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鸳鸯谱


  侍郎 【隋炀帝初置礼部侍郎唐因之龙朔中为司礼少常伯掌策试贡举及斋郎弘崇国子生等事旧制考功员外郎贡举李昂为进士李权所诋朝议以考功位轻不足以临事上次年遂以礼部侍郎掌焉本朝官制元丰正名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除户部侍郎谢景温为礼部侍郎自始正除尚书关】

  正士不宜去朝廷 【中兴系年录中丞张守谥文靖除礼部侍郎力辞不拜上命吕颐浩召至政事堂中谕以正士不宜轻去朝廷守乃受命】 乞改定乐章 【周益公集洪适权礼部侍郎上初讲郊祀公乞筵昨德寿宫及改定乐章人皆谓曰礼与时得之】 彗见言时政 【东都事畧刘正夫字德初除礼部侍郎彗见诏求直言正夫条时政十余事大畧重名器轻赋敛戢干戈节赐予选人材惜民力鉴祖宗成宪谨持盈守成之道徽宗嘉纳之】 老成不沽激 【绍兴开吕广问为礼部侍郎土谓大臣曰广问老成不沽激往时荐之者多】 冲天羽翼 【朱晦庵集张魏公复除知兴元府巳登丹除礼部侍郎名对便殿上慰劳宣谕曰朕将有为正欲一飞冲天而无羽翼者卿为朕留意当专入用】 兄弟五为礼部 【唐崔氏兄弟六人邠郾郓凡为礼部五吏部再居米德里措便斋宣宗曰郓一门孝友可为土族法因题目德星堂后京兆民即其里为德里社】 父子同贰南省 【崔挹子湜先是湜为兵部侍郎挹为礼部侍郎父子同为南省副贰有唐以来未有此事】 宽信好士 【唐柳璟字德辉为礼部侍郎为人宽信好接士称人之长游其门者他日皆显于世】 重于宰相 【唐韦练为礼部侍郎取士抑行华先行实尝奏曰礼部侍郎重于宰相帝曰侍郎是宰相除安得重曰然为陛下东宰相者得无重乎帝美其言】 自常少迁 【贺知章从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兼授学士一日并谢讫谒宰臣源侍中曰贺公久着盛名今日一时加二荣命并为学士与侍郎二者孰为美燕公曰侍郎自皇朝以来为衣冠之华选自非履历清要望实具美者无以居之虽然终是具员之吏又非往贤所慕学士者怀先王之道为绪练轨仪蕴杨班之词彩兼游夏之文学始可处之无愧二矣之中此为愈也】
  起联
  小宗伯 亚春宫  词苑疏荣 仪曹进贰  芳名久着于金瓯 特简伫登夫王铉  礼乐之对丹墀夙着鳌头之望 阊阖之开黄道直趍豹尾之班  诞膺昼接 晋贰春官  星明五纬履声动天土文昌 光烛八弦斧漾仰朝端宗伯  绍芳声于杏坛 翔英声于萟苑  北斗望尊礼乐赞璇玑元化 南宫秩峻旗常冠卿月僊班  恩戴鳌而知重 报衔雀以难酬  典礼乐于南宫雅重槐阶之硕望 振声华于北斗亲承枫陛之隆知  疏违问道 愧切循墙  南宫虚长贰宫即彤伯之同 东壁衡文两命极贺公之选  益新绵蕞之仪 亟应行麻之谶  惟王使掌邦礼方新周典之修 咨伯汝作秩宗遂正虞廷之命  丹青一代 明白百王
  警联
  能典三礼作秩宗本是君宜之旧 不离内庭至公辅旋观帝命之新  晋贰仪曹 订盟仙籍  体伯夷之清直凛然有玉鉴氷弦之气 掌春官之和洽穆乎如金镛宝瑟之风  由词垣而历宫寀久隆校文抽史之声 自端尹以晋春卿葢懋迪德沃心之助  太平六典巳知周宰相之有人 绵蕞诸生宁若汉奉常之不古  知宣室寅清 识沙堤早筑  使命冢宰而统百官无以易此 况作秩宗而典三礼何以假为  南宫听履 北阙飞缨  宗伯权尊曾摄图书于秘府 穆清地密宜陪法从于甘泉  肇兴礼乐 协赞元良  蚤看花于皇路九苞翔阆囿凤毛 暨视草于木天五色织天孙鸾锦  申命二卿 典司三礼
  结联
  为帝师为王佐三台光映星躔 作霖雨作济舟万厦依先冷署  更辱栽培 少深铭镂  红云雉尾每听中禁以萦怀 明月燕山谨肃荒函而抒  望清光于造凤 附尺素于来鱼  蛮烟瘴雨但深款段之思 辅义怀仁无待羔羊之祝  敬申一介微忱 敢候万年景福  问翘材之馆或幸厕散樗卷曲之楶 备储药之笼愿不弃溲渤菅蒯之用

