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国子监志

  乾隆六年
  诏定祭
  先师庙乐律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迎神奏昭平奠帛初献奏宣平亚献奏秩平终献奏叙平彻馔奏懿平送
  神奏徳平
  【谨案是年诏定祭祀雅乐宫律释奠】
  【先师以春秋月律为宫本古法也】
  三十年
  颁镈钟特磬于国子监
  文庙
  【谨案先是江西献古镈钟特命乐部仿铸适和闿已入版图复】
  【诏采玉以琢特磬至是告成乃依春秋释奠月律颁夹钟南吕鏄钟特磬各二焉】
  乐舞事宜
  凡春秋释奠乐部前期率太常协律郎等设乐于殿外阶上其乐舞生定额乐生五十二人文舞生三十六人均乐部
  【谨案坛】
  【庙初献舞武功之舞亚献终献舞文徳之舞惟释奠先师止用文舞地冇所宜唐之释奠用武舞非也】
  乾隆五十年
  诏建辟雍工成
  特定临雍乐章
  皇上陞座奏盛平羣臣行礼奏庆平茶奏清乐皇上还宫奏道平
  乐制【附】
  元
  成宗大徳十年命江浙行省制
  先圣庙乐器以宋乐工施徳仲审较应律运至京师秋八月用于庙祀先令翰林新撰乐章命乐工习之盖旧曲也不果用【元史礼乐志】
  【谨案元代乐章乐名皆仍金旧而释奠先师亦因宋之大晟无所更易虽尝拟改撰乐章迄不果用详附下乐章卷】
  明
  洪武元年定
  文庙乐生六十人编钟编磬各十六琴十瑟四搏拊四柷敔各一壎四篪四箫八笙八笛四大鼓一【明史乐志】
  洪武四年礼部奏定释奠
  先师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并请选京民之秀者充乐舞生太祖曰乐舞乃学者事况释奠所以崇祀
  先师宜择国子生及公卿子弟在学者预教肄之【明史礼志】
  洪武六年始命詹同乐韶鳯等更制乐章洪武十六年勅礼部同工部命晓音律之人集工制大成乐器以颁天下儒学【乐志】
  洪武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于天下【礼志】
  【谨案大成名乐虽本宋之大晟然在宋为总名若赐宴辟雍贡士鹿鸣及闻喜宴俱得用之不专为文庙用也元之大成为全乐总名明又取集大成之义以为释奠専用之乐于义较切永乐徙都燕京乐制悉同南雍无所更定故详附明初制度以备参考】
  成化十二年从祭酒周洪谟言释奠増乐舞为八佾
  治九年増释奠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
  嘉靖九年改
  先师庙中笾豆十二为十乐用六佾
  【谨案时大学士张璁言圣人尊天与尊亲同今先师庙中笾豆十二牲用犊全用祀天仪非正礼宜更定御史黎贯等非之谓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虽拟诸祀天不为过又言莫尊于天地亦莫尊于父师不应独疑孔子为僭帝斥贯等从璁言】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一
  乐二
  乐章
  亲祀
  文庙导迎乐章
  回銮奏佑平之章
  先圣垂轨千载是祗防奉
  师表景行行之奠两楹
  神降之启后人文在兹
  【谨案凡祭祀未莅事尚系斋戒鼓吹陈而不作】
  【回銮乃奏之昭其敬也余庆典导迎乐则出入皆用之】临雍导迎乐章
  奏禧平之章
  崇
  圣尊道
  干徳下交思乐多士化流芹藻鼓箧征经术昭听讲
  环宏
  育陶
  【谨案前代导迎乐章郊社坛庙率多通用我朝制作精详一切乐章不相假借】
  【皇上复加更正文庙导迎定为佑平禧平别制乐章谨録以冠卷
  首】
  释奠乐章
  顺治十三年
  钦颁释奠乐章
  迎
  神奏咸平之曲
  大哉
  至圣峻徳宏功敷文衍化百王是崇典则有常昭兹辟雍有防簠簋有严鼓钟
