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兵家
-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
一。原将
夫制胜之妙,如珠转圆。将何有秘?盖有不可以言谕,而可以意受者,感召之道也。忠诚恻怛,实心实行,艰苦居士之先,便利居士之后,知我士情,使众由之而不觉;知敌虚实,使众蹈之而忘危;驱万人以意,而不在于威刑之宽猛;悦万人以心,而不在于财货以重轻。材有大小,各适其宜,佐之惟断惟信,无适莫方体,谓非秘哉?
一。原练兵
分数军礼节制之道,居二十分之二,次第连坐之法,居二十分之二;赏而当,居二十分之二;罚而当,居二十分之二,月粮得实惠,明号令,居二十分之一;利军火等器,居二十分之一;营阵得法居二十分之一;将勇兵精,居二十分之一;此皆练士之一节也。仍有五分,则在使站得脚根定耳。以前十五分皆为站得脚根之一事,虽一事不能少而不足以该全体。所谓五分者,实心任事,至诚驭下,同甘苦,恤患难,以感召为工夫,使三军心服,恩威信于平日,必至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兵法所云“令民与上同意”,《论语》云:“有勇知方”,《孟子》云:“可使制梃以挞秦越之坚甲利兵”,其庶几矣乎?
一。原器
夫人无牙爪,天设五兵,长短相差,《新书》巳备言之。但倭寇以必死为念,且从童稚时即悬刀而习之,法甚熟,故利于短,大端短不接长,我兵必死之念,与习服之熟,与倭远甚,故必多用长以制短,此不易之论也。两长相对,惟有法者胜;两法相同,惟有胆者胜。鸳鸯阵长短相差,管见尽于此矣。
一。原战
夫战之有秘者,犹医方之火候也,方同而火候异,则效有差等矣。阵惟密,此平原之法也。凡临阵时,去数里地列阵,须一息而定,列阵时勿使敌见尤妙。列毕,火器在前,抬营而进,或敌来冲我,或列阵待我,挨到五十步内,火器听中军令齐发,只有一次,兵士乘火烟如云一齐拥进,须是飞走,密布长器,如蜂丛蚁附,一齐拥上,不可毫发迟疑,短兵救之,无有不胜,此非击杀之力,乃火烟之势,飞进之雄,夺其心目;径前交锋,彼自靡矣。兵法谓:“势险节短,始如处女,敌人开户;终如脱免,敌不及拒。”不其然乎?
为军务之事,照得各营路军器什物甚多,遇有损失,如体恤军贫,尽为之官制,则军无责成,愈不用心收拾,如尽责军赔,则贫军又无力能前,除将各项器械,于会计之时,已行三协督各将领从长计议,分别某项官制,遇有损失,依法责治,不令赔偿。某项初则官制一次,以后损失,自行赔补。某项俱系各军自办,并不官给。议拟已定,呈复前来,为照各器俱有官号字样。若遇不时损失,官给者务要即时报官,其官给一次者,与自备者,若有损坏,各军亦要即行自备完美。每月一次,类报本营,各将领书填字号,免其责打。若大众一同损失,及出征用去者,临时另行通备,或属官帑,或属罚补,不在此例。拟合通行遵照,为此牌仰本官,即便转行所属管路,查照单开款项,传谕各军,遂有损坏军器,应官制者,即行报官,呈请官银修制。应各军赔补者,各军即行赔补,永为定例。各将领仍每月类报本府一次,查考,取各遵依缴查,毋得违玩未便。
计开车马步器具:
一、盔甲、臂手、钩枪、镋钯、夹刀、大棒、鸭嘴棍、长刀、藤木牌、狼筅、腰刀、大将军、虎蹲炮、快枪、鸟铳、提炮、皮篓、锣锅、锣鼓旗、狼机、围幔。
