿。惟姑不能去。卢冒刃立姑侧。为贼捶掠几死。贼退。人问何为不惧。答曰。人所以异鸟兽者。以其有仁义也。今邻里急难尚相赴。况姑可委弃耶。姑曰。岁寒然后知松栢之后雕。吾乃今知妇之心矣。

  封景文

  殷保诲妻封氏。名绚。字景文。吏部侍郞敖之孙也。能文章草隶。保诲历官台省。始举进士时。文卷皆内子为之。动合规式。中外皆知。黄巢入长安。保诲宵遁。贼悦封色。遂执之。诱悦万端不为动。贼怒曰。从则生。不从请膏我剑。封骂曰。我公卿子。守正而死犹生也。终不从逆贼手。遂遇害。保诲归闻之。一号而绝。

  李拯妻

  李拯妻卢氏。美姿容。能属文。拯咸通末擢进士。累迁考功郞。黄巢乱。避地平阳。僖宗召为翰林学士。帝出宝鸡。陷于嗣襄王煴。煴败拯死卢氏伏尸哭。王行瑜以兵逼之不从。胁以刃。断一臂而死。

  郝戭妻

  郝戭妻聂氏。石州定胡人。事舅姑以孝闻。戭笃行苦节而不仕。姻族语聂使劝戭。聂曰。吾不德无以助君子。矧敢强其所不欲以累其高哉。

  当涂聂氏

  聂氏。南唐当涂人。年十三随母采薪。母为虎攫去。女从后持刀跳虎背。竟抱虎项刺杀之。收母尸归葬。

  李新声

  李新声。邯郸李严女也。太和中。张谷纳之以备歌舞。及刘从谏得父封。谷以穷游佐其事。新声谓谷曰。妾侍明公。除歌酒外不足以应顾问。然食人之食。忧人之忧。理也。自刘氏奄有全赵。更改岁时。未尝闻以一缕一蹏为天子寿。况从谏擢自儿女子手中。一旦袭此家业。苟以不法而得。亦以不法而终。是不为齐鬼所酬而死于帐下。幸矣。孰谓公反从其事哉。若不能早折其肘臂。则宜脱履西去。大丈夫勿顾一饭恩。以骨肉腥徤儿衣食。言讫。悲泣流落。谷不决。竟从逆死。

  余洪敬妻

  余洪敬妻郑氏。建州人也。南唐平建州。郑有殊色。禆将王建封逼之。刼以白刃不为屈。建封嗜人肉。掠少妇百许。日杀其一具食。引郑示之曰惧乎。郑曰。愿早充君庖。为幸多矣。建封终不忍杀以献查文徽。文徽甚爱之。百计必欲相从。郑大骂曰。王师吊伐。凡义夫节妇。特加旌赏以劝天下。王司徒起自卒伍。不知礼义无足怪。君侯读圣贤书。为国大将。当表率群下。风励远人。乃欲加非礼于一妇人以逞无厌之欲。妾有死而已。文徽大惭。下令军中召其夫付之。

  刘仁赡妻

  五代时。周围唐寿州。唐节度使刘仁赡。其幼子崇谏夜泛舟渡淮。为小校所执。仁赡命腰斩之。监军周廷构求救于夫人。夫人曰。妾于崇谏非不爱也。然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若贷之则刘氏为不忠之臣。妾与公何面目见将士乎。趣命杀之。然后成丧。将士皆感泣。后廷构以城降。仁赡死之。世宗遂徙城下蔡而复其军。曰吾以旌仁赡之节也。

  侯延广乳母

  五代。汉隐帝时。王景崇杀侯益家七十余人。益子仁矩在外得免。仁矩子延广尚在襁褓。乳母刘氏以己子代死。抱延广而逃。乞食至于大梁。归于益家。

  后唐刘后

  后唐太祖至州。上源驿之变。太祖愤忿。欲回军攻之。刘后时随军行。谓太祖曰。公为国讨贼而以杯酒私忿攻城。卽曲在于我。不如回师。自有朝廷可以论列。于是班师。天复中。周德威为汴军所败。太祖危惧。与德威议出保云州。刘后曰。妾闻王欲弃城而入外藩。谁为此画。曰。存信辈所言。刘后曰。存信辈本北藩牧羊儿。谁知成败。王常笑王行瑜弃城失势。被人屠割。今复欲效之耶。王顷岁避难达鞑。几遭陷害。赖遇朝廷多事方得复归。今一旦出城。便有不测。焉能远及北蕃。遂止。居数月。亡散之士复集。军城安堵。刘后之力也。

  宋昭宪后

  昭宪后者。安喜杜氏女。宋太祖之母后也。太祖卽帝位。后愀然不乐曰。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此吾所以忧也。当疾革。召太祖谓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祖考及太后之遗庆也。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故汝得至此。汝当传位于弟。以次及子。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也。宋史称其知社稷之至计云。