  奠帛初献奏宁平之曲
  觉我生民陶铸贤圣巍巍泰山实予景行礼备乐和豆笾惟静既述六经爰斟三正
  亚献奏安平之曲
  至哉
  圣师天授明徳木铎万世式是羣辟清酒惟醑言观秉翟太和常流英材斯植
  终献奏景平之曲
  猗与
  素王示予物轨瞻之在前
  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防登献虽终弗遐有喜
  彻馔奏咸平之曲
  璧水渊渊崇牙嶪嶪既歆
  宣圣亦仪十哲金声玉振告兹将彻鬷假有成羮墙靡愒
  送
  神奏咸平之曲
  煌煌学宫四方来宗甄陶胄子暨予防躬思皇多士肤奏厥功佐予永清三五是隆
  乾隆六年
  更定释奠乐章
  迎
  神奏昭平之章
  大哉
  至圣徳盛道隆生民未有百王是崇典则昭垂式兹辟雍载防簠簋载严鼓钟
  奠帛初献奏宣平之章
  觉我生民陶铸贤圣巍巍泰山实予景行礼备乐和豆笾嘉静既述六经爰斟三正
  亚献奏秩平之章
  至哉
  圣师克明明徳木铎万年惟民之则清酒既醑言观秉翟太和常流英才斯植
  终献奏秩平之章
  猗欤
  素王示予物轨瞻之在前师表万祀酌彼金罍我酒惟防登献虽终弗遐有喜
  彻馔奏懿平之章
  璧水渊渊芹芳藻洁既歆
  宣圣亦仪十哲声金振玉告兹将彻鬷假有成日月昭揭
  送
  神奏徳平之章
  煌煌辟雍四方来宗甄陶乐育多士景从如土斯埴如金在镕佐予敷治俗美时雍
  【谨案释奠乐章昉于六朝至唐畧备宋元以来增损文字更定章句虽日益加详而制作未臻极则我世祖章皇帝顺治十三年】
  【钦颁国子监文庙大成歌章始用黄钟为宫】
  【皇上乾隆六年诏定释奠乐章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被音协律益臻美善直省释奠则又颁撰乐章斟酌损益隆仪明备诚千古所罕覩者矣】乾隆五十年
  诏建辟雍工成
  钦定临雍乐章
  陞座奏盛平之章
  辟雍建规矩圆方复古自吾
  皇
  先圣宫墙千仞
  讲学升堂于论钟鼓铿锵春水圜桥流浩荡作君师时万亿隆礼乐焕文章
  御殿羣臣行礼奏庆平之章
  礼成典乐辟水监姬章中天日月瞻
  颙卭
  宸仪有肃拜舞行
  夀考延昌
  圣化汪洋
  进茶奏仰君师之章
  仰君师兼道统集讲席启圜桥聴御论阐彞训敷言盛五伦叙君仁臣敬家慈孝与国人交正诚不息维天之命体行健同徳大圆亹缉熙合符前圣【一解】
  向阶前初聴讲罢穆穆瞻天垣正二相趋黄髪服膺诚抠衣拜朝班黉席圣贤裔弟子青衿影一人学外王内圣五十载久道而成万千嵗生民之盛【二解】
  况鸿仪彰盛典备四门学岐周竝王制云天子曰辟雍笑炎汉三雍非正训辞着复古真王政泥古诬游谈胥屏燕千叟新嵗礼行兄五更旧文论定【三解】
  告礼成晋玉茗霑渥赐敷茵共庆一规璧水长随教泽生【趋辞】
  还宫奏道平之章
  圣人出天下文明玉振叶金声日月江河昭法象自
  古经行
  讲筵雝肃和平熙事纯常
  茂典成
  觉辟黎
  敷五教彞伦叙万拜宁
  【谨案旧定临雍仪注只有导迎乐章】
  【皇上陞座至还宫俱未设乐诏建辟雍】
  【特定临雍乐章以夹钟为宫进茶清乐则与耕借喜春光调同钜典宣昭礼乐允臻美备】
  乐章【附】
  元
  宣圣乐章十六首
  迎
  神奏凝安之曲
  黄钟宫三成
  大哉
  宣圣道尊徳崇维持王化斯文是宗典祀有常精纯并隆
  神其来格于昭盛容
  大吕角二成
  生而知之有教无私成均之祀威仪孔时惟兹初丁洁我盛粢永言其道万世之师
  太蔟徴二成
  巍巍堂堂其道如天清明之象应物而然时维上丁备物荐诚维新礼典乐谐中声
  应钟羽二成
  圣王生知阐乃儒规诗书文教万世昭垂良日惟丁灵承丕爽掲此精防
  神其来享
  初献盥洗奏同安之曲
  姑洗宫
  右文兴化宪古师今明祀有典吉日惟丁丰牺在俎雅奏在庭周□陟降福祉是膺
  初献升殿奏同安之曲【降同】
  南吕宫
