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兵家
- 江南经略
江南经略
洪武三十二年遣官修筑捍海塘
嘉定县老人朱六安奏海患勅工部遣官修筑海塘南抵嘉定县界北跨刘家河长一千八百七十丈基广三丈面广一丈
成化八年重筑海塘
沿海塘堤歳久倾圮成化七年秋大风海溢漂人畜没禾稼巡抚都御史毕公亨巡按御史郑公铭水利佥事吴公防佥议复隄檄松江知府白行中华亭知县戴冕上海知县王崈之嘉定知县白思明起工兴筑越二月而塘成华亭自海盐抵上海界筑三万四千七百六十九丈又为外隄起戚漴至平湖界五十三里上海自华亭抵嘉定界筑一万七千七百四十八丈嘉定自寳山北至刘家河筑一千八十一丈所筑隄俱靣广二丈趾倍之高一丈七尺
嘉靖二十三年增筑海塘
自吴淞所南抵上海草荡西起金山东并南滙北抵吴淞其间洼口虽多沙涂甚逺岛贼易于登岸我兵难以泊舟国初原设塘濠因而增筑庶易防御
自一团起至九团止防塘内外有濠濶四丈深一丈五尺毎一团设吊桥一座聴民出塘生理官军瞭望如有寇警即以吊桥掣去距塘而守逺可攻以箭炮近可刺以戈矛防塘之上毎一桥造窝铺三间以便守兵止宿
沿海墪塘考
沿海墪塘凡九十一座每墪一座设了守军余五人塘一座设了守军余二人塘者置铺舍于防塘之侧也
陆鹤墪
周公墪
漴缺墪
俱在蔡庙港迤西捍海塘北皆建金山卫时筑正统间指挥翁绍宗以烽堠疎复筑塘以间之右金山卫左千户所为塘二
胡家港墪
东新墪
西新墪
旧址啮于海治二年同徙捍海塘北俱在曹泾市南海上
右金山卫右千户所为塘二
金山墪
在捍海塘北
戚家墪
在捍海塘南
篠舘墪
旧系土筑正统五年甃以砖石加增二层建烽楼围心如墙
横沥墪
成化十年指挥侯寅甃以砖石西有水曰横沥故名
右金山卫前千户所为塘二
江门墪
葛蓬墪
新庙墪
俱在金山卫西海上天顺年间甃土以石右金山卫后千戸所为塘二
东袁浦墪
在柘林袁浦捍海塘北洪武二十三年土筑
西袁浦墪
在柘林袁浦捍海塘南洪武二十三年土筑
横林墪
戚漴墪
朱家浜墪
大门墪
洪武三年啮于海徙之北
椒树墪
洪武二十三年啮于海徙捍海塘北
头墪
一名神庙瞭望台在捍海塘外亦沦于海天顺元年徙庙之东北四年甃以砖石
二墪
自此至六墪俱洪武二十三年筑
三墪
旧四墪
新四墪
新旧二墪皆在青邨东北捍海塘外初四五墪相去太逺于中间增筑一墪故有新旧二名
五墪
六墪
右青邨中前千戸所为塘十七
南滙墪
在南滙嘴
一墪
二墪
三墪
四墪
五墪
旧名瞭望台正统七年改今名
六墪
七墪
八墪
九墪
擒虎墪
正统十二年墪为三虎所据指挥同知侯端率众先登手杀虎并其二雏人异其骁勇遂以名墪
十墪
十一墪
十二墪
十三墪
郭公墪
在清水洼南成化十六年总督备倭郭某以海盗刘通为患及鹾艘私贩出入委官军增筑之初名新墪后郭去人思其惠易今名
十四墪
在张家湾
十五墪
在秦家坝
王公墪
下有大水曰杨家洪口私贩盐舶出入之所正徳元年都指挥王宪以崇明沙民施安钮东山等作乱委官军增筑之旧名新筑墪王去易今名
十六墪
在曹家沟
十七墪
在王家沟
十八墪
右南滙中后千戸所为塘十七
已上捍海塘内外设墪台每座置铺舎一所派以军余昼夜瞭望海洋声息春汛时以二月十六日上班小阳泛以九月十六日上班带马一匹遇警飞报
沿海营堡兵防考
金山卫以东守御
