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乡要则

  一夫族称呼 对夫父母称阿翁姑大人膝下自称媳妇某氏 【 某字文姝】 对夫之祖父母称尊祖翁姑大人尊前自称孙妇某氏 【 按礼称夫父母为舅姑从此类推别于父家等母也】 对夫伯叔祖母称尊伯叔祖姑自称侄孙妇 对夫从伯叔祖母称尊伯叔祖姑自称从侄孙妇 对夫伯叔母称几伯叔姑自称侄妇 对夫姑母称尊姑母自称侄媳 对夫兄弟妻称尊姒贤娣或称姆姆婶婶或称尊姆贤嬏自称愚娣姒 对未姊妹称几姑娘或称几姑姑自称愚弟妇昆嫂 对夫侄女称侄女自称愚伯叔母 对夫侄媳称贤侄媳自称愚伯叔姑 对孙媳亦自称祖姑 【 母于对孙女也】 对夫侄孙女称贤侄孙女自称伯叔祖母氏 【 人两派不写姓】 对夫侄孙媳称贤侄孙媳自称伯叔祖姑氏
  一夫族姻亲称呼 对夫之外祖祖母称外祖翁姑大人尊前自称愚外孙媳某本某 【 某本某下放此】 对夫之外伯叔祖母称外伯叔祖姑自称愚外侄孙媳 对夫之外曾祖母以及夫外祖之母称外曾祖姑自称愚外曾孙媳 对夫之外曾伯叔祖母称外曾伯叔祖姑自称愚外又侄孙媳 对翁之外伯叔祖同上 对夫祖母之姊妹称尊祖姨母自称姨侄孙媳 对夫祖母之表姊妹称表祖姨母自称表姨侄孙媳 对夫表祖姑母称尊表祖姑母自称表侄孙媳 对夫祖母表兄弟之妻称尊表祖舅母自称表甥孙媳 对夫外祖之姊妹称外祖姑母自称外侄孙媳对其夫称外祖姑夫自称愚姻内侄孙媳对夫祖母兄弟之妻称尊舅祖姑或称舅祖母自称愚甥孙媳 对夫外祖母之母称姻外曾祖母目称姻外曾侄孙媳 对夫外祖母之兄弟称姻舅祖其妻称姻舅祖母自称姻甥孙媳 对夫之舅父母称尊舅父母自称愚甥媳 【 此独不称姑而称母以舅姑二字连写混于夫之父母也】 对夫姑母称尊姑母对其夫自称内侄媳 对阿姑之姊妹 【 夫母之姊妹】 称尊姑姨自称愚姨侄媳 对同翁之表姊妹 【 失父之表姊妹】 称尊表姑母自称表侄媳 对夫姊妹夫之母称姻母自称姻侄娣 对夫兄弟妻之母同上 对夫母之表姊妹 【 即阿姑之表姊妹】 称尊表姑姨自称表姨侄媳称其夫为表姑姨丈自称内表姨侄媳 对夫表姑母称尊表姑自称表侄妇对其夫称尊表姑夫自称愚表内侄妇 对媳女壻之祖母称姻太母自称姻侄娣 对夫伯叔母之姻母称姻太母自称姻家侄娣 对夫师母称尊师母自称门生室 对夫师母兼亲称某亲尊师母自称门生室某亲 对夫同庚之母称庚伯母自称庚侄娣 对翁之同庚同上 对夫同庚伯叔母称庚伯叔母自称庚侄娣 对夬窗友之母称老伯母自称世侄娣 对夫业师之兄嫂弟妇称师伯叔母自称世侄娣 对夫祖姨母之子称姨表伯叔自称愚姨表侄媳 对夫表兄嫂弟妇称尊表□□自称愚表娣姒对其夫自称愚表室 对夫表姊妹称尊表姑自称表弟妇兄嫂对其夫称尊表姑夫自称愚表姻室对夫祖母姨之孙□孙媳与母□之女媳皆平辈姨表亲同上夫表加一姨字对夫姊妹之夫称姑夫自称愚姻室 对夫姨表姊妹之夫称姨表姑夫自称愚姨表姻室 对夫同庚妻称尊庚姆 【 或庚姒】 自称愚庚娣 对夫同庚兄弟之妻称尊贤庚姆婶自称庚谊愚娣姒对夫同庚姊姊称庚姑娘 【 或庚女兄】 自称庚弟兄室 对夫师之媳称尊世嫂自称世娣或称世弟室 对子之师母称师母自称世娣 对女壻媳之母称姻母自称姻娣 对夫师之女称尊几姑或称尊女兄自称世弟室 对女壻媳之伯叔母称姻伯叔母自称姻谊娣或称姻家愚娣称姻娣亦可 对夫朋友妻称尊姆自称愚娣 对夫同母异父兄弟妻称尊姒贤姊自称愚娣姒某本某 【 照同父者加夫姓】 对女壻之兄弟妻称姻伯姆叔婶自称姻愚娣 对媳之兄弟妻称姻舅姆自称姻愚娣 对女壻□之姊妹称姻佑仲姊自称忝姻室对其夫称姻台自称同 对孙壻之母称姻母自称姻愚娣 对外孙壻之母通称姻母自称外姻愚娣 对夫姊妹之女称贤甥女自称愚舅母氏 对夫姊妹之媳称贤甥媳自称愚舅母 对夫姊妹之壻称贤甥壻自称忝内舅母 对夫表侄女称贤表侄女自称愚表伯叔母或通称愚表婶 对夫表侄媳称贤表侄媳自称愚表伯叔母 对夫表姊妹之女媳称贤表甥女媳自称愚表出母 对夫之表侄稰称贤表侄壻自称愚姻表婶 对夫母姨之孙女媳称贤姨表侄女妩自称愚姨表婶 对夫母姨之曾孙女媳称贤姨表又侄女媳自称愚姨表祖婶 对外孙女媳称贤外孙女媳自称外祖母氏 【 不要姓】 对夫姊妹之孙女媳称贤甥孙女媳自称忝舅祖母或称愚祖妗 对夬姊妹之孙壻称贤甥孙壻自称忝内舅祖母或称忝内祖妗 对夫姊妹之外孙女称贤外甥孙女自称外舅祖母 对夫门生之妻称世嫂自称忝世室对其夫称世合自称同 对夫同庚之媳女称庚世嫂贤庚侄女自称庚谊娣室 对夫同年之后辈兴庚谊同

