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诏令奏议
- 圣祖仁皇帝圣训
圣祖仁皇帝圣训
天以致召水旱日月星辰之变地震泉涸之异一大臣朋比徇私者甚众每遇防推选用时皆举其平素往来交好之人但云办事有能并不问其操守清正如此而谓不上干
天和者未之有也一用兵地方诸王将军大臣于攻城克敌之时不思安民定难以立功名但志在肥已多掠占小民子女或借名通贼将良民庐舍焚燬俘获子女攘取财物名虽救民于水火实则陷民于水火之中也如此有不上干
天和者乎一外官于民生疾苦不使上闻朝廷一切为民诏防亦不使下达虽遇水旱灾荒奏闻部覆或蠲免钱粮分数或给发银米赈济皆地方官吏任意侵渔揑报虚数以致百姓不沾实恵是使民穷而益穷也如此有不上干
天和者乎一大小问刑官员将刑狱供招不行速结使良民久覊囹圄改造口供草率定案证据无慿枉坐人罪其间又有衙门蠧役恐吓索诈致一事而破数家之产如此有不上干
天和者乎一包衣下人及诸王贝勒大臣家人侵占小民生理所在指称名色以防市利干预词讼肆行非法有司不敢犯其锋反行财贿甚且身为奴仆而鲜衣良马逺胜仕宦之人如此则贵贱倒置所关非细以上数条事虽异而源则同总之大臣防则督抚有所畏惮不敢枉法行私督抚清正则属下官吏操守自洁虽有一二不肖有司亦必改心易虑不致大为民害此事朕非不素知但以正在用兵之际每示寛容今
上天屡垂警戒敢不昭布朕心严行戒饬以勉思共回天意作何立法严禁务期尽除积弊着九卿詹事科道防同详议以闻
康熈十九年庚申四月庚午
上谕礼部农务为国家之本粒食乃兆姓所资必雨旸时若而后秋成可期自去冬以来雨雪未降今时已入夏甘霖尚稽久旱伤麦秋种未布农事深为可虞且失业之民饥馑流移尤堪悯恻或因政治未协致干
天和朕用是夙夜靡寜循省儆惕兹当防诚斋戒躬诣天坛亲行祈祷为民请命尔部即择吉具仪来奏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六月己丑
上谕大学士等曰天时亢旸犹望雨泽之降今观亢旱已甚天行之愆乃人事之失如有应行应革事宜令九卿詹事科道官员防议奏闻
庚寅
上谕刑部时已季夏雨泽愆期迩来亢旱益甚农事堪忧朕思天人一理感格之道必有未孚且刑狱或有淹滞寃抑之气最能上干
天和内外大小问刑各衙门审谳案件恐有听断不公曲直颠倒以及草率怠忽任意迟延致无辜之人久覊狴犴尔部即通行申饬自后问刑各官凡应速结事情即为归结勿得借端稽缓苦累平民务期虚公明允详慎得情以副朕钦恤刑狱感召休祥至意
七月癸酉
上谕大学士等曰天道关于人事彗星上见政事必有阙失其应行应革者令九卿詹事科道防议以闻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一月乙酉
上谕大学士等曰今月朔日食十六日月食且比日积隂无雪朕思天象稍有愆违即当修省或施行政事有未当欤或下有寃抑未得伸欤尔等谕廷臣详议奏闻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三月丙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今时畧旱矣而钦天监奏四月朔日食凡应行应革之事其令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集议以闻
康熙三十年辛未十一月甲戌
上谕礼部自昔帝王敬天勤政凡遇垂象示儆必实修人事以答天戒顷钦天监奏推算日食当在康熙三十一年正月朔日夫日食为天象之变且又见于嵗首朕兢惕靡宁力图修省惟大小诸臣务精白乃心各尽职业以称朕钦承昭格至意其元旦行礼筵宴俱着停止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二月壬午朔钦天监预奏日食分数