以上俱于重大之器,遇有损坏,应该修整,从宜估明,请给官银买办工料修造,如无故损失者,若责本军自赔,不惟造不如法,而工费颇多,军力不赀,非又市集易买可得之物,相应损失之人,赔办物料,听该管官呈报本将官处,责令官匠造补。若极贫无出者,重加责治,以示其惩,官为之处,愿自纳价者俱免责。
一、铁闩、铁锤、铁剪、铁锥、药匙、铁送子、杖、锡鳌、火绳、木绑、车骡鞍屉、绳索、木枕、木郎头、驮架、油篓罩、木桶、柳筐、火镰石、铅子模、木马子、铁镢锨。
以上器具,遇有损坏,应行官给一次。以后遇有损坏,所费工料不多,军力可办,应该本军照式赔修。
一、锃带、椰瓢、解手刀、弓、箭、弦、撒、袋、火线、子药袋、药管、火线筒、铳套、灯笼、水袋、马鞍仗、夹板、料兜、绳绊、钉镢、解锥、草铡、蹋鞋、号衣、大帽、石子、铁斧。
以上器具,俱应各军自办。
卷三 将军到任宝鉴
将者,三军司令,惟悔吝固人事所召。然时日吉凶,所以定众志而作气,拟之他任不同。今将紧要应验用忌日辰,开略于左。
《道藏经论》:“本命支于对冲。”凡上官赴任,移居入宅,嫁娶出行修作一应等事,先看作主之人,本命无犯冲克,然后选用。今人但求日吉,而不知本命冲克所犯,是宜详察。
甲子生对戌午、庚午,甲戌生对戌辰、庚辰,甲申生对甲寅、戊寅,甲午生对庚子、戊于,甲辰生对庚戌、戊戌,甲寅生对戊申、庚申。
乙丑生对己未、辛未,乙亥生对己巳、辛己、乙酉生对己卯、辛卯,乙未生对己丑、辛丑,乙巳生对己亥、辛亥,乙卯生对己酉、辛酉。
丙子、戊子生对壬午,丙戌、戊戌生对壬辰,丙申、戊申生对壬寅,丙午、戌午生对壬子,丙辰、戊辰生对壬戌,丙寅、戊寅生对壬申。
丁丑、己丑生对癸未,丁亥、己亥生对癸己,丁酉、己酉生对癸卯,丁未、己未生对癸丑,丁巳、己巳生对癸亥,丁卯、己卯生对癸酉。
庚子生对甲午、戊午,庚戌生对甲辰、戊辰,庚申生对甲寅、戊寅,庚午生对甲子、戊子,庚辰生对甲戌、戊戌,庚寅生对甲申、戊申。
辛丑生对丁未、乙未,辛亥生对乙巳、丁巳,辛酉生对乙卯、丁卯,辛未生对乙丑、丁丑,辛巳生对乙亥、丁亥,辛卯生对乙酉、丁酉。
壬子生对丙午、戊午,壬戌生对丙辰、戊辰,壬申生对丙寅、戊寅,壬午生对丙子、戊子,壬辰生对丙戌、戊戌,壬寅生对丙申、戊申。
癸丑生对丁未、己未,癸亥生对丁巳、己巳,癸酉生对丁卯、己卯,癸未生对丁丑、己丑,癸巳生对丁亥、己亥,癸卯生对丁酉、己酉。
紫微鸾驾帝星。直日一应选用,合得此日,百事大吉。
玉皇帝星一名显星。孟月:丙子、壬子、丁卯、癸卯、乙酉、辛酉、甲午。仲月:丙寅、壬寅、甲申、乙亥、辛亥、癸巳、庚申。季月:乙丑、辛丑、癸未、己未、甲戌、庚戌、壬辰。
天皇帝星一名曲星。孟月:丁丑、癸丑、甲辰、戊辰、丙戌、壬戌、乙未。仲月:丙子、丁卯、壬子、癸丑、乙酉、辛酉、甲午。季月:丙寅、壬寅、甲申、乙亥、辛亥、癸巳。
紫微帝星一名传星。孟月:庚辰、丙辰、辛未、丁未、戊戌、己丑。仲月:丙午、庚午、乙卯、己卯、戊子、己酉。季月:戊寅、甲寅、己巳、乙巳、丁亥、癸亥、庚申。