  宦乡要则卷六

  ●宦乡要则卷七

  文官品级
  武官品级
  授封赠貤考
  例给封典
  武职新改封阶
  耆老恩荣
  京官别名
  直省官别名
  科甲别名
  学校
  贡举
  文官回避
  文官丁忧
  武科
  武官回避
  武官丁忧
  顶服冠带定制
  仪注错误辨

  ○文官品级

  正一品 太师 太傅 太保 内阁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 各部院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史 右都御史 【 总督加衔同】
  诰授光禄大夫 妻封夫人 封赠三代暨本身 诰命四轴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各省总督部院左右侍郎 内务府总管
  诰授资政大夫 妻封夫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从二品 内阁学士 翰林院掌院学士 各省巡抚 布政使司布政使
  诰授通奉大夫 妻封夫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正三品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右副都御史 詹□府詹事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使 大理寺卿 太常寺卿 武备院卿 上驷院卿 奉宸院卿 按察使司按察使 奉顶天府府尹
  诰授通议大夫 妻封淑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从三品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盐运使司盐运使
  诰授中议大夫 妻封淑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正四品 太理寺少卿 太仆常寺少卿 盐粮巡守各道 鸿胪寺卿 奉顺天府府丞 通政司副使 詹事府少詹事
  诰授中宪大夫 妻封恭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从四品 国子监祭酒 内阁侍读学士 翰林院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各府知府 盐运司运同
  诰授朝议大夫 妻封恭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正五品 左右春功庶子 光禄寺少卿 家人府左右二司理事 内务府管领 太医院院使 各部院郎中奉顺天府治中 通政司参议 各府同知 各直隶州知州 盐课提举司提举
  诰授奉政大夫 妻封宜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 侍讲 司经同洗马 鸿胪寺少卿 各部院员外郎 宗人府副理 各州知州 各道监察御史 盐运司浑副
  诰授奉直大夫 妻封宜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正六品 内阁侍读 国子监司业 各部院主事 六理寺寺氶 左右中允 太常寺丞 理藩院司业 京府通判 京县知县 兵马司指挥 宗人府经厯 内务府司俎 内务府副管领 武备院掌盖 太医院院判各府通判 盐运司监掣
  敕授承德郎 妻封安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敕命二轴
  从六品 翰林院修撰(一甲第一名进士除授)光禄寺署正 左右赞善 布政司经厯 布政司理问 直隶州州同 州同盐运司运判
  敕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德郎)妻封安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敕命二轴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一甲第二三名进士除授二甲进士散馆补授)