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


  钦命二品衔福建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按察使衔霍伽春巴图鲁唐,为札饬事。

  本年十一月二十日,奉爵抚宪刘札开:『据统领镇海后军各营张镇禀称:「窃奉钧谕:『查台南番社现虽有八、九,而内山各社多未薙发:务须即传各社通事详明开导,令其一律归化,按期剃头。总期切实办理,以收实效为要』。奉读之下,感悚交萦。伏思沐恩自春间遵调各防开修中路,比由埤南移驻水尾,就近督工;并会同抚垦局委员轮派员弁梭查各社,按月取具结报,均属按期薙发,毋敢或违。即花莲港三条仑各防,皆系如此办理。惟时埤南各社已有地方并招抚局印委各官,沐恩未便遥制。及奉宪台「查得多未薙发」之谕,遵复派弁前往察看。嗣据卡弁覆称:『查有内山之雨沐大兰、阿腊打兰等社春间因发痘疹畏风逾限,并非有意抗违;病愈即剃。经该弁等督饬之后,各社亦即剃清。惟其先驻防之埤南屯兵管带黄都司定国并未随时禀明,其疏于查察,已可概见;当经撤委,以示惩儆。第思番民甫经薙发,尚非习惯自然;譬犹内地小儿,如无父兄督率,亦复偷安畏剃:此等固属恒情。故沐恩前恐管理难周,条请饬令各局委员逐月清查具报,庶不至有遗漏。至各番嗜杀之习,如水尾花莲港等社,已渐底于纯良。即埤南吕家望之社强悍著名,倘地方官坐镇其间,亦即不敢仇杀滋事。至偷出杀人之事,沐恩时常察访,实无所闻。至拟会商择其社长之教管得力者,保请功牌;复奉宪批:『后山生番,虽据禀报一律归化,访闻各社并未一律剃头,不免偷出杀人,抚局尚未就绪。该镇熟悉后山番情,未便遽更生手;应俟生番悉就范围,办有实效,再行给假』等因。沐恩质虽谫陋,总期无负寸心。既不敢以欺朦者辜厚遇之恩,更不敢以粉饰者要目前之誉。求全致毁,共信为难;曾母因三告而转疑,廉颇以一言而见弃。故不得不沥陈事实,上溷宪聪;如蒙俯赐确查,则下怀幸甚!再,前此条陈应办事件,原为培植地方;应否举行?未蒙批示。又,各社归化之后,一年以内不滋事者,原详保请六、七、八各品功牌以分优劣而示信赏;如蒙恩淮,再行会同地方官暨各局委员择尤汇保。是否有当?伏乞裁示祗遵」等情到本爵部院。据此,除批「据禀各节均悉。所称前上条陈,是否系该镇六月内所送清折一扣?查前件当即批交台湾道督同台湾府速议具覆;何以批回至今该镇尚未接到,亦未见道、府禀复,殊堪诧异!仰候再行按站严查并先将原批抄发;该镇嗣后务严察各员弁疏玩之弊,并饬各番社按时薙发以收实效。所有归化番目,查明一年以内不滋一事,准即照给六、七品功牌,以资鼓励;并择尤汇保,听候填发。此缴」印发外,合行札饬。札到该道,即便移行遵照。至张镇前件批回系六月二十九日发行,何以至今尚未接到?并即由道转饬台南、北各县逐站挨查:此件公文何站于何时接到转递?有无迟逾?据实禀复察夺。毋违。此札』等因。奉此,查此案先于本年七月初七日奉爵抚宪刘札黏抄折,饬即督府核议等因;当于七月十一日转行遵照在案。兹奉前因,除分别移分外,合就札饬。札到该县,立即遵照,克日提讯书夫、吊验号簿,逐站挨查究报,毋稍刻延。切切。此札。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札。

  台湾府札知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电报商局应收京外各衙门头等官报费酌给现资半数

  特授台湾府正堂加六级纪录九次程,为转饬事。

  本年八月二十五月,蒙台湾善后总局宪札开:『本年八月十二日,奉爵抚宪刘札开:「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七日,准钦差北洋大臣直隶阁爵督部堂李咨:『为照本阁爵大臣于光绪十三年七月初十日在天津府专差具奏「电报商局应收京外衙门头等官报费拟请酌给现资一半」一折,兹于光绪十三年七月十五日赍回原折后开:奉朱批:「着照所请。该衙门知道。钦此」。相应恭录批旨、抄录折稿咨会查照,咨行钦遵』等因到本爵部院。准此,饬局移行遵照,并饬台湾电报总局查照等因;计黏抄折。奉此,除分别咨行外,合就行知。为此,札仰该府即便知照。毋违。此札;计黏抄折一纸』等因。又于九月十一日,并蒙臬道宪唐札同前因各到府。蒙此,除移饬遵照外,合就转饬。