金山营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胡家港堡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蔡庙港堡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又三处贴守军兵共三百五十二名
右正守军系金山卫查拨贴守军每嵗于太仓镇海二卫官军内调发二月初一日上班十月三十日掣班
金山卫以西守御
独树营堡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江门营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又二处贴守军兵共一百名
右正守军系金山卫查拨贴守军毎嵗于嘉兴千戸所官军内调发二月初一日上班十月三十日掣班
西仓堡守御论
松江府东有黄浦之冲西当泖湖之险南邻大海地无百里之隔乃三面受敌之所今查练兵镇抚部下常川操练民壮二百六十名土兵一百七十名水兵二百三员名退回选锋正军五十八名选锋余丁九十八名共七百八十九名仅足以充府城防守之用西仓一堡孤悬中野防守缺官宜于松江守御所选择聴差千百戸一员将下班选锋军余九十八名分发本官统领无警则启闭仓城防守粮储有警则上城固守听各处军兵互相应援则两城有备不致临时悮事也
江南经畧卷四上
<子部,兵家类,江南经略>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经畧卷四下
明 郑若曽 撰
华亭县总论
华亭乃松之附郭县也泖湖钟其西大海枕其南吴淞江绕其北受嘉【嘉兴】湖【湖州】诸水之下流本泽国也故港汊甚多利于舟楫舟楫之絶技莫如盐徒沿海如曹泾青邨等地盐塲在焉盐徒之所聚也若能抚而用之则不必另募兵勇于御寇也何有但此辈狼子野心惟利是图用之则公行劫掠急之则啸聚泖湖已非一日之故矣识者谓宜择本地大家为众所推服者统率之而官收鬻盐之权或仿荆川唐公江北剰盐之意或效见泉鄢公浙西小票之法则利溥而民悦得舟师之用而消盗贼之萌且于军饷有赖也非与海防相表里者耶
华亭县境考
吴子夀梦筑华亭县名本此梁大同中即其地立昆山县建治在焉唐天寳十年昆山移治马鞍山始割昆山嘉兴海盐地立华亭县防昌中升为上县吴越钱氏以县属嘉兴宋仍其旧元升华亭为府领华亭县后改府为松江县隶焉国朝因之县附于府其城即府城不另列城池考
县境广七十八里袤八十一里东至语儿泾上海县界一十八里西至泖湖一十八里南至金山卫滨海七十二里北至塘桥一十五里东南至青邨所滨海一百十里西南至枫泾镇浙江嘉善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寳镇上海县界五十四里西北至钟贾山二十七里
<子部,兵家类,江南经略,卷四下>
华亭县备寇水陆路考
东滨大海
由东门得胜港闵行入黄浦东行过邹家市至南滙由得胜港厯下黄泾胡家桥至柘林由横林大门墪高桥至青邨三千戸所皆滨海地方
西南与嘉兴为界
由西门厯朱泾泖桥至秀州塘抵浙江嘉兴府嘉善县
南抵金山
由西门竹竿滙厯塘口前后二港张堰查山至金山卫北门出南门即滨海