  宋祖黄婆

  宋太祖微时行过黄陂。遇渴求水。黄婆见而异之。具礼数进酒。且曰酒禁严。愼勿泄。太祖曰诺。后卽位。蠲阖邑榷酤。

  宋太祖姊

  艺祖将北征。京师喧言欲立点检为天子。太祖告其家曰。外议讻讻。将若之何。时太祖姊在厨下。举面杖击之曰。丈夫临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间恐怖妇女耶。

  魏国公主

  宋魏国公主。太宗皇帝女也。帝尝发宝藏观诸女。主一无所取。眞宗时归驸马都尉李遵勖。遵勖贤。宾客皆一时贤士。主亲膳饔之。尝有盗入其第。有司多所讯捕。主恐其冤也。请出所逮人而以私钱募告者诇缉之。乃果得眞盗。遵勖卒。衰麻未尝去身。服除燕禁中。帝为簪花。辞曰。未亡人誓不复御此矣。竟不受。疾革。帝召诸子问所欲。主曰。岂可以母病故徼赏耶。戒母得有言。遗令柩中无多藏。以时服敛如驸马没时。卒。

  寇莱公母

  寇莱公凖少时不修小节。每爱飞鹰走犬。太夫人性严重。每不胜怒。举秤槌投之。中足流血。由是折节从学。及贵。母已亡。每扪及疮痕。辄感念悲思不能已。

  女镜卷六终

  ●女镜卷七

  江阴夏树芳茂卿采辑

  毕士安母

  毕士安。字仁叟。云中人。事继母祝氏以孝闻。祝氏曰。学求有获。必参师友。奈此孤陋何。乃相与如宋又如郑。得杨璞韩丕刘锡诸名公为友。因为郑人。景德中。与寇凖并作相。凖好使气。用公重德以鎭之。上谓凖曰。士安君子人也。饬躬愼行有古人风。

  任梦臣女

  宋任梦臣。任西川路提点刑狱。以廉节称。及卒。遗二女。赵清献公守成都。怜其家贫女幼。率僚属以俸助之。二女辞不受。曰不敢以此污先君清德。使者强纳之。旣行。以原物牓于门壁。付之守吏。封识宛然。

  苏易简母

  苏易简。字太简。桐山人。太宗时翰林学士。一日上赐酒曰。君臣千载会。易简对曰。忠孝一生心。上大喜。母薛氏以贤德闻。太宗召入禁中。赐冠帔。命坐。问之曰。母用何教。子成令器。薛顿首曰。妾无所教也。幼惟束之礼让。长惟敦之诗书。帝太息曰。眞孟母也。

  夏英公母

  夏竦为丹阳主簿时。侍母燕坐。见庭雀双舞俱没于地。发之。得金莺二。母命瘗之。竦因筑亭其上。后人掘地求之不得。遂为池。

  秋水

  眞宗宴近臣。语及庄子。忽命呼秋水。至则翠鬟绿衣小女童也。诵秋水一篇。闻者竦异。

  包繶妻

  宋谭州倅包繶妻崔氏。合肥人。孝肃公拯子妇也。繶蚤亡。惟一稚儿存。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使左右尝之。崔蓬垢涕泣出堂下曰。翁。天下名公也。妇得执澣涤共养。厚幸矣。生为包氏妇。死为包氏鬼。其敢。污家声乎。后稚儿亦卒。母吕自荆州来挟与归。欲嫁之。曰。丧夫守子。子死孰守。崔曰。昔之留非以子也。义不二也。况舅没姑老。其何能去。母怒曰。死宁死此。不独归矣。崔曰。母远来。义不当使母独还。然至荆州傥以不义见迫。必绝于尺组之下。遂偕母归。母见其终不可夺也。卒归之。以节终。

  刘温叟母

  刘温叟。方正守道。以名教为己任。幼失怙。母以贤德相砥砺。温叟为翰林学士。私庭拜母。母命二婢擎公服金带置于阶下。谓温叟曰。此汝父长兴中入翰林所赐也。自先君子薨背以来。常惧家门替坠。今汝能致身青云。继父之职。可服之无愧矣。因欷歔掩泣。温叟服地号恸。退就别寝。追慕数日然后服之。士大夫以为得礼。

  张待制夫人

  张待制夫人鲁氏。申国夫人之姊也。最钟爱其女。居常微细。教之必有法度。幼女嫁吕荣公。一日夫人来视女。见舍后有锅釡之类。谓申国夫人曰。岂可使小儿辈私作飮食坏家法耶。

  吕荣公母

  吕荣公希哲。母申国夫人。庄严有法。每教公事事必循规矩。甫十岁。祈寒暑雨。侍立终日。不命之坐不敢坐也。平居虽盛热。在父母长者之侧。不得去巾袜缚袴。行步出入。无得入茶寮酒肆。市井里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不正之书。非礼之色。未尝一接于目。故公德器大异于人。荣公夫人仙源。尝言与侍讲为夫妇。相处六十年。未尝一日面赤。自少至老。虽衽席燕处未尝戏笑。荣公处身如此而每叹范内翰以为不可及。

