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诏令奏议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一、云南宜设机器局也。川、闽、沪、津,风气日开,而云南购运不易,煤山铁矿,各省俱产,而云南宝藏为多。闻滇向有设局之议,军书旁午,未克鸠工,请敕该督抚筹款开局,实力举行,鎗则仿林明敦果伦比筛师拨尼一根之式,炼习必精;炮则学巴雷西克虏伯克勒得布置嘎斯之工,取材必富,不特助滇边之捍御,兼可供黔粤之购求,并延请洋人教习,务期技进乎神,量时发子力必计数十百磅,对垒摧坚,算不遗数千百码,细审己所短,以习敌所长,变化敌所长,以攻敌所短,制器精而冲锋利,重镇巩若长城矣。
一、杜中饱以裕饷源也。闻黄桂兰、赵沃之勇,每营仅二百余人,楚、淮各营勇数,至多不过六七成,各省及新疆之勇三十余万,虚额将及十万,勇不可裁,而虚额可裁,每年当节饷五百余万两,天下之税课,司会数倍取盈,仅以所余供上,而犹谓为短征;天下之厘金,官吏百端侵蚀,仅以所羡归公,而犹不尽报部。其中饱什之四五,糜费什之二三,如及时整顿,非必涓滴无私,但能去其太甚,税课厘金,每年当增银一千数百万两,合计虚额及厘税两项,共耗蠹银二千余万两。譬之富室,坐叹贫乏,其子弟挥霍,僮仆侵吞,毫不加禁,鲜有不笑其愚者。然疆吏监督,屡经严旨切责,仍复不悛,欲袪痼疾,其道何由。昔汉选遣八使徇行风俗,唐命采访使考课官人,宋遣官分行廉察官吏,我朝乾隆、嘉庆年间,凡天下大吏大弊,随时派员访查。大吏皆警惧而不敢为非。为今之计,莫如钦简公正廉明之大臣,寄以巡海阅看之责,暗中密访,每省每处抽点数营,额虚则科以重罪,人缺则慨勿补充,而捏报之额可裁矣。畀以钩稽榷务之权,俟给票后,过关过卡,抽验舟车,按簿而责其不符,核实以停其苛敛,而隐匿之弊可绝矣。或谓钦差四出,滋扰恐多,不知清廉为本,贵在得人;供给有常,贵在得法;虽遣使何伤乎?九者当务为急,似宜次第举行。凡事皆创于艰屯,而弛于逸豫,成于恐惧,而败于晏安。汉唐中叶,声灵渐替,光武兴而匈奴款塞,肃宗立而回纥输诚,于铄中兴,烂然史册,况我朝一统开基,八方巩固,犹复忧盛危明,战兢惕厉,予以犁庭扫穴,不难矣。臣不揣冒昧,谨陈管见,伏乞圣鉴。
请力筹战守疏(光绪十年)邓承修等
户科掌印给事中臣邓承修等跪奏,为敌情叵测,请严敕督臣力筹战守,免堕奸谋,恭折仰祈圣鉴事。
本月初六日恭奉上谕,近来越事益急,迭谕沿海诸臣,妥筹战守。适据李鸿章电称,法国水师总兵福禄诺,令税务司德璀琳面呈信函,请准从中讲解等因。钦此。朝廷以保境息民,未尝非计,敕令廷臣悉心详议,仰见我皇太后、皇上统筹全局,询及细微。臣等际此时艰,何敢故为高论,上罔宸聪。惟详阅李鸿章折奏,有愚心所未尽喻者。窃维谋国必量事势,制胜贵审敌情,若不辨其为尝试之词,卒然见信,未有不堕彼奸谋,而沮我士气者。夫法人自据山西以来,破北宁,攻太原,旬日之间,战无不克,其桀骜可知,法不和于山西未失之前,而和于北宁既失之后。有是理耶?德璀琳一中国司事耳。福禄诺亦该国水师一偏裨耳。既无国书之重,又非公使之名,其意以为我兵新破,而特为此不根之言,以窥吾虚实。我若允其所请,则又别有邀求,是不折一兵,不糜一饷,坐享其利矣。我若拒之,则彼必以修好为名。臣等闻法兵虽胜,而饷源困竭,十倍于我;又北圻新定,民心未附,安知非惧我增兵大举,而故为要挟之词。且李鸿章果以和为可恃耶?自通商立约以来,邀求恐吓,无岁不有。我强则所约可保,我弱则有约皆虚;即如该督所据德璀琳函称,兵费一节,可以免议,而又虑法为强国,议院各党,持论每有异同,难保无倾邪生事之徒,别新创议,或要我以必不能行之事,是该督臣后前所陈,已毫无把握,他复何所责哉?又所云不损国体,不贻后患,不过巧为缘饰之词。夫越南属我藩封,既二百余年,一但拱手与人,所谓国体者何在?山西北宁,尽归法人,而我不图规复,纵使画疆,无险可扼,滇粤岂能自守?且使英、俄各国,揆吾怯弱,易于要求,必将环伺而起,其狡猾如福禄诺者,何可胜数。若皆以兵船相胁,朝廷将若之何?此乃祸患之殷,臣等不知疆臣又果有何策以善其后也。