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诏令奏议
- 刘壮肃公奏议
刘壮肃公奏议
再臣查铁路之利,不独目前有裨于海防、建省、桥工三事,将来更可添大宗入款,充海防经费要需。台湾地狭,内山未开,万不能如内地高利之厚,商等所筹本利,请以七年归还,似可有盈无绌。惟经理必须得人,若无廉实大员查察会计,将来商人以多报少。任意侵牟,不独无利可余,且恐七年难清路本。查台北府城市面日盛,内山番地土旷人稀,闽广穷民争愿远来开垦,徒以轮船过贵,无力渡台。若商务办理日增,即就商局轮船往来香港、厦门之便,运载垦民渡台,由官薄给船费,十数年后,全台均成沃壤,社番土匪,永无内变之忧。
近年内地招商集股,骗折过多,商股不无疑虑。查内阁学士臣林维源端谨忠诚,久为商人钦信。自奉旨回籍帮办台北抚垦以来,不独抚垦一力办成,即清赋、抽厘,均资臂助。其于理财一道,心计尤精。如蒙朝廷主持,俯准台湾造路,可否仰恳天恩,饬令学士臣林维源督办台湾铁路商务,仍兼办台北抚垦事宜,凡遇铁路商务,准由该学士专折奏陈,以收实济,出自逾格鸿慈。
再台湾拟修铁路创办商务,曾经臣附片奏请内阁侍读学士臣林维源督办,因该学士取与不苟,将来车路脚价,期于涓滴归公,不虞中饱。连日据林维源面称,所办台北沿山垦务,新开田园,俱定于本年秋冬清丈,逐段分界,以便将来陆续升科。宜兰现有新垦旧垦争产械斗,即宜前往督同官绅清丈地方宽阔,一时不能告竣,商务、垦务彼此不能兼顾,商请奏销铁路商务差使,以免遗误等情。臣查林维源所办台北垦务,亟须清丈。宜兰八里沙地方,本年三月经林维源督同官绅议开河道,该处可垦田园数万亩,全系平阳膏腴之地,新垦旧垦争占地界,不时械斗,亟须林维源前往督同官绅清丈分界,免滋事端。所称两处不能兼顾,亦系实情。铁路商务,现经海军衙门议准,奉懿旨:『依议,钦此』咨行钦遵前来。据商务委员禀称:现由英、德两厂先行订购铁路钢条三百三十里、铁桥二道、火车客车七十具,定于年内办齐,股分银两,陆续招集,所欠无多。先由基隆造至彰化,再行接续前进。工程浩大,必须二、三年后方能完工。并请派选用道员杨宗瀚总办铁路商务,以顺商情等因。臣查杨宗瀚以知县于同治元年投效大学士李鸿章军营,历保河南补用道报捐海防,尽先选用,其办事精实,器局宏深,每以中国之大,不能富强为恨。经臣函招来台,总办商务,实称其选。惟禀称轮选到班,理应赴部投供,合无仰恳天恩,俯念台湾分省伊始,事事兴创,佐理需才,饬部注册,准将盐运使衔新班先选用杨宗瀚留于台湾差次,遇缺即选,俟选缺后再行送部引见。至铁路抽收脚价,为期尚早,现由外洋开来铁路脚价章程,简当详明,丝毫不能舞弊,届时再由臣妥筹办理。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奉朱批:着照所请,该衙门知道。钦此。
台路改归官办折(十四年十月十六日)
窃照台湾兴造铁路,前经海军衙门议准奏奉懿旨:『依议,钦此』,遵经饬据商务委员订由英、德两厂购办铁路钢条三百三十里、大小铁桥十一道、火车客车七十具,先自基隆造至淡水,再行接续前进。由臣改派道员杨宗瀚总办,议定地价、车房、码头归官承办,并拨兵勇代工,奏明在案。当时勘定台南北六百余里,除地价、车房、码头土工外,估价银一百万两。惟淡水至基隆,山河夹杂,须挖山洞九十余丈,大小桥梁百二十余座,穿山渡水,挖高填低,工程浩大,各军修筑炮台、剿番、剿匪,无暇代修,均由商局雇夫兴办。现将基隆六十里修造平坦,铺成铁条三十里,年外可以完工,共计夫价桥梁已费银十九万两。查李彤恩等招集商股一百万,其时创议,皆以铁路利厚,两月间招股七十万金、现银三十余万。复经各商议购快船两只,价银三十六万两,以辅铁路之不足。自工师到后,细勘工程,统计土工需银三十余万两,营兵无暇代修,各商观望。经李彤恩禀请,由臣挪用陆续借支银二十万两,所有铁条火车铁桥,均经臣议立合同,由外洋购办,分年归还。本年头批已给银十万两。李彤恩勇于任事,商民信服。拟俟基隆六十里最大工程告竣后,再行招集股分,不料李彤恩于九月病故,杨宗瀚因病假归。经臣委员督修。据各商禀请归官自办,已缴现金三十余万愿留快船两只作抵等情。