  章穆王后

  宋眞宗欲与章穆王皇后。及后宫游内库。后辞曰。妇人之性。见珍宝财货不能无求。夫府库者。朝廷所以养六军。备非常也。令耗损于妇人。非所以重社稷。眞宗遂止。

  光献曹后

  宋仁宗光献曹皇后。仁慈惠下。绝无妬猜。美人张氏册为贵妃。命宋祈就院写诰。内外命官持节授册印。略如册皇后仪。宫闱侧目以为僭上。后独处之裕如。曾欲假后葢出游。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庆历八年。卫士作乱。夜入禁中。越屋叩寝殿。后闻变卽起。帝欲奔出。后闭门拥持。趣召都知王守忠引卫兵分入。贼伤宫嫔。声彻帝所。宦者欲以乳媪殴小女绐奏。后叱之曰。贼在禁近杀人。敢妄言耶。阴遣人挈水踵后。贼果举火焚帘。水随灭之。会守忠兵至。贼就擒焉。仁宗夜暴崩。后悉敛诸门钥置于前。召皇嗣子入。及明。宰臣韩琦等至。奉皇储卽位。是为英宗。尊后为皇太后。后检抑曹氏及左右臣仆。分毫不以假借。廷闱肃然。神宗卽位。信任王安石。后流涕道其纷更变乱。帝从之。又李定摭入苏轼诗词。巧肆中伤之计。后力为申捄乃免。

  宣仁高后

  宋英宗宣仁高后。亳州蒙城人。禔躬方洁。不阿外氏。英宗以后弟内殿崇班。士林供奉。久欲迁其官。后谢曰。士林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先及后家。比辞之后。侄公给公纪皆啬其秩。从父遵裕坐西征失律。蔡确欲献谀以固位。乞复其官。后弗许。廷试举人。有司奏请循天圣故事。帝后皆御殿。后曰。母后当阳。非国家美事。况天子正衙岂所当御。就崇政殿足矣。神宗信任王安石。变乱法度。后屡止不从。哲宗嗣位。卽散遣京城役夫。止禁庭工伎。出近侍无状者十三人。任司马光吕公着辅政。除青苗复差役以苏民困。后尝有言曰。苟有利于社稷。吾无爱于发肤。天下称为女中尧舜。册立孟氏为皇后。语哲宗曰。得贤内助非细事也。旣而叹曰。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及疾不豫。吕大防范纯仁等问疾。后曰。老身殁后。公等亦宜早退。其先见之明。虑患之深若此。

  谢希孟

  谢希孟。字母仪。景山妹也。希孟诗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有古幽闲淑女之风。非特妇人之能言也。有文集行世。欧阳公作序。

  钦圣向后

  宋神宗钦圣向皇后。河内人。哲宗立。尊为皇太后。宣仁太后命葺庆寿故宫以居。后辞曰。安有姑居西而妇居东。渎上下之分。不敢徙。遂以庆寿后殿为隆佑宫居之。绍圣元年。有司议造后大安辇。后以元丰中生辰置酒宫中。谓帝曰。宣仁太后之贤。古今未有其比。奸臣肆为谤诬。虽尝下诏明辨而国史尚未删定。吾意在天之灵。不无望于帝也。帝悚然。乃召范冲重修。冲乃为神宗考异。明示去取。旧文以墨书。删去以黄书。新修者以朱书。世称朱墨史。又为哲宗辨诬录。由是二史得正而奸臣情状益着矣。

  司马光妻

  清河郡君张氏。尚书存女。温国公司马光妻也。和柔敦实。自始嫁至瞑目。未尝有忿懥之容。婢误以沸汤泼足。病月余。仅一批其颊而止。公居宦邸。一夕遇盗。笥中衣亡。天寒无纩絮。颇嗟叹之。郡君笑曰。但愿身安。衣可复有。公为之释然。

  蔡高妻

  蔡高。字君山。襄之弟。景佑中擢进士。迁太康主簿。卒于官。妻程氏。年二十。县人哀其贫。以钱若干为赙。程泣曰。家世廉吏。岂以阿堵污吾夫。却去。旣归乡里。以雪操自持。足不窥戸外。

  欧文忠母

  欧阳修母郑氏。生公甫四岁而孤。尝于雪夜。以荻拨地炉寒灰画字教之书。尝谓公曰。汝父尝夜览囚册。屡废而叹。吾问之。曰死狱也。求其生而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憾也。矧求而有得耶。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岂天道哉。修服之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