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职官
- 礼部志稿
礼部志稿
在外
一各都指挥司使呈五军都督府平咨六部各布政使司照防提刑按察司故牒各衞并防衞指挥使司应天府劄付长史司各府州
一各处承宣布政使司呈五军都督府咨呈六部平咨各都指挥使司照防提刑按察司应天府劄付金吾羽林府军等十衞经歴司长史司并所属盐运司各府州一各防卫指挥使司凡有事务行移本卫经歴司转呈五军都督府六部并长史司平闗提刑按察司并内外三品衙门及各卫故牒各府帖下州县并所属千百户所
一各外卫指挥使司申五军都督府呈六部牒呈都指挥使司平闗提刑按察司故牒各府帖下州县并所属千百户所
一各处提刑按察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牒呈都司布政司平闗在京三品衙门并在外各卫指挥使司盐运司故牒在内四品衙门及在外各府长史司帖下内外五品至七品衙门其察院事务本司经歴司牒呈囘报一各盐运司申六部呈各布政司平闗按察司并三品衙门故牒各府帖下州县
一直各府申六部在外各府申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牒呈按察司各卫并防卫指挥使司盐运司牒长史司故牒守御千户所兵马指挥帖下所属各州县一各王府长史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及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牒呈提刑按察司牒呈各府帖下各防卫经歴司故牒审理所
一各处守御千户所直申五军都督府在外申都指挥使司呈各卫牒呈按察司牒上各府故牒各州帖下各县所属百户
一直各州申六部在外各州直布政司统属申本司系各府所属止申本府并按察司各卫并防卫指挥使司平闗兵马指挥司帖下属县
一各县申府并按察司各卫并防衞指挥使司各在京兵马指挥司若系各州所属申州故牒仓库税课司局逓运河泊所驿坝等杂职衙门
一各处仓库司狱巡检税课司局逓运河泊所驿坝等杂职衙门申府如内有各州所属申州俱牒呈各县各处杂职衙门往复平闗
照防式
某军都督府为某事云云合行照防可照验施行须至照防者【照防某部】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照防【左都督押右都督押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
六部照防各布政使司文移同 照防尚书押【侍郎押侍郎押】都指挥使司照防按察司文移同 照防都指挥司押各布政使司照防按察司同 照防【左布政使押右布政使押左叅政押 左叅议押右叅政押 右叅议押】
咨呈式
某部为某事云云合行咨呈伏请照验施行须至咨呈者【右 咨 呈某军都督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尚书姓名押侍郎押】
各布政使司咨呈六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左布政使姓名押 左叅政姓名押 左叅议姓名押右布政使姓名押 右叅政姓名押 右叅议姓名押】
平咨式
某部为某事云云合行移咨请照验施行须至咨者
【右 咨某都指挥使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咨尚书押 【侍郎押侍郎押】都指挥使司咨各处文移同 咨都指挥使押各布政司咨各处文移同 咨【左布政使押 左叅政押右布政使押 右叅政押左叅议押右叅议押】
劄付式
某军都督府为某事云云合下仰照验云云须至劄付者【右劄付卫指挥使司准此】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劄付【左都督押右都督押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
六部劄付各衙门文移同 劄付 尚书押 【侍郎押侍郎押】各都指挥使司劄付各衙门文移同 劄付都指挥使押
各布政使司劄付所属衙门文移同 劄付【左布政使押右布政使押左叅政押 左叅议押右叅政押 右叅议押】
呈状式
某卫亲军指挥使司经歴司承奉本卫某文为某事云云奉此合行具呈状乞照验施行须至呈者【右 呈某军都督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经歴姓名知事姓名】各防卫经歴司呈各衙门文移同 应天府为某事云云合行具呈伏乞照验施行须至呈者【右呈某部】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府尹姓名【府丞姓名治中姓名通判姓名推官姓名】
太常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光禄寺太仆寺呈部文移同
提刑按察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文移同 洪武【印某事】年月日按察使姓名 【副使姓名佥事姓名】
