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郭震(重见。)
  
  徐恽(见殿中。)
  
  孙济(见殿中。)
  
  萧隐之(见郎官户外。)
  《旧书食货志》(上):时江淮钱尤滥恶,有官钅卢、偏钅卢、棱钱、时钱等数色。宋开元六年,遣监察御史萧隐之充江淮使。隐之乃令率户出钱,务加督责。百姓乃以上青钱充恶钱纳之,其小恶者或沉之于江湖,以免罪戾。于是市井不通,物价腾起,流闻京师,隐之贬官。(《新志》同。)
  
  李如璧《新表》:武阳房守一孙如璧,官监察御史。 《旧崔日知传》:京兆尹崔日知坐赃,为御史李如璧所劾。(《新传》同。) 颜真卿《宋开府碑》:狂竖权梁山,构逆长安,有司深探其狱,敕公按覆,如京兆司录李如璧等百余家,皆以借宅假器,悉当连坐。公以婚姻假借,天下大同,至于京城,其例尤众。知情即是同反,无罪不合论辜,凶渠之外,一切原免,天下欣服焉。(《颜鲁公文集》四。) 《广异记》:李︹友者,御史如璧之子。
  
  卢(见郎官金外。)
  《御史台记》:唐殿中内供奉卢持法细密,虽亲故贵势,无所回避,举止闲雅,必翔而后集。(《太平广记》二百四十九。)
  
  陈希烈(见侍御。)
  
  杜暹(见侍御、殿中。)
  《旧传》:开元四年,自大理评事迁监察御史,往碛西覆屯,累迁给事中。
  (《新传》同。)
  
  张季(见郎官户中。)
  韩休《授皇甫翼等监察御史制》称,朝议郎行醴泉县尉张季。(《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详下皇甫翼注。)
  
  张宣明《大唐新语》(八):张宣明有胆气,富词翰,尝山行见孤松赋诗,凤阁舍人梁载言赏之。为郭振判官,使至三姓咽面,因赋诗,时人称为绝唱。
  
  蒋挺(见郎官封中。)
  《旧张廷圭传》:开元初,监察御史蒋挺以监决杖刑稍轻,敕朝堂杖之。
  (《新传》略同。)
  
  萧诚(见郎官勋外。)
  
  刘太童
  皇甫翼(见殿中。)
  韩休《授皇甫翼等监察御史制》:敕。朝议郎行河南县尉皇甫翼、轫议郎行长安县尉韦绍、朝议郎行醴泉县尉张季等,备闻清操,雅有深识。进乃安卑,退非求誉。察其才行,副是名实。任之举直,可以触邪。并可监察御史。(《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
  
  萧讠岁(见郎官金中。)
  
  王丘(见郎官封中。)
  《旧传》: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新传》同。)
  
  韦绍《新表》:韦氏南皮公房司戎大夫知人子纲,字纲,初名绍,陈王传。 玄宗《戒州县扰民敕》:雒阳令韦绍、县尉颜思宾辄有科率,拟备祗供,虽事未行,终是专擅,宜贬出。河南尹孟温礼,虽不觉察,状异知情,宜特宽舍。(《大诏令》。) 《新韦绳传》:举孝廉,以母老不肯仕。窬二十年,乃历长安尉,擢监察御史,更泗、泾、三州刺史。 韩休《授皇甫翼等监察御史制》称,朝议郎行长安县尉韦绍。(《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详上皇甫翼注。)
  
  杜令昭(见侍御、殿中。)
  
  宋鼎(见殿中。)
  
  崔液(见殿中。)
  
  翟璋(见侍御。)
  
  刘日政(见殿中。)
  《会要》(八十五):开元九年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奏洛阳县尉刘日贞等充劝农判官。
  
  宋温瑷(见侍御、殿中。)
  
  张景明(见侍御、殴中,又见下。)
  
  罗承锡(见侍御、殿中。)
  
  曲先冲(见殿中。)
  
  崔慎从
  宋遥(见侍御、殿中。)
  
  慕容琦(又见下。)
  《会要》(八十五):开元九年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奏华州录事参军慕容琦等充劝农判官。 《新宇文融传》:宇文融奏慕容琦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括正丘亩,招徕户口而分业之。
  
  郑虚心《新表》:郑氏北祖房密令耀子虚心,亳州仓曹参军。 韩休《授郑虚心监察御史制》:敕。左拾遗内供奉郑虚心,茂其德业,蕴是辨词。识通于政理,行著于公直。清可励物,正以绳逢。褐衣召见,既司谏省之职;绣服承荣,俾奉宪闱之任。可监察御史。(《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
  
  吕元泰《新宋务光传》:神龙中,有清源尉吕元泰上书,言时政不报。
  
  张向(见侍御。)
  
  杜昱(见郎官户外。)
  
