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诏令奏议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
为此示仰将吏、兵民人等知悉:凡曾被贼侵犯地方,或有收受伪札、或有投入贼队、成为窥探声息、或为齎送资粮,是皆孽由己作,无可哀矜。如有守分良民身在故土,被贼割辫,势非得已;许同地方保甲赴官呈明立案,照旧安心生理。即有陷在贼中、乘间脱归,仍务本业并无别情,亦许里甲公保,概不深求。尔民务宜自顾身家,早自别白;毋致玉石难分,误罹锋镝。地方有司,速尽招徕安集之职;征剿将士,共体朝廷爱民之心。各宜遵悉,毋忽!
密报官兵堵击情形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密题:为密报官兵堵击贼众情形事。
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据杭协副将陈世凯等塘报各到臣。该臣看得温、处变叛之后,贼众由缙云连犯永康、武义,官弁从贼,遂直窥金华;先经臣调杭协副将陈世凯到金防御。于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该副将调千总景一清、把总徐启等领兵夜到武义,守备任九玉等领兵接应,杀败贼众,得获器械;以兵少未能深入,于二十三日回郡。平南将军臣赖塔所调满兵,亦俱到金华。二十四日,探知有贼千余将到郡城,副都统臣马哈达、雅大里统领章京昂吉兔、瓦星阿等并江南游击武荣、臣标把总李华等前往奋击杀贼,生擒二十余人,追奔二十余里,得获刀枪、旗铳等件。
今副都统臣马哈达、雅大里俱准部文回省,将军臣赖塔见在另议调防金华。但贼兵四出侵犯,在在土寇窃发;又据报间道袭破东阳。臣今见在酌议官兵再往彼处确探进剿外,所有贼兵侵犯官兵堵击情形,臣谨密题,伏乞皇上睿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一日题。
奉旨:『据奏逆贼千余侵犯金华,将军赖塔等调发满、汉官兵奋勇堵击,擒斩贼众,得获器械;可嘉!在事有功人员,事平之日议叙具奏。兵部知道』。
亟请应援满兵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密题:为贼兵分路犯衢,满师万难分应;亟恳睿监,以救冲疆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五日,据衢协副将李承恩报:『据大南门外一路探兵莫起春报称:探得江山来贼马拨已至十八里地方。又据大西门外一路探兵洪大相报称:探至航埠地方离城二十余里,乡民纷纷逃出;称有贼三千余人,具在河西一带插下皂旗。又据小南门外一路探兵张自得报称:初四半夜,有贼数千从石室街来至大洲地方;又探得有贼五百余人在九龙山。又据探兵陈龙报称:有贼二、三千人从相思地方出来,午时到沙埠,离城十五里。又据东门外一路探兵余信报称:有贼数百人,初四夜由灵山来到安仁街,过河往北乡』。本日亥时,又据该将报称:『据探兵徐福等报称:离城十五里汪家桥一带直至大河边,俱是贼兵屯札。至后村祝地方,有逃出民人称:自江西陆续下来,直至西安十八里地方,沿路下营,约有逆贼数万;口称三路会兵,要攻府城。又据把总马伏秀报称:前往江山一路侦探,至航埠、河东一带,见逆贼拨兵在大路下帐房三十二顶;周围橘园,帐房、皂旗甚多。河西有黄心皂旗八杆,红月皂旗不计其数。从江山间道乌石山出来,络绎不绝;乡民口称约有万余,四处催取粮草。又据小南门外探兵宋二报称:自江山出来火器贼兵无数,至石室街下营』等情到臣,据此。
臣随会同平南将军臣赖塔发兵出城堵御外,该臣看得衢州为浙、闽要冲,贼以全力聚札清湖,日窥侵犯;臣等时刻侦探备御。惟思身膺重任,但当尽心竭力,不敢过为张皇激切之词,仰烦睿怀。然贼兵四面而出,实已危急;龙游、汤溪、兰谿、金华等处为粮饷要道,又不得不发兵分援。存衢满兵一千有余、绿旗兵二千有余,今贼兵数道并进,臣等见在悉力堵御,专待副都统臣喇哈兵马一到,以为声援;已经两次行催在途。今于七月初六日准部文「留驻杭州」,则衢州独以满、汉、绿旗不及四千之兵当逆贼数万之众,势必不支。倘有疏虞,则自衢至省顺流而下,不过两、三日,全浙大势不可收拾矣。温、处变叛,全浙门户已失其二,惟衢州尚有扼要之势。臣等于地方情形、兵力多寡、事机缓急,无处不为筹画;非仅以一身所在之地为亟。今贼已合兵入犯,而衢州兵力单寡至此;若又调去应援之兵,臣等虽捐糜顶踵,究于封疆无益。一面行催副都统臣喇哈星速前进外,仰祈皇上俯念臣等向无危迫告急之词,本是奋身不顾、原非兵力有余,亟赐睿裁,俞允臣等所请,使不致以孤军偾事,庶危疆得以保全。臣谨会同平南将军臣赖塔商妥密题,伏乞皇上睿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七日题。