各都司布政使司呈五军都督府外卫呈六部 盐运司呈布政司守御千户所呈各卫同
长史司呈都府六部等衙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长史姓名
申状式
某府为某事云云合行申覆伏乞照騐施行须至申者
【右 申某处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知府姓名【同知姓名通判姓名】 推官姓名
直府州申六部在外申侍官都司应天府申五军都督府同外卫指挥使司申五军都督府盐运司申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指挥使姓名 【同知姓名佥事姓名】兵马指挥司申都府六部同 守御千户所申都府都指挥使司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正千户姓名副千户姓名】各州申府按察司各卫等衙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知州姓名【同知姓名判官姓名】
各县申府州等衙门文移同 洪武【卬 某事】年月日知县姓名 【县丞姓名主簿姓名】
平闗式
某卫亲军指挥使司为某事云云合行移闗请照验施
行须至闗者【右 闗某卫指挥使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闗指挥使押 【同知押 佥事押同知押 佥事押】 各府平闗各衙门文移同 闗知府押 【同知押通判押】 推官押
各州平闗各衙门文移同 闗知州押 【同知押判官押】各县平闗各衙门文移同 闗知县押 【县丞押主簿押】
牒呈式
某府为某事云云合行牒呈伏请照验施行须至牒呈者【右 牒 呈某处提刑按察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知府姓名押【同知姓名押通判姓名押】 推官姓名押
应天府牒呈都司布政司各府牒呈各卫指挥使司盐运司兵马指挥司牒呈各卫指挥使司应天府
按察司牒呈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文移同洪武【印某事】年月日按察使姓名押 副使姓名押 佥事姓名押长史司及守御千户所牒呈按察司应天府经歴司国子监典簿牒呈察院磨勘司同
平牒式
某府长史司为某事云云合行移牒请照验施行须至牒者【右牒某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牒长史押
各府牒长史司文移同
牒上式
某处守御千户所为某事云云合行牒上请照验施行须至牒者【右牒上某 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牒正千户押【副千户押副千户押】
兵马指挥司牒上各外府同
故牒式
某卫指挥使司为某事云云合行故牒可照验施行须至故牒者【右故牒某 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牒指挥使押【同知押 佥事押同知押 佥事押】
都指挥使司故牒各卫及应天府盐运司故牒各府应天府故牒外府并兵马指挥司俱同
下帖式
某府为某事云云合下仰照验云云须至帖者【右下某县准此】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帖知府押【同知押通判押】 推官押某州为某事云云合下仰照验云云须至帖者【右下某仓库准此】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帖知州押【同知押判官押】
行移往来事例
洪武十五年定
一通政司职掌出纳帝命与诸司无行有径行通政司者以违制论
一各王府长史凡有行移具牒宗人府经歴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囘牒长史司
一五军都督府凡有行移令经歴司具牒宗人府经歴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囘报五军都督府经歴司其在京卫所及在外各都司各该卫所并直卫所若有行移俱有该府转行
一六部凡有行移令主事防牒呈宗人府经歴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故牒六部主事防其太常寺应天府光禄寺太仆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南北兵马指挥司仪礼司行人司等衙门及在外各布政司并直府州应有行移俱有该部转行
一都察院凡有行移令经歴司牒呈宗人府经歴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故牒都察院经歴司其各道监察御史并在外按察司遇有行移俱出都察院转行
一通政司凡有行移令经歴司呈宗人府经歴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帖下各衞经歴司