夫以今日之事势言之,兵疲饷绌,保境息民,朝廷原不难俯如所请。惟历观前古敌国之患,未有不战而和,亦未有不战而能和者。李鸿意治兵二十余年,不以丧师失地为耻,乃云起自田里,托为审势量力,持重待时之言,以文其爱身误国之罪。此臣等所为恨痛而不能已于言也。臣等以为李鸿章身任畿疆,任专责重,当董督诸军,力筹战守,如法人果有悔祸之心,议和修好,亦须体验实情,不得以敌国游移无据之词,上渎宸听。应请特旨密谕李鸿章,就其原折所陈,此次和议条约中,分界通商,何者应行,何者难准,福禄诺、德璀琳所禀,是否该国公议,一一确实覆奏。果如所云不贻后患,不损国体,该督能确有把握,朝廷保境息民,原不必责以战事。若有迁延反复等弊,是该督臣巧为尝试,自问能否当此重咎;并请严敕沿边沿海各督抚,力筹守御,一面留以可和之机,一面示以必战之局,庶不致临事仓皇,进退无据,一误再误,致堕奸谋。所有臣等会议缘由,谨合词另折具陈,伏乞圣鉴。
敬陈管见疏(光绪十年)卞宝第
署湖广总督、湖南巡抚臣卞宝第跪奏。为敬陈管见,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前月接到天津电信,知与法国复定和约,仰见朝廷培养国脉,爱惜民命之至意。惟自庚申以后,沿海办理防务,二十余年,制船购炮,募勇添营,糜费金钱,以亿万计,何以各省海防,均无把握,竟至不堪一战。北宁一役,望风溃逃,辱国损威,莫此为甚。伏读本年三月十三日皇太后懿旨,嗣后内外臣工,务须痛戒因循,各摅忠悃等因。钦此。凡百在位,自当仰体圣心,力求振作。时事艰难,通商各国,皆有因利乘便之心,暂时修好,未足深恃,勿以与外国既定盟约,遂谓可长治久安也。须以卧薪尝胆之计,为阴雨苞桑之谋,庶可转弱为强,冀收后效。谨就管见所及,条列所陈,以备圣明采择。
一曰求才。海疆重地,必须得人。督抚未必尽属知兵,取有胆识者任之,而辅以著名宿将,亦足保固疆圻。前从曾国藩、左宗棠平定粤寇,克复回疆,旧部提镇中,不乏人才。若任以海江水陆防务,洵堪为督抚臂指之助。至于草泽之中,亦宜留意,军兴以来,如罗泽南、江忠源、李续宾、李续宜及今尚书彭玉麟等,多由诸生起家,勋业卓著。天下之大,岂少英贤,无人求之,故湮没不彰耳。应请敕令直省督换学政,不拘一格,悉心访求,如有其人,即行开具事实,荐举以闻,听候召用,或发交各督抚差遣,贤俊以搜罗而出,人材以磨炼而成。且豫求于无事之时,识拔更真,一旦任使,即可收得人之效。其有徇私滥荐者,予以应得之咎。若所举得人,亦请议奖,以昭惩劝。
一曰裕饷。洋人用兵,月饷一人有银十两,或八两者,获有胜仗,另加犒赏,以故人人用命,及至战胜,向败者取偿兵费,是藉人之财以用兵,计亦狡矣。中国包容众类,数十年来,受其挟制,凡有血气者,无不欲食其肉。是中国之人心士气,其为可用,百倍外人。设遇战事,即以彼之制我者还而制之。夺船歼敌,许以重赏,赴义者固慷慨争先,怀利者亦奋兴恐后,以之制敌,胜算可操。惟饷需须早为筹备,直省地丁、关税、盐课、厘捐等款,岁入约五千万两,每岁每省酌留八万两,仿照封存旧例,豫为存储。云贵、甘肃,地方瘠苦,难有赢余,可于各海关照数抵拨,以十八省计之,一年存一百四十四万,十年可存一千四百四十万,以备军火赏需,绰有余裕。此项专为制敌之用,不得移作别需。倘有亏挪,责令该督抚藩司赔补,以重要款。
一曰船政。洋人战事,海上是其所长,入江则水面较狭,笨大船只,运动不灵,川途又多矶石,遇触即毁。今之购铁甲船,非江防所便也。而购一船所费动辄百数十万两,且须洋人驾驶,操纵之柄,仍在彼族;以为诚心助我中国,其谁信之?倘以百数十万两,临敌备赏,可得数十万人死力,何必购此无用之物,虚耗金钱。江中兵轮,不必过大,年来各厂所造兵船,每只约费银四五十万两,为日既多,需费亦巨,以一船抵御一船,势仅相敌,而彼得用全力贯注我船,犹觉彼长而我短,不若制造十丈内外兵轮,工料不过二万有奇,先此一船之费,可分造二十船,四面环击,炮火丛集,则彼四面抵御,力必不支。此舍大用小,审利钝以制胜之一道也。此项船只,福州、上海,皆可承造,金陵局添备机器马力,亦可制造。