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诏令奏议
-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
为此,札仰该县立即遵照先、今札指办理,毋得违延。切切。此札。
光绪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札(恒春县)。
台南府行知上谕各将军督抚整顿厘金
钦加盐运使衔补用道台南府正堂唐,为行知事。
本年二月二十一日,蒙本道宪顾札开:『光绪二十年二月初七日,准台藩司移开:「奉抚部院邵案行:『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准兵部火票递到军机大臣字寄盛京、吉林、黑龙江、福州各将军、各直省督抚:「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初九日,奉上谕:『御史易俊奏「条陈厘金积弊请饬认真整顿」一折,所称厘金积弊八条,着各该将军、督、抚体察地方情形,妥立章程,湔除积弊,毋得稍涉徇纵。又片奏:「各省厘卡司事、巡丁查验货物,卖放贿托,无有不至;甚至肩负山贸,亦复多方需索」等语。着各该将军、督、抚严行禁止;如查有前项弊端,即行从严参办。另片奏:「部选实缺人员,请照章面试」等语。一体认真办理,毋得视为具文。原折片着抄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等因。承准此,合就恭录行司,即便会同税厘总局分别转行钦遵办理,一面体察地方情形,妥立章程,湔除积弊;并移台湾道查照,毋违。切切』;计黏抄折片到司。奉此,合就恭录移知,请烦查照转饬钦遵办理施行」等由;计黏抄折片三件。准此,除分饬外,合就札饬。札到该府,即便移行所属查照钦遵办理毋违。切切。此札』等因;计黏折片三件到府。蒙此,除移行外,合就行知。
为此,仰县官吏立即一体钦遵办理毋违。此札。
计黏抄折片一纸。
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札(恒春县)。
台南府转行巡抚邵友濂具奏「台湾省会要区地利不宜拟请移设以定规模」折稿(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三日札(恒春县)。
钦加盐运使衔补用道台南府正堂唐,为行知事。
案奉臬道宪顾札开:『光绪二十年三月初二日,奉抚宪邵札开:「为照本部院于光绪二十年正月十五日在台北府城会同闽浙督部堂谭恭折具奏「台湾省会要区地利不宜,拟请移设以定规模」一折,除俟奉到朱批另行恭录行知外,合先抄折札知。札到该道,即便移行查照。毋违。此札」等因;计黏抄折稿到道。奉此,除分别移行外,合行札饬。札到该府,立即移行所属一体查照。毋延。此札。计黏单一纸』等因。蒙此,除移行外,合就行知。
为此,仰县立即遵照。此札。
计黏单一纸。
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三日札(恒春县)。
(双衔)奏为台湾省会要区地利不宜,拟请移设以定规模;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查台湾分治之初,经前抚臣刘铭传会同前督臣杨昌浚奏请以彰化县桥孜图地方建立省城,添设台湾府、台湾县;以原有之台湾府改为台南府,台湾县改为安平县。建议之始,原为桥孜图当全台适中之区,足以控制南北;且地距海口较远,立省于此,可杜窥伺:意诚深远。惟该处本系一小村落,自设县后,民居仍不见增;良由环境皆山,瘴疠甚重,仕官商贾托足维艰:气象荒僻,概可想见。况由南、北两郡前往该处,均非四、五日不可。其中溪水重迭,夏秋辄发;设舟造桥,颇穷于力;文报常阻,转运尤艰。台中海道淤浅,风汛靡常,难于驶进轮船。不独南北有事,接济迟滞;即平日一切造办运料,亦增劳费。揆诸形势,殊不相宜。且省会地方,神庙、衙署、局所在所必需;用款浩烦,无从筹措。是以分治多年,迄未移驻该处;自今以往,亦恐举办无期。臣等督同台湾司道详加审度,亟宜筹定久远之计,似未便拘泥前奏,再事迁延。查台北府为全台上游,巡抚、藩司久驻于此,衙署、庙局次第粗成;舟车两便,商民辐辏。且铁路已修至新竹,俟经费稍裕,即可分储粮械,为省城后路。应请即以台北府为台湾省会,将台北府为省会首府,原编「冲烦难」改编「冲烦疲难」四字请旨要缺;如遇缺出,于通省知府内拣员调补。所遗员缺,请旨简放。改淡水县为省会附郭首县,原编「冲烦难」改编「冲烦疲难」四字调要缺;如遇缺出,在外拣员调补。其台湾府,仍照原编「冲烦疲难」四字题调要缺;如遇缺出,在外拣补。新设之台湾县,照原编删一「冲」字,编为「烦疲难」三字调要缺。台湾府衙署现在彰化县城,不必移于台湾县,以节烦费。彰化县原系「烦难」中缺,即以彰化县为附府首县,改为「冲烦难」要缺。更有台南府之凤山、嘉义两县,当日分闽省各县缺以计烦简,皆「烦难」两字缺;合就台湾各县缺核计,似称难治,均应增为「烦疲难」三字要缺。此外各厅县,悉仍其旧。如此转移,庶几名实相符,规模大定。所有各府、县印信,均毋须请换。其余未尽事宜,容俟另行查议办理。
