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明书


◇而有宋朝之美

孔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明曰: “此孔子叹末世浮薄,所尚者口才与貌耳。如此则不得云。‘而有宋朝之美’, 盖此‘而’亦当作‘不’,传写误也。”

◇饭蔬食

皇侃曰:“蔬食,菜食。”明曰:“经典言‘疏食’者,皆谓粗饭,非菜食 也。音‘嗣’,谓饭粗饭者,吃粗饭也。上‘饭’音扶晚反。”

◇唐棣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孔安国曰:“唐棣,棣也。”明曰:“《尔雅?释木》 云:‘唐棣,卜’,郭璞注曰:‘白卜似白杨树,江东呼为扶卜也’。又 云‘常棣’,棣,郭璞曰:‘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啗’。则唐棣是卜, 非棣也。常棣是棣。”

◇食不厌精

皇侃曰:“食粗则误人生疾,故调和不厌精洁也。”明曰:“‘食’音‘嗣’, 谓饭也。言舂米作饭,不厌精凿也。’”

◇食饐而餲

皇侃曰:“谓经久味恶,如乾鱼肉久而味恶也。”明曰:“‘食’音‘嗣’ 谓饭也。饐,餲也,饭馊败也。《尔雅》云:‘食饐谓之餲’。郭璞云: ‘饭饖臭也’,则为得其义焉。”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皇侃曰:“‘食’谓他馔。”明曰:“音‘嗣’,谓饭也。言孔子吃肉常令 少于饭也。”

◇迅雷风烈必变

孔安国注曰:“敬天之怒。”明曰:“怒非也。敬天道变也。何以知之按雷 者阳盛之声也,位在东方,发于二月。风者,发生之气也,在卦属《巽》,于星 属箕。《易》曰:‘雷风恒,风雷益’。又曰:‘动万物莫疾乎雷,挠万物莫疾 乎风’。由此观之,风雷非天之怒,亦已明矣。”或云“《诗》曰:‘敬天之怒, 无敢戏豫’何也?”答曰:“怒非风雷之谓也。其谓天福善祸淫,故无敢戏豫, 虑其加祸尔。盖以祸淫为怒,岂谓风雷邪?”又难曰:“《左传》云:‘为刑罚 威狱,以类其震曜杀戮’,此非天之怒耶?”答曰:“此左氏之不通也。且震曜 杀戮在夏,刑罚威狱在秋,若圣人法雷而立刑,则当盛夏而决罪也。”又难曰: “雷风不为天之怒,《春秋》‘震夷伯之庙’,《左传》曰‘展氏有隐慝焉’何 也?”答曰:“《春秋》记异耳,《左传》言也。若以展氏有罪凶,为天所震, 则楚子商臣、单于冒顿何不震之盖夷伯之庙偶因震而圮耳,今人之舍如此者亦不 少矣。”又难曰:“今人有震死者何也?”答曰:“五行六气,能生人亦能杀人, 非独雷霆也。故人之生命有合兵死者,有合水死者,有合火死者,有合震死者。 然则雷之为物,与夫水火无以异也。”又难曰:“今震死之人如鬼神何也?”答 曰:“古人云‘蛇従雾,龙従云’。云既兴而龙神従之,或害物耳。水之深,蛟 蜃居之;山之大豺虎宅之,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但人禀阴阳之变,岂可 同于平常故衣服冠而坐也。”

◇颜路请子之车以为椁

先儒皆言请其车卖之为椁也。明曰:“经止言为椁,是欲毁其车作椁耳,非 将卖之也。若卖车买其为椁之木,可以请于他财,何故特请其车也且经无‘卖’ 之文,何为妄说?”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明曰:“视其文势无‘子’字,后人加之耳。按上文云‘吾党有直躬者’, 此即攘羊者之子也。但云‘其父攘羊而证之’,于文自足。如今更加‘子’字, 翻使不安,必非游夏之文。”