臣查台湾铁路办成,不独利商便民,且关海防大局,故臣费尽经营,创议兴办。今商股既观望不前,承办委员或死或病,若听其中止,不独已费公款,无可归还,且购到铁条、铁桥、木料、火车,弃置尤为可惜。臣饬工师详细勘估,究需若干。据称通盘核算,基隆至彰化,每里核银三千两,彰化至台南,每里核银二千五百两。计地价、土工、车房、码头四项需银六十余万两,核之原估百万,数目相符,较之开平铁路,工倍价廉。现在基隆至淡水山路六十里,不日完工。其余除大甲溪之外,别无大工耗费。臣拟尽购到铁条,办至彰化,再行量力以筹。惟经费难支,臣同藩司邵友濂筹商至再,惟有自本年秋季以后,闽省每年协济银四十四万两,至十七年春季止,尚存未解银一百零四万两。此项本拟节存备充建造省城经费,现省工尚堪稍缓,路工在急,非一时所可骤成,拟请暂挪先修铁路,俟竣工后,即将所收脚价,归还成本,再筹建城分治。官项既有着落,商股有快船取利,亦不受亏。将来不独有裨海防,即建省工程有铁路运料,竣工既速,省费亦多。伏求圣鉴。
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奉朱批:着照所请。该衙门知道。钦此。
刘壮肃公奏议卷六 建省略
陈请销假到闽会商分省协款情形折(十二年五月初七日)
窃臣于正月二十四日因目疾奏请续假两月,奉准给假在案。遵即加意调摄。入夏以后,红肿渐销,障翳稍退。四月二十二日,遂赴福州省城。会同督臣杨昌浚筹商分省诸务。督臣力筹大局,深念唇齿相依,虽分犹合,亟应仰遵圣训,务令内外相维,不分畛域,闽省有指臂之助,台湾无孤注之忧,庶可联成一气。督臣已饬闽台司道会议分省各条。臣到闽,复同详细妥筹,稍为增减,由督臣主稿奏陈。臣即于二十八日驰回台北府城。
台湾现在整顿海防,抚番、招垦,百废待举,经费支绌万分。从前闽省岁资台饷六十万,积欠至三百余万之多。自上年五月至今,毫无协济,台用亏竭,中外昭然。全台防军,经臣奏定三十五营,练军营三营,每年饷需约须银一百二十万两,加之养船制造、员弁薪水、各官津贴,一切杂支,统需银一百五十余万两。现在外办防务,内抚生番,营勇既无可裁,余款更难酌减。全台岁入仅一百万两内外。自奉诏改行省后,时与督臣往复函商,请将闽饷照常协济,另请邻省筹济分省要需。督臣因闽用太繁,未能多协,议由厘金项下每年协银二十四万两,闽海关照旧协银二十万两;另行会奏,请敕粤海、江海、浙海、九江、江汉五关每年协银三十六万两。在督臣固已心疲力竭,无可再筹,以臣计之,闽省海关厘金共协银四十四万两,合之台湾岁入,勉可供给台湾军饷杂支,其余办防、抚番、开垦、分治、建造省城衙署庙坛,在在均需巨款,纵蒙五关岁协银三十六万,仍系杯水车薪。臣惟随事撙节,分别缓急后先,断不敢敷衍苟安,上负圣主慎固海疆之至意。惟台湾孤悬海外,现在各库罗掘一空,议者谓须稍有存储,以备缓急。臣目睹时艰,饷源支绌,现正经纶草昧,断难储集盈余。所虑海上风涛,茫无定局,公文往返动辄需时,军饷一亏,万夫哗溃。惟有仰恳敕下署福州将军古尼音布、督臣杨昌浚,自本年起,将议定岁协银四十四万两按季先期拨给,由臣派船领运,俾免稽延,庶几分省设防,得以渐筹部署。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刘铭传奏,台湾经费现与督臣议由福建厘金项下每年协济二十四万两,闽海关照旧协银二十万两,请饬先期拨给等语,台湾需饷孔急,自应豫为筹拨,着古尼音布、杨昌浚自本年起将议定每年协济台湾饷银四十四万,两季按先期拨给,以应要需,余俟杨昌浚会奏到时,再降谕旨。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
遵议台湾建省事宜折(十二年六月十三日)
窃照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日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醇亲王奕譞等遵筹海防善后事宜折内,奏称台湾要区,宜有大员驻扎等语,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即着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抚详细筹议奏明办理。钦此』。又于十一年十月十九日奉上谕:『台南北地舆袤延甚远,以形势而论,台北各海口尤为紧要。原设台湾道一员,远驻台南,深虑难以兼顾,且巡抚常川驻扎,一切钱榖刑名事宜,必须分员管理,各专责成,应否于台湾道之外添设台北道一员,着杨昌浚、刘铭传悉心会商,妥议具奏等因钦此』。