北通昆山
由北门厯唐行碛岙千墪浦漫水港新洋江抵昆山县东门或东南门
西北通苏州
其路有五一由西门厯泖湖谢泽烂泥浜淀山湖老鸦窠陈墓陈湖大姚王母湖至瓦屑泾抵苏州府葑门谓之中路一由西门厯尤墪章练塘石湖塘杨扇周荘邓邨同里尹山桥篾渡桥至葑门谓之奥路一由北门厯唐行碛岙大慈甪直合塘唐浦斜塘金鸡渰葑门塘谓之北路已上三路皆水道也一由北门厯昆山官塘西北行谓之北边奥路一由西门厯朱泾枫泾至嘉善县嘉兴府吴江官塘进者谓之借路已上二路皆水陆俱通之道不如水路为捷
东北抵嘉定
其路有二一由唐行青浦安亭外冈至嘉定之西门者为陆路一由上海县西边北行厯唐桥陆家角高家行出吴淞江入南横真如南翔以至嘉定之南门者为陆路
右水陆可通之道凡十有三其间港汊浩繁岐路错襍不能一一而设备也惟当摘其中之尤要者设防制胜专驻官兵以为守御之计其余亦惟以游兵行哨竒兵设伏轻兵出袭焉斯可矣共计邑之险要有七曰金山曰柘林曰青邨曰曹泾曰叶谢曰张泾曰朱泾详见各图説于后
金山卫险要説
金山卫南临大海西控全吴与定海闗同为钱塘江之钤锁北之沙涂至此而尽南之山至此而终贼自下八山分防单酉鍼可以直捣乃浙直第一要冲也国初安逺侯经畧海上置卫于此而以备倭都指挥领之诚得备御长防承平日久武备废弛兵将玩愒上下视为赘疣矣嘉靖甲寅贼首徐海欲据此为巢攻围甚久自秋八月至冬十一月始解嗣后攻城者四葢不特欲坏苏松之藩篱实欲长驱直捣以入嘉杭湖三郡之门户也今游击一员常川驻劄扄钥亦云密矣但事权不一惟营保全一城视他地之残虐非其责也故贼至惟冀其空过为幸而尾追而迎击而旁援之计漫不之讲置卫设官之本意顾若是哉为今之计宜调副总兵守此而以浙西吴中兵卫悉聴调发一旦有警水陆防应如长蛇阵然贼岂能直入耶或曰吴淞江口南直第一闗键也何为反后之曰贼之犯吴淞也必经竹箔诸沙宋信嘴杨家路而后入兵船纵不能御之于海贼独不思防后而敢于长驱耶厯年以来贼常巢柘林然后掳掠嘉湖苏州多所得志今若坚壁清野而以重兵驻扼金山则贼进退失据腹待毙矣岂能驰突哉故吴淞所一叅将足以领之而浙直要冲非总兵不可也
金山卫城池考
金山卫在府治南七十二里夏少康封子无余国号于越春秋时始广境至此周康王筑金山城以镇大海卫名本此【按金山在府东南海水中去府九十里周康王东游尝于此筑城其北即古之海盐县后沦于水】句践入臣于吴夫差以地封之至武原即金山地秦始皇即其地置海盐县防防为湖徙治于武原梁时为前京县境唐置华亭县属华亭境国朝洪武十九年始建金山卫卫城南濒海与金山对峙西连乍浦东接青邨南滙嘴东北抵吴淞江控引几三百里营堡烽堠气势聫络隠若金汤城周十二里有竒建卫时钦命安逺侯等起嘉湖苏松等府卫军民所筑永乐十五年九月命都指挥谷祥增甃继因潮沙淤塞复命指挥侯端等督修挑濬
城
周围一十二里三百步有竒高二丈八尺
池
濠周于城广一十二丈深一丈八尺
陆门
八座
水闗
四座
门楼
四座
角楼
四座
腰楼
八座
敌台
八座
箭楼
四十八座
窝铺
七十二座
雉堞
三千六百七十八垜
金山卫兵防考
金山卫指挥使司
洪武十九年设隶中军都督府
署在卫城内 军器局在卫治西 演武塲在卫治东门外
指挥使同知佥事共一十八员【内掌印一员管屯一员三巡一员城操一员】 镇抚司镇抚一员 经厯司经厯一员军储南仓大使一员
领所七
左千户所千户五员 百户十员