  郎中 【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有仪曹郎掌吉凶礼制皆礼部郎中之职也隋礼部曹置侍郎二人炀帝除侍字又改仪曹唐因之称郎中龙朔二年改司礼大夫 本朝官制见尚书门元丰正名初除刘挚王子诏大朝会则尚书奏藩国贡物凡庆物若谢则郎中员外郎分撰表文建炎三年诏礼部郎官】

  士林高选 【曲阜行上官均制南宫舍人士林高选】 位近司清 【公是谢表太微之星郎位甚近宗伯之属礼为司清】 订礼文职笺奏 【曲阜除邓忠臣制曰仪曹部还参计礼文兼职□奏非富儒学未易处也】 撰春秋谢衣表 【石林燕语旧大朝会等处庆贺及春秋谢赐衣请上听政之类宰相率百官奉表皆礼部郎官之职大观以后朝廷庆贺事多非常例郎官不能得其意蔡京乃命中书舍人杂为之此又不欲有所去取于是间参取首尾或摘其一二联次比成之当时谓之集句表礼部所撰惟春秋两谢赐衣表而巳】 名表士林称诵 【楼攻媿集汪大猷字仲嘉除礼部员外郎南宫名表一出士林□诵之】 论明堂合祭 【吕东莱集王居正字刚中绍兴元年除礼部员外郎上将祀明堂有司疑于严父之文公立议请合祭天地奉 太祖太宗配诏礼部议是无州守臣言甘露隆图以闻公请却其图勿内台臣继劾守夺其州】 请庙祫不加尊号 【言行录刘敞字原父天子将视太祫于太庙丞相欲加上尊号公以祀部兼领名表丞相请撰表公说止之遂上疏章凡四天子得公奏曰我意本谓当如此遂断章表不受公于是忤时相】 好典故学 【南吏孔逷好典故学为齐尚书仪曹郎屡箴阙礼上曰孔逷真所谓仪曹不忝厥职也】 小仪 【杜牧顷于宰执求小仪不遂】
  起联
  新承天宠 峻擢郎曹  先膺帝命 进擢春曹  颁命龙墀 升华鸡省  东璧秉青黎之炬巳腾耀于文星 南宫号瑞锦之窠更分辉于郎宿  疏渥宸庭 兼荣星省  南宫典礼九重嘉寅亮之勋 东海守疆三载乏循良之绩  显设容台文物 发辉郎省光华  紫拯翔辉台省倚含香之重 彤闱振采清朝振典礼之华  蒋官目人之选 北门学士之阶  鸡省为郎小试南宫之选奏 凤池入直行演西掖之丝纶  咨伯以典三礼 贰公而弼一人  美其职则称瑞锦之窠 珍其材则为清庙之器  典三礼为王制之宗 司五常乃公议之主
  警联
  掌丝纶于百日常继唐人之诗 记帡幪于万间愿广杜厦之芘  典在容台 啚陈王会  属列春官则为下大夫之职 印司礼部则有名表郎之称  不愧秩宗之训 求摹常伯之规  台阁上仪典司之有赖 礼文盛作润色之尤长  烁离光而羽仪上国 敷贲文而斧藻太平  含香握兰特假途于是耳 簪笔持橐将不日而见之  秉寅清而秩三礼 辑玉瑞而协万邦
  结联
  晋秩春官适阳回于青殿 亮工天府知道契于紫宸  轶虞廷秩宗之选 列周家衮职之同  枫扆恩深至夜分而秉烛 礼文隆重每日旰以含香  黼藻侈美寰区 柱石摇高海宇  枫宸楃节扬逵路而瞻使星 兰署含香燮台曜而悬卿月  欢腾南鹭之班 望重夔龙之列

