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鉴头骨、玉枕、额文法:
  脑头高耸起,将军。「□」(按:三弦月重迭状)三关玉枕,万户侯近下将军;「◎」车轮枕,封侯;「品」三星枕,封王;「□」(一上弦月状)偃月枕,封三公;「□」四方枕,封侯;「□」(十字中空状)十字枕,封二千石;「□」(酒壶横躺状)酒樽枕,二千石;三公「□」(丈字中空状)上字枕,封侯;「○」圆枕,封侯。
  「□」(北字中空状)额上有北字文,将军;「□」(两垂直并排线状)额上有两立文,二千石;「□」(四垂直并排线状)眉间有四立文,封侯;「八」眉间有八字龙文,将军;「□」(三上弦月线状)眉间有三偃月文,封侯;「□」(下弦月状)额上有覆月文,将军;「八」眉上有文通发,将军;「土」眉间有土字文,封侯;「文」眉间有文字文者,兵死。
  凡人色,欲正不欲邪!白如凝脂,黑如傅漆,紫如烂椹,黄如蒸粟,赤如炎火,青如浴蓝,皆三公、将、相也。
 
  相马篇 第三十二
  经曰:相马之法:先相头耳:耳如撇竹,,眼如鸟目,麞脊、麟腹、虎胸,尾如垂帚。次相头骨:棱角成就,前看、后看、侧看,但见骨侧狭,见皮薄露,鼻衡柱侧,高低额欲伏,台骨分明,分段俱起,视盼欲远,精神体气高爽。立蹄攒聚,行止循良,走骤轻躁,毛鬣轻润,喘息均细,擎头如鹰,龙头高举而远望,淫视而远听,前看如鸡鸣,后看如蹲虎,立如狮子,辟兵万里,颔鼻中欲得受人拳,名曰:太仓。
  太仓宽易饲,胸臆欲阔,胸前三台骨欲起,分段分明,鬣欲高,头欲方,目欲大,而光脊欲强壮有力,腹胁欲张,四下欲长。耳欲紧小,小即耐劳。目大胆,大胆则不惊。鼻欲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走。(月兼)欲小,小则易饲。肋欲得密,口欲上尖下方,舌欲薄长赤色如朱,齿欲腭瓣分明,牙欲去齿二寸,腹下欲广且平方。牙欲白,则长寿,望之大,就之小,筋马也。前视见目,傍视见腹,后视见肉,骏马也。齿欲齐密,上下相当,上唇欲急,而方下唇欲缓而厚。口欲红而有光,如穴中看火,千里马也。臆间欲广一尺以上,能久走,头欲高,如剥兔龙颅,穴目平脊,大腹[月坒]肉多者,行千里;眼中紫缕贯瞳子者,五百里;上下彻者,千里。
  凡马不问大小肥瘦,数肋有十二、十三,四百里;十四、十五,五百里。旋毛起腕膝上者,六百里;腹脊上者,五百里;项辕大者,三百里;目中有童人如并立并坐者,千里;羊须中生距如鸡者,五百里耳。本下角长一二寸者,千里头如渴鸟者,千里马初生无毛,七日方得行者,千里;尿过前蹄一寸已上者,五百里;尿举如一足大者,千里;腹下有逆毛者,千里;兰孔中有筋皮及毛者,五百里;眼上孔是也,蹄青黑赤红白,硬如蚌,有陇道成者,软口叉吻头厚者,硬口叉浅者,不能食眼下无伏虫及骨者,咬人;目小多白,惊后足欲曲,腕耳中欲促,凡马后尔;足白者,老马驹;前两足白者,小马驹。
  马有五劳卸鞍不(马展)者,骨劳(马展)而不起者,筋劳起而不振者,皮劳振而不喷者,气劳喷而不尿者,血劳骨劳绊之却行三十步,差。皮劳以手摩,两鞍下汗出,差。气劳长缰牵之行得尿者,差。血劳高系,勿令头低而食,差。马口,春青色、夏赤色、秋白色、冬黑色,皆死,此名入口病也。
 
  誓众军令篇 第三十三
  经曰:陶唐氏,以人戒于国中,欲人强其命也。有虞氏,以农教战渔猎简习,故人体之。夏后氏,誓众于军中,欲人先其虑也。殷人,誓众于军门之外,欲人先意以待事也。周人,将交白刃而誓之,以致人意也。夏赏于朝,赏善也;殷戮于市,戮不善也。周赏于朝,戮于市,兼质文心也。夫人,以心定言,以言出令,故须振雄略、出劲辞、锐铁石之心,凛风霜之气,发挥号令,申明军法。
「誓众文」:
  某将军某乙告尔六军将吏士伍等。圣人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不庭。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今戎夷不庭式,干王命,皇帝授我斧钺,肃将天威,有进死之荣,无退生之辱,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军无二令,将无二言,勉尔,乃诚,以从王事,无干典刑。
「军令」:
  经曰:师众,以顺为武,有死无犯为恭,故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而名闻诸侯,威震邻国。令之不行,不可以称兵。三令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申明而不如法者,将之过也。先甲三日,悬令于军门,付之军正,使执本宣于六军之众。有犯命者,命军正准令按理而后行刑,使六军知禁而不敢违也。
  一漏军事者,斩;漏泄军中阴谋及告事者,皆死。
  一背军走者,斩;在道及营临阵同。
  一不战而降敌者,斩;背顺归逆同。
  一不当日时后期者,斩;诈事会战同。阻雨雪水火不坐。
  一与敌人私交通者,斩;籍没其家言语书疏同。
  一失主将者,斩;随从则不坐。
  一失旌旗节钺者,连队斩;与敌人所取同。
  一临难不相救者,斩;为敌所急不相救者同。
  一诳惑讹言妄说阴阳卜筮者,斩;妄说鬼神灾祥,以动众者同。
  一无故惊军者,斩;呼呌奔走妄言烟尘者同。
  一遗弃五兵军装者,斩;不谨固检察者同。
  一自相窃盗者,斩;不计多少。
  一将吏守职不平藏情相容者,斩;理事曲法者同。
  一以强凌弱,樗蒲忿争,酗酒喧竞,恶骂无礼,于理不顺者,斩;因公宴集醉者,不坐。
  一军中奔走军马者,斩;将军已下,并步入营乘骑者同。
  一破敌先掳掠者,斩;入敌境亦同。
  一更铺失候犯夜失号擅宿他火者,斩;恐奸得计。
  一守围不固者,斩;罪一火主吏。
  一不伏差遣及主吏役使不平者,斩;有私及强梁者同。
  一侵欺百姓奸居人子女及将妇人入营者,斩;恐伤人军中,慎子女气。
  一违将军一时一命皆斩。
 
  关塞四夷篇 第三十四
  经曰:关塞者,地之要害也。设险守固,所以乖蛮隔夷,内诸夏而外夷狄,尊衣冠礼乐之国,卑毡裘毳服之长,是以荒要侯甸从此别矣。
  关内道自京西出塞门镇,经朔方节度,去西京一千三百五十里,去东京二千里,关五原塞表,匈奴之故地,以浑邪部落为皋兰都督府,斛律部落为高关州,浑卜焦部落为浚稽州,鲁丽塞下置六胡州,党项十四拓拔舍利仆固野剎桑干节子等,部落牧其原野。
  黄河北道安北旧去西京五千二百里,西京六千六百里。今移在永清去西京二千七百里,东京三千四百里,关大漠以北回纥部落为瀚海都督府,多览部落为燕然都督府,思结部落为卢山都督府,同罗拔拽古部落为幽陵都督府,同罗部落为龟林都督府,匐利羽为稽田州,奚结部落为鸡鹿州,道历阴山、羊那山、龙门山、牛头山、铁勒山、北庭山、真檀山、木刺山、诺真山,涉黑沙道入十姓部故居地。
  河东道自京西东出蒲律关,经太原,抵河东节度,去西京二千七十五里,去东京一千六百四十五里。关榆林塞北,以颉利左渠故地置定襄都督府,管等六州。以右渠地置云中都督府,管阿史那等五州。道历三川口,入三山母谷,道通室韦大落泊,东入奚,西入默啜故地。
  陇右道自西京出大镇关,经陇西节度,去西京一千四百里,去东京一千二百七十五里。南出关党项杂置据业鳞可等四十州,分隶缘边等诸州,西距吐番,去西京一万二千里,北去凤林关,度黄河西南,入郁标、柳谷、彰豪、清海、大非海、鸟海、小非海、星海、泊悦海、万海、曰海、鱼海,入吐番。
  河西道自京西西北出萧关、金城关,自河西节度,去西京二千一十里,去东京二千八百十一里,北海、抵日亭海、弥娥山、独洛河道,入九姓十箭三屈故居地。
  北庭道自北京西出,经河西节度,出玉门关,涉河关菖蒲海,东出高昌,故地置西州,以突厥处密部落为瑶池都督府,以杂种故胡地部落为庭州、为北庭都护,去西京一千七百五十六里,去东京六千八百七十六里,北抵播塞厥海、长海、关海、曲地,以突结骨部落置坚昆都督府,管拘勃都督府,为烛龙州,北抵瀚海,去西京二万余里。
  安西道自西京出涉交河,出铁门关,至安西节度,去西京八千五十里,去东京八千八百五十里,路入疏勒、鄢耆、碎叶、于阗、黑海、雪海、大宛、月支、康居、大夏、奄蔡、黎轩、条支、乌孙等国。剑南道自东京西南出大散关,经甘亭关、百牢关,越剑门关、松岭关,至剑南节度,去西京二千三百七十里,去东京三千二四十六里,出蚕涯关,过筰道杂羌六十四州,分列山谷路,入吐蕃,南出邛僰,开通越巂,度泸河、云南关,西南徼外杂蛮置冉蒙弄览六十州路,入甘河、夜郎、滇池、身毒、五天竺国,去西京三万五千里。
  范阳道自西京出潼关,至范阳节度,去西京二千五百二十里,去东京一千六百八十六里,北去居庸关、卢龙塞、关外东胡故地,以契丹蕃长置山察都督府,回纥五部落分为五州,以白霫部落为居延州,黑霫部落为寘颜州,北至乌罗浑,去西京一万五千里。
  平卢道自西京经范阳节度东,至榆林关,至平卢节度,去西京二千七百里,去东京三千里,抵安东,渡辽水路,接奚、契丹、室韦、勃海、靺鞨、高丽、黑水。
