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诏令奏议
- 台案汇录乙集
台案汇录乙集
奉此,随经移行遵照去后。今准台湾道副使庄年移称:年四十三岁,系江南苏州府长州县人。由监生保举,于雍正七年九月初十日引见,奉旨命往福建试用。历署龙岩、漳平、将乐、长泰各县印务,期满实授长泰,调补福清县知县,升授台湾府淡水同知。续奉上谕,补授福州府知府。又蒙奏请调补建宁府知府,于乾隆八年二月初一日到任。随蒙保奏升署台湾道,乾隆八年三月十五日奉朱批:着照所请行,庄年亦不必送部引见,该部知道,钦此。即于乾隆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到任署事起,至乾隆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一年期满。理合备具事实亲供印结,移送到司。准此,该本司布政司高山会同署按察使王廷诤会看得:署台湾道副使庄年,原由建宁府知府升署台湾道,试看一年,再请实授等因。钦奉朱批:着照所请行,庄年亦不必送部引见,该部知道,钦此。奉准部咨行司,随经备移钦遵去后。续据移报,于乾隆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署事,业将到任日期详奉咨部在案。今准台湾道副使庄年移称:自乾隆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到任起,至乾隆九年七月二十五日,试用一年期满,备具亲供印结,造具事实清册,移送前来。两本司覆查庄年和平宽厚,办事明敏,现在海疆宁谧。兹试用一年已满,应请实授。合就会详,伏候察核具题。再查庄年自到台以来,任内并无停升、降任、罚俸等案。惟前在福清县及台湾府淡水同知并建宁府各任内,因徐霖藉私妄拿民人酷责毙命,又吴存盈、李君超、郭聿理、庄崇守、薛志年身死,流犯蔡克俊追埋迟延,流犯傅起荣、傅亚、乌二脱逃,盐犯陈我诚强挑盐斤,闽县等县风灾造册迟延,乾隆四年分递解人犯造册舛错,军需报销迟延各案,每案罚俸三个月;又命盗案内魏廷国等未获,流犯傅亚、乌二脱逃承缉不力,船户陈家贤等被劫,署福清县平潭县丞周天福、陈宏远、署崇安县张弘绪、署政和县方南灂交代迟延各案,每案罚俸六个月;又杨尊等抢放嘉福渡船,陈廷楚被劫,台属社饷造册迟延,民人黄春、练义臣被番杀死,乾隆二年分命盗案内接缉六、七名不获各案,每案罚俸一年;又民人周桂桂、王福使身死二案,每案照例住俸;又王福使一案,三参承缉不力,照例罚俸二年;又邱学寿赃银未完,降俸二级,带罪督催;又乾隆元年地丁存留支剩未完,并乾隆二、三两年盐课地丁未完,降职、降俸、停升、罚俸之案,俱经全完开复;又乾隆五、六两年盐课地丁未完,并建宁府任内督征乾隆三年地丁未完各案,每案罚俸一年。是该员前任内虽有参罚各案,俱系因公罣误,合并声明等由;试用一年期满。该员和平宽厚,办事明敏,现在海疆宁谧。兹试用已满,应请实授等由前来。臣查该员庄年试用一年期限已逾,缘臣新任,留心查询,该员实属谙练海外地方情形,胜任称职。并据巡台御史熊学鹏回京过省时,亦称该员明白谙练,董率有方等语。是该员堪膺海疆道员之任,理合照例题请,仰恳圣恩,准予实授,以裨海疆,以励后效。再查定例,署事官员实授,如衔小缺大,俱应于题请升署之时,送部引见请旨,将来题请实授,毋庸再行给咨送部等语。该员庄年经前督臣那等奏请升署之时,钦奉谕旨,庄年亦不必送部引见,钦此。今题请实授,应否令其引见,听候部议,合并声明。再查庄年自到台以来,任内并无停升、降住、罚俸等案。唯前在福清县及台湾府淡水同知并建宁府各任内,因徐霖藉私妄拿民人酷责毙命,又吴存盈、李君超、郭聿理、庄崇守、薛志年身死,流犯蔡克俊追埋迟延,流犯傅起荣、傅亚、乌二脱逃,盐犯陈我诚强挑盐斤,闽县等县风灾造册迟延,乾隆四年分递解人犯造册舛错,军需报销迟延各案,每案罚俸三个月;又命盗案内魏廷国等未获,流犯傅亚、乌二脱逃承缉不力,船户陈家贤等被劫,署福清县平潭县丞、周天福、陈宏远、署崇安县张弘绪、署政和县方南灂交代迟延各案,每案罚俸六个月;又杨尊等抢放嘉福渡船,陈廷楚被劫,台属社饷造册迟延,民人黄春、练义臣被番杀死,乾隆二年分命盗案内接缉六、七名不获各案,每案罚俸一年;又民人周桂桂、王福使身死二案,每案照例住俸;又王福使一案,三参承缉不力,照例罚俸二年;又邱学寿赃银未完,降俸二级,戴罪督催;又乾隆元年地丁存留支剩未完,并乾隆二、三年盐课地丁未完,降职、降俸、停升、罚俸之案,俱经完全开复;又乾隆五、六两年盐课地丁未完,并建宁府任内督带征乾隆三年地丁未完各案,每案罚俸一年。是该员前任内虽有参罚各案,俱系因公洼误,合并声明。除将该员事实清册送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周合词具题,伏乞皇上敕部议覆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
乾隆十年五月二十四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七九~八○页。
三八、巡台御史六十七奏本