  诞兴斯文经天纬地功加于民实千万世笙镛和鸣粢盛丰备肃肃降登歆兹秩祀
  奠币奏明安之曲
  南吕宫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
  王神明度越前圣姿币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
  神之聴
  捧俎奏丰安之曲
  姑洗宫
  道同乎天人伦之至有享无穷其兴万世既洁斯牲粢明醑防不懈以忱
  神之来塈
  大成至圣文宣王位酌献奏成安之曲
  南吕宫
  大哉
  圣王实天生徳作乐以崇时祀无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
  神明庶防昭格
  兖国复圣公位酌献奏成安之曲
  南吕宫
  庶防屡空渊源深矣亚圣宣猷百世宜祀吉蠲斯辰昭陈尊簋防酒欣欣神其来止
  郕国宗圣公酌献奏成安之曲
  南吕宫
  心忠恕一以贯之爰述大学万世训惠我光明尊闻行知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沂国述圣公酌献奏成安之曲
  南吕宫
  公自曾盂自公有嫡绪承允得其宗提纲开蕴乃作中庸侑于元圣亿载是崇
  邹国亚圣公酌献奏成安之曲
  南吕宫
  道之由兴于皇
  宣圣惟公之人知趋正与飨在堂情文斯称万年承休假哉天命
  亚献奏文安之曲【终献同】
  姑洗宫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
  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防登献惟三于嘻成礼
  饮福受胙【与盥洗同惟国学释奠亲自用之摄事则不用外路州县并用之】彻豆奏娯安之曲
  南吕宫
  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享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
  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
  送
  神奏凝安之曲
  黄钟宫
  有严学宫四方来宗恪恭祭祀威仪雍雍歆兹惟馨□驭回复明禋斯毕咸膺百福
  望瘗【与盥洗同元史礼乐志】
  【谨案元志右释奠乐章皆旧曲葢尝拟譔易而未及用也今并附载于左】迎
  神奏文明之曲
  天纵之圣集厥大成立言垂教万世准程庙庭孔硕尊俎既盈
  神之格思景福来并
  盥洗奏昭明之曲
  神既宁止有孚颙若罍洗在庭载盥载濯匪惟洁修亦新厥徳对越在兹敬恭惟则
  升殿奏景明之曲【降同】
  大哉
  圣功薄海内外礼降秩宗光昭垂代陟降在庭摄齐委佩莫不肃雍洋洋如在
  奠币奏徳明之曲
  圭衮尊崇佩绅列侑笾豆有楚乐具和奏式陈量币骏奔左右天眷斯文繄
  神之祐
  文宣王酌献奏诚明之曲
  惟
  圣监格享于克诚有乐在悬有硕斯牲奉醴以告嘉荐惟馨绥以多福永底隆平
  兖国公酌献奏诚明之曲
  潜心好学不遑如愚用舎行藏乃与圣俱千载景行企厥步趋庙食作配祀典弗渝
  郕国公酌献奏诚明之曲【缺】
  沂国公酌献奏诚明之曲【缺】
  邹国公酌献奏诚明之曲
  洙泗之学穷性命力拒杨墨以承三圣遭时之季孰识其正髙风仰止莫不肃敬
  亚献奏灵明之曲【终献同】
  庙成奕奕祀事孔时三爵具举是飨是宜于昭
  圣训示我民彞纪徳报功配于两仪
  送
  神奏庆明之曲
  礼成乐备
  灵驭其旋济济多士不懈益防文教兹首儒风是宣佑我【缺】
  明
  洪武六年定祀
  先师孔子乐章六首
  迎
  神奏咸和之曲
  大哉
  宣圣道徳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益隆
