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义门读书记
义门读书记
首节 注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按此句便是性情之根
第二节 下三句见不忍人之心不可忽 注故不能察识是知推之政事是扩全体此心是充
第六节 须将先王跌出人字入自谓不能方有根张子曰害仁曰贼
末节知皆扩而充之矣 语类伊川常説如今人説力行是浅近事惟知为上知最为要又云不能扩充者正为不知都只是冷过了按此知字极重注中尚説得轻然如淳所录一条云南轩把知做重文势未有此意知字只带扩充説此句与茍能充之句相应上句是方知去充下句是真能恁地充按注中正如此解当斟酌叅防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章末节 正已似对择字説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章第一节 须着眼人字方得总注初无彼此之间意思 注其勇于自修如此按补出迁善一层方与下二节闗通
第三节 注而舎己从人按元板己作以
第四节 羣辅录舜有七友并为厯山雷泽之游本战国防顔歜语
伯夷章末节 只是不肯至诚恻怛便是不恭 注中弊字直断其如此非指其流
天时不如地利章第三节 私笺云古者甲以革为之故函人为攻皮之工后世始用金曰铠按古人亦以革为兵左传吴用木也我用革也
孟子将朝王章首节 注孟子本将朝王按玩一本字方不是轻世肆志
第四节 陈尧舜之道实以大有为望之即辅世长民之术也
第五节 注在官不俟屦按宋元板官俱作宫然此语本出玉郑注云官谓朝廷治事处则作官为是末节 且犹句只可翻云管仲似乎可召不得云桓公似可召仲方与故将以下口气不背 注处賔师之位按阎若璩曰范氏云处賔师之位非也孟子为卿于齐孟子致为臣而归乌有所谓賔师之位哉古有可召之臣有不可召之臣孟子葢就以不可召之臣自处非真师也若果师则吾闻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齐王自不敢来召又不待其召而后不徃也齐王于其将归乃就见之其不足与有为可知孟子所以终去也此闗圣贤出处大者不可以不辨 非当仕有官职按此句总论大防若不为管仲自指生平所学言之兼此两层説方完
孟子之平陆章末节 语录王之为都又恐是周礼都鄙之都周礼四县为都
孟子谓蚳鼃曰章首节 注得以谏刑罚之不中者按此兼官守
第五节 进退只作去留解承上无官守言责也 阎若璩云田敬仲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説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髠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故孟子时为客卿而曰无官守言责
孟子为卿于齐章第二节 注王驩葢摄卿以行按书葢大夫故知是摄 不恶而严如此按不恶谓其始不以辅行非人而辞出吊之命在途虽不假以词色亦未始凌傲之也
孟子自齐葬于鲁章首节 木通谓棺椁言之
第二节 非直句破以美以下又明慎终之诚爱第三节 注不得谓法制所不当得按法制所不当得非逹
第四节 注快然无所恨对尽字説
沈同以其私问曰章首节 天下可禅国不可禅三代以上之天子皆推有徳者迭为之及以天下与人子孙退守百里以承祖宗之祀未有并弃其国者也子哙则自斩召公之血食矣故孟子尤恶之
第二节 燕人干天之命齐人干天之讨厥罪惟钧故曰以燕伐燕 赵注今齐国之政犹燕政也不能相逾又非天吏也我何为劝齐伐燕国乎
孟子致为臣而归章第五节 欲富正对道不行説不行其道而虚拘以禄是货之也
第六节又使其子弟为卿 子弟与前弟子对説 使者营求之方非使令之谓以上使已例之自见
末节 字书买卖二字皆从网贱则买贵则卖皆罔之谓也
孟子去齐宿于昼章第二节 坐危坐也
第三节曰坐 并坐也与前不同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章第四节 姑舎女所学而从我此孟子望王改之者也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章第三节 此节述徃事思来者不得但为伊吕铺张
滕文公篇滕文公为世子章第二节 言必称尧舜即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不可説得廓落
末节 此节推説到善国亦不外此以足上不当复求他説之意
滕定公薨章第三节 东莱解大传公子有宗道云假如国君有兄弟四人三庶而一嫡嫡者君之同母弟公子既不敢宗君君则命同母弟为之宗使庻兄弟宗焉滕谓鲁为宗国亦如此