巡视台湾户科给事中纪录三次臣六十七谨奏为恭谢天恩事:本年正月十五日,接准都察院札开,乾隆十年十一月初六日奉旨:稽察吉林乌拉事务着塔坦去,巡视台湾六十七,着再留任二年,钦此。钦遵札行前来。臣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讫。伏念臣赋性凡庸,至微极陋,由内阁中书历任刑部主事,因北路军前行走议叙,仰荷皇上天恩,升授礼部员外郎,更蒙简擢监察御史,随折户科给事中,于乾隆八年奉命巡视台湾,二年以来,寸长末效。兹复奉旨留任二年,臣闻命之下,感激无地,惟有益加奋勉,务竭驽骀,以图仰报皇恩高厚于万一耳。所有微臣感激下忱,理合缮疏恭谢天恩。为此谨具奏闻。乾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巡视台湾户科给事中纪录三次臣六十七。
旨:该部知道。这本尾遗写奏闻字样,并字数纸数,俱不合,着饬行。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八一页。
三九、上谕
乾隆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据巡台御史六十七等奏称:抚臣周学健委员赴台买榖二十万石。台郡现今米价较上年秋收后已贵,而采买之数倍于上年,恐米价日增。将来如果无碍民食,自应饬厅县妥办。设米价日长,或致病民,咨明抚巨暂停采买等语。先经周学健折奏台郡采买之弊,由地方官乘机私买射利,已将历来积弊详悉敷陈。朕思台郡本产米之区,福、兴、泉、漳等郡向资接济。纵迩来人民赴台者众,然地土亦日渐开垦,何至米价较前更昂?及览周学健所奏,台郡官吏有此种种情弊,伊经理有年,实心体察,故能言之切中。今观御史所奏,官吏不能射利,以昂贵病民之说耸动众听,而御史等不为全闽计民食,只知目前图了事,姑息养奸,意欲停止,益信周学健之言不虚矣。着传旨申饬该御史等,令协同地方官妥协办理,毋得掣肘。当周学健身自经理,该御史等尚为此奏。今陈大受甫经莅闽,恐未能深悉该处情形,地方官吏益得售其欺伪。着将周学健所奏,发陈大受知其情弊,以便妥办。该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八一页。
四○、吏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兼管吏部尚书事加十七级纪录三次臣张廷玉等谨题为钦奉上谕事:该臣等议得内阁抄出乾隆十二年三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谕:向因台湾为海外要区,设立巡察御史,原以表正风俗,稽查弹压,除剔弊端。近据陈大受奏,该御史等于养廉外又分派台、凤、诸、彰四县轮值,每季约需费三、四百金。其出巡南北两路,供应夫车、厨传、赏给各社番黎、操阅犒兵,俱令各县措备。该衙门滥准词讼,差拘滋扰,于额设胥役之外,更有奸民挂名,恃符生事。该巡察既有专制一方之意,而属员极意承应,虽有积弊,亦复上下相蒙等语。大凡巡察之员,或因一二事随时特设,尚于地方有益。至定以年限更换,在该巡察等奉命远行,既已视为传舍,及至彼处,而积习相沿,因循滋弊。懦弱者苟幸无故,坐待瓜期;喜事者擅作威福,诸事多所掣肘。夫御史所以稽察人者也,今乃自作弊,后先相袭不为怪,岂朕差往本意?其乾隆五年以后历任巡台御史,俱着交部严察议奏。台湾本有总兵道府文武大员,足资弹压,一切案件原属本省督抚察核,似可不必另派巡察,以滋烦扰。至盛京等处巡察,所司不过注销案件等琐细之事,于地方政务亦未见有所裨益。所有各巡察之处,或应仍差往,或应一并掣回,着大学士、九卿详议具奏。钦此。抄出到部。臣部随移咨都察院,将自乾隆五年以后历任巡台御史各职名开明咨送过部,以便查议去后。续准都察院将自乾隆五年至十二年止,所有巡视台湾科道:满御史诺穆布,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到任起,至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差满于乾隆五年闰六月初七日在路病故;舒辂,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至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差满于乾隆七年十一月初五日奉上谕补授西安粮道;满给事中书山,七年四月初八日到任起,至九年三月初八日差满于乾隆十一年五月二十日奉旨补授太仆寺卿;六十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差满,留任二年;汉御史杨二酉,四年四月十五日巡台到任,至六年三月十五日差满;张湄,六年四月十二日到任,至八年四月十二日差满于乾隆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闻讣丁忧;熊学鹏,八年四月十八日到任,至十年三月十八日差满于乾隆九年六月二十日补授太常寺少卿;范咸,十年四月初六日到任,至十二年三月初六日差满。再本院于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奏请更换巡台官员一折,奉旨:巡视台湾事务,着白瀛去,钦此。查御史白瀛于十一年十二月内自京起身,现今曾否到任,未据呈报,合并声明。开单咨送吏部等因前来。
