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案汇录庚集


  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奉旨:依议,钦此(于本月二十二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四本三三一~三三二页。

  九○、福建巡抚徐嗣曾奏折

  福建巡抚臣徐嗣曾跪奏为恭报台湾地方情形、仰祈圣鉴事:窃查台地交秋以后,雨泽调匀,晚禾结实芃茂。九月内天气晴霁,及时刈获登场,收成本属丰稔。惟究因民人归庄未久,又须修治田庐沟甽,未能播种齐全。北路一带,荒废田亩较多,视往岁丰登分数,不无稍减。臣饬令各属据实核报。兹据该厅县分晰具禀,自六、七分至八、九分不等,统计全郡收成七分有余,米粮价值较春夏间大就平减,舆情甚为宁谧。凡从前械斗等项恶习,并无犯案。臣仍恪遵谕旨,随时剀切晓谕,严行查禁。所有大兵剿匪时夺获贼械及义民所有军器,经福康安及臣节次追缴。现据台湾府册报,已收过大小炮四百六十二位、鸟枪八百六十四杆、刀矛钩鋛等项三万五千一百五十五件。臣移知总兵普吉保查照各营遗失军械件数,于收交各项内,拣选拨补;有损坏者量为修整,以省制造糜费。其器械不合营制者,概行改铸农器,按照该民等所缴件数之多寡,分别给赏。臣再行严饬,实力查追,务期缴销净尽,使民间无敢私藏军器,以归实用,以肃营务,而重海疆。至现届农隙之时,各处应建工程,正可赶紧办理。查前奏府治城垣,近海四面一带,有碍工程之处,应迁移铺户民人房约千余间。兹臣细加相度,尚可省拆民房数百间,于城工丈尺亦并无增减。已传齐该商民等谕令迁移,每间给予工费银三两。该商民不致失所,甚为踊跃趋事,月内即可兴工建筑,另行详悉绘图具奏。所有地方宁谧情形,臣谨恭折奏闻,仰慰圣怀,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奉朱批:览奏俱悉,钦此。

  再据署台湾府徐梦麟禀称:该员于淡水同知任内,会同将弁等带领兵民,分路剿御贼匪,与营员熟商,须添造火器以资战守。该员自行捐资,收买民间农具废铁,铸成九节炮二百四十位,到处用以轰击,甚为得力。除损失外,现在尚存炮二百二十三位,俱属整固,已移交后任收库,留为捍卫地方等情。查炮位为营中利器,台湾各沿海口岸及城厢汛地,俱应相度形势,添设炮位,以资守御。现在官兵、义民缴存炮四百六十二位,合之该府捐造之炮共六百八十五位,择其坚固厚重、试放堪用者,安设各处,计已有盈无绌。余剩炮位,分拨各厅县妥为收贮,每年会同营员演洗一次,以免锈废。逐任造册流交,毋许遗失。于防范海疆要区,更为周密。合并奏明,伏乞圣鉴。谨奏。

  同日奉朱批:览,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四本三三二~三三三页。

  九一、暂兼署闽浙总督魁纶题本

  镇守福州将军兼管闽海关税务暂兼署闽浙总督盐课印务臣魁纶谨题为恭报微臣兼署总督印务日期、仰祈睿鉴事:窃臣钦奉上谕:李侍尧见患疮疾,又增口疮痢证,未就痊愈,正资调理。该督本年原奏请来京陛见,其总督印务亦需人接署。着福康安即行驰驿前往,署理闽浙总督,俾李侍尧得以安心调摄。若该督疮疾渐次平复,则俟福康安到闽接印后再行来京陛见。倘精力难以支持,徐嗣曾尚未内渡、福康安未到之先,所有总督印务,着魁纶暂行兼署。钦此。钦遵,查督臣李侍尧于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疾终,经臣会同护理抚臣伊辙布恭折由驿驰奏,并将总督关防、盐课印信封固,暂交臣伊辙布敬谨收贮,代理总督事务在案。兹准臣伊辙布委署督标中军副将观音保、福州府知府成宁赍送钦颁干字五百二十四号福建浙江总督银关防一颗、干字二千六百九十六号福建盐课印信一颗、王命旗牌、并节次钦奉圣训、上谕及部颁律例各书、暨火牌吏书文卷等项前来。臣即于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受,署理视事。除闽浙两省一切应办事宜,臣惟有实心整理,断不敢因暂时兼署,稍存疏忽外,所有微臣暂行兼署闽浙总督印务日期,理合恭疏题报。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查照施行。为此具本题闻。

  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镇守福州将军兼管闽海关税务暂兼署闽浙总督盐课印务臣魁纶。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四本三三三页。

