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史略

  二十年千秋太后卒
  史臣曰穆宗之遇害乘舆之播迁契丹之侵轶皆千秋淫秽不礼之所使也特书于防者深着大恶不道之罪也
  筑开京罗城
  姜邯赞请筑之
  侍中姜邯赞卒邯赞衿州人性清俭不营产业少好学多竒畧体貎矮陋衣裳垢敝正色立朝临大事决大疑屹然为邦家柱石年七十赐几杖辞职归城南别墅諡仁宪年八十四
  世传有使臣夜入始兴郡见大星陨于人家遣吏徃视之适其家妇生男使臣心异之取归以养是为邯赞后宋使见之不觉下拜曰文曲星不见久矣今在此
  二十二年王薨王性聦悟敏于学工词翰太子钦即位史臣曰显王以姨母贻孽戎臣搆逆强邻伺衅京阙俱烬乘舆播迁艰否极矣反正之后和亲结好偃武修文薄赋轻徭登崇俊良修政公平内外底宁农桑屡稔可谓中兴
  徳宗敬康王
  讳钦字元良母元成后金氏
  元年
  宋明道元年 契丹重熈元年
  以王可道监修国史李端为平章事黄周亮皇甫俞义为参知政事
  旧制宣麻于家至是集百官宣于干徳殿
  命平章事栁韶创置北境关防
  自国内城界鸭緑江入海处东洿朔州等十四城只和州等三城延袤千余里以石为城
  三年
  宋景祐元年
  纳显宗女为后
  以崔冲为刑部尚书
  王寝疾位于弟平壤君亨薨平壤君即位王性刚断有执居丧能尽子之孝为政不改父之道任用旧臣徐讷王可道崔冲黄周亮朝廷无欺蔽而民安其生李齐贤曰庆陵朝头陁山人李承休进帝王韵记有曰徳何止四年凤鸟来呈瑞考之实録未见惟俚语相言凤鸟来仪于威凤门羣乌随而噪之凤乃飞去国人憎乌少长持弓弹射徳宗一代京城无乌夫凤羽族之长也为羣乌所逐岂曰凤哉盖韵记之无稽耳
  靖宗容惠王
  讳亨字申炤徳宗母弟
  元年
  宋景祐二年
  凡教令称制
  至肃宗始称诏
  筑长城于西北路松岭东以扼邉寇之冲
  二年祔徳宗于大庙
  初王问昭穆之制于辅臣徐讷黄周亮等言惠定光戴同班为昭景成为穆穆宗为昭而显宗为穆则昭二穆二与太祖为五庙今祔徳宗数过五庙请迁惠定光三宗藏于太祖庙西壁戴追王之主迁祭于其陵可也刘徴弼言太祖在曾祖行亲未尽故惠定光三宗不必迁惟迁戴宗于陵而祔徳宗于此室可矣周亮等言前典云亲过髙祖则毁其庙由是观之自祢祖曾髙而上论亲尽未尽非以旁亲论也惠定光在従祖行不可比于亲祖三宗宜迁毁王谓一时而迁四神主意所未安乃从徴弼议
  三年以刘徴弼黄周亮同平章崔齐顔崔冲参知政事四年门下省乞放东池白鹤山羊等王従之
  五年
  宋宝元二年 丹重熈八年
  立贱者从母法
  六年以杨带春为安北大都防府副使
  带春立志峻抜多智畧习兵事故崔冲奏若有邉虞非此人无可遣者不宜出外不允
  判御史台事李周佐卒
  周佐东京人登第歴台省立朝四十余年倜傥伟时称得大臣体
  内史令徐讷卒諡元肃讷熈之子弼之孙三世为宰相初弼祖神逸郊居有鹿奔投神逸抜其箭而豢之梦有人谢曰鹿吾子也赖君不死当令公之子孙世为卿相云
  十二年王薨弟乐浪君即位有司奉遗命山陵制度悉从俭约
  文宗仁孝王
  讳徽字烛幽显宗子母元惠太后金氏
  元年
  宋庆厯七年
  以崔冲为侍中金令器金元冲为平章事朴有仁李子渊为参知政事
  三年飨国老庶老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下至鳏寡孤独废疾无养者赐物有差