据台湾布政使唐景崧会同台湾道兼按察使衔顾肇熙详请奏咨前来,臣等覆查无异。除分咨各部外,所有「台湾省会要区地利不宜,拟请移设以定规模」缘由,谨合词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饬部议施行。
再,此折系臣友濂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台南府转知巡抚邵友濂奏请移设省会奉批交部议奏
钦加盐运使衔补用道台南府正堂唐,为行知事。
案蒙臬道宪顾札开:『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七日,奉抚宪邵案行:「光绪二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台北府城会同闽浙督部堂谭恭折具奏「台湾省会要区地利不宜,拟请移设以定规模」一折,兹于本年三月二十八日准兵部火票递回前折,于二月三十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除折稿先经抄发、毋庸重录外,合恭录行知。为此,仰该道即便移行钦遵查照。毋违。须案」等因。奉此,除分别移行外,合就札饬。札到该府,即便移行钦遵查照。此札』等因。蒙此,除移分外,合就行知。
为此,仰县立即遵照。此札。
光绪二十年五月十八日札(恒春县)。
台南团练总局行知凤山县招墓义勇奉批编定营号
台南团练总局,为行知事。
本年二月初四日,准工部主政邱移开:『奉台湾巡抚部院唐照会:「据凤山县知县俞令秉焜详称:『案奉宪台在台藩司任内札饬「预征义勇,以备调遣」等因;并蒙札发示谕下县。奉此,即将告示实贴,具文申报。一面邀集绅耆,晓以大义;众皆敌忾同仇,俱允招募同志、共相戮力,以仰副大宪殷殷劝勉之意。兹据职员陈国馨、武生曹鸿飞、增生吴如渊、军功许宗辉等禀称:「已招募下淡水等处闽庄人民,选足二千名,合计义勇四营,汇造名册呈送转报」等情。当经卑职先后点验,所集义勇尚属精壮,均堪训练成军,以备调遣。正在具文详报间,又据粤籍生员江福霖、李镕经、黄耀垣、黄应香、例贡生锺德棠、千总林超胜、军功林信保、锺庚龙、曾耀东、徐联超等禀称:「于粤籍各庄招集义勇五千名,编列十营;造具清册,呈乞转缴」等情。据此,查该职员陈国馨、生员江福霖等均能深明大义,策励众心,实堪嘉尚!理合将送到义勇名册详请察核转发并命营号示遵』等情到本署院。据此,除批『据详已悉。陈国馨一营应编为「昌」字前营、吴如渊一营编为「昌」字后营、曹鸿飞一营编为「昌」字左营、许宗辉一营编为「昌」字右营;又江福霖一营编为「仪」字正中营、李镕经一营编为「仪」字正前营、黄耀垣一营编为「仪」字正左营、黄应香一营编为「仪」字正右营、锺德棠一营编为「仪」字正后营、林超胜一营编为「仪」字副中营、林信保一营编为「仪」字副前营、锺庚龙一营编为「仪」字副左营、曾耀东一营编为「仪」字副右营、徐联超一营编为「仪」字副后营』等因印发外,照会查照」等因。奉此,除分行外,合就移知;请烦查照施仃』等由。初八日,蒙臬道宪陈札同前因各到府。蒙此,除移行照会外,合就行知。
为此,札仰该县即便知照。此札。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札(恒春县)。
台南团练总局转行上谕筹办渔团(附两江总督刘坤一奏折)
台南团练总局,为转行事。
本年三月二十日,蒙督办宪杯照会内开:『事准台湾巡抚部院唐咨:「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初八日,准兵部火票递到军机大臣字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刘、署直隶总督云贵总督王、署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张、闽浙总督边、两广总督李、江苏巡抚奎、浙江巡抚廖、山东巡抚李、广东巡抚马、署福建台湾巡抚布政使唐,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一日奉上谕:『前据御史王鹏运奏请饬办近畿沿海渔团,当经谕令王文韶体察情形,妥为筹办。兹据刘坤一奏称:「倭船横行海上,每以财利啖我小民为之接济向导。因思渔团,亦海防中之一事,未容轻忽。现饬沿海府、厅、州、县及各防营督饬地方绅董查明渔户,编立渔团。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海面广袤、港■〈氵义〉纷歧,若不认真举办渔团,设使为敌所用,尤属可虑!请饬妥筹办法」等语。沿海举办渔团,藉以保卫海疆、免致为敌所用,即着王文韶、张之洞、边宝泉、李瀚章、奎俊、廖寿丰、李秉衡、马丕瑶、唐景崧各就本省情形妥定章程,实力筹办;毋得有名无实,致成具文。刘坤一原折,均着抄给阅看。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承准此,除分行外,咨会查照钦遵」等因;并黏抄原折前来到本督办。准此,查台湾上年举办团防,各属业经兴办渔团;兹准前因,相应照会贵总局转饬各分局实力筹办。除分别照会外,为此照会,烦为查照转饬施行。须至照会者』等因;计黏抄原折到局。蒙此,除照行外,合就转行。