右千户所千户三员 百户六员
前千户所千户六员 百户一十二员
后千户所千户五员 百户十员
已上四千户所署俱在卫城中
共统客土军兵一千七百五十二名军余二百九十三名
中千户所以守御松江府分署府城
中前千户所以守御青邨分署青邨镇
中后千户所以守御南滙分署上海县十九保嘉靖中倭患于本卫添设游击将军统领马步游兵徃来巡徼北以防松江西以援乍浦旧属青邨南滙二所堡至是益以柘林川沙二堡皆属统辖有警以该营为正兵以乍浦及诸堡为竒兵一闻警报左右策应首尾救援
以船易马议
尝考金山建卫之初原有哨船若干只倭船畏浅既近岸则我舟轻捷可以计而破之自正统末而始以哨船易马不识其为何见夫马所以备追奔逐逺之用也贼既登舟马将焉用不过备权门之给役而已故自以马易船以来奸人出没海上扬帆过卫鼓噪声闻不复知其为谁至有劫掠居民傍舟海我将为捕彼即开洋皆为废船之故兵法贵先声有夺人之志而此则甘心于受敌而忘先事之图也是故以船易马旧制不可以不复
柘林筑堡议
或问柘林有险隘乎曰无有曰然则徃年岛寇巢之何也曰其説有五一是各处海壖多滩涂阁浅柘林独无其来也易登岸其去也易登舶兵法安营最忌无进退之路此地进退皆便一也一是柘林大家多蓄积美田宅春熟已成青苗布野贼至而据之因粮于我兵法安营须有通粮之道此地不患无粮二也一是海滨至内地必由小港出浦非潮至则水涩艰行柘林之西独有下横泾荒岩河可行深而且濶片帆出浦即是叶谢十八里抵郡城兵法入他境道路有便有不便有寛有窄此地深入便利三也一是柘林枕海贼舟歘至我兵哨望不及阻截不能兵法安营不居江河之岸外无救援此地则贼舟易于接应四也一是金山青邨南滙诸堡官兵守御颇严贼若初至而即欲攻之堡未必下而援兵至矣不如柘林之民弃家而走取之易易兵法敌人逺来营寨未安可击此时结寨不宜迟五也曰柘林既有此五利则将来备倭必当以此为要害之首而筑堡设兵当与金山青邨南滙例论乎曰未也昔倭之初来也柘林甚富一时相其便宜而栖之自罹变后室庐燬矣蓄积亡矣田地荒矣户口流移矣贼不能一朝居也此时不当筑堡既筑堡后不当不兴屯田之议何也险不在堡而在于守守堡有人则我得恃之以御敌否则所谓堡者敌反据之以拒我矣曩时当道鉴柘林之患谓贼来必将复据须设险以待之此意未尝不善也筑堡之后苦无居民下令户口归守者给赈恤银五两此意未尝不善也一时贫民贪利报官建草房一二间影射复业实姑借此以为聊生之计耳寇至即奔何所顾恋而固守乎其有恒产者伤弓之鸟迁避城邑亦非召令之所能致是堡也其谁与守愚所谓不当筑者此也大兵之后田皆废弃民无力以耕亦虑变而不敢耕稍与之值即乐于售矣有乘此时而买之虽甚肥田不过四钱五钱而止募兵勇给工食官与之田人十亩或二十亩兵在于此田亦在于此田与兵相去不逺聴其收获蠲其租赋无事则出耕有事则入守兵既视屯田为已资岂肯舍以资敌必效死以争之协力以防之以田为业以堡为家以所领之工食为活计必不患其弃城而走也兵有固志则大家亦肯迁归而此堡为有用矣失此之图而望民之居责兵之守也有是哉或曰今犹可及行乎曰柘林之田价未尝贱也寇患久宁民各自以其业为业膏腴者孰肯弃而弃者孰肯贱乎兵多田少官府措置且难其惟开积荒之田庶为便易然积荒田离堡多逺屯则妨守守则妨屯求欲彼此兼济当事者预为之计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