  八年定田制
  凡田品不易之地为上一易之地为中再易之地为下其不易山田一结凖平田一结一易田凖二结再易田凖三结
  十年
  宋嘉祐元年 丹清宁二年
  创兴王寺于徳水县移其县于杨川知中枢院事崔惟善谏曰唐太宗不许创立寺观我太祖训要亦曰嗣王及公侯臣僚毋得争修愿刹奈何竭民财力以危邦本耶王优答之异日入侍王曰谏诤是忠従好佞惟善对曰创垂犹易守成难又御史卢成且忤防王怒命解冠幱将之惟善谏曰朝官有罪当行有司王怒霁只罢其职
  分遣抚问使兼侍御史李攸绩金若珍崔尚安民甫闵昌寿于十三道按验诸州郡守令勤慢清浊
  作长源亭于西江饼岳南
  道诜明堂记曰西江邉有君子御马明堂之地自太祖统一丙申至百二十年就此创构国业延长至是构亭
  十一年陨石于黄州州人上其石礼司以为自古有之此常事不关灾祥王可其奏还其石
  始行封□之法
  时署科甚滥中书舎人郑惟产请之
  二十年丹改国号曰大辽
  二十二年守太师中书令崔冲卒諡文宪
  冲海州大宁郡人丰姿瑰伟性操坚贞少好学善属文穆宗朝擢甲科第一歴仕四朝资兼文武出入将相年至七旬乞退然军国大事悉就咨焉自显宗中兴干戈才息未遑文教冲收召先进教诲不倦诸生填溢门巷遂分九齐谓之侍中崔公徒凡应举者必先徒中学焉自后举子亦皆名九齐籍中谓之文宪公徒又有儒臣立徒者十一冲徒为最盛东方学校之兴盖由冲始时谓海东孔子
  王出子煦及窥为僧
  史臣曰文宗号称贤主而溺于异教使二子出家要福田利益其源一开子孙视为家法祝髪为僧者实繁一时名门大族争慕效之立嫡立嗣顾为末事其祸权舆于煦窥至冲曦极矣
  二十六年
  宋熈宁五年 辽咸雍八年
  校尉臣身谋废王立王弟平壤君基事觉伏诛
  二十八年録文昌侯崔致逺五代孙善之为都染署史二十九年
  辽大康元年
  门下侍中崔惟善卒諡文和
  惟善冲之子惟善为中书令弟惟吉摄尚书令父冲年髙尚无恙王赐国老宴惟善惟吉扶以入赴时称盛事翰林学士金行琼作诗贺曰尚书令侍中书令乙状元扶甲状元
  三十一年创安兴寺以待宋使
  大府少卿李唐鉴奏中朝使命徃来髙峦岛亭稍隔水路请于贞海县地创亭为迎送之所从之
  东蕃作乱以中书侍郎平章事文正及同知中枢院崔奭等将兵三万出屯定州大破之
  三十七年王薨王性聦哲好学善射志畧宏逺寛仁容众上事辽宋下交邻国民赖以宁时号治平独其佛宇塔庙之盛为盛徳累太子即位少有疾哀毁疾笃薨于丧次弟国原公运即位
  李资仁如辽告丧帝诘问二君连逝必有他故资仁对辨切直帝引见慰谕
  宣宗思孝王
  讳运字继天顺宗母弟
  二年
  宋元丰八年 辽大康十一年
  御宣政殿听断死囚停音乐进素膳
  王妺积庆公主适王弟扶余侯□
  四年以崔奭守太尉判吏部事监修国史崔思齐参知政事朴寅亮同知中枢院事
  八年门下侍郎平章事栁洪卒
  洪武人精于春秋左氏传及兵家秘诀每国家有虞疑寤寐精思引古决防多有中者时议重之
  九年参知政事崔思谅卒
  思谅仪表端雅沉静寡言秉国钧主文柄名重一时
  十一年王薨元子昱即位王聦慧恭俭博览经史然逰幸无度多创寺塔天怒民怨灾异兴矣











  朝鲜史畧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朝鲜史畧卷六
  髙丽纪
  献宗恭殇王
  讳昱宣宗子母思肃太后李氏