江楚采办木植较易,择宽大地面,增厂购料,合之见有各厂,一年可成二十余船。今福州船厂,仍系法人日意格等主持;据闻该洋员来华,曾奉国王面谕,祇准造三样船式,故所造之船,何者为机器舱?何者为火药舱?不能稍有易置;设以御敌,何处要害,彼尽知之。近来中国亦能制造轮船,加意讲求,数年后似可无须洋人提调。至驾驶之人,闽、广、宁波,熟习水性机器者甚多。臣观前海门镇总兵贝锦泉麾下,即颇有可取。令沿海水师提镇,广为物色,以期管驾得人,便可使船如使马也。见时各省机器局学堂,及出洋学习子弟,尚不堪用,即如江南管带靖远等船之陈毓淞等,均未谙练。若遇战事,殊不可恃。应请敕下南北洋大臣、船政大臣,于制造驾驶等事,务令厂局工员,学堂子弟,悉心探讨,以尽其奥。其有谙习驾驶者,即须专意任用,以资历练。闽、沪厂局,历年精华所在,地处海隅,颇形单露,设有警变,事亦可虞。臣查江西省鄱阳湖边,有数大岛,内通南赣汀建,外临大江,上达楚蜀,下逮苏皖,于此设立船厂,则工料易集,气势亦通,而地居内湖,万无意外之虞矣。
一曰器械。自设海防以来,购买外国枪炮及子药等项,出洋价银不下千余万两,而所购器械,或系伊国另造新样,将旧样售与中国,或即伊国旧物打磨见新,售与中国。在中国得之,方以为新奇可喜,而在彼则以上等自用,次等与我,新样自用,旧样与我,与之接仗,仍彼利而我钝也。外国前膛炮仅装一子,后膛枪亦然,设遇机关损坏,子药罄尽,枪炮即成废物,不如仍在中国讲求,较有把握。如劈山炮一尊,可装大子二枚,群子百余,开放力猛,子多可毙百余人,以视洋枪为加胜矣。抬枪可击五百步,洋枪仅击三百步;见时各省军装局,多已改造铜帽自来火,不畏阴雨,以远近之势论之,是我能及彼,彼不能及我,以视洋枪又加胜矣。近见金陵机器局,铸造铜铁炮,较购自外洋者为精,即开花炮后膛枪炮,见已均有能手,使精益求精,直可驾洋人而上之。所有工赀物料价值,其流注皆在中国,即有耗费,非比出洋漏卮之甚,似亦可添厂制办。
以上四条,其要在求有用之才,节无用之费,用得其人,器亦可精,费亦可节;不得其人,虽有良法,亦无所施。至于中外交涉,务在权衡轻重以求自立。此次新立和约,有为将来利害所关者,尤宜再三斟酌,慎之于始,庶以后办理不至棘手。在我事事尽心,亭事推诚,既有以服其心而伐其谋,而我人才日富,军储日充,布置周密,又能自用其长,而不用彼之短,彼自不敢轻于发难。即或不然,我亦目处于有余,而足以制之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谨恭折具陈,伏乞圣鉴。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下
法约无利有弊亟宜豫筹补救疏(附披沥自陈片)(光绪十年)
竭诚筹办疏(光绪十年)
广东防御情形疏(附与法人议款不可许片)(光绪十年)
遵旨严防备战疏(光绪十年)
滇粤边防紧要请厚兵力疏(光绪十年)
亟宜切实整顿海防疏(光绪十年)
遵筹战备情形疏(附陈校对法约并无舛讹片)(光绪十年)
法人要挟太甚请严行拒绝疏(附陈赫德猝猾不可委办要件片)
敬摅管见疏(附密陈管见片)(光绪十年)
法人扑犯营迭迎击获胜疏(光绪十年)
条陈管见疏(光绪十年)
谨备战守沥陈下情疏(光绪十年)
赴沪议约请派大员会商疏(光绪十年)
查明边关情形疏(光绪十年)
宜筹保护福建船政疏(光绪十年)
请简知兵大臣接办闽省军务疏(附请饬提督欧阳利见等援闽防浙片、又派得力将帅驻滇接应片)(光绪十年)
基隆获胜情形疏(光绪十年)
请豫戒边军相机立应疏(光绪十年)
请速筹援闽疏(光绪十年)
沥陈省防情形疏(光绪十年)
请亟调兵协防疏(光绪十年)
密陈筹办情形疏(光绪十年)
详陈到防布置情形疏(光绪十年)
请亟定战守方略疏(光绪十年)
请主持战局疏(光绪十年)
请早决大计疏(光绪十年)
严申军令并沥陈下忱疏(附筹划越南善后片)(光绪十年)
战计已决请毋惑浮言疏(光绪十年)
宜令重臣统筹南洋全局疏(光绪十年)
敌计将穷结局宜善疏(光绪十年)
妥筹补救以裨防务疏(光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