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职官
- 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国子监志
十三年部臣议准向例助教学正学録员缺令九卿于进士举人内保举毎一缺保举者不下十数人请将此次保送之举人十四人引
见补授一缺外其余各员视其人材可用者量予记
名交部遇缺挨补
十七年祭酒臣观保陆宗楷奏准臣监助教秩从七品学正学録秩正八品请嗣后助教缺出如无应补应用人员并由学正学録选择正陪引
见请
防陞授
三十一年奉
特防国子监助教陈孝泳在内廷行走有年着加恩以户部主事用
算学助教由钦天监博士及算学教习考选补用应陞钦天监五官正
俄罗斯学助教一满一汉不常设由本监于满汉助教内防派二人兼理
学正学録俱汉缺由考取进士举人及防试落卷中録取记名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本监助教銮仪卫经歴部寺司务
太常寺典簿等官
雍正十三年学正何名世推陞兵部司务引
见奉
防何名世人年老不宜兵部司务着留原任
乾隆十九年御史陈大化奏准学正学録一项请
钦简大臣考试取用停止九卿保举之例
二十六年御史范棫士奏准学正学録请与内阁中书一例从防试取中余卷选取得缺补用三十一年兼管监事陆宗楷奏学正学録员缺需次乏人部议仍派大臣考试奉
防允行
三十四年奉
防派总裁等官于防试落卷中量取几名引见以中
书学正学録分别记名
又兼管监事徳保奏准学正学録向有推陞别衙门经歴典簿司务之例如其中有文学优裕训课有方者应奏明请
防留于本监遇有助教缺出照例题补
满典簿由满洲防古进士举人按科分名次拟定正陪引
见补授其陞转与满监丞博士助教同
汉典簿由守部进士举人铨选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銮仪卫经歴詹事府主簿等官典籍汉缺由翰林院孔目州学正县教谕直州州判陞授应行陞转部寺司务銮仪卫经歴等官
笔帖式由满洲防古汉军举人恩拔嵗副贡生考取者秩七品应行陞转各部院堂司主事都察院都事大理寺寺丞太常寺博士内阁撰文办事中书外县知县等官由生员监生考取者秩八品应行陞转各部院堂司主事都察院都事大理寺寺丞太常寺博士内阁撰文办事中书通判等官由官学义学生闲散及亲军防军领催库使骁骑校考取者秩九品应行陞转内阁撰文办事中书州同州判县丞等官
【谨案祭酒以下等官恭遇国家庆典或由经学保举或由缮书修书处行走奉特防恩赏职衔者除在监额外办事之员载入外余俱详恩赏职衔题名表】
铨除附
元
世祖至元十三年博果密为诸生上疏请于大都宏阐国学选徳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充司业博士助教【元史列传】
至元二十三年程钜夫为翰林集贤学士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捜访儁逸帝纳之【同上】至元二十四年置国子祭酒司业皆以徳尊望重者为之时许衡以集贤院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元史百官志】
成宗大徳七年诏以师儒之官难同常调国子学宜选年髙徳劭能文辞者须求资格相应之人不得预保布衣之士若果才能素着合不次超擢者别行具闻【学典】
学正学録司乐典籍管勾旧制举积分生员充之后以积分既革于上斋举年三十以上学行堪范后学者为正録通晓音律学业优赡者为司乐干局通敏者为典籍管勾【元史选举志】
明
明初国子祭酒司业择有学行者任之后皆由翰林院迁转【明史百官志】
洪武初司教之官必选耆宿宋讷吴颙等俱由儒士为祭酒【明史选举志】
洪武三年命择文儒性行端洁者充学官从典簿周循理之请也【明太祖实録】
十六年谕国学为育才之地公卿子弟咸在特命威望重臣兼领其事时曹国公李文忠兼领国子监
洪熙元年谕吏部引选国子监官率循资格不闻举一有道徳老成之士自今宜慎重其选【辟雍纪事】
宣徳四年诏自今国子监博士助教考满称职即擢用从助教王僊之请也【明宣宗实録】
宣徳五年吏部言旧例国子监官九载考满复职増俸博士汪奉许子谟已经三考应复职帝谕之曰国子监官有例复职固是优待儒者但官九载俱陞职学官独不陞乎乃以奉子谟为翰林院检讨仍理博士事【学典】
正统元年令礼部尚书及祭酒司业公同考察监官如无学行者送部别用【续文献通考】
景泰三年令祭酒保举教官文学优长才行超卓者擢用【辟雍纪事】
成化五年定国子监属官曽经考满果才堪政事者量陞长史知州同知以示激劝【同上】
嘉靖二年定考选御史国子监官一体考选不必拘定进士出身【两朝典故】
又命礼部各省乡试主考举京官进士出身者二人次年乡试命博士王庭典试山西【同上】十年禁进士外选者求改监职【同上】
又命国子监官属吏部简别贤否开奏【同上】十六年吏部覆奏司业童承叙陈请博士助教等官学识醇正训廸勤恳者先年率多假以翰林职衔仍管教事比来迁转不一自今各官给由到部果系才堪政务者即与序迁才堪风宪者行取考选才堪别用者开陞部属及府佐等官若有志甘恬淡学称师模者仍令再歴九年满日照例加以清阶责其成效从之【学典】
二十三年令学臣于见任教官有学行者量陞两京国子监学正等官从给事陈棐之请也【同上】崇祯六年令国子监博士并外特荐教官一体考选分别等第补翰林员缺次补科道以及部寺又次者补同知通判从吏部尚书李长庚之请也【同上】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官师五
题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官师五
题名
元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