  九二、户部「为内阁抄出大学士阿等议覆广州将军存奏」移曾

  户部为遵旨议奏事:广东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一折,相应抄录清字原奏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大学士公阿等议覆广州将军存奏,广州前往台湾阵亡披甲之缺,除年已及岁之子挑给钱粮养赡外,其年未及岁之子及孤身孀妇,俱给与养育兵钱粮养赡一折,于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钦遵于本月二十二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四本三三四页。

  九三、礼部题本

  经筵讲官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臣王杰等谨题为赐恤事: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内阁抄出本日奉上谕:闽浙总督李侍尧,老成历练,宣力有年,屡任封圻,实心能事。昨岁因台湾逆匪滋事,特将伊调任闽浙。该督抵福建,即驻札厦门一带,办理军需,调度一切,无虑缺乏,诸凡妥协。而于地方事务,亦能认真整饬,节经降旨,晋加宫衔,复还伯爵,以示优奖。昨据该督奏,染患疮疾,又复下痢,即遣伊子由驿前往看视,并谕令安心调养,以冀速痊,用资委任。兹闻溘逝,深为轸惜!所有应得恤典,着该部察例具奏。钦此。钦遵到部。

  随经臣部将原任闽浙总督李侍尧任内,有无加级、降革事故行查吏部去后。今准吏部覆称:原任闽浙总督李侍尧,于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钦奉谕旨,加太子太保衔。又柴大纪平日贪纵营私,废弛行伍,并不据实陈奏,有心徇隐,降三级调用,于乾隆五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着降三级,从宽留任,钦此。又查本年七月钦奉谕旨:李侍尧着加恩仍赏给原袭伯爵,钦此。钦遵各在案。

  该臣等议得:定例内开,伯爵病故,给与全葬银五百五十两,一次致祭银三十两,遣礼部堂官读文致祭;有降级加衔者,按照加降品级题给祭葬。应否与谥,请旨定夺。凡伯爵与谥者,工部给牌价银四百两,令本家自行建立。祭文、碑文,该衙门撰拟等语。又查向例,一品官兼伯爵病故者,应得祭葬碑价银两,俱照伯爵议给。又大臣病故任内,有降级等案后经奉旨晋加爵秩者,照后奉恩旨给与恤典等因各在案。今原任闽浙总督李侍尧,于本年二月有降三级留任一案,随于七月钦奉恩旨,复还伯爵。查系降级在前,复爵在后,应照例给与伯爵全葬银五百五十两,一次致祭银三十两,遣官读文致祭。祭文该衙门撰拟。应否与谥,伏候钦定,恭俟命下臣部,行文各该衙门遵照办理。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经筵讲官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臣王杰、经筵讲官议政大臣礼部尚书兼管乐部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兼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汉军都统革职留任四次从宽留任又降一级留任臣德保、经筵讲官尚书仍兼文渊阁直阁事降一级留任革职留任又革职从宽留任臣纪昀、经筵讲官左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公中佐领革职留任五次免其革任又降一级留任臣达椿、经筵讲官左侍郎臣刘跃云、经筵讲官右侍郎兼管乐部太常寺事务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公中佐领革职留任五次免其革任又降一级留任臣德明、右侍郎管理乐部事务臣邹奕孝、祠祭清吏司郎中臣尚安、郎中臣图拉、郎中臣毛凤仪、员外郎臣兴麟、员外郎臣新柱、员外郎臣史积容、主事臣傅明阿、主事臣李奕畴、额外主事臣福明、额外主事臣罗正墀、额外主事臣王善垲、额外主事臣漆銮、额外主事臣颜检。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四本三三四~三三五页。

  九四、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徐嗣曾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巡抚徐等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稽察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福建巡抚臣徐嗣曾、台湾镇总兵臣奎林跪奏为查明叛产入官、酌定章程、仰祈圣训事:窃照台湾逆匪等所置田园,节经臣徐嗣曾委员分赴南北各路,会同地方官逐一查勘去后。据各该员陆续禀报,已查出者共田一千八百七十余甲,共园一千三百十余甲,每甲作十一亩科算,通计田园共三万三千八百余亩。此外尚有未尽之数,统饬查勘完竣后,一并造册咨部外,臣徐嗣曾现在遵旨内渡,应将征租定额及拨给戍兵一切章程,预为筹定,交与臣奎林及臬司万锺杰接办。伏思此等入官叛产,当查抄标记之时,务在详细访察,以防隐匿而免混淆。当募佃征收之后,务期民力便于输将,而公项须归实用。臣等就台湾实在情形,遍加咨访,悉心商榷,谨将酌定各条,胪列奏闻,伏祈圣鉴:

  一、匪犯名下查出田园,应核实征租,以杜隐射也。查台地抄封田产,旧案每甲报征租数止于六石、八石不等。惟此案贼产,与寻常犯产迥不相同。缘台湾业户开垦田园,召佃承种,即将所费工本收回,名犁头钱,每甲得银一、二百两,每岁止抽分租榖六石至八石不等。又有佃户同行开垦者,因村黎未谙科则,倩城市殷实之家充当业户,代为经理纳课,亦祗代耕,牛犁籽种悉系工人自备,佃户与分租息,每年每甲可得数十石,名为「田底租」。此业户得租数少、佃户得租数多,其田虽系业户出名,而实归佃户承管也。从前抄封案内,如翁云宽、杨光勋等,俱系业户犯事,与佃户本无干涉,是以每年征业户租,并未籍没佃产。今查此案,逆匪纠聚,佃户从贼者多,业户从贼者少。业户作贼,如陈泮、蔡细之类,其佃户未有不从贼,固应一例查抄。至于佃户从贼,其业户虽未从贼,而不能约束举报,已难辞咎。但业户前已得受犁头钱,即与卖业无异。今田产既已入官,更未便于官租之数转行抽给业户。此案除雇工人作贼,其产本非所管,应免查抄外,如业户、佃户从贼,则其产概当入官。若仅照旧案办理,但有业租而无佃租,但论其田面而不及田底,适为蠹胥中饱舞弊。臣已彻底查明,是以此案议租加逾数倍,庶公项不致隐漏,而匪案亦足昭惩儆。

  一、查核田园岁收租额,应分别各路情形,以定等次也。查彰化、淡水田皆通溪,一年两熟,约计每田一甲,可产榖四、五十石至七、八十石不等。丰收之年,上田有收至百余石者。旱园较水田次之。嘉义、凤山田园,距溪较远,间有单收者,较彰、淡次之。台邑沙地居多,多系单季,收成较嘉、凤又次之。此各路田园岁收之不同也。所有入官叛产,招募殷户佃种完官租,应确勘田园之肥瘠,分别上、中、下三等,以定岁收租额。除酌给佃户租榖,拨给种具籽种、及每年修培田甽工本费外,淡水、彰化两处,每甲上等田可收官租榖三十二石。中等园田可收榖二十□石,下等田可收榖二十石,上等园如中等田,中等园如下等田,下等园可收榖十八石。其零星荒埔,最为瘠薄者,较下等园再行折半征收。嘉、凤两县较彰、淡约可收官租榖十分之九。台湾一县较彰、淡约可收租十分之七。以上田园岁收情形,经清查叛产之委员钱受椿、郭廷筠等分赴各路细加勘验,得其大略。并据台湾府杨廷理酌定官租额数,由臬司万锺杰具详前来。臣等细加体察,别肥硗之等,酌丰歉之中,以为定额,使佃民工本之外,岁有嬴余。现在探访舆情,已多踊跃应募,期于承种官田,可垂永久。

  一、田园既有等差,不得据照赋则,率以下等园地纳租也。台地报垦升科,于乾隆九年钦奉上谕,照同安则例,分上、中、下则。检查数十年来,民间报升,率系下则,并无以上、中升科者。窃思台湾生齿日繁,土田日辟,仰蒙圣主优恤海外群黎,迭奉恩旨,蠲租薄赋。此时固不值因叛产一事,将全郡民田赋则,纷纷查勘改增。但现在田园既经查明,内有上、中等则,未便任其以旧定赋额本系下则为词,致使入官叛产,与民间赋额同科,且使膏腴之产,自瘠薄竟无甄别,则实在瘠薄者,转见偏枯,不足以昭平允。现饬该道府等详加确核,务使等则分明,据实甄别。倘地方官不行查实,或致吏胥高下其手,立即严揭请参,从重究办。

  一、岁入官租,除扣出应完正赋、仍征本色外,其余租应令征收折色,以杜弊而便民也。地方征纳租粮,办理不善,弊窦丛生,最为闾阎之害。台湾吏治废弛,虽大加惩创之后,现在各厅县尚知儆惕;但恐日久玩生,难保无掯勒浮收情弊。此案完纳官租,如数较多,此时立法之初,必须通盘筹酌,永绝弊端。臣等详查此等叛产多近山,距县城数十百里不等,每户完纳租榖数十石至数百石不等,若令各完本色,肩挑车运,费用倍增。但民租就田分收,俱系乡斗毛榖,较之官斗交仓,必须干圆洁净者不同。又园地之中,率皆种植地瓜、甘蔗、杂粮等项,民租向系折交业户。今若概行买榖完纳,佃力惟恐难支。查此项租息加贴戍兵,本须支给银两。若令粜榖易银,转辗出入,徒滋侵扣亏那之弊。此官租征粟,不若折色征银之为便。查台湾旧例,充公田园及息获租变价报销案内,每榖一石,变银六钱及六钱二分五分不等,照依时价未便,岁有参差,所有此案折色,应照闽省部定榖价,每石折银七钱,以归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