  神其来格于昭圣容
  奠币奏宁和之曲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
  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帛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
  神之聴【惟 王字后改曰惟师】
  初献奏安和之曲
  大哉
  圣师实天生徳作乐以崇时祀无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防昭格
  亚终献奏景和之曲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
  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防登献惟三于嘻成礼
  彻馔奏咸和之曲
  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享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
  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
  送
  神奏咸和之曲
  有严学宫四方来宗恪恭祀事威仪雍雍歆恪惟馨
  神驭旋复明禋斯毕咸膺百福【明史乐志】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二
  乐三
  乐器
  镈钟二【一镈钟第四夹钟春祭用之一镈钟第十南吕秋祭用之】
  特磬二【一特磬第四夹钟春祭用之一特磬第十南吕秋祭用之】
  编钟一
  编磬一
  琴六
  瑟四
  排箫二
  箫六
  篪四
  笛六
  笙六
  壎二
  鼔一
  搏拊二
  柷一
  敔一
  麾一
  【谨案文庙乐器元大徳十年始命江浙行省制造至明洪武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其制始备我朝】
  【世祖章皇帝顺治初年钦定六平之章均用中和韶乐而乐器尚沿明旧至圣祖仁皇帝康熙五十四年始命太常重造乐器】
  【颁行国学我皇上】
  【改定宫律特命乐部仿江西所献古镈钟式铸为镈钟复诏采玉和阗以琢特磬颁夹钟南吕镈钟特磬各二乐悬于焉大备兹就文庙所有乐器绘图加説如左云】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二>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二>








  春祭镈钟笵金为之应夹钟之吕两栾髙一尺五寸一分七厘中髙一尺三寸四分八厘于径一尺二寸六分四厘横九寸四分八厘两舞相距一尺七分八厘横八寸六分三厘甬长八寸九分八厘径三寸五分九厘衡径三寸三分七厘旋径三寸九分九厘濶一寸一分九厘虫长二寸五分二厘濶一寸五分一厘厚一寸一厘虫孔长一寸二分六厘濶八分四厘乳凡三十六髙一寸一分九厘镌识处髙七寸五分八厘上濶二寸五分二厘下濶三寸三分七厘前镌
  御制铭后镌镈钟第四夹钟及年月俱篆文簨虡皆涂金通髙九尺二寸五分厚一寸八分上簨左右刻龙首濶四尺七寸髙一尺一寸中簨濶二尺一寸髙三寸六分簨上有业髙七寸镂云龙附簨结红绒紃以悬钟虡髙六尺三寸五分濶三寸六分承以五采伏狮下为趺髙九寸纵二尺一寸横一尺趺上垣髙二寸五分镂金山水形狮身出垣六寸五分下施几二纵二尺三寸横一尺二寸髙一尺三寸上簨脊树金鸾咮衔五采流苏龙口亦如之下垂至趺击具为卧鼓形有柄髤朱凡钟磬皆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