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总要

  本朝始建为军。置三寨守之。东至夔州百三十里,西至万州百四十二里,南至施州二百七十里,北至大宁监四百二十六里。蜀江水路东至夔州界一十八里,西入万州界六十里。
  ○寨三:
  思问寨,在县南二百里。
  南平寨,在县南二百里。
  捍文寨,在县南一百里。已上并本朝咸平中置。
  
  
  ●前集卷二十一
  荆湖两路,皆天文张翼轸之分,春秋楚地,秦之长沙、黔中、南郡悉其境。东界鄂渚,西接溪洞,南抵五岭,北连汉沔。其人多劲悍忿决,勇於私斗。自南郡、凌夷、卢溪、辰阳诸郡兼杂蛮夷,散处山谷,其外又有羁縻州县,岁时修贡,间侵边境,朝廷据要害戍守。凡典城领兵者,并择武干以充其任。其澧鼎辰峡潭全邵永州,仍募土丁,置寨将,与官军杂戍界上。
  ◎荆湖北路
  江陵府南郡,《禹贡》之荆州,汉初领南蛮校尉,晋为南平郡。居江左上流,外控蛮,土地辽,至南朝,皆择重臣守之。唐初为都总管府,上元中加荆南节度,领澧鼎峡夔忠万等州;宋江陵府。其地东至复州二百二十里,东北至荆门军百九十里,西至峡州三百五十里,南至澧州二百七十里。置荆湖北路兵马都钤辖巳下兵官,领鄂岳辰鼎等十三州军,以府为治所。其捍边寇者,澧鼎而下五州焉。本路置州兵及禁旅更戍外,又领义军土丁一万九千四百六十二人。今之荆州府江陵县是也。
  澧州天门郡,汉属荆州;吴分武陵西界立郡,曰天门;隋改为澧州。在澧水之北,与辰鼎二州并为极边,分控羁縻州数十。州境置十寨。东至岳州水路七百里,西至蛮界溪州水陆一千里,南至鼎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辰州六百七十里,北至江陵府三百里。今之澧州,属荆州府。
  寨十:伏求寨,旧寨也,东至州九十里,咸平中置。
  石门县寨,汉属武陵郡,吴为天门郡,隋平陈,为石门县,咸平中置寨。东至州百里,西南慈利寨。
  慈利县寨,汉陵阳县,隋改今名,天禧中置寨。东至州水行二百四十六里,西至武口寨接黔州界十馀里,南至辰州辰阳县界二百三十里,东北灵溪寨。
  灵溪寨,捍高州蛮界,咸平中置。西北慈利寨,北石门寨。
  台宜寨,旧寨也,天圣中移置。东至州水路四百里,七日程。
  索口寨,天禧中置,在慈利县境。东至州六日程,东北台宜寨,西南西牛寨,南澧川寨,西北安福寨。
  澧川寨,祥符中置,在慈利界,正控溪洞之口,东至州九日程。
  西牛寨,天禧中置,东至州十日程。
  武口寨,在慈利县界,正控溪洞,与澧川寨同置。东至州十日程,西南下溪州二百三十里,西接高州茨洞界。寨城三面控武溪口。
  安福寨,天禧中置,深在蛮境,控没底溪、恶石溪二水。东至州十四日程,东南索口寨,东北施州罗大寨。
  鼎州武陵郡(隆兴二年升为常德府),秦使白起略取蛮夷,置黔中郡,后司马错立城,据此以扼五溪之要,有壶头山、天门山。后汉武陵蛮叛,伏波将军讨破於临沅,即此地。隋置朗州,宋改鼎州,属武陵郡。东至岳州华容县界三百五里,西至辰州辰阳州界二百四十六里,南至潭州益阳县界一百六十五里,北至澧州澧阳县界九十里,管寨四。今之常德府是也。
  ○寨四:
  黄石寨,东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白砖寨,东南至州一百七十里。
  汤口寨,东南至州二百二十里。
  桃源寨,寨城本武陵县地,乾道中析其西境置寨,以兵戍之。东至州六十里。
  溪洞州,在辰鼎澧三州之界,外皆盘瓠遗种,世为边寇,讨之则负固自守,事久则劳人烦费,故前代皆为兽畜之,款附则受而不逆,反叛则弃而不追。唐季承乱,遂自立州县,建为刺史。晋天福中,马希范守湖南,溪州酋彭士愁等以溪锦蒋三州归马氏,立铜柱为界。宋因而抚之,太宗时溪锦叙富四州蛮相率诣辰州,愿北内郡民,输租税,诏本道按山川地形以图来献,卒不许,此圣王深惟远览之至也;惟设溪洞诸州,赐以印绶,羁縻不绝,故屯戍之兵差减前世。今管溪洞南北两江五十六州。即今之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之地。
  ○北江州三十六:
  上溪州,古灵溪郡,分辰州大乡县置。州东至辰州三百六十里,西至黔南五百里,南至锦州五百六十里。
  下溪州,自澧州武口寨过生羊峡,设木梯,到马县岭,渡江至州。天禧中,知辰州钱绛领兵至城下,焚其寨栅。