  为此,仰该县立即遵照毋违。此札。

  计黏抄一纸。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札(恒春县)。

  奏为电报商局应收京外衙门头等官报费部议不再以领存官款划抵,拟请酌维现资一半,以期官商兼顾,持久不废;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准户部咨开:『各省设立电线案内北洋垫用淮军饷及南洋、山东拨存商局官款共合湘平银二十六万九千六百余两,除以光绪八年三月起、至十一年六月止头等官报费划抵外,尚余官款未抵报费湘平银四万一百余两。其广东前拨官项湘平银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两,另由两广官报费划抵。嗣后头等官报,不得再行计□划抵』等因。当经转饬在案。

  兹据总办电报事宜东海关道盛宣怀详称:『前划办津、沪电线所用官款,除由商缴还六万两,又议定五年后分年续缴二万两;其余湘平银九万八千七百余两,奏明自光绪八年三月改归官督商办起,以商局应收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出使各国大臣洋务军务头等官报费划抵。俟此项抵缴完毕、别无应还官款,则前项官报亦不领资,以尽商人报效之忱』等因;此仅就自津至沪官报抵支官款而言。今则南北十余省皆设电线,官报已四通八达;所领各省官款,自应悉照津、沪之例,一律划抵报费。现除抵缴南北洋、山东官款并将余银四万一百余两抵支十一年六月以后报费外,尚有原领江、鄂、川、广各省官款应抵银三十余万两,部议嗣后不得再行划抵,敢不遵照。惟官督商办之举,其要在上下相济;官款商情,似宜兼顾。电线创始之时,官报仅居商报十分之一,众商以为官报不复加增、又冀常有官贴巨费,因有官款抵缴完竣,官报亦不领资之议。旋蒙核定官贴运费,只以五年为限。且各省官报日繁,动辄数百言,均列头等;往往停搁商报,夜以继日,就仅传发及半:实与初议时情形不同。是以局董谢家福等佥谓「官报冗杂,恐误军国要务;商报停减,尤虞局费不支。必使惜量如金、斯可官、商两益」。又据江、浙、闽、粤众商以官报大多,商情竭压;屡请采官报一律核发现资,庶各惜费,不致冗杂:均经转详有案。电报必字简后,乃可速达。西文可逐字传递,华文一字须用号码四字代之,功夫已费四倍。况华文以晓畅为工,报费又有抵交官款,未免盈篇累牍,迟误事机。商局常年经费,唯赖商报现资。官报日多,则商报日少。盖发报定例次序官先、商后,故商报必迟;惟其愈迟,故生意愈少。即如上海、福州、厦门、香港四口往来电报,本较各口为多。兹就光绪十二年分核计,该局仅有商报费洋银二万三千余圆,其流入英、丹海线传递者,则有洋银十二万五千余圆;此本华局可沾之利,乃为洋商所得。加以电杆露立,枯朽随之;逐年修换,必数万金。官中津贴运费相继期满,每岁又需商出万金。就此三项少入、加支之款计之,每岁已需洋银二十万圆,他项经费在外。所收商报费有限,实属赔累不堪。查东西洋各国商设电线,其初设之时,必由公家认付股商利息;至沿途护杆线之补(?),均由公家发给口粮。凡有官报,悉照商民一体给费;恤商如是,而不嫌其优。盖商厚则电务益兴,深有裨于军国大计也。今电局尚有应抵官款,即照初议亦未届报效之期;况现值局势岌岌,而部议不准再抵,则原领官款须以现银分年归缴,众商力更难支。若不将官报核给现资,电局断难立脚。然竟照各国通例,无论何项官报一律照商报付资,为数较巨,亦非上下相济之道。该道传谕众商,勉以大义,悉心酌核。所有军机处、海军衙门、总理衙门、户部等衙门、南北洋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头等官报皆关军国要务,请自光绪十三年八月起,按月结算报资,以一半由众商报效;一半援照递寄外洋电报章程,归出使经费项下按月核给。各省将军、督、抚头等官报不属紧要事件,并由众商报效一半;其余一半,各就情形筹发现资:以期众擎易举——均盖用印信为凭。此外,提、镇、司、道、防营、局所、炮台、兵船、印委官报,均照三、四等章程令其自行出费。如遇海防要件,亦照商报出费,仍发在商报之先,以示区别』等情具详前来。