  岭南道自西京南出蓝田关,涉汉江,越大瘐岭,经南海节度,去西京五千六百里,去东京四千二百七十里,路入铜柱、林邑、九真、日南、高真腊、铜勒、交趾等国。
  河南道自西京出潼关,经东莱节度,去西京二千七百六十里,去东京一千八百五十三里。东涉沧海距熊律都督府、北济国,又东抵鸡林都督府、新罗国,又东南经利磨国,属罗涉海,达倭国一名日本,其海行不计里数。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
 战具类
  攻城具篇 第三十五
  经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人所不见谓之九地,见所不及谓之九天。是故,墨翟萦带为垣,公输造飞云之梯,无所施其巧。所谓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孙武子曰:「具器械,三月而后成;拒城闉,三月而后已。」其攻守之具,古今不同。今约便事而用之。
  轒辒车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犀皮蒙之,下藏十人,填隍推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木火石所不能及。
  飞云梯,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有栝梯长一丈二尺,有四梲相去三尺,势微曲递,互相栝飞于云间,以窥城中,其上城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
  炮车,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上建双陛,陛间横栝,中立独竿,首如桔槔状,其竿高下长短大小,以城为准。竿首以窠盛石小大多少,随竿力所制,人挽其端而投之,其车推转逐便而用之,亦可埋脚着地而用,其旋风四脚,亦随事用之。
  车弩为轴转车,车上定十二石弩弓,以铁钩连轴,车行轴转引弩持满弦,挂牙上弩,为七衢:中衢大箭一簇,长七寸围五寸,箭笴长三尺围五寸,以铁叶为羽,左右各三箭,次差小于中箭,其牙一发,诸箭皆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崩溃,楼橹亦颠坠。
  尖头轳,以木为脊,长一丈径一尺五寸,下安六脚,下阔而上尖,高七尺可容六人,以湿牛皮蒙之,人蔽其下,共升直抵城下,木石金火不能及,用攻其城。
  土山于城外,堆土为山,乘城而上。
  地道,凿地为道,行于城下,因攻其城。每一丈建柱,以防崩陷,复积薪于柱间而烧之,柱折城崩。
  板屋,以八轮车,车上树高竿,上安辘轳,以绳挽板屋上竿首,以窥城中。板屋高五尺,方四尺,有二孔,四面列布,车可进退围城而行于营中,远望谓之巢车,状若鸟巢。
  木幔,以板为幔,立结槔于四轮,车上悬逼城堞,使趫卒蔽之,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
  火箭,以小瓢盛油贯矢端,射城楼橹板上,瓢败油散后,以火雀杏磨杏核中空,以艾内火实之,系雀足,薄暮群放之飞入城中,栖宿积聚庐舍,须臾火发。
  蜀镢铁錾、蜀镢短柄,镢也。铁錾凿井,錾城也。
 
  守城具篇 第三十六
  经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人所不见谓之九地,见所不及谓之九天。禽滑厘问墨翟守城之具,墨翟荅以六十六事,皆繁冗不便于用,其后韦孝宽守晋州、王[人品]守台城,皆约封胡子技巧之术,古法非不妙,然非今之用也。今述便于用者,如左方浚隍深开濠堑也。
  增城、增修楼橹也。
  悬门、悬木板以为重门。
  突门于城中,对敌营,自凿城内为暗门,多少临时,令厚五六寸勿穿,或于中夜,或于敌初来、营列未定;精骑从突门跃出,击其无备,袭其不意。
  涂门,以泥涂门扇,厚五寸备火,又云涂栈,以泥门上木栈棚也。
  积石、积炮石,大小随事。
  转关桥一梁为桥梁,端着横栝,拔去栝桥转关,人马不得渡,皆倾水中。秦用此桥,以杀燕丹。
  凿门为敌所逼,先自凿门为数十孔,出强弩射之,长矛刺之。
  积木备垒,本木长五尺、径一尺小,或六七寸,抛下打贼。
  积石备垒于城上,不计大小,以多为妙,充抛石。
  楼橹城上建堠楼,以板为之跳出,出为楼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