奉旨:『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速议具奏』。
密报贼情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密题:为密报贼情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六、初八、十三等日连据杭协副将陈世凯、衢协副将李承恩、严协副将鲍虎等报各到臣。该臣看得逆贼自清湖、常山各路会合逼近衢州,又分贼兵袭破严属寿昌、淳安兼从龙游、汤溪一带河路阻绝饷道;其处州之贼又间道袭破义乌,窥犯浦江,知县毛文野督率百姓杀贼全城。在衢官兵陆续调往金华、龙游、汤溪、兰谿等处,存郡无多;于七月初旬贼兵连营而进,俱在十里之外。将军臣赖塔统领满汉官兵、臣统领绿旗官兵,原任总兵李荣、副将王廷梅、李承恩、都司王祚昌、姚世熙、守备朱知微、高禄、陈国任、晋大忠、虎邦俊、随征游击王世望等一齐出城堵击,直抵贼营,满、汉、缘旗官兵皆奋勇冲突;贼营外掘深濠、内列木城火器拒守,官兵不能前进,阵亡金协守备梁安并兵丁七人。今于七月初十日贼忽弃营夜遁,营内及沿途抛弃挨牌、拒马等件。臣随差守备陈国任、千总滕龙等到贼札营处所观看营盘,将贼遗挨牌、拒马、木城等项逐一烧毁讫;官兵前途哨探:贼兵已望江山而去。除再确探情形,一面调遣官兵赴近衢各山并龙游、汤溪一带侦探搜剿外,理合据实报闻。臣谨密题,伏乞睿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三日题。
奉旨:『据奏浦江县知县毛文野督率百姓杀贼全城,深为可嘉!着从优议叙具奏。兵部知道』。
金衢获捷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密题:为飞报官兵大捷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六日,据臣标中军副将王廷梅、原任总兵见在随征李荣等各塘报到臣。该臣看得逆贼各路聚合,同时逼犯金、衢。自衢州贼兵遁回,探有逆贼一股尚在城北杜泽地方、一股尚在城东南大洲地方,臣等于七月十二、十三等日连夜遣发官兵分路追剿。都司姚世熙、守备朱知微等前至杜泽地方,贼兵二千有余拒敌;官兵奋勇齐进,杀贼五百八十余人、生擒二十三名,阵斩伪副将一名,获旗械等三百余件。守备晋大忠等同委署衢州府知府王宏仁前至大洲地方,贼兵二千有余;官兵奋击,杀贼六百余人、生擒五十八名,阵获甲仗等二百五十八件。内随征官张文福射死伪副将叶国荣,搜获伪谕帖、伪札--验系伪右军都督江元勳所给;守备晋大忠擒伪督粮游击龚上进,知府王宏仁得获伪札一张,把总曹三阳得获伪札一张:俱经解臣等验讫。其处州之贼进逼金华,先经官兵堵击,杀贼五十余人;乃于七月十三日会合贼兵万余倚山列阵,副都统臣吴申巴都鲁统率满、汉官兵与绿旗官兵左右并进,奋勇登山,击杀逆贼七千有余、生擒一百七十余人。追逐二十余里,得获旗械无算。内杭协副将陈世凯首先用炮打倒贼纛,江南游击武荣亲擒伪都督严彪,各千把等官擒获并阵斩伪守备千把等共八名。据伪都督严彪供称:耿逆兵会合土贼共有万余,约定要破金华等语;仰仗皇上天威,满、汉、绿旗官兵同心用命,斩获大捷,逆贼从此胆寒矣。臣谨会同平南将军都统臣赖塔合词密疏题报,伏乞皇上睿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八日题。
奉旨:『览卿奏,逆贼两股尚在衢州地方,遣发官兵追剿,击败贼众、擒斩伪将等,得获旗帜、器械等项;具见调度有方,将士奋勇可嘉!在事有功人员,事平之日议叙具奏。金华杀败贼众,已有旨了。兵部知道』。
咨商巡抚发兵援严(康熙十三年七月)
咨覆巡抚各路援兵难撤(康熙十三年七月)
咨覆提督满师仍驻金华(康熙十三年七月)
咨商巡抚发兵援严(康熙十三年七月)
为咨商亟救严属,以固粮饷重地事。
