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职官
- 未信编
未信编
一图奸里蠹。向有差田陋弊。每将田亩洒派排甲代役代粮致遗十年赔累除巳往不究外。如敢仍前不法。飞洒累人许被害人据实首告就赏为业。奸顽之徒。定依抄没律例。□
宪究拟
一有产值役。立户当差。务使□无欺隐。籍无脱漏。乃有本图事烦役重。诡寄他户。影射差徭反致坐图额缺今当编审。务须一洗旧习各各归图入甲如敢仍前行求包揽。通同作奸发觉之时。诡寄受寄。图书里正。一体治罪。田亩改正收科。
一十年之内。□甲消长不同果有交易授受方许旧付新收均编审役。如有田多应役之户乘借推收名色设立多户推□各图以避□役者治以花分之罪田亩仍汇归本图编役。
一图分十甲。每甲应役一年。如前屇一甲人户役过巳■九年。下屇应轮复役。或乘推收之际写立贱价假契跳入十甲则又避□九年矣如有前项奸徒。除一面访拏外。许本图人户。据实首告。立将顽户。以假契拟罪。仍将三分田产。给赏首人。
一推去人户。该图公正书算先将收户印契查验果系税票相同。然后将应推田亩。按号计斗。开填印号官票付与本人。的限十日之内。缴还收照附卷如无印?税票不许起票溷推如逾限不缴回收仍存旧册不准开除
一产业各有定籍。无分缙绅子衿俱要的名立户使赋税各有攸归徭役不致隐□。即欲稍有优异亦便稽对宪纲学册。该书算公正。不行觉察。仍听串姓串名朦溷入册者。定提究处。
一图书公正。止掌书算册籍。稽对田亩圩号斗则其有兴利除弊某图应散某图应补某图仍旧俱本县亲自裁夺详宪施行。并不假手吏胥。如有借名主持。招摇贿赂者。许诸人不时首告审实。与受一并究治。仍赏给出首之人。
一推收任从民便如果税票有据。实系的名的户。自应即与起票。听其归图入甲。该图书公正。敢有借端□勒需索重费者。许受害人立时喊禀。以凭严提枷责。
一开局推收。对会明悉。示期面审。审后仍出役榜示谕。或有图甲姓名差讹。字号斗则舛错者的限半月之内许本户呈禀查明改正逾限渎禀槩不准行
○编审条约 【扎土畧同。】 沈临汾稿 【讳骏声、字观成、浙江仁和人】
为编审为经国之要务等事。照得审役均徭。国课民生并系。少不公慎。即滋五年混累。兹当五年编审。本县巳经明神设誓。务必上清国课之源。下苏民生之力敢不天慎矢公。则天日具在。所有酌定条约。合行列欵通晓。阖邑粮户并书胥人等。各要洗心涤虑。恪守凛遵。毋蹈陋习。致罹法网。倘本县见闻未及。条例未周。事果利于国课民生者。无论绅衿耆庶。不妨详细条陈。应上请者即为缮详。可执行者力为兴革。但要议协舆情。秉持公道。勿负本县咨商之意。须至告示者。
一清地则
一清丁则
一清粮额
清银额
一查虚开
一查捏收
一禁飞荒
一禁冐荒
一禁花分
一禁跳甲
一禁假冐寄庄
一禁户长狥庇
一禁书胥科敛
△一清地则
由单刊载。地分七则。征折原是不同。再之历年清查开垦。增地不一。虽地与前项则名相同。而折银颇复互异。故不独若原额中水地之与滩地。相去倍余。即清出之下平。较之平地。亦有六分八分有零之别。其中改重作轻。移轻换重。实为弊□在改作则损赋乱科即移换亦弱肉强食兹当编审。务必清查等则。各合原额。差讹者。许自首改正嗣后实征册内必要分别造明原额有缺。罪坐该书。倘被告发。彼时查对邻地。果系改换。册书业主。一并按律。
△一清丁则
三门九则。派银例有成规。自不容溷。但有门则名同而银数不一者。如土著新编。较之老丁。则减矣。□承优免。较之绅衿供丁。则又减矣。为数虽属不多然钱粮丝毫为重版章岂可溷淆实征审册俱必分别注明。舛错者。亦许改正。有心弊溷。定加宄治。
△一清粮额
起科之法。虽因地科粮。而征折之册又据粮折银故增减粮数即是增减银数在乡民不晓书算。何能对读由单。彻知折色数目。但云照粮完银。事属分内而奸蠹之洒增以补弊漏者巳蚤加于粮额中矣乃丁册止造粮数。而实征全凭丁册。改以核对。全未显系是何项地土。脱胎离母。无可参稽。弊莫弊于此矣。奈册式相沿。改造必须月日。姑据现在之册编审外明年实征必将地粮并造花户之下以凭查对。或有不符。定行法处。该册书果有弊端。速宜请册改正。毋致后悔。