◆《孝经》

◇仲尼

今人读仲尼之“尼”与僧尼之“尼”音同。明曰:“非也。仲尼之‘尼’, 当音‘夷’,古‘夷’字耳。按《尚书》古文隅<尸二>、岛<尸二>、莱<尸二>并 作‘<尸二>’,今文皆作‘夷’,然则‘夷’、‘<尸二>’音义同也。又按《左 传》鲁哀公诔孔子曰:‘乌呼哀哉,<尸二>父’!晋王衍字夷甫,是用今文耳。 又汉有谏<尸二>,晋有潘<尸二>,犹用古字。按字书仲<尸二>之‘<尸二>’,従 尸下二,僧<尸工>之‘<尸工>’従尸下工,文字不同,音义亦别。代人不能分别, 乃一概而呼,实乖圣人之音也。”

◇曾子侍

明曰:“孔子之行在《孝经》,可谓不刊之典。颜闵无问答,独与曾参论者, 诸儒之说颇有不同。且六亲不和有孝慈。颜闵之父和,而孝不显,曾参父严,而 孝道著。所以孔子与之论孝,兼亦虑其心不固,因以勖之也。”或曰:“何知曾 参之父严者?”答曰:“孟子云曾参之事父也,训之以小杖则受、谕之以大杖则 走者,恐亏其体,非孝之道。常锄瓜,误伤蔓,乃以大杖殴之。是其严也。”

◆《尔雅》

◇菟字

《释草》云“萰,菟荄”、“蘩,菟蒵”、“蔩,菟瓜之类, “菟”字皆従草。明曰:“‘菟’字不従草。按草菜之号,多取鸟兽之名以为之。 至如葝鼠尾、孟狼尾、萒雀弁、{艹瑰}、茾马帚、茭牛蕲、蔨 鹿藿之类,其‘鼠’、‘狼’、‘雀’、‘乌’、‘马’、‘牛’、‘鹿’等字, 皆不従草,兔亦兽名,何独従草盖后人妄加之耳。”

◇蜚蠦蜰

《释虫》云:“蜚,蠦蜰。”郭璞注云:“蜰即负盘,臭虫也。”明曰: “按《春秋》书‘秋有蜚’,杜注云:‘蜚,负蠜也’,然杜预以虫一名蜚 蠦,而郭以此虫一名蜚蠦,一名蜰。以《春秋》证之,即郭解误也。”

◇桑鳸窃脂

《释鸟》云:“桑鳸窃脂。”郭璞云:“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 膏食之,因以为名也。”明曰:“非也。按下文云‘夏鳸窃玄’、‘秋鳸窃蓝’、 ‘冬鳸窃黄’、‘棘鳸窃丹’,岂诸鳸皆善为盗而偷窃玄黄丹蓝者乎盖窃之言浅 也。‘窃玄’者,浅黑色也;‘窃蓝’者,浅青色也;‘窃黄’者,浅黄色也; ‘窃丹’者,浅赤色也;‘窃脂’者,浅白色也。今三四月间,采桑之时,有小 鸟灰色,眼下正白,俗呼白鵊鸟是也。以其采桑时来,故谓之桑鳸。而敦注谓 ‘窃脂’为盗脂肉,一何谬哉!”

卷四

◆《文选》

◇五臣注文选

五臣者,不知何许人也,所注《文选》,颇为乖疏。盖以时有王张,遂乃盛 行于代。将欲従首至末,搴其萧根,则必溢帙盈箱,徒费笺翰。苟蔑而不语,则 误后学。习是用略举纲条,余可三隅反也。