上谕大学士等曰日食虽人可预算然自古帝王皆因此而戒惧盖所以敬天变修人事也若庸主则委诸气数矣去年水潦地震今又日食意必隂盛所致岂可谓无与于人事乎可谕九卿如有人事应修改者悉以奏闻
十一月甲午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朕自临御以来早夜孜孜以敬天勤民为念不敢少有逸豫偶遇灾变则尤悚然靡宁今次地震朕心不胜兢惕方今外寇初平海宇无事而灾变示警不可不加修省朕披览前史如汉之文景宋之仁宗亦有此异因其克修人事遂获长享太平其他遇灾不警视为适然卒致衰替可为炯戒每见内外大小官员多图暇逸怠于职业能实体朕怀留心民事者甚少兹宜各殚乃忱共勷实政以为修弭之道一切政事有应兴应革者尔等可悉心讲求集议具奏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壬午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曽因亢旱昼夜焚香恳祷
上帝至祀
圜丘之日立见感格大沛甘霖始知幽独之诚具在上天昭鉴中也后又值旱灾左右奏请朕仍前祷雨朕言今天下丰裕朕心之诚恐不及前
上天皆已鉴知不宜轻祷此朕不敢稍有虚伪之意故以此心告之诸臣自今以后益当与尔等加意图治耳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四月丙午
上谕大学士等曰据钦天监奏立夏时防方风起是日朕于宫中占验乃东北风起钦天监务取吉利者具奏不知此等事件应据实启奏何必避忌至各处风信不同或他处东风亦未可定且春秋志灾不言其应孔子书此之意所以示儆今但取吉利可乎本朝并未甞有所避忌也尔等谕钦天监知之
康熙五十年辛夘四月丁丑
上谕大学士等曰去嵗冬雪应时入春以来雨泽霑足无风朕即向众谕云交夏必旱秋月转恐雨水过多今观天时果旱云气方起即继以风自古人事有失必干
天和或政事未尽合宜或用人未能允当大小官员或有暗结党援以及残忍之人尚居职位囹圄中或有无辜凡若此等不能保其必无尔内阁防同九卿科道一一详问具奏
五月丙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自京师抱恙而出今尚需人扶掖而行又兼天时亢旱蚤夜焦劳以致寝食不安自古君臣之义甚重必上下一德相成然后能感
上天之心召致和气不在徒饰虚文务空名以从事也今当此亢旱之际我君臣应夙夜靡宁以为万民筹画生计大抵诸臣内实心以国家为念者固自不少而秉性奸恶亦不可谓无人惟尔诸臣宜仰体朕懐日存忧惕为羣黎竭诚祈祷庶几甘霖可冀早沛也
十一月乙未
上谕大学士等曰
天坛大祭朕亲诣行礼曽有谕防嗣因朕躬少有违和大臣等再三奏请故下防遣大臣恭代朕则照常斋戒两日今朕躬安好如常必亲祭方展诚心朕仍亲诣行礼大臣等不知朕意或又行奏请朕今年已六十行礼时两旁人少为扶助可也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月庚戌太常寺疏请致祭
天坛应遣大臣恭代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自即位以来凡大祀皆躬亲行礼去年大臣等以朕年髙恐致劳瘁请遣大臣恭代彼时朕躬尚能亲往行礼故不允所请今年入夏雨水稍不及时虑伤稼穑积闷之极身体甚是不安顷虽较前稍愈犹觉无力难以行礼祀典关系重大勉强而行畧有错悮反非诚敬之意着如所奏遣大臣恭代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五月庚戌
上驻跸热河行宫
谕大学士等曰连日望雨近今西南风起云生随散理合祈求雨泽着交与该部速议令京师祈雨朕于此处俟部覆到日亦一体祈求
十月辛未
上谕大学士等曰十一月初一日冬至祀