  忠彭州来化州南州谓州永顺州溪宁州感化州溶州彳夷州(庆历中改为宠赐州)溪监州新府州(有城郭)永州
  顺州保静州吉州万州远州费州(庆历中改为天赐州,东至蒋州六百里)奉州襄州许赐州越州宁化州向化州归明州
  新定州归信州保安州顺现州保富州永安州新化州远富州新赐州
  ○南江州二十:
  富州刺史,并兼都巡检使,初因本州向通汉,上言:五溪十洞,控西南夷之地,为辰州墙壁。故加是名。天禧中,求纳土疆,不许。
  懿州,湖南马希范建,以叙州潭阳县为州。古州。
  叙州,秦为黔中,汉武阳地,在武水之阳。唐贞观中,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东至辰州五百三十里,南至融州一千五百里,西至古州二千一百里,北至辰州五百里。
  元州鹤州(今为西高州)云州硖州黔州冲州绣州波州显州晃州
  奖州卢阳郡,唐垂拱中,分麻阳县并开山洞置州。西至费州六百里,龙溪郡北锦州一百五十里。
  锦州,东至辰州三百五十里,南至奖州一百五十里。唐垂拱中,分辰州,开山洞於麻阳县界,置州。北至溪州五百六十里。
  保胜州允州冷州绵州。
  辰州,治沅陵县,古蛮夷地,秦置黔中郡,汉曰辰阳,在辰水之阳,县西故城是也。马援征蛮壶头山,渡至临沅,即此处。唐初为辰州,寻升都督府,又为卢溪郡。在东,界置十九寨控之,守郡者兼溪洞巡检使。东至鼎州四百六十里,南至邵州界五百二十里,西南至溪州三百八十里(自石门洞缘西水行),西南至叙州三百二十里(按《皇华四达记》:二百四十里即叙州界,又一百二十里至蒋州,又二百八十里至允州,又百里至州,五十里至捷州,又五十里至庄州),北至澧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溪州百八十八里。今之辰州府是也。
  ○寨十九:
  卢溪寨,在州西南一百三十里,招谕县北卢溪口,因县城置寨。县西有武溪水,水路入蛮界。祥符中,转运司言:卢溪慢水等寨最为冲要,只以木为寨城。因请版筑。从之。旧有石洞寨,深在蛮界,不当要路,无所控扼,遂毁。有事许驰报卢南溪寨。
  慢水寨,在州东二百里。
  叙浦寨,汉武阳县也,因县城置寨,控叙浦江口。北至州,西南至富州界。
  新兴寨,在州北百里,西北至下溪州,自深溪源水路入。
  招谕寨,因县城为寨,下枕辰溪,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西麻阳县寨,东厢阳寨,南龙门寨,北犭吉獠洞。
  酉溪寨,在州西七十里,西北犭吉獠洞,北卢溪界犭吉獠团至盘瓠崖。
  落鹤寨,在州西北五十里,西卢溪界,入径团,又西至犭吉獠洞。
  东亭寨,在州东三百里,控东亭溪口。
  江口寨,西南招谕寨,南龙苇洞寨。城三面控卢溪水口,以卢溪寨主领之。
  乌速寨,在州西北五十里,南乌速洞口,北落鹤寨。城在酉溪上。
  黔阳寨,在州西六十里,西南酉溪堡蛮,寨城控黔溪、酉溪二口。
  铜安寨,在州西南二百五十里,东富州桃溪路,西富、峡二州界。
  麻阳寨,东招谕县,西北锦州。以县城为之,控马爷溪一路蛮洞。
  龙门寨,在州西南二百八十四里,东大苗洞,西富州界。
  骡子寨,在州西六十里,北溪州界。寨城居酉溪上。
  ○诗水寨
  招人寨,在州东北二百五十里。
  黄头寨,在州东北四十里。
  金溪寨,在州西北五十里。
  峡州,治夷陵县,汉属南郡,有夷陵山在西北,因以为名。控川峡水路,颇为险要,孙权时尤重,号为西门。唐武德中置州,治陆抗故垒,其地兼扼蛮獠,置八寨守之。东至江陵三百五十里,西至归州二百里,南至江陵府水路三百三十里,北至襄州五百七十里,西南至施州七百里。今之荆州府夷陵州是也。
  ○寨八:
  新安寨,在州西南一百六十里。
  长阳寨,在州西九十五里。
  麻溪寨,在州西一百三十五里。
  汉流寨,在州西南二百二十里。
  巴山寨,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
  长乐寨,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鱼羊寨,在州西南三百一十七里。
  梅字亚寨,在州西南三百四十里。
  ◎荆湖南路