为此,札仰该县立即遵照。此札。
计黏抄原折。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五日。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臣刘坤一跪奏:为防务孔亟,请饬沿海各省举办渔团;恭折由驿驰陈,仰祈圣鉴事。
窃维倭船横行海上,意在窥窬,每以财利啖我小民为之接济向导。沿海一带渔船、民户良莠不齐,若不举办保甲渔团严密稽察、实力维持,无以清内奸而防外侮。闻去年倭由皮子窝等处登岸,即系雇用渔船;舟中敌国,可以殷鉴。且海滨之人以船为家,匪特风涛、沙线所为熟谙,即善于凫没狙击、膂力技艺过人者,亦往往而有。前明海盗汪直、徐海之党,多属其中;而我朝各将李长庚、王得禄之属,亦在其中。可见同一海滨之人,弃之则为游民,训之则成劲旅;不过一转移间,而利害已判霄壤矣。前者法人之役,左宗棠为两江总督,曾经创办渔团;臣因奉行未得其人,遂至中辍。因噎废食,论者惜之!臣到□后,熟筹防务、体察情形,因思渔团亦海防中之一事,未容轻忽。现□□文沿海府、厅、州、县及各防营督同地方绅董查明渔户船数、人数,取具乡邻保结,编立渔团号册;无事时听其出海捕鱼,有事时令其随同防寇。出海侦探得实者,酌给赏犒。倘有能出奇计,不惜身命奋勇杀敌者,即予以不次之赏。虽有形之功效,难期立见;而无形之□患,或免潜滋。惟津、榆一带海口,渔户尚未甚多;而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海面广袤、港■〈氵义〉纷歧,向为渔商聚集,匪徒出没之所。若不认真举办渔团,设使为敌所用,尤属可虑!应请敕下沿海各省督、抚臣各就本省情形因地制宜,妥筹办法,严饬所属实力举行;俾民志皆若坚城,而海疆尽成清野,似于防务不无裨益。
愚昧之见是否有当?谨恭折驰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一日,奉朱批:「另有旨。钦此』。
拺东堡总理林振芳等申报当地米榖产销情形
第一条:查拺东上堡内之田每年所产米榖若遇雨水充足,上等年冬大约通计近四十万石之数。倘年冬雨水不顺,则所收减少。若园所出产之数如甘蔗、地瓜、黍仔、花生诸杂粮每年所收,约值金在四万银之谱;若年冬雨水不顺,亦各有减少。
第二条:各堡田、园则定甲数,原俱载明各堡经管之归户册。若饬各堡经管开送,便可查核而知;若令总理查报,无归户册可稽,实难查其详细。
第三条:台湾治下土葛窟、水里港、梧栖、新港各港口每年出口米榖,上等年冬足收各港通共大约在七十余万石左右,中、下等年冬或六十余万石、五十余万石不等。若要知其详细,可就各港口米栈查明。至大安、后垄各港系他县远隔,须查于彼处人方知
第四条:台湾米价,大概视年冬丰歉为贵贱。至米榖买卖,则算石声(?)。现时拺东上堡内,米九三斗每石价约估银三元三角左右;若挑工远近不同,价亦微有差异。至前四、五年间,如辛卯年,早冬每石价二元二角左右;壬辰年,早冬每石一元九角左右;癸巳年,早冬每石价二元一角左右;甲午年,早冬每石价二元四角左右;乙未年,早冬每石价二元六角左右。此系仅就拺东上堡葫芦墩一处时价言之;若他处,则低昂互判,亦不尽一律相同。
第五条:堡内开米店铺,惟新广庄街昆发号(铺主陈韬)、瑞丰号(铺主庄进爵)、荣春号(铺主陈冰)数铺而已。以外村庄散处之人,或有籴米多少,到街中贸易者;或偶然采籴囤积,因时发兑者:比常时开米铺之商人以米为专门生理者不同。盖其作止无常,难定其姓名、庄街。
第六条:开米店铺,其在海口开设、运售内地者,谓「海口栈」;其不在海口开设而常与海口栈交关者,谓「内山栈」。至每日平均卖售担石之数,内山栈如新广庄开设之店铺,一日或卖数十石、数百石之多;亦有停滞至数日、数十日未尝卖售斗石者:此店铺中每日平均贾售担石之数多寡不定之情形也。又凡开米店铺之人卖售米榖,不必先有藏米在店而后卖售。譬如甲欲向乙买米,乙店中实无米,惟互相讲定价数,甲则付银与乙,乙乃以此银转向他处采籴付甲;亦有时乙未收银,而先运米付甲者:此又米铺中每日贮藏担石之处难为核定多寡之情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