  ○兵部

  尚书
  侍郎
  郎中

  尚书 【本朝兵部掌武举民兵厢工军卤簿及蕃夷官员承袭之事凡联其什伍而教之战兵部武选之制效贡举法若遣将出兵露布奏征必告于庙其属有三曰职方邵县地图蕃夷归附之事隶焉曰驾部辇辂车乘□牧驿传之事隶焉曰库部军器仪仗卤簿供帐之事隶焉神宗正名之初尚书犹未除人元丰五年九月诏应缘边义勇保甲事并隶枢密院其余民兵悉隶兵部建炎三年并卫尉寺归真部】

  实掌戎政 【曰居易行□公绰制惟兹夏官实掌戎政】 视事南省 【唐李辅国为兵部尚书视事南省使武士戎装夹道】 知无不言 【朱晦庵撰黄□明墓志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每当入直上常先 遣人候视至则亟召入坐语从容月余一再见公知无不言】 制军诘禁 【周礼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军诘禁以紏邦国】 尚简率 【唐李怀远除兵部尚书虽久居荣名弥高简率常乘款叚马左仆射豆卢钦望曰公荣贵如此何不买骏马乘之答曰此马幸免惊蹶无假别求闻者叹服】 用九法 【钱珝授陆扆兵部尚书制云周之九法历代用焉故夏官之重高位之虚】 论制狄在民 【中兴系年录兵部尚书王庶论制狄之道在于民周文王问太公以为国太公曰爱民而巳兵书无不本诸受民者上叹曰大臣才也遂拜枢密副使】 郊祀劾后主乱行 【言行录上祀南郊苏轼以兵部尚书为卤簿使上因太庙宿斋行礼毕特至青城忽有赭伞犊车并青葢犊车百余乘冲突而来公呼御营廵检使立车前曰西来谁何敢尔乱行曰皇后并某国夫夫大某大长公主也公即于青城上疏劾之明日中使传命申勅所司严整仗卫】
  起联
  戎曹 夏官  戎部 司戎  涣号辰庭 升华武部  畴庸东掖 率属西曹  夏官之属六十久虚司马之称 武王有臣三千斯掌戎车之政  涣膺天宠 晋长夏官  玉斧登坛独握折冲之寄 金台锡命悉隆专间之权  作新牙纛之威 再屹金汤之固  帷幄运筹元老奏安攘之烈 丝纶锡命帝心属社稷之臣  巍然鼎鼐元臣 展也岩廊十相  六合清夷欲至尊不忧社稷 八方□劾必藩篱永固金汤  固内地之本根 壮山川之保障  夔龙位次三台八表仰羽仪之重 司马权专九伐六师总筹畧之雄  威鬯华夷 庆贻远迩
  警联
  铁阵金城国家仗精神于元老 苍松翠栢夷夏瞻气色于长安  苍生望重 胡骑心寒  策失韬铃六司倚司马之重 谋筹帏幄九边藉变豹之功  忠独简于帝心 命特隆于武部  二酉胸蟠语宁专于帋上 四夷掌玩虏即在其目中  肃貔貅而闲刁斗 安边境而立功名  乌孙通译解魋结而披衣冠 赤子讴歌出水火而登袵席  远息鲸鲵之浪 屹标貔虎之威  紫塞榆关惟本兵之是倚 奴酋丑虏知中国之有人  文武为万邦之宪 精神折千里之冲
  结联
  圻父王之爪牙周盖专于九伐 尚书帝之喉舌汉实次于三公  弭四郊多垒 壮万里长城  在冶在均幸不为化工之弃物 为□为桷愿终归匠石之棆材  龙韬贯目 虎帐生风  访询时政采王起之谋猷 议论从容显黄巾之尊宠  笔端巧敌于金汤 胷次踔踰于兵甲  常伯宠优佩摧城之宝剑 司戎职暇偃太一之灵旗  具四方岩石之瞻 植三公鼎足之望