  潭州长沙郡,古三苗国,秦置长沙郡,以统湘川,南通岭峤,控带溪洞,历代号为重镇。隋建州;唐初为都督府,寻置观察团练使,督湘中七郡;宋领武安节度。其地东至袁州界二百五十里,北至岳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邵州四百七十里,西至鼎州三百七十里,南至衡州五百里。今置荆湖南路兵马钤辖以下兵官,州为治所,领八州监,其捍溪洞者,潭及全邵衡永道桂阳而巳。凡州兵及遣兵更戍外,更领土军、弩手、义军土丁五千一百五十八人。今之长沙府是也。
  ○寨一:
  宁乡县七星寨,在宁乡县地,控梅山洞口,太平兴国中置,以制蛮獠。
  全州,治清湘县,南扼邕桂之路,晋天福中,马希范奏置州。西襟带溪洞,设峡口七寨御之,管土丁弩手四百人。咸平中,知州钱洛请招诱溪洞酋豪,真宗曰:西南蛮,惟全州一境久已安静,不必以虚名生事。不许。东至永州一百三十里,西至桂州二百五十里,西南溪洞至叙州水陆六千八百里,北至邵州三百三十里。今之全州,属桂林府。
  ○寨七:
  全西溪洞,有栗氏率,常杀掠吏民。雍熙中置五寨御之,不能止。知州柳开遗以衣帽等物招谕,栗氏五酋长俱出听命,皆补全州上佐。作时鉴一篇,刻石诫之,至今服从。
  峡口寨,在羊状洞口,东至州三十里。
  香烟寨,南至禄塘寨三十五里,北至石家源五里。
  羊状寨,东至峡口寨二十里,西南至小洞二十里。
  磨石寨,南至桂府大通虚十五里,北至获源寨四十里。
  获源寨,南至磨石寨四十里,北至峡口寨四十里。
  长乌寨,南至峡口寨四十里,北至香烟寨四十五里。
  禄塘寨,南至长乌寨十里,北至香烟寨三十五里。
  七寨之外,又有洞源路口十六,皆夷獠出入路,尽以诸寨兵游徼,遣土丁弓弩手防扼之:
  大贼源口,南至香烟寨五里,北过山岭通永州坦源寨。
  石家源口,西入洞路,通邵州武岗县,南至香烟寨五里。
  横溪源口,南至禄塘寨三十里,北至香烟寨五里。
  紫溪源口,南至禄塘寨三十里,北至香烟寨十里。
  古桃洞口,南至禄塘寨十五里,北至香烟寨二十里。
  可洞口,南至长乌寨十五里,北至香烟寨三十里。
  雄江源口,东至长乌寨五里,北至禄塘寨十五里。
  栗村源口,南至峡口寨二十里,北至长乌寨二十里。
  驿马源口,南至郭源五里,在羊状寨背山外。
  郭源口,南至羊状寨三里,北至驿马源五里,在羊状寨背山外。
  包源口,东北至羊状寨二十里。
  高良源口,南至获源寨二十里,北至峡口寨二十里。
  获源洞口,东至获源寨五里,南至耿陂源十里。
  耿陂源口,南至磨石寨三里,北至获源寨十里。
  西延洞口,入洞,西北至阳田黄沙镇约八十里,又大木寨约三十五里,又至官祠约二十里,并山溪路。
  孤留洞口,南至桂州界十五里,北至磨石寨五里。
  邵州,治邵阳县,吴分陵零郡北部立邵陵,兼置郡以理之。湘南有梅山洞,连数州界。开宝中,江左用兵,乘间寇武岗;暨宋初,抄盗不止,命将平讨,置十五寨守之,管土丁弩手一千三百二十四人。东至潭州五百三十五里,西至蛮界城州一千一十里,南至永州二百六十里,北至辰州六百五十里。即今之宝庆府是也。
  ○寨十五:
  武岗县寨,即旧城置寨,控梅山洞口。开宝、太平兴国中,梅山洞左甲首、右甲首寇寨城,发潭州兵平之。
  真田寨,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
  白沙寨,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
  水竹寨,在州北一百一十五里。
  界岗寨,在州东北八十里。
  王堂寨,在武岗县界北,至县九十里。
  罗尾寨,在武岗县界北,至县一百一十五里。
  盆溪寨,在武岗县界东,至县五十里。
  塘儿寨,在武岗县界东,至县六十一里。
  古限寨,在武岗县界东,至县五十五里。
  查木寨,在武岗县界东,至县六十五里。
  新兴寨,在武岗县界南,至县五十五里。
  安定寨,在武岗县界南,至县七十里。
  三门寨,在武岗县界南,至县百四十里。
  峡口寨,在武岗县界南,至县九十里。
  永州零陵郡,战国时楚之南境。《后汉书》云:地多下湿。筑土城多坏,编木以为城。唐初置州,去湘水八里,控溪洞之要,置三寨守之,管土丁二千六百二十人。东至桂阳监百二十里,至邵州百六十里,南至道州百五十里,北至衡州百三十里。今之永州府是也。
  ○寨三:
  东安寨,在东安县界,去县界三十里,五代马氏置东安,宋升为县,天圣中置寨。
  零陵县寨,即零陵县也,去州一百里,天圣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