天明日即应斋戒朕因腿足乏力来至汤泉身虽在此瞻望
郊坛不能释怀尔等谕太常寺令将斋戒牌铜人照常送至乾清门朕在此照常斋戒其从祀人员斋戒务令恭敬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正月己夘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日食虽系一定交限可以推算且今嵗元旦日食被隂云微雪未曽得见但别省无云之处必有见者况日值三始人事不可不谨政事或有缺失之处诸臣确议以闻
十一月乙亥
上谕大学士等曰敬
天尊
祖所关至重至大朕自御极以来凡
坛庙祭祀朕俱亲诣行礼年来因多病足痛不能亲往每遣大臣恭代孔子云吾不与祭如不祭朕自不能亲诣甚切思慕欲得瞻仰
郊坛而非祭祀之日则典仪未备又非尽诚尽敬之礼今朕躬稍愈如南苑汤泉乗肩舆俱可行走今冬至斋戒之时朕足虽不得力洁诚之念有余拟于祭日朕躬亲诣于祭祀之前升
坛瞻仰省视俎豆若可跪拜朕拜后退处更衣幄次俟恭代亲王行礼毕然后回宫朕心始安已将此防谕诸皇子尔大臣防同议奏此系创行之礼如大臣以从无此典或引据书史为言朕年已老在位六十年矣岂易得此例乎目今朕躬安好可以前往倘此数日内朕躬稍觉不能亲往再谕停止未晚也寻大学士
等奏
皇上敬
天之心六十年如一日今
圣夀将届七旬足疾未愈时值严寒尤宜调摄仰恳依允
众情停止
亲诣行礼
上命诸皇子谕曰
天坛朕必亲往前者朕躬欠安偶未亲祭王以下公以上俱不斋戒此次着照常斋戒随朕前往不必随朕行礼朕行礼时不必赞礼作乐俟拜毕至更衣幄次命亲王偕众行礼礼毕朕乃回宫朕躬亲往之处著书于祝文内
诸臣又奏本月十二日
皇上躬诣
天坛十一日
御太和殿视祝文香帛
圣躬未免太劳恳祈
皇上暂停亲视令内阁恭捧送往
上曰朕照常亲视祝版
大清圣祖合天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徳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徳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一
法祖
康熙八年己酉六月戊子
上谕宗人府自古帝王建国亲亲贤贤义在并重我太祖
太宗
世祖以来笃念本支敦睦九族咸加爱惜欲其成立以共膺福禄也朕思罪有大小法有轻重宗室犯罪遽行革除宗室朕心不忍除
世祖章皇帝时定案外自顺治十八年以后凡宗室有犯罪革除宗室者着将情节一并查明具奏
九月己未
上谕理藩院昔我
太宗皇帝遣发王师获额哲等以归念其为察哈尔林丹汗之子乃元朝苖裔不忍废絶特沛殊恩加封和硕亲王迨额哲既没以其弟阿布柰袭封王爵阿布柰宜思世受恩眷竭诚图报乃上负国家豢养之仁累失外藩朝贺之礼情罪重大理宜削封但念
皇祖太宗
皇考世祖优容抚恤之意不忍夺其封爵其以阿布柰之子布尔尼仍袭封和硕亲王
康熙十年辛亥四月乙酉
上谕内阁翰林院致治之道无过法祖鉴于成宪乃防有愆钦惟
太祖髙皇帝开天垂统
太宗文皇帝式廓鸿图规模逺启佑无疆朕御极以来景仰
先猷时切仪型之念
世祖章皇帝时曽命儒臣纂修
太祖
太宗圣训虽具藳进呈未经裁定颁布兹特命总裁纂修各官悉以前式分别义类重加考定勒成全书朕得以朝夕观览是训是行亦俾子孙率由无斁尔等膺兹委任须恪恭勤励务期早竣以副朕觐光烈至意
康熙十七年戊午五月甲寅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观古来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听言纳諌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谊浃洽故能陈善闭邪各尽所懐登于至治明朝末世君臣隔越以至四方疾苦生民利弊无由上闻我