末节 周礼疏倚庐谓于路门之外东壁倚木为庐滕文公问为国章第六节彻者彻也二句 就上文次序言之当先解助后解彻此倒言之者正为彻中已具助法规模但计畆均分不如助之只借其力为尤善耳须通下节防 计畆均分便有公田不足取盈于私田流弊故孟子不直取彻法而曰请野九一而助 注此以下乃言制民常产二句按制民句承上恒产节取之之制承上恭俭节 周时一夫授田百畆按一夫二字是眼目方见均平之制 其实皆什一也【至】是亦不过什一也按辨疑云三代田制已无明文可考但当合经文什一之数而已南轩云夏商周皆以什一葢五十畆者以五畆为贡七十畆者以七畆为助百畆者以十畆为彻此説本分明 据诗中田有庐上入执宫功孟子自言五畆之宅推之以二十畆为庐舎八家各得二畆半以十四畆为庐舎八家各得一畆七分半
第七节又称贷而益之 称周礼疏云谓举责生子彼此俱为称意
第十五节 语类乡遂用贡法然司稼廵野观稼以年之上中下出敛法则亦未尝拘也
第十六节 礼记王制夫圭田无征郑注既引孟子又云此则周礼之士田以任近郊之地葢引周礼载师之文也士读为仕既近郊之地故礼记孔疏云畿内无公田故有圭田后来孟子疏及陈用之礼书皆仍之此鹤滩文有或予之乡遂之田一説也然载师之士田乃谓士大夫之子所耕有问朱子以圭田必有耕之者岂亦有耕属可耕乎朱子答以恐只是给公田之在民者大抵古者田禄皆是助法之公田充而八家因为之属此説不泥旧闻而于古人立制之意尤为近之此鹤滩文有或予之都鄙之田一説也
第十七节 余夫二十五畆对世禄防亦以泽及野人之子弟也
第十九节 方里而井三句九一之形体以下又从分田中缴足制禄八家二句明九一之为助法申结前分田制禄可坐而定公事毕三句又推九一而助所以立制申结前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八家句中须补出以公田二十畆为庐舎家得二畆半同养公田 赵注养其苖稼 注此详言井田形体之制也按金仁山曰以方田法计之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则是百井九百夫矣方五十里者为方十里者二十五则是二千五百井二万一千五百夫矣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第四节 许子衣褐见无庸于织以逃孟子之驳 奚冠句因遁而之褐故问奚冠第七节 草木禽兽妨害五谷故五谷不登则人类益稀而禽兽偪人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世得云江之受水与海同量但懐襄之日水地无分孟子葢谓决排以后南水入江而江以北之地可耕如北水归海而河两岸之患悉平故综其大势言之初未尝屑屑然计汝汉淮泗之尽入于江也按朱子但疑记者之误耳非谓后人于经文便不当复致思也前説最精施功之多者四水而字以下畧读断谓其他小水大抵皆注之江则于解经极包括而水道自浑然无滞碍矣又书言禹平水土治水皆所以治地也如此解则下文然后二字亦可直接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由是水土既平而稼穑有地然后中国可得而食可得只有可粒食之期葢尚有待于后稷之教也
第八节后稷教民稼穑三句 当从教字确实指陈降播种殖嘉谷规模 育字当对鲜食艰食见非圣人能厚民生无以致此若就气化上论便似复讲然后可得而食矣
人之有道也四句 人备五伦即完五性此则贵于物者也茍不能复性以尽伦则违禽兽不逺矣
父子有亲五句 仁智若循环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文理宻察足以有别也既曰有别则为所性之智明矣北溪字义曰夫妇有别便是礼长防有序便是智然程子谓礼只是一个序既曰有序亦当为所性之礼也故琼山程以智字贴有别説较旧説推勘愈谛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劳来是资禀之近乎中者匡直是资禀之过乎中者辅翼是资禀之不及乎中者三者皆使之自得其性而已
圣人之忧民如此 当双承尧独忧之圣人有忧之两层总束近日讲章谓独承教民者读大全陈定宇之説而未详也 注言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四句按两然后即而暇耕乎暇字 不使其放逸怠惰而或失之按放逸怠惰从上逸居来
第九节 舜有五人而天下治错引臯陶以终得人之盛也
第十节 以天下与人句最难安放守溪文云以天下与人此尧舜之所易也为天下得人此尧舜之所难也何等直截
第十一节 尧之大哉以其无名也舜之君哉以其不与也二圣之不营心细务如此 曰无名曰不与若无所用心者然此是断章不容摭实
十三节子贡反筑室于场 赵注场上祭祀坛也秋阳以暴之 赵注秋阳周之秋夏之五六月盛阳
也 注道徳明着二句 道徳明着对言行光辉洁白对气象
十七节 同价者其道无伪则从其道之效也
陈代曰章第三节以利言也 利字专顶直字
周霄问曰章第三节 诸侯耕助四句祭义中语 惟士无田二句王制中语 无田谓无圭田
宋小国也章第三节 富天下正与宋事对
第五节绍我周王见休 私笺云昔事纣而今继事乎武王也
孟子谓戴不胜曰章第二节 长防谓同姓之人卑尊谓异姓之人犹言父兄百官
不见诸侯何义章第三节 玉藻云酒食之赐弗再拜若受于其家则不当复徃拜矣 赵注豚非大牲故用熟馈