  元年
  宋绍圣二年 辽夀元年
  正月日有晕两傍有彗
  太史奏日有彗近臣乱诸侯欲有反者王幼不知脩省
  李资义谋反伏诛
  初宣宗于思肃太后生王又纳侍中李颋之女元信公主生汉山侯昀资义公主兄也以王幼弱不能听决万几谋欲立昀至是聚兵将举事邵台辅使王国髦率兵入卫令壮士髙义和斩资义及其党崔忠伯等
  以王国髦权尚书兵部事时王室防弱而权归武将识者叹之
  王禅位于叔父鸡林公熈熈即位
  李齐贤曰显之三子兄弟相传以及于顺顺以居丧过哀夭折无嗣而传于宣宣薨而太子嗣是为献宗国人熟习见闻乃谓宣有五弟而立孺子以是归罪何不思之甚也唯不得周公于亲博陆于臣委任而辅政其危且乱可翘足而待也后世有不幸而遗大投艰于襁褓之中者可以此为诫哉
  肃宗明孝王
  讳显字天常初讳熈宣宗母弟
  元年前王出居兴盛宫
  金谓防上书请迁都南京
  其书畧曰道诜记云髙丽有三京松岳为中京木覔壤为南京平壤为西京四时各宜所住开国后百六十余年都木覔壤今时正当廵驻新京之期伏望于三角山南木覔北平建立都城王置南京开创都监遣崔思诹尹瓘防相之思诹等奏云臣等就虑原驿视山水不合建都唯三角山南山形水势符合古文请随形建都王从之
  右仆射知政事朴寅亮卒諡文烈寅亮文词雅丽宋熈宁中与金觐使宋其所著述宋人称之至刋二公诗文号小华集
  辽甞欲过鸭緑江为界寅亮脩表曰普天之下既莫非王土王臣尺地之余何必曰我疆我理又曰归汶阳之旧田抚绥敝境回长沙之拙袖抃舞昌辰帝覧之寝其议
  二年前王薨于兴盛宫
  东女真寇镇溟县东北面兵马使金汉中遣判官康拯与战克之斩首四十级
  始设铸钱官使钱
  使犹行也
  三年民贫不能兴用命州县出米谷许民贸易使知钱利
  始用银瓶为货其制以银一斤为之像本国地形俗号濶口
  七年
  宋崇宁元年 天祚帝干统二年
  宰相邵台辅等奏国学养士麋费不赀实为民弊中国之法难以行于我国请罢之不报
  史臣曰台辅罢学之请虽穷巷庸夫所不敢出诸口者肃宗乃擢置于论道经邦之位及其三表请老盛称儒雅不允其请何也肃宗非不知其为人特以其溺于立已之私恩而昧于择相之公义也时称肃宗好文其好文也岂亦玩心于章句之末而与羣臣赋诗唱和而已耶
  置京城左右酒务又于街衢两傍勿论尊卑各置店铺以兴使钱之利
  礼部奏我国教化礼义自箕子始而庙貌犹阙不在祀典乞使求其坟茔立祠以祭从之
  辽遣中书舍人孟初来贺生辰兵部贠外郎金縁为馆伴初见其年少颇易之一日并辔出郊雪始霁初唱云马蹄踏雪干雷动縁即对曰旗尾翻风烈火飞初愕然曰真天才也由是情好日笃相唱和及别觧金带赠之八年东女真太师英格遣使来朝
  有本国医自完顔部来言女真居黑水者部落日强兵益精悍王遣使相通即金之先也
  以崔思诹为门下侍中林干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李防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栁伸为仆射政堂文学崔嗣为枢宻院使尹瓘知枢宻院事
  命林干伐东女真
  女真本靺鞨苗裔散居山泽未有统一及英格乌雅舒为部长颇得众心界上有连山险絶人马不能渡间有一径俗谓瓶项若塞其径则女真路絶故邀功者献议请出师平之
  干与女真战于定州城外败绩