钦遵经臣等各将筹度情形,先后复奏。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奉上谕:『杨昌浚所奏添设台北道不如添藩司,系为因地制宜起见,自可准行。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着详细会商奏明办理』。复于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刘铭传奏澎湖为闽台门户,非特设重镇,不足以资守御。杨昌浚与该抚意见相同,拟将澎湖副将与海坛镇对调,仍归总督等管辖等语。即着杨昌浚、刘铭传会同筹议具奏。闽台防务关系紧要,该督等商办一切,务当和衷共济,不分畛域,力顾大局。上年谕令该督等会议台湾改设各事宜,并一并妥速议奏,毋稍迟延等因钦此』。仰见皇太后、皇上垂念海疆,谆谆训诫之至意。臣等忝膺重寄,目击时艰,何敢不竭力筹维,和衷商榷,以期事归尽善,仰慰宸廑?除往返函牍不计外,臣昌浚于二月间渡台,臣铭传四月间复渡闽,详细面商。查台湾为南洋门户,七省藩篱,奉旨改设巡抚,外资控制,内杜觊觎,实为保固海疆至计。惟沿海仅数县之地,其余番地尚归化外,气局未成,海外孤悬,与新疆情势迥异。闽、台本为一省,今虽分疆划界,仍须唇齿相依,方可以资臂助。诚应遵旨内外相维,不分畛域,乃能相与有成。兹就省局司道及署台湾道陈鸣志、总理粮台前贵州藩司沈应奎筹议条陈,详加酌核,谨缮清单,恭呈御览。
方今整饬海防,百废待举,加之改设行省,经费浩繁。如澎湖一岛,为闽台门户,往来咽喉,购炮筑台,急需银八十万两,迭经臣等奏请敕部指拨。此外制械、设电、添官、分治、招垦、抚番,在在均关紧要,前车可鉴,安能再事因循?至建立省城衙署坛庙各巨工,虽不妨稍从缓办,然既分省,亦不能不次第接筹。台地防军裁撤外,尚存三十五营,分布沿海,周回二千余里,势难再减。海外饷需缺乏,即有哗溃之虞。臣等悉心筹划,拟由闽海关每年照旧协银二十万两,经臣铭传咨请署福州将军古尼音布嗣后由厦关径拨解台;至闽省各库,无论如何,每年协银二十四万两,陆续筹解;并请旨敕下粤海、江海、浙海、九江、江汉五关,每年协济银三十六万两,共成八十万两,以五年为期。统计闽省库、闽海关所协四十四万,合之台地岁入百万两,专应防军月饷之需。五关每岁各协银七万余两,集腋相资,尚属轻而易举,台疆得此巨款,庶不致尽托空言。惟仍恳朝廷宽以岁时,容臣铭传分别缓急重轻,次第举办。经费支绌,固不能急切图成,竭力经营,又乌敢迁延坐误?现已奏明清理田赋,并随地随时力求整顿,变私为公。如三、五年后,能照部议,以台地之财,供台地之用,即当奏请停止协款。一切改设事宜单内,或未经赅载,容臣等续行妥议奏咨,用副国家经画海疆之至意。
一、台湾奉旨改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等因;查新疆新设巡抚关防内称「甘肃新疆巡抚」,台湾本隶福建,巡抚应照新疆名曰「福建台湾巡抚」。凡司道以下各官,考核大计,闽省由总督主政,台湾由巡抚主政,照旧会衔。巡抚一切赏罚之权,仍巡抚自主,庶可联成一气,内外相维,不致明分畛域。又陕甘总督关防内有「兼管甘肃巡抚」字样,闽浙总督关防应否添铸「兼管福建巡抚」字样,恭候钦裁。
一、学政向归台湾道兼理,光绪元年曾有议归巡抚明文,现应查照前议,由道将学政关防文卷呈送巡抚管理。文武乡闱,援照安徽赴江南汇考之例,仍归福建应试,中额亦仍旧例。将来生聚日繁,文风日盛,再行酌核增加,奏明办理。
一、旗后、沪尾两海关,向归将军管理,近年税项所征,均经拨充台饷。现台湾既设行省,两关均隶台疆,可否援照浙江之制,改归巡抚监督,应请敕下福州将军奏办。
一、澎湖为闽台门户,须设重镇,以固要区。拟将澎湖副将与海坛镇对调,如蒙俞允,应饬先行互调,以重海防。一切事宜,另行奏办。
一、新疆以迪化州为省垣,城署无须建造;台湾改设行省,必须以彰化中路为省垣,方可南北兼顾。另造城池衙署,需费浩繁,一时万难猝办,所有官制,暂仍旧章,将来添设厅县,改派营防,再行奏办。
一、福建巡抚既已改归台湾,所有抚一标左右两营,即须移归台省;惟省垣未定,安置无从,以后遇有空名,无须募补,暂留闽省,仍归总督兼管,兵饷亦由闽支发;俟台湾巡抚移住中路,再行调归台湾,不愿移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