查巡察御史,原以表正风俗,稽查弹压,必须洁己奉公,厘剔积弊,方为无忝厥职。今巡视台湾御史,该抚既称于养廉之外,分派各县轮值供应;出巡南北两路,夫车等项,俱令各县措办;又复滥准差拘,多留胥役,滋扰地方等语,殊属溺职。除前任御史诺穆布已经病故、现任御史白瀛尚未报有到任日期、均毋庸议外,应将现任巡台御史户科给事中六十七、御史范咸均照溺职例革职。至五年以后历任巡察各员,积习相沿,以致至今未除派累,应将前任巡台御史今升河南按察使舒辂、前任巡台御史今升内阁学士书山、前任巡台御史兵科给事中杨二酉、前任巡台御史今经丁忧张湄、前任巡台御史今升太仆寺卿熊学鹏,均照溺职例革职。恭候命下臣部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乾隆十二年四月初九日,经筵讲官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兼管吏部尚书事加十七级纪录三次臣张廷玉、经筵讲官太子太保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仍管吏部尚书兼管户部三库事务御前大臣果毅公加一级纪录一次臣讷亲、太子太保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协办大学士事务吏部尚书兼内务府总管事务加一级臣来保、(下缺)
旨:此案自应分别现任前任议处。今该部概议革职,殊无区别。现任巡察六十七、范咸,俱着革职。前任巡察舒辂、书山、杨二酉、熊学鹏,俱着革职留任。张湄着于补官日革职留任。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八四~八五页。
四一、户部等部题本
户部等部议政大臣銮仪卫掌卫事户部尚书兼总管内务府大臣加一级臣傅恒等谨题为奏销乾隆六年钱粮等事:乾隆十二年十月初四日,据升任福建巡抚陈大受将台属凤、诸二县乾隆六年分未完官庄银两三次一年限满职名咨参到部。该臣等会议得:升任福建巡抚陈大受咨称:乾隆六年分台湾府属凤、诸二县乾隆六年分未完官庄银两,州县官二次一年限满,业经造册咨参,奉准部覆,未完银两速饬催征完报等因。今自乾隆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带征起,扣除封印日期外,连闰计至乾隆十二年三月十七日,州县官三次一年限满。查州县官二次一年限满案内,凤、诸二县未完银四百四十两一钱五分八厘零,内已征完银一百五十六两七钱七分九厘七毫零,归入各官养廉之用,未完银二百八十三两三钱七分八厘二毫零。所有接带征乾隆六年未完官庄银两,除另案计限,并未及一年之限,应俟限满之日另报外,合将覆参未完之凤山县卸事知县吕锺琇职名开报,并备造清册,咨部核议等因前来。查定例:官员不作十分之杂项钱粮年限内不完者,罚俸一年,仍令督催等语。应将覆参未完凤山县知县吕锺琇照例罚俸一年,仍令督催。其已完银一百五十六两七钱七分九厘七毫零,应令遵照雍正七年七月内钦奉上谕,增给各官养廉之用,仍造入存公册内,报明户部查核;未完银二百八十三两三钱七分八厘二毫零,应令该抚速饬催征完报可也。此本系户都主稿,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御前大臣议政大臣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户部尚书兼总管内务府大臣加一级臣傅恒、经筵讲官尚书加一级纪录二次臣梁诗正、吏部左侍郎暂行署理户部左侍郎教习庶吉士兼管国子监祭酒事务镇国将军降一级留任又降一级留任纪录一次臣宗室德沛、左侍郎署理正白旗汉军都统事务兼佐领加二级纪录三次臣李元亮、右侍郎办理步军统领事务加三级纪录五十三次臣舒赫德、吏部左侍郎兼理户部右侍郎事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降一级留任加二级纪录一次臣蒋溥、福建司郎中臣黄元、福建司员外郎臣齐明、福建司员外郎臣黄树、福建司主事臣王铤、广东司主事兼办福建司事革职留任臣杨可镜、经筵讲官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兼管吏部尚书事臣张廷玉、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管吏部尚书事果毅公臣讷亲、太子太保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事务吏部尚书臣来保、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事务吏部尚书臣刘于义、经筵讲官右侍郎臣德龄、右侍郎臣归宣光、考功司员外郎臣拔查尔、稽勋司主事兼办考司事臣孙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