  初内侍林彦主出兵之议直史馆李永曰兵凶战危不可妄动彦当无事时欲用兵生衅不可也王不听干又邀功引不教之兵遽出与战败绩
  复以尹瓘为东北面行营兵马都统与女真战斩三十余级我军死伤陷没者过半军势不振遂卑辞请和结盟而还
  政堂文学栁伸卒
  伸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量少擢髙第以清谨名尝牧清州民敬之如神国家欲移都南京伸独言其不可凡论国家事悉主忠义
  十年王还自西京不豫至长平门外薨于辇中太子俣即位王幼而聪慧及长孝敬勤俭雄毅果断五经子史无不该覧然游乐颇数屡幸寺院多致民敝
  李齐贤曰以汉高知人之明欲易太子而不知代王之终为太平天子封之邉郡唐太宗之贤而不克定嗣卒用昬童乃使凶牝啄其孙殆尽然两汉四百年临天下者皆孝文之裔也唐三百年自中睿迄昭哀亦文帝之后也我文考十九子而以再兴宗国期肃宗而肃宗由藩侯绍大统有子若孙继继绳绳以至于今四百余年斯岂非天乎
  睿宗文孝王
  讳俣字世民母明懿太后栁氏
  元年
  宋崇宁五年 辽干统六年
  政堂文学郑文卒
  文恭俭朴讷不事生产居室卑陋仅庇风雨莅官谨慎典刑曹十余年未尝出入人罪奉使入宋受赐金帛分与从人将其余买书以归他无所求取宋人多之
  侍中魏继廷三上表请老王手诏不允继廷称疾不起王遣使敦谕乃入省视事御史以累旬称病奏覈之即上表乞退许之
  金富佾曰继廷以文章名世清白謇直辅佐累朝宣宗灯夕置酒王酒酣命继廷舞继廷辞曰有伶人何用臣舞王不之强宣宗宠姬万春起第壮丽继廷奏曰万春诳惑上意劳役百姓大起私第请毁之书上不报宣宗遣李资义使宋继廷为副资义多市珍货继廷一无所求举世皆好佛继廷独不然是故国人想望大用见其施设及为相循黙无所建明盖知其势之不可为又以老病耳至是乞退上惜其去再降手诏以宠留之又遣中使而敦谕之故入朝数日复告而归焉御史不原情而劾之岂不谬哉
  二年以僧昙真为王师初欲封真为王师以谏议金缘为封崇使縁辞曰臣职在谏院已言封王师之不可未防俞允又从而行之则是欺殿下也王强之再三固辞不就
  平章事林槩卒
  槩清直有大臣风
  平章事崔嗣等奏太史言自御松都今二百余年欲延基业宜卜西京龙偃旧墟别创新阙移御受朝呉延宠言其三不可
  一文宗作西京卒无应二近者创南京无吉应三今新搆阙毁撤屋庐骚动人民
  王从嗣议
  以思肃王后李氏配宣宗庙
  初宣宗为国原公纳李预女为妃未几而卒是为贞信贤妃又纳李硕女生献宗封王后及献宗即位尊为太后薨谥思肃至是议宣庙之配王欲以贞信配谏官奏云贞信为国原公妃年月甚浅思肃自嫔公府以至践位内助居多及太子继统临朝称制者三年献宗逊位于肃宗退居旧宫永无失徳以思肃配便制曰嫡庶之分不可不别更详礼典以闻谏官复奏云春秋之义国君即位未逾年者不合列序昭穆国君如此况后妃乎请以思肃升配从之
  王欲成肃宗遗志
  时咸州以北属于女真肃宗有恢复之志
  将伐女真发兵十七万以尹瓘为元帅呉延宠副之瓘与中军兵马使金汉忠左军兵马使文冠右军兵马使金徳珍各统兵由定州分道而进梁惟善郑崇甫甄应陶等领兵舩出鳞道浦防之击破女真一百三十五村【村犹屯也】斩四千九百四十级虏一千三十人乃相地筑英州雄州福州吉州咸州宜州及泰通平戎公崄镇等九城使林彦作记勒功于英州防壁又立碑于公崄镇以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