△清银额
粮额既清。银额自有定数虽是照粮科银而银数自然与由单合料价闰月。非奉明文。罔敢增加。加派丝毫。即罹宪典。多有大胆积奸。私增定额。重迭加闰。弁髦三尺。不顾性命。此弊虽作在攒造实征之时。而究其弊由实因编审册内将丁粮卖漏以致课额有亏。冐死洒增。以补缺额若不审时清理累民蠹国安有穷期此等弊窦。作者自知。速将巳前卖漏丁粮。及时吐出。补造册内。如仍执迷。一经罪露。法无可逭也。
△一查虚开
粮随产办。产既他售。自应照例推收。此推彼收不特地粮要有着落即地则定要对真分厘不许减损此定例也。乃有粮户贿通经管。或全户挂空。或开多收少。或开井水等项肥地。换收滩减等项瘠地。更有实征册上。年年互异。忽多忽少。忽有忽无在朝廷之粮额弥缝不缺而里甲之摊累无穷本县稔知此项弊端现在开出开除逐里参对遇有脱漏。定加重处。如愿自首补收。姑准网开一面。
△一查捏收
粮随产办。得人之产。自应收归巳户原地原粮彼增此减此定例也多有里蠹受贿包人赋役逐户暗减。积零成趸收立诡名催□本系无人势必摊赔或有竟将巳粮隐漏飞收包人名下遗累他人代完此等弊端。现在摘出新收。逐里参对。对出重治册书。并究行贿受贿之人。果能追悔自首。准与勾销。粮归原处。
△一禁飞荒
里有逃亡故绝。地土未免荒芜。丁或遇审可除。粮不可除也。若果承顶无人。难免摊赔之累然以本里本甲之人赔本里本甲之荒犹未甘心乃有无端弄鬼将老荒忽捏推收飞入他里他甲夫开收由有买卖也故绝之产业又谁为之交易乎奸诡熌烁恶同飞噬如有此项累人许即呈告。归还仍究。
△一禁冐荒
荒粮摊补。势出无可如何。民累维艰。本县念之。痛心疾首。乃有巨蠹神奸。反将行犁熟地。移入老荒名下使荒数日多摊赔愈重彼作奸者安坐而收无■之籽粒。国法何存天理何在果有犯此定加重处。决不姑狥。
△一禁花分
力役之征。人丁不在地粮而起然审时升擦亦视地粮之增减以下人家之消长或有收多之户。恐虑升则。计将户粮分入光丁之下不知光丁乃是力役即无粮亦巳编纳者今复收粮在户即是实有新收本县升擦一本至公。自然按粮酌升。以抵除豁逃亡之额。徒尔。纷更。究之何益。
△一禁跳甲
里长值役。十逓挨轮。一六二七。五年轮遍。如前屇册编一甲六甲。至今值役巳过五年下屇自应首先值役乃奸顽之徒。巧思避役。并无买卖过户。借名某□不便跳入十甲便尔迟后五年更有本在后甲数年之后将轮值役跳入役过前甲竟免承当如此弊窦。设计虽工。国法具在。躲避差徭。律拟不免。
△一禁假冐寄庄
寄庄之名。原为他属人民来买本县地亩而起因彼原处自有丁徭。今虽隔属置产版籍难以两存派以差银。每粮一石。止征二钱四分益力役之征巳在本县轮过故尔科额从轻比有流寓日久亦要人籍编丁。
宪文星炳若本县民人岂容影借漏丁兹查审□有虽当丁而粮数繁多。畧加差银者。此或曾将寄庄地土续买。以故丁差并列。今当审编自当除银升则如或假冐庄地定依脱籍科罪。
△一禁户长狥庇
公直户长。职司举报顾名思义不公则不可不直则不能不但本县之耳目所寄实乃朝廷之国赋攸凭。逃亡故老。不得用情妄开。少壮成丁。不得受贿隐漏必公必直毋思狥庇取咎审毕之日。除例取该公直户长结状之外仍取乡地不致扶同甘结存案。倘有情贿。按名法处。
△一禁书胥科敛
因公科敛。功令森严。
旨宪明文屡加申饬本县承兹编审悉出亲裁自行核算并不假手一人户里书役人等。敢有指称临审供应。与内书掌稿。经承管家名色。敛派陋规。招摇贿赂者。许诸人首告。本县亦在不时严访。遇有实迹。立拿解
宪处死引送行求。一并连坐。断不少宽。母以身试。
○均丁大旨/f计七则//f
□酉屇当编审。沈侯正为姑射。念切民瘼。实求苏恤。乃不以灿为不肖。车骑仆仆。往返七千余里。自夏徂秋。三致意焉。先以其所论均丁大旨手录寄商。复遣其仲弟。相偕入晋。以观力行。盟神以经始。坚志以要终。凡四越月而告毕。其间文告之恳挚。综核之周详。则又不止若前之条约焉耳要皆实心谋之匠心出之非父母之谓乎是审也。侯之精明公当。为三晋第一。讴歌溢于邻国。上宪逐以卓斝闻。例以不次擢矣。绎其所论均丁大旨。直透肯綮。所设誓词。悉本性情。堪与版章并垂不朽。搜之笥中。尚存数首。皆念切民瘼者之所宜□也。谨述如左。且亭山人识。