论上官赴任,十二月吉日为上,后通用日次之。亦当兼尽。正月:上官赴任,丁卯、庚午、己卯、壬午、辛卯、甲子、癸卯、丙午、乙卯、戊午。二月:上官赴任,甲戌、丁丑、甲申、丁亥、甲辰。三月上官赴任,丙寅、癸酉、戊寅、乙酉、庚寅、丁酉、庚子、壬寅、己酉、壬子、甲寅、辛酉。四月上官赴任,庚午、己卯、壬午、己丑、甲午、丙午、戊午。五月上官赴任,丙寅、戊辰、戊寅、丙戌、戊戌、丙辰。六月上官赴任,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己亥、壬子、甲寅。七月上官赴任,甲子、丙子、壬子、庚子、戊子。八月上官赴任,庚辰、癸未、庚寅、庚戊。九月上官赴任,庚午、壬申、乙亥、己卯、甲申、乙亥、辛卯、丙申、乙亥、癸卯、丙午、戊申、辛亥、乙卯、庚申、癸亥。十月上官赴任,甲子、丙子、乙酉、戊子、庚子、壬子。十一月上官赴任,壬申、甲申、壬辰、甲辰。十二月上官赴任,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庚申。
四不祥日:上官初四不为祥,初七、十六最堪伤,十九更兼二十八,凡人不信定遭殃。运好任中人马死,改任终须有一场。若是寓官知此日,官升职显禄高强。
给由考满,致仕归老同。
宜黄道:天恩、要安、天解、益后、续世、生气、民日、守日、旺日、复日。民日:春午、夏酉、秋子、冬卯。守日:春酉、夏子、秋卯、冬午。旺日:春寅、卯,夏巳、午,秋申、酉,冬亥、子。复日:正卯、二寅、三丑、四子、五亥、六戌、七酉、八申、九未、十午、十一巳、十二辰。猖鬼败七日:丁卯、戊辰、壬辰、戊寅、辛巳、戊子、己丑、戊戌、己亥、辛丑、戊申、庚戌、辛亥、戊午、庚申、壬戌。此日巳上,上官赴任求名俱忌。
论进呈策、上书陈言、参官见贵:宜天恩、黄道、天德、月德合、黄道、月空、母仓、又宜建、除、满、定、执、成、开日。
求谋文书印信:宜天贵、天恩、天德合、月德、六合、黄道吉庆、福星贵人、官印喜神、左辅右弼。忌赤口大小空亡。巳上,俱可看后卷十二月黄道通用吉日,选用则吉。
逐日黄道,吉时用之,亨通。
子午日:子时,月迁星、福德星;丑时,天德星、宝光星;卯时,天开星、少微星;午时,日迁星,凤辇星;申时,天贵星、太乙星;酉时,明辅星,贵人星。
丑未日:寅时,月迁星、福德星;卯时,天德星、宝光星;己时,天开星、少微星;申时,日迁星,凤辇星;戌时,天贵星、太乙星;亥时,明辅星、贵人星。
寅申日:子时,天贵星、太乙星;丑时,明辅星、贵人星;辰时,月迁星、福德星;巳时,天德星,宝光星;未时,天开星,少微星;戌时,日仙星,凤辇星。
卯酉日:子时,日仙星,凤辇星;寅时,天贵星、太乙星;午时,月仙星、福德星;未时,天德星、宝光星;卯时,明辅星、贵人星;酉时,天开星、少微星。
辰戌日:寅时,日仙星、凤辇星;辰时,天贵星,太乙星;巳时,明辅星、贵人星;申时,月仙星、福德星;酉时,天贵星、宝光星;亥时,天开星、少微星。
己亥日:丑时,天开星、少微星;辰时,日仙星、凤辇星;午时,天贵星、太乙星;未时,明辅星、贵人星;戌时,月仙星、福德星;亥时,天德星、宝光星。
夫天时不足忌,在尽吾人事,自能感召天禄,所谓人定亦能胜天,阴阳时日何为者哉?但吾辈武夫,罔习史事,到任之初,手足无措,巳失先后缓急之序,故其设施颠倒,如向风理丝,无怪其然。予与诸将叨有一日之长,师率之责,乃撰其节要,为到任宝鉴。吾辈真肯信而行之,决无不利。凡吾将领,无论大小,不拘边腹地方,奉有钦命推选之日,或生长此地,或习为熟伍,日夕面见,地方事宜,似不必询众而后知也。但一官自有一官之体,或内而衙门之群务,或外而上司之新政,便是旧游,终隔藩篱,况曾未经其地者,安得不为先事之图乎?