照得全浙大势,以衢、温、处三郡为门户。温、处相继变叛,惟衢州尚有当冲扼要之势贼亦以全力相抵;而金华为居中要道,防御不得不亟。今满兵在衢止有一千六百余甲、在金不及一千,非有余力以四应。至调集绿旗官兵共六千有余,常山一千扶伤而回,开化四百尚不知下落;防守龙游五百、汤溪三百、兰谿五百、金华一千一百,存衢城者仅及二千。昼夜擐甲以当数万之贼,而土寇在在窃发,警报踵至,本院应接不暇。今遂安贼众攻逼,严郡存兵数不及百,岌岌可危;若严郡有失,则省城震动、饷道中绝,万难缓视。奈清湖贼兵连营渐进,如再将此二千之兵分调赴援,则衢州守御更无可恃。全省兵马之任,本部院与提督共之;今台、黄告急如此,东路援师不可望矣。思省城兵亦无多,但严州为省城之屏蔽,仰祈贵部院于贵标发兵数百赴严,协同鲍副将相机剿御;此亦万不得已之着。目前事势,不得不急治其标耳。迫切燃眉,专员驰请。为此,合咨贵部院,烦请查照迅赐调发,并希示覆施行。
咨覆巡抚各路援兵难撤(康熙十三年七月)
为机务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三日,准贵院咨移:『金、严各属告警,严州已发标兵五百名前赴防剿;金华逼近诸暨,为杭、绍通衢,可否将原调赴衢官兵撤回』缘由到本部院,准此。为照贼兵四面侵犯衢州,连营四十余里,实有数万之众;满、汉、绿旗官兵共三千有余,于七月初七日出城奋勇冲击,而贼营外掘深濠、内设木城,火器排列,相继迭发,猝难攻破。自龙游以至汤溪,无处非贼兵分布,势甚猖獗;忽于七月初十夜拔营遁去,恐有狡谋。连发官兵渐进哨探,一面先调官兵往龙游、汤溪沿河一带进剿,以通运道。今俟沿河清荡,即当先复东、义,以固绍兴之西路。台属仙居,贼方攻破西门,幸援兵适至,遂得保全。严属兵单,虑之已久;惟因在衢之兵业已四往分防,再难调发,止令金协兵百余前往。今贵标兵既发,稍可恃以防御;绍属见调之兵,势不能撤回。贵部院令其酌将台寨官兵回郡,此亦权宜缓急,不得不然。今惟有急为金属收拾之着,即所以保固绍属;专待龙汤一带进剿,回报至日酌行。但衢郡兵势实单,前日情形万分危急,将军已疏请喇、吉二副都统之兵齐赴金、衢。祈贵部院与总理部堂达、将军图迅为商发,庶战守有藉耳。相应咨覆,烦请查照施行。
咨覆提督满师仍驻金华(康熙十三年七月)
为飞商缓急情形事。
准贵提督咨开:『驻防金华副都统马、雅俱准部文回省,未识因何调回?必需剖悉形势立疏题明挽回,保固金华』等因到本部院,准此。为照浙省形势,自温、处叛变而后,金华实为东浙藩篱、水陆交冲、运粮孔道。马、雅二副都统领兵驻守,一战胜贼,即准部文调回省城;本部院随会商平南将军,已经调发在衢副都统吴星赴金郡弹压。适逆贼拥众逼城,满、汉官兵协力荡剿;接据塘报大捷,随即具疏上闻,业有小揭移览。见今马副都统又复至金防守,自可无庸题明。照准前因,拟合咨覆,烦为查照施行。
衢严击贼恢复寿昌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密题:为密报官兵击败贼众、恢复县城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据标下随征福建游击王世望、嘉兴营守备晋大忠、抚标守备高禄等、严协副将鲍虎、严州府知府梁浩然等塘报各到臣。该臣看得官兵自杜泽、大洲剿贼回营之后,臣与平南将军都统臣赖塔复发兵搜剿龙游之木城一带地方。随征游击王世望、守备晋大忠、高禄等前往,遇贼三千余;我兵奋勇,阵斩六百余人、生擒三十余人,余贼奔回处州。其严州一路,先经副将鲍虎、知府梁浩然呈首逆书;随据塘报:贼众万余先攻破开化,遂破遂安,两县官兵皆溃围奔回。严州副将鲍虎随带抚标援兵并回郡官兵先往寿昌进剿,贼众据险拒守。官兵奋勇击杀,连夺险要隘口四处;一日六战六捷,斩获甚众,恢复寿昌。入山搜剿,贼已远遁,焚毁贼巢。随领兵前往恢复淳安、遂安等处外,所有塘报情形,理合题报。其游击王世望等、副将鲍虎等并能奋勇立功,鲍虎与知府梁浩然呈首逆书,应否议叙?仰祈睿裁!臣谨密题,伏乞皇上睿监施行。
康熙十三年八月初二日题。
奉旨:『览卿奏,遣发官兵搜剿龙游逆贼,擒斩甚众;又严州副将鲍虎率领官兵奋勇杀贼,连夺险隘四处,一日六战六捷,斩获甚多,焚毁贼巢、恢复寿昌,及同知府梁浩然出首逆书:俱属可嘉!在事有功人员,事平日议叙具奏。该部知道』。
绍兴仙居黄岩获捷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密题:为汇报捷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