论丁则
论升
论擦
论开除
论新收
论分则
论地差
△论丁则
丁有三门九则名目者。曰上。曰中。曰下。是为三门二门错配。乃成九则即禹贡九赋错法也其制起于下下。额银三钱三分二厘六毫。再则以下配中。增银一则、共银六钱六分五厘二毫。再则以下配上。增银一则。共银九钱九分七厘八毫。下门毕。则中起。中门毕。则上起。以次累加。加至上上而止。
一则下下三钱三分二厘六毫。
加一则下中六钱六分五厘二毫
加二则下上九钱九分七厘八毫。
加三则中下一两三钱三分四毫。
加四则中中一两六钱六分三厘。
加五则中上一两九钱九分五厘六毫。
加六则上下二两三钱二分八厘二毫。
加七则上中二两六钱六分八毫。
加八则上上二两九钱九分三厘四毫。
△论升
县中地丁合算除屯杂在外。约银八万四千上下。内地粮约银六万四千。丁差约银二万约计粮银一万□有丁差银三千三百两每粮一石约银一两一钱有奇计粮九斗应派丁一则征银三钱三分有零。审下之法。除力役光丁下下之外有粮九斗之上应升一则。编为下中。有粮二石。再加一则。编为下上以次累加。不但有新增地粮者应升。即在册粮户。有粮多丁轻者亦。应秉公量升
△论擦
增粮既升则减粮必擦始称公道但升宜向多。擦宜向少方免缺额之患升则以九斗巳上为准。擦须以一石一斗为准如减粮不及一石一斗者。不在擦例。然在册老丁。先审坐丁过重。贫苦堪怜者亦应量擦
△论开除
粮户老而有子。子接父丁不必除也即老而无子。地粮现在。必须亲族承顶不可除也惟逃亡故绝。始议除丁。然遗地原系行犁。必着里甲户长。觅人耕种。方免成荒。耕种之人。自能承粮顶丁。亦断不可即予开除。独是人既故绝。地又久荒。粮累包赔赔粮之外又要赔丁真为苦楚此等荒地应着地少有丁之人将地领去开垦粮并名下丁予豁除若是真正老荒。无人领垦。年年里甲摊赔者。一石四斗以下应将丁除改征地差一石四斗以上。概编下下。葢地差之银。每石止征二钱四分。一石四斗。差银始与下下相同。一石四斗以下。则差银少于丁银故应准地差以恤赔累一石四斗以上。则差银多于下下丁银故仍编下下使无重累也若荒地零星。向俱编丁者。准令并归一、丁名下赔仍公派省除多丁更是仁恤吴?贵提。尤宜行之。 【吴?、贵提、二里名。乃最荒残者。】
△论新收
十六岁以上。例必上丁。五年巳来。子侄长成。家家皆有。着令公直户长。开单举报。入册征银但宜则编下下葢此丁不因粮起。是为力役。以小民有身。当为朝廷効力。故令纳银代役力止一身应无轻重一槩下下至公至当其有纔报新丁。即欲收粮名下者。乃是册上粮多之人恐要升则。故尔花分诡寄非系父子应不准行定册之后。明年实征。禀请分粮可也。
△论分则
粮户朋名乃是漏丁大弊既有此人。自应编征力役。即使无粮。亦该编征下下。从无准纳半丁之例。二人共粮。系一人脱漏。册中朋名。系下中者宜令分粮领丁一则下下者。亦令分粮。各编一则。其或下中以上者。粮别多少丁领重轻如此。则丁数自多。册报户口增添。始征牧民之善。
△论地差 【别县民人。来县佃□。名曰寄庄例不编丁。止纳差银】
每粮九斗。约丁三钱三分。本身光丁。原在粮外。是粮九斗巳上者。该丁下中。该银六钱六分有零矣。若纳地差。止银二钱四分。故假冐寄庄为多审时遇有地差之户必须严审何县人民。令公直递具结状。畧有支吾即行按粮编则。其系有丁之人。又有地差者。乃五年之内。增买地差之产。过入巳名。不便除银。故丁差并列。今既编审。银数无多者。竟与除去。钱数之上。即与升则。则版图□致溷乱也。
○誓词 【一焚殿炉。一粘审局】
□西平阳府知临汾县事沈某。敢
昭告于城隍之神曰。
天子不能以一人遍理天下。用是分设司牧。维
神体物。享祀攸崇凡以为此民也
明神具官。共莅兹土。勺饮粒食皆民膏血□燎拜跪皆民精诚民莫不求上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