悉当于未仕之前,于曾经彼地游宦,或士大夫,或前官,或闻知彼中事情者,先行多方谘访,其时人言尚公。语云:“礼失求之野,”闾阎小人,心无所为。间访一二谨慎知事之人,亦无不可。是吾未至之先,已得地方之情矣。姑默存之,未可就信。履任之日,见过官属,且勿轻论地方事情,本日只了应酬。虽对宾客,亦勿论地方,轻开此口。左右便莫测我意向所在矣。
应报上司,先具揭贴,掾书左右,和以遇之。即有不是,亦且勿分可否,惟存于心。次日即将衙门内要紧号薄文卷检览,稍知大义,三日行香礼毕,投文后,且收在退居亲行检看。稍知任内之略,乃将钱粮、兵马、城池、地理各文册,于案牍中择出,粗涉一过,先取大数,抄为手折,常在袖中,应参上司。则赴参见,询以职守兵边之事,只云:“卑叨遇主司,罔敢不竭力报国,心虽切切振作,练兵饬武,厘弊兴废,以保地方,但初至未谙,容回任事事讲求。应该自行者,不敢迟意,应该请详者,请详遵奉,第以设施之初,人信未信,不无耳目之异,望主司姑为主持,以需其后,如果行不逮言,甘辱明法,倘设施果合时宜,果中利弊而人言市虎,亦望主司坚执投杼之嫌,以裨责成于终。”如此对人,方见老成。回任之日,务信其言,不止务信其言,当终身以此言为鉴戒,务付之于其行。
寻当巡行境内,每到一城,先将城池形势边墙看过。详问四方险易,建置始末,保障缘由。入衙门,将地方父老延入,优以礼见,问其弊病,大率如系边墙,步步亲行,备问墙外,所对何项敌人?部落某处?某年深入?因何失事?因何成功?夫前人之事业,后人之龟鉴。今当如何,庶可固守战胜,谘访在心。且勿就言方略。次则查点库藏。如神器,则云库在某处。即亲诣件件验过,某件某年造?如何用?见今堪否?且待士人与守者言之,勿出己意。乃又卜日:“入操其军马。”逐名点看强弱,器械堪否?使地方形势,人情土俗,军马强壮,衙门利弊,一一在我心中,有如素游之地。乃先将极贫无告之军查出,优以言辞,省其差役,问其疾病,次革科敛之弊。次将衙门内役占贿赂之弊,尽行痛革。次为各军清楚粮饷,务得实惠。次将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亲行存问其家,式其门闾。
如此,人心大定,人人知我是为民之吏,爱军之将。然后乃行择访名望才猷素重一方之人,真心求教,盖彼于我初至之日,未知我作用何如,即有衷言,未肯尽吐,稍见我作用,知为贤者,必以嘉言告我,必以地方利弊、宜军宜民之略导我,凡有不忠之言,偏拗之人,自然不敢诳罔于我,此后任我所为,皆宜军宜民之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