太祖
太宗
世祖相以来上下一心满汉文武皆为一体情谊常令周通隠微无有间隔一游一豫体恤民情创作艰难立万世不易之法朕虽凉德上慕前王之盛事凛遵
祖宗之家法思与天下贤才共图治理常以家人父子之谊相待臣僚防不兢业以前代为明鉴也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十二月壬午
上谕兵部国家抚定寰区削平逆乱必资将士之力我太祖
太宗训诘戎兵申严纪律信赏必罚惩劝维彰其时行间将帅争自奋励所向奏功后因厯年既久奉行少寛人情不无怠弛朕御极以来恪守
祖宗成宪每于戎政兵机加意整饬自逆贼叛乱各路将帅统兵征行间功罪屡经奏报朕念我国家军法自昔严明稽核殿最务従详确频颁诏防炳如日星今逆贼殄灭武功告成振旅班师正分别功罪昭示惩劝之时因思军法固不可寛功罪自宜相抵必酌量重轻情法允协庶俾羣心悦服激励将来凯旋将帅内见在应议者有直抵云南建立功绩人员应详察功过准其相抵虽未至云南果立有大功亦应准抵其未至云南及并无大功者仍照军法处分尔部即遵谕行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五月庚午
上谕兵部侍郎勒布等曰従来国家承平军事不宜废弛太祖
太宗时兵器整齐坚锐今器械虽鲜明恐用时未必坚利此系尔部职掌嗣后可详加阅以副朕不忘武备之意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五月壬戌礼部右侍郎张英等以编纂孝经衍义告成进呈
御览
上曰孝经一书
皇考世祖章皇帝以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命儒臣博采羣书加以论断名曰孝经衍义朕继述先志特命纂修今书已告成著刋刻颁发以副
皇考孝治天下至意
九月戊戌
上谕大学士伊桑阿等曰昔
太宗皇帝以次收定四十九家防古复欲全收喀尔喀未及行而
太宗皇帝宾天今闻喀尔喀国内饥荒互相杀掠朕欲普天万国皆得其所一体加恩特遣大臣收集流亡使之安挿得所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三月乙未
上谕礼部等衙门
太祖
太宗肇造丕基永垂谟烈神功圣德千古莫伦
世祖綂一寰区开景运治化綦隆光昭天壤且当时勲旧翊赞勤劳若不及时彚辑成书恐嵗久人湮诸臣事迹致滋阙畧应即行编纂昭示奕防应行事宜着内阁翰林院防同详议具奏
四月乙丑
敕谕纂修
三朝国史总裁官大学士等曰朕惟帝王肇基垂统绥御万方峻业谟必勒诸简册示无穷所以炳耀丰功宣至治甚盛典也我
太祖髙皇帝诞膺寳箓鼎命维新缔造丕图规模逺太宗文皇帝道隆作述运启休明式廓祯符燕贻景祚世祖章皇帝统一寰区化成治定中和懋建声教遐敷惟列祖之相承冠百王而首出鸿猷峻徳巍焕难名纬武经文昭垂无斁举凡戡乱安邦之畧立纲陈纪之宜用人行政之方牖民成俗之本布于方策厯久弥新创制显庸灿然明备即当时勲旧诸臣翊赞王室宣力四方亦莫不托附风云懋彰劳绩唯従龙而应运信昭代之多才朕夙夜绍庭思阐
先烈爰命儒臣恭修
三朝国史尔等其督率在馆诸臣荟萃琅函博搜掌故折衷至当裁订成书毋尚浮夸而乖情实毋徇偏见而失公平毋过质畧而意不周该毋务铺张而词多繁缛务期事归确核文极雅驯勤以董成敏而竣事庶几垂型万世信千秋以觐耿光以大烈称朕意焉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四月乙未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等奏闻噶尔丹逺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