  臣查电局经费,本指商报现资;乃各省官报冗杂太甚,应接不暇,以致商报日稀,经费无出。迭据众商呈禀,曾于光绪十一年咨行各省有案。惟号令不齐,迄今仍纷纷列作头等官报;电局接收之后,不敢不递:而统计抵支官款,遂成巨数,是公家与电局两有所损。现既商力艰窘,局势岌岌,即不得不变通办理,妥为维持,以免要举中辍。该道拟京外衙门头等官报酌维现资一半,以一半由商报效;其提、镇、司、道以下皆自行出费,不列头等:非此无以示限制。盖既须现费,则官报自少;较从前抵支官款之数,约可节减过半,于公家不无裨益。在电局藉得官报价补苴,并冀商报渐增,稍增商力。至京外各衙门及南洋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官报非紧要者不发,本属无多;又仅止半价,每岁报资有限,出使经费尚易筹维。其各省有由官设电线之处,仍照旧办理:此为节费、恤商起见。以后官报减少,遇有紧急电信,更可迅速传递,有裨机宜。仰恳特恩俯准照办,以期官商兼顾,持久不废。

  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台湾府转行巡抚刘铭传批准林振祺等包办全台樟脑

  特授台湾府正堂加六级纪录九次程,为转饬事。

  本年九月十六日,蒙臬道宪唐札开:『本年九月初二日,准全台樟脑硫磺总局咨开:「本月十九日,蒙爵抚宪批——据敝局详「职员林振祺等禀请包办全台樟脑」各缘由,蒙批:『如详办理。仰即分别呈报移行查照。此缴。折存』等因到局。奉此,除分别呈报移行外,相应札抄详稿、章程,备文咨明。为此咨呈,请烦查照备案施行」等由到道。准此,除分别移行外,合就札饬。为此,札仰该府立即遵照转饬所属厅、县一体知照毋违。此札。计黏抄一纸』等因。蒙此,除移饬遵照外,合就转饬。

  为此,札仰该县立即遵照毋违。此札。

  计黏抄一纸。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札(恒春县)。

  台湾府转饬禁止妇女无子不准买女为娼

  特授台湾府正堂加六级纪录九次程,为转行事。

  本年十一月初九日,奉爵抚宪刘札开:『据安徽试用从九品张清藻具禀:请禁止台湾无子妇女,不准买女为媳,以正伦常而维风化等情到本爵部院。据此,除批「据禀请无子妇女,不准买媳为娼,事关风化,应候饬县严行示禁。此批」牌示外,合行札饬。札到该府,即便转饬所属各县一体出示严行禁止。风化攸关,该地方官务须认真示禁,总期力挽颓风;仍将如何禁止情形先行报查,毋稍违延。切切。此札。计黏抄条陈一纸』等因。奉此,除移行外,合就转行。

  为此,仰该县官吏立即一体出示严行禁止,仍将如何办理情形先行具报爵抚宪暨本府察查,毋得违延。切速、切速。此札。

  计黏抄条陈一纸。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札(恒春县)。

  台湾府札行巡抚刘铭传等具奏「整顿屯务」折稿

  特授台湾府正堂加六级纪录九次程,为行知事。

  案奉爵抚宪刘札开:『照得本爵部院于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二日在台北府城会同闽浙督部堂杨恭折由驿具奏「整顿屯务以除积弊而裕供赋」一折,除俟奉到朱批另行恭录行知外,合先抄折札知。札到该府,即便转行查照。此札』等因;计黏抄折稿一纸。奉此,又奉本道宪唐札同前因。除移行外,合就行知。

  为此,札仰该县官吏立即一体知照。此札。

  计黏抄折稿一件。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札(恒春县)。

  (双衔)奏为整顿屯务以除积弊而裕供赋,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臣等查乾隆五十三年前大学士臣福康安以台地林爽文之乱,番目潘明慈等率部随军进剿有功,事平议选番丁四千名设屯十二所,就其社长授以千、把、外委土职十八员,按丁授地,蠲免供赋;每丁自一甲至一甲三、四分不等,屯弁递加有差,共授番地五千六百九十余甲。此外,复拨民间溢额田园三千七百三十余甲,每年征收租榖四万一千二百六十余石——每石折征番银一元,又九芎林租谷折银八十元,共折征番银四万一千三百四十一元有奇;此项租折番银,专支屯兵弁丁俸饷,是为屯租。每丁年支洋银八元、外委支洋银六十元、把总支洋银八十元、千总支洋银一百元,每年额支番饷洋银三万三千二百四十元。其租地散隶台南、北各县,由县征收,分解中、南两路理番同知;岁于二、八月间,由台湾道委员会厅放领。又,年支隘丁口粮、佃首辛工银二千一百余元。其余留为屯费,以备旱潦之需:此昔年设屯授地、征租、支饷章程。至今百余年,屯租则征不足额,屯饷则减半放支。历年已久,屯丁不独疲癃残弱,且有名无实,半由书吏、屯弁冒领瓜分。若一旦裁革,此辈视为世业,万不甘心。臣等熟思审计,非设法整理、改弦更张,不足以收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