  韦洽(见殿中。)
  《新宇文融传》:奏韦洽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括正丘亩,招徕户口而分业之。 《会要》(八十五):开元九年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奏汾州录事参军韦洽等充劝农判官。
  
  崔训《新表》:博陵大房崔氏秘书监行功孙、(见左中。)子训,文州刺史。
  《旧张嘉贞传》:开元八年,张嘉贞为中书令,殿中侍御史崔训等皆为所引,位列清要。
  
  杨至玄《新表》:杨氏越公房司勋郎中元政子(见勋中。)志玄,殿中侍御史。
  柳宗元《亡妻弘农杨氏志》:司勋生殿中侍御史讳某。(原注:讳志玄。《河东先生集》十三。)
  
  马光淑(见殿中,又见下。)
  
  张樽(见侍御、殿中。)
  
  魏季随(见郎官膳中补。)
  
  许融(见侍御、殿中,二见。)
  
  穆思泰《元和姓纂》(一屋):兰州刺史穆固信生思泰,河南人。不详历官。
  《通典》(《职官》六):开元初,穆思泰为御史里使。(详侍御翟璋注。)
  
  薛自劝(见殿中,又见下。)
  
  吕霈(又见下。)
  《旧吕元膺传》:祖霈,殿中侍御史,郓州东平人。(《元和姓纂》八语作‘监察御史吕霈’。)
  
  卢恰(见殿中。)
  
  李谌《新表》:赵郡李氏东祖房都水丞仁颖子、左庶子讷弟(见勋外。)谌,监察御史。
  
  卢金友《新表》:大房卢氏刑部员外郎庄道子金友,水部员外郎、滁州刺史。
  
  冯光嗣(见殿中。)
  
  乔梦松(见侍御、殿中。)
  
  胡景济
  樊希一
  霍庭玉(见侍御、殿中。)
  
  慕容琦(重见。)
  
  霍栖梧(见殿中,又见下。)
  
  库狄履温(见殿中。)
  
  李庭诲(见殿中。)
  
  韩琬(见殿中。)
  《旧良吏裴怀古传》:在幽州时,韩琬以监察御史监军。
  
  崔颂颉真卿《崔孝公陋室铭记》:开元二十七年十一月,崔公薨,故吏前监察御史博陵崔颂为公行状。(《颜鲁公文集》十四。) 张九龄有《司马崔颂和晨出郡舍林下诗》。(《曲江塞》三。)
  
  宋希玉《唐会要》(八十五):开元九年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奏太原兵曹宋希玉等充劝农判官。
  
  裴令臣(见侍御、殿中,又见下。)
  
  李《新宗室表》:惠宣太子房薛王业子,嗣薛王。 《新韦坚传》:监察御史嗣薛王从坐韦坚罪,免官被窜。 《旧惠宣太子传》:子嗣薛王为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同正员。天宝五载,坐舅韦坚,贬夷陵郡别驾。 常衮《授李侍御史知杂事制》:殿中降御史内供奉李,宗室良才,士林雅望。
  (《全唐文》四百十一。)
  
  吴太玄(见郎官仓外。)
  苏《授吴太玄宋城县令制》:敕。朝议郎行监察御史吴太玄,清以立身,严于持法。谣成避马,实惮于霜威;政伫迁蝗,俾闻于风教。可行宋州宋城县令,散宫如故。(《文苑英华》四百十五。)
  
  冯绍烈(见侍御、殿中。)
  
  竹承构(见侍御,二见。殿中,又见下。)
  
  粱勋《会要》(八十五):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又奏加伊阙县尉梁勋等充劝农判官。
  
  杨光羽(见殿中。)
  
  李畲(重见。)
  
  吕霈(重见。)
  
  苻子璋(又见下。)
  《元和姓纂》(十虞):唐金州刺史苻子圭弟太子舍人璋,临渭人。 《文苑英华》(二十四)有符子璋《漏赋》。
  
  崔谭(见郎官左小,又左侧,二见。)
  
  崔季重《新文艺》(中)《苏源明传》:天宝间,济阳郡太守李亻以郡濒河,请增领宿城、中都二县以纾民力。二县,隶东平、鲁郡者也。东平太守苏源明议废济阳,析五县分隶济南、东平、濮阳。诏河南采访使会濮阳太守崔季重、鲁郡太守李兰、济南太守田琦及源明、亻五太守议于东平,不能决。既而卒废济阳,以县皆隶东平。
  
  张昶(见殿中。)
  
  班景倩(见侍御、殿中。)
  
  郭(殿中,又下,二见。又左侧。)
  
  何千里(见殿中。)
  
  封希颜(见侍御、殿中。)
  
  韦仲昌(见殿中。)
  
  李昂(见侍御、殿中。又见下,又左侧。)
  