一五军都督府有事于都察院止令经歴司互相文移转呈本院如行六部则经歴司与主事防互牒其在京秩三品者则与本院并行仍故牒在京四品在外按察司牒呈本院及在京五品以下衙门行移本院俱称具呈惟大理审刑磨勘司止与本院经歴司行移各道监察御史亦止由本院行移与诸司无行
一通政使与在外诸司衙门别无行移今后不许申禀一仪礼司并内府六科俱系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今后不许申呈
一六部有事务各处必须县申州州申府府申布政使司转逹六部不许蓦越
一五军都督府并在京各卫与在外各卫所及有司衙门勘合拘定难以互相行移除直卫所申都督府其在外卫所必经本处都司转呈该府若有司与在京卫所军民相干事理俱由合干上司转逹该部定夺不许径自行移
一六部凡受五军都督府照防不问有施行无施行事理俱于堂上立案官吏于年月下小字依次列衔尚书侍郎佥押郎中以下至该吏俱佥名如是钱粮刑名合送该部磨算问拟者则从堂上正官批冩送某部磨算或问拟不必判押其该部推算问拟毕官吏亦于年月下小字列衔佥名连案呈堂施行
一六部凡准各部咨文并布政司咨呈及据各衙门申呈来文其有系干具奏及应照勘囘答即行在京各衙门者俱系堂上立案施行不必送该部若系类勘合囘答各布政司直府州事理则从堂上立案判押连送该部移付类勘合科施行其有钱粮官物磨算収支刑名应合问拟印信闗领人材候到及虽施行而不系出事公文者俱系正官于来文批冩送该部承行不必判押其该部立案则冩奉本部连送某连文云云当该官吏于年月下小字列衔佥名其无施行止是立案备照如有施行者连案呈堂施行
一凡有创行事务合行各属部遵守者则从堂上劄付各部若属部该行事理系干放支钱粮官物等项及须经堂上定夺亦从堂上劄付各部其余一应常行事理及各类勘合行移各布政司直府州者止自各部自相往复移付施行及劄付移付公文承行吏典另行置立承发勾销簿附冩名件用使日时印记各科承受该吏于簿上书名画字収领承行毕仍于前件项下勾销以慿稽考
一凡铨选官员调遣军马赏赐物件处决重刑剏立制度及为令为律事务所奉圣防必须文案上出事内钦冩其余常行事理虽有奉到圣防止于文簿及案验内钦録不必出事开冩
一凡议拟奏准事理止于文簿内云冩奏准若钦奉圣防改拟仍冩钦改縁由
一凡差使人员既有所赍公文其差帖下止冩去某处公干不必云冩圣防
一凡差人赍执钦依奉圣防公文到于各省各府须要先将公文于公防中间置放然后与官员相见毋得収折在懐与人讲理
一凡五府六部等衙门所奏事件各官既已亲奉防意奏本明白批冩囘本衙门自作施行其通政司入奏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等衙门实封军机钱粮刑名等事并鼓下受词及各处差官径奏事件虽有奉到防意承行衙门无由知防必合抄出施行其抄冩人员将抄到防意赍从正门入各该官员起身迎接奉到防意止许本衙门明白立案不许出事行移内云冩其各科填送勘合亦不许云冩防意止冩某衙门为某事奏奉某衙门如奏施行
一凡诸司文移有奉防施行者勿书圣防二字凡有陞赏差调等悉以钦字代之
十六年令刑部等衙门遇有行移判押文书及商议公事首领官引吏典就赍印信手本开具几件于正官处亲行禀覆可否从公署押定夺仍各照事件逐一附簿以凭查防相同不致违错
十七年奏定天下诸司文移纸式凡奏本纸髙一尺三寸一品二品衙门文移纸三等皆髙二尺五寸长五寸为一等四尺为一等三尺为一等案验纸二等皆长二尺五寸髙一尺八寸为一等二尺为一等三品至五品衙门文移纸髙二尺长三尺案验纸髙一尺八寸长二尺五寸六品七品衙门文移纸髙一尺八寸长二尺五寸案验纸髙一尺六寸长二尺八寸八品九品与未入流衙门文移纸髙一尺六寸长二尺案验纸髙一尺四寸长一尺八寸官员任内公文皆如式者考为一最不如式者罪之
礼部志稿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二十三
明 俞汝楫 编
仪制司职掌
贡举
岁贡
国初有举保之令凡举保孝廉人材秀才及山林隐逸礼部即行所属委自正官选求民间果系名实相副素无过犯之人有司起送到部咨发吏部听用其后皆属吏部掌行而礼部所掌惟岁贡国初额不一正统间始定至今遵行其额外增贡者或以疏通或以恩诏不着令兹竝列焉
凡岁贡额数
洪武十六年奏准天下府州县学自明年为始岁贡生员各一人二十一年令岁贡府学一年州学二年县学三年各贡一人必性资纯厚学业有成年二十以上者方许二十五年令岁贡府学一年二人州学二年三人县学一年一人
永乐八年令凡州县户不及五里者州一年县二年各贡一人十九年令岁贡照洪武二十一年例
宣德二年令贵州府学照县学例三年一贡七年令岁贡照洪武二十五年例八年令天下州不及二十里者岁贡一人
正统六年令府学一年贡一人州学三年贡二人县学二年贡一人【遂为定例】
成化二年奏准卫学照县学例二年贡一人四年令凡京学二年贡三人军民指挥使司卫学照府学例军民生相间一年贡一人都司及土官学照州学例三年贡二人
治十三年奏准自十四年为始各处州学俱四年三贡其云南四川贵州等处除军民指挥使司儒学军民相间一年一贡其余土官及都司学各照先年奏准事例三年二贡十四年奏准万全都司照府学例一年一贡其余都司所属卫分少者不许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