  侍郎 【隋置兵部侍郎唐因之龙朔为司戎少常伯光宅中为夏官侍郎后复故旧制一员总章元年加一员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余见前兵部尚书门本朝官制元丰正名详见兵部尚书门元丰五年四月二十日除许将试兵部侍郎除侍郎自此始也】

  奏四事 【言行录周文忠公权兵部侍郎奏四事曰重侍从增台谏择谏司郡守久任监司郡守上曰皆今月要务也】 条八事 【东都事畧许将入为兵部侍郎条奏八事以为兵之事有三曰禁兵曰厢兵曰民兵马之事有三曰养马曰市马曰牧马兵器之事有二曰□作曰□用】 画秦蜀形胜 【北盟会编王敏节度为兵部侍郎对便殿□陈手画秦蜀形胜利害上大喜即日迁本部尚书】 不主和议 【中兴系年录兵部侍郎张焘力诋拜诏之议秦桧患之焘托疾在告桧使楼照谕之曰北扉阙人上欲以公为直院宜草出焘大骇曰愈不敢出矣若使草国书岂能曲狥意有哉焘尝思之不过一去桧不能夺遂止】 正词折羣丑 【周益公集文李文敏公邴名为兵部侍郎苖刘反露刃宫门上登楼抚谕公亟趋前叱苖刘等凶熖稍息公扣宰相朱胜非问计策传等皆在公反复镌诘人为公危公无惧色太后垂帘胜非奏变故以来能助朝廷者惟李邴郑壳乃除公翰林学士上赐亲礼畧曰卿毅然正词气折羣丑万众动色具臣腼颜】 不兼二事 【东莱集王居正字□中迁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公辞曰臣愚不足以兼二事愿尽力佐司马不受直院】 有文武材 【唐太宗以洪杨礼有文武材擢为兵部侍郎入参机务出□众攻战大臣曰越公儿郎故有家风矣】 有大臣器 【韩皋资质重厚有大臣器号称职】 父子同为省贰 【唐崔湜为兵部侍郎父挹为礼部侍郎父子同为南省副贰自唐来未有】
  起联
  决武吏之计章韎韦自肃 料边庭之情实毡帐皆惊  洛下皆知司马 南阳共号卧龙  望隆方叔壮猷克济乎南征 声茂韩公寒胆腾谣于边圉  参武部之五兵 □□官之九伐  元戎塞上威仪光动三韩草木 上相师中节制尘清六海波涛  天诏疏恩 夏官正位  立殿中而奏事夙着英猷 亚祈父以司徒茂凝新渥  百司之炉锤在握 诸镇之呼吸相通  司马之掌五兵久烦试耳 贰卿之通四禁果见真焉  周侯以太尉专阃 霍姚以司马临边
  警联
  谈兵亶亶带齿颊之氷霜 挺节岩岩侍论思于朝夕  裕内顺外威之畧 崇出将入相之风  威望镇边陲国赖维师尚父 声猷满中外世推君实相公  草木尽知威名 夷狄寻问年貌  走孙吴于阶下为北斗以南一人 集颇牧于帐中控陪京之东万里  儒将登坛 师垣制胜  潢池谋寝崇勋堪勒鼎彝 卧皷功成伟绩夙闻枫扆  金铉当台斗之司 玉节掌韬钤之寄  惟帝念金汤根本机宜全倚夏卿 而公覃华裔威名枢筦特从时望  旺联虎禁 机握鸿枢  樽俎妙六三韬畧潜销伏莽之戎 帷筹壮数万甲兵预殄潢池之孽  定宁域外 戢攘寰中  葢南军贰柄暂领王之爪牙 而北斗提衡行司天之喉舌  参帷幄以运筹 统韬钤而御武
  结联
  时方隆平宁有甲兵之问 帝深眷顾伫膺衡轴之求  闻衮绣之方□ 与旄倪而有喜  疑狐惊草色渐消海岳之黄中 吠犬睡□阴行散茌苻之白跖  西府森严 北枢密勿  少参董□偃太乙之灵旗 即庆登庸拜文昌之上相  不数宋家司马 允惟周室父师  黄石韬钤胸隐甲兵之富 青霜武库坐穷萧輴之元  文武为万邦之宪 精神折千里之冲  虎帐风生四海仰澄清之烈 龙韬贯日六师壮震垒之威  合朝野而倾心 总华夷而悚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