  张具瞻(见郎官左中,又左侧,二见。)
  
  刘同升(见郎官户中,又左侧。)
  
  周择从《新表》:永安周氏、楚州刺史伯瑜子择从,宣州刺史。(《姓纂》同。)
  《吴兴志》:周择从,天宝五年自饶州刺史授改洪州刺史。(《统纪》云:六年迁宣州。)顾况《湖州刺史厅壁记》:其鸿名大德,国朝则周择从令闻也。(《文苑英华》八百一。《文粹》七十三。) 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师周姓,叔曰择从,尚书礼部侍郎。(《河东先生集》六。)
  
  元光谦《元和姓纂》(二十二元):元光嫌,考功郎中、给事中,河南洛阳县人。
  (疑是‘光谦’之误。)《通典》(《职官》六):开元初,元光谦为御史里使。
  (见侍御翟璋注。)
  
  宋询(见侍御、殿中。)
  
  章恒(见殿中,又左棱左侧二见。)
  
  王翼(又见下,又左棱,又左侧,二见。)
  《新后妃》(上):《贵妃杨氏传》:天宝中,四方争为怪珍入贡,动骇耳目。广陵长史王翼以所献最,擢户部侍郎,天下风靡。 徐安贞《授王翼殿中侍御史等制》:敕。朝议郎行监察御史王翼、五从弟朝请郎行监察御史级等,咸以贞固,爰司察视。骤闻举直,亦既惩奸。岁月增深,升迁有序。并可殿中侍御史。
  (《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李级见下。)
  
  程烈(见郎官户外。)
  
  李谨度(见殿中。)
  
  裴敦复(见侍御,又左侧。)
  
  赵宾(见郎官祠外,又左侧,二见。)
  
  杜庭诫(又左侧。)
  《唐会稽大守题名记》:杜庭诫,天宝六年授,七年拜晋陵太守兼按察使。
  (《会稽掇英总集》十八。《嘉泰志》略同。)
  
  陈九言《元和姓纂》(十七真):湖州刺史陈骞之生九言,右司员外,京兆长安人。
  孙逖《授陈九言等起居舍人制》称,朝议郎守太子舍人、摄殿中侍御史、朔方节度判官陈九言,可行起居舍人,散官如故。 《石刻尚书省郎官石记序》题朝散大夫行右司员外郎陈九言撰。(开元廿九年。《戏鸿堂帖》。)
  
  郑溥(重见。)
  
  李忄登(见殿中。)
  《旧忠义传》(下。)开元九年,为长安尉,属宇文融为御史,括田户,奏知名之士李忄登等为判官,摄监察御史,分路检察,以课并迁监察御史,骤历兵吏部郎中、给事中。《会要》(八十五):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又奏加长安县尉李登(疑误。)充劝农判官。
  
  李秀芝(见殿中。)
  
  贾晋《新表》:贾氏刑部郎中滑州刺史敬言孙、礼部员外郎令思子晋,卫尉卿。
  《元和姓纂》(三十五马):刑部郎中、州刺史庆元生晋。不详历官。(疑脱一代。) 《新宇文融传》:融奏贾晋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括正丘亩,招徕户口而分业之。《唐会要》(八十五):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又奏加渭南县尉贾晋充劝农判官。 《文苑英华》(五百五十一)有贾晋《封锺官不充亭长易传判》。
  
  夏侯(见殿中。)
  
  张氵兑(见侍御、殿中。)
  
  严杲(见郎官勋外。)
  
  张利贞(见郎官金外,又左侧,三见。)
  
  房自谦《唐会要》(七十六):开元十二年,将帅科房自谦及第。 (《纬略》同。)
  
  彭杲《新书食货志》:玄宗时,牛仙客为相,有彭果(疑‘杲’,下同。)者,献策广关辅之籴,京师粮廪益羡,自是玄宗不复东幸。 《资治通监》(《唐纪》三十一):天宝四载五月壬申,以光禄少卿彭果代裴敦复,(见吏中,又上。)
  充岭南五府经略等使。 《旧玄宗纪》下:天宝六载三月戊戌,南海太守彭果坐赃,决杖,长流溱溪郡,死于路。 《旧卢奂传》:南海郡利兼水陆,环宝山积,刘巨鳞、彭杲相替为太守、五府节度,皆坐赃钜万而死。 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荣阳郑公墓志铬》:彭果领五府,奏公为节度判官,会果坐赃,连累僚佐,贬光化尉。(《白氏文集》四十二。) 玄宗《流彭果诏》称,岭南五府经略采访使、光禄少卿、兼南海郡太守、摄御史中丞。又《遣使分祀岳渎文》称,宜令光禄少卿彭果祭河渎。又王谏有《彭氵兑权殡志铭》文称,祖杲,御史中丞、岭南采访使。(《大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