◇吴都赋

《吴都赋》曰:“且有吴之开国,造于太伯,宣于延陵,盖端委之所彰,高 节之所兴。”臣延济曰:“太伯、延陵,端其志操,委弃其位,以存让体,是兴 高节也。”明曰:“据赋文,是双关覆装体。以‘端委所彰’,覆太伯,‘高节 所兴’,覆延陵,宜于‘所彰’下注太伯之德,解端委之事,‘所兴’下注延陵 之德,释高节之文。不宜将二人之事,混同而注之。且释端委之意,殊非经典。 按《左传》曰:‘太伯端委以治《周礼》’。杜元凯《注》曰:‘端委,礼服也’。 颖达曰:‘端,玄也。委者,长垂于地也’。赋言太伯造成国邑,服玄端之衣以 行周礼,彰显先王之风化于吴国也。《左传》又曰:‘公子光弑王僚,以国让延 陵季子。季子曰:圣达节,次守节,为君非吾节也。虽不能达,敢失守乎弃其室 而耕于野,遂舍之。’赋言延陵以此高尚之节,宣播谦让之风,以兴盛吴国。非 谓自兴高节也。”赋又曰:“建至德以创鸿业,世无得而显称。”臣延济曰: “言我吴都后建,立延陵太伯之德,以创大业,代无得而称美者。”又曰:“由 克让以立风俗,轻脱屣于千乘。”臣周翰曰:“言吴能建太伯延陵让节,以成风 俗。盖谓让千乘之重,如脱屣也。”明曰:“此文亦双关体。云‘建至德以创鸿 业,世无得而显称’者,此独论太伯之德耳。太伯建立至德,以开创吴国之大业。 其德浩大,故代人无可得而称。《论语》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 民无得而称焉,是也。’且延陵非创业之主,注不得兼言延陵之德也。其‘由克 让以立风俗,轻脱屣于千乘’,此则论延陵之德也。言延陵让国而耕于野,是其 克让轻千乘也。注不得兼言太伯之德,以致混淆。”赋又曰:“外失辅车唇齿之 援。”臣向曰:“辅,陪乘也。吴蜀相资犹陪乘,以唇齿为内外。”明曰:“按 《左传》云:‘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先儒皆以‘辅’为颊辅,‘车’谓牙车。 此注云陪乘,非也。”或云“《诗》云‘其车既载,乃弃尔辅’,则是车之与辅, 亦相依之物,有何不可而子非之,其有说乎?””《易》云:‘咸其辅颊舌’, 孔颖达曰:‘辅颊俱为口旁之肉,辅是口旁之肉’。则为牙车唇齿,四者同类, 相依而存,阙一不可。以喻二国更相表里,乃得俱全。若以辅为陪乘,则车为载 物之事,辅为御车之人也。人之与车非相类,不可以喻二国,故陪乘非也。”

◇支楶藻棁

《灵光殿赋》曰:“云楶藻棁。”臣向曰:“‘楶’,梁上柱。‘棁’,义 手也。”明曰:“按《尔雅?释宫》云:‘栭谓之楶’,郭璞曰:‘薄栌也薄, 柱头也;栌,斗也’。又云‘杗<厂留>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棁’。郭璞云: ‘侏儒柱也’。臣向不依《尔雅》之文,臆为其说。且上文‘枝撑杈桠而邪据’, 周翰曰:‘枝撑,梁上交木’。‘交’即义手也,何得更以‘棁’为义手违经背 义,乖谬之甚。”

◇滥觞

《江赋》云:“初发源乎滥觞。”周翰曰:“‘滥’谓泛滥水流貌,‘觞’, 酒杯也。谓江之发源,流如一杯也。”明曰:“周翰以‘觞’为酒杯则是也。然 以其流水如一杯之多,则非也。何者且‘滥’非水流之貌,‘监’者,泛也。言 其水小,裁可浮泛酒杯耳。”

◇岂鲜辉于阳春

《雪赋》云:“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辉于阳春?”臣铣曰:“‘鲜’, 寡也。雪之光辉,岂寡于阳春也?”明曰:“下文云‘玄阴凝冱,不昧其洁,太 阳辉耀,不固其节’,则‘鲜’谓鲜明也,言雪当见曰而消,不能鲜明光辉于阳 春也。”

◇畴德瑞圣

《赭白马赋》云:“实有腾光,吐畴德瑞圣之符焉。”臣良曰:“‘畴’, 昔也,言昔帝之德,有瑞圣之符焉。”明曰:“‘畴’,等也,言焉可以等齐君 子之德,祥瑞圣人之道也。”