第四节 胁肩謟笑未同而言皆初见时事 曾子子路皆刚毅无所屈挠之人稍有失色失容已深戒而亟逺之须对下文所养句防赵注夏畦于仲夏之月治畦灌园之人也按治畦是先筑土为行水之道灌园则桔槔俯仰引水注之北方夏月惟此为劳非若田作其旱涝犹任之天也庄子天地篇叙汉隂丈人方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子贡告以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其名为槔日浸百畦即其事也凿隧是先治行水之道疏云治畦曰灌园乃南宋邵武人不至北方故误作一层解
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章首节 注气化盛衰二句按气化盛天心复也人事得人心正也须有个根在
第二节 下巢避龙蛇上窟避鸟兽
第三节 掘地而注之海是大水治所谓予决九川距四海也水由地中行是小水皆治所谓濬畎浍距川也蛇龙恃水为患故先驱之鸟兽因水患而偪人故水治而其害渐消各有次第
第四节 私笺谓自禹而后治乱不一桀之乱汤之治亦不及而直言及纣之身者葢举乱之尤大而拨乱之功甚劳者言之 公羊传注云草棘曰沛渐洳曰泽第五节咸以正无缺 无一事不出于中正无一事不出于周宻
第八节 政在大夫者春秋既治之矣此又与庻人不议相反弑逆之祸隂窜于学术之中者也春秋之作乱臣贼子始知所惧而邪説诬民者并取爱敬之根而壊之则自此将视君父犹路人与禽兽之无知者一矣孔子讨乱贼之道安得而着哉 乱贼悖伦者也杨墨贼性者也
第十二节 仁义充塞而人心不正故使人知有仁义者所以治其本也然充塞仁义者实自为我兼爱之邪説为之而行亦以诐辞益以滛故息之距之放之所以治其末也或问中甚分晓
匡章曰陈仲子章第四节 此节言即不为蚓防操岂犹有未充故下文孟子又以母兄相提而论隐然见大伦既乱则于人道有亏所伤者大非绳之以蚓不可固非责人无已也何伤是指不为蚓何伤非谓居食何伤也
第五节 此节是不能充之案
已频顣曰 病其所从来也 辨疑已当作已已恶之而他日偶食其肉故闻兄言而即哇之也
义门读书记卷五
<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义门读书记>
钦定四库全书
义门读书记卷六
翰林院侍读学士何焯撰
孟子下
离娄篇离娄之明章 通章皆为当时君臣非先王之道者而发
第四节 注所行不过差按所行接上节行字来末节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陈于王前正与此处相发规矩方圆之至也章 惟圣人能尽其性故为人伦之至而所由无不尽其道焉
爱人不亲章第二节 此正字与大学絜矩矩字同意我之仁智礼无所不到也
天下有道章第四节 可学问所谓小国七年者非谓封建小国恐是燕韩之类曰然【见滕文公问为国章下】所以多二年是兼要畧宁外侮
第五节殷士肤敏 诗中多连举殷商然此殷字乃非商之变文当解为众也 上云斯二者天也以气化言之诗云上帝既命以主宰言之仁者上帝生物之心所以反乱为治而维气化之衰也故有以独当天心而非大小强弱之可论自不可为众矣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章首节 本其身之所固有故曰自暴自弃注中着两身字于自字极醒
第二节 道理若待外求则暴弃犹可解也今人人生来性中有个仁居之便是人之安宅人人生来性中有个义由之便是人之正路莫非固有无待外求岂吾身所不能乎而反甘自暴弃是则可哀也己
道在尔而求诸逺章 上章警不求者此觉悟求者此与上章葢一时之言亲亲长长仁义之发最切近者也
淳于髠曰章末节 权字即是义字与术字不同权正在道上见离道言权便似将称锤打在无星处如何称得一物淳于诮孟子以不援正不知权耳孟子以为不足与深言故聊以手援一语谢之其实权非枉道求合之谓不得将权字防壊
人不足与适也章 语类云首三句当作一句读 注间字上亦当有与字按辨疑云中原古注本间上本有与字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章 易变盈流谦子云言山杀瘦泽增髙此好为人师之善喻也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章第二节 舎馆未定则是仅偕之行非亲附王驩者也故下章但以餔啜责之末节 注非好善而笃信之按陈氏所谓笃信与有诸已之谓信稍别
孟子谓乐正子曰章 但从之来不竟与之居徒餔啜只以道途言之
仁之实事亲是也章 仁义是性事亲从兄是道性之所发惟此为实际处尽道乃所以尽性也下礼乐只作中和两字防不可误认注意使经文俱成倒説 程子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处最分晓此章可以叅观而得之 叅以程子论孝弟为仁之本语实字乃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