◇珪璋特达

郭璞《游仙诗》曰:“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臣延济曰:“‘特达’, 美貌。”明曰:“按朝聘之礼,有珪璋璧琮。璧琮则加束帛,然后能达。而珪璋 德重,可以独行,故曰特达。《聘礼》云:‘圭璋特达,德也’。此诗之意,言 君子虽有才德,不假外助,然亦不可仕于乱代,如明月之珠,不可以暗中投人也。”

◇昔闻东陵瓜

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臣延济曰:“故秦时东 陵侯邵平,种瓜于青门外。其瓜甚美,以供宾也。”明曰:“按嗣宗此诗,是遭 乱代,思深居远害,故以瓜喻之。言邵平种瓜,不能深远,近在青门之外,又色 妍味美,遂为人所食啗。故下云‘五色耀朝曰,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 为患害’,意言人遭代乱,苟逞才露颖,必为时所害,如美瓜膏火之自丧矣。而 延济不喻此义,‘种瓜以供宾客’,何其谬欤!”

◇布衣可终身

其诗又云:“布衣可终身。”臣铣曰:“布衣,谓邵平。”明曰:“此诗取 瓜喻,不专指邵平。言人当乱代,但服布衣,自可终身,何必纡朱拖紫也。”

◇施己惟约

陆士龙《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其末章云:“施己惟约,于礼斯丰。天锡 难老,如岳之崇。”臣向曰:“‘约’,薄,‘丰’,厚也。言我所施用甚薄, 遇礼且厚,是天赐我难老之惠,如山岳之崇也。”明曰:“观士龙之意,是祝王 之辞。言王于身俭约,于礼则丰厚,所以天赐王难老,如岳之崇,非士龙自谓也。”

◇霜降休百工

谢宣远《九曰従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诗》云:“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 臣延济曰:“季秋凉风至,始授衣也。霜降胶漆坚,可以为器。故美百工之功也。” 明曰:“按《月令?季秋》云‘霜始降则百工休’,注曰:‘谓胶漆之作停也’。 宣远亦用此义,言岁将晏,授寒衣,停百工,人民安,可以谋饮宴、饯宾客也。 而延济训‘休’为‘美’,言霜降胶漆坚可为器物,若如此,则既兴百工,是其 劳苦,何欢宴之有且时方寒凛,非用胶漆之曰,翻覆寻绎,理无所通。”

◇尚席函杖

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诗》曰:“尚席函杖”,臣周翰曰:“‘尚席’,儒 席也。”明曰:“今观此诗文势,非谓儒席也。‘尚度’谓设席之吏也。设此太 子之席,其间相去容杖,以指书讲书也。知‘尚席’为设席之吏者,以其诗云: ‘尚席函杖,承疑捧帙,侍言称辞,惇史秉笔’。‘承疑’、‘侍言’、‘惇史’ 三者,皆太子属官,故知‘尚席’亦官吏,如尚衣之事也。

◇凤吹

丘希范《侍宴会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云:“诘旦阊阖开,驰道闻凤吹。” 臣延济曰:“‘凤吹’,笙也。笙体象凤,故比之也。”明曰:“‘吹’者,乐 之总称。‘凤’者,美言之也。以天子行幸,必奏众乐,岂独吹笙而已哉。故 《月令》云‘命乐工习吹,大享帝于明堂’,是谓众乐为‘吹’也。”

◇细草藉龙骑

其诗又云:“轻荑承玉辇,细草藉龙骑。”臣良曰:“‘藉’犹铺也。”明 曰:“‘藉’犹荐也。草在马蹄之下,故曰‘藉’也。”

◇借曰

陆士衡《赠冯文罴诗》云:“借曰未给,亦既三年。”臣铣曰:“‘借曰’, 假曰也。‘给’,犹足也。言王事无暇,常假曰而游,尚未为足也。”明曰: “此本出于《毛诗》。按《大雅》篇云:‘借曰未知,亦既抱子’。郑玄曰: ‘假令人云王尚幼小,未有所知,亦已抱子长大矣,亦不幼小也’。据《毛诗》 之义,则以‘曰’为语辞,今臣铣此注,以‘曰’为曰月之‘曰’,则与《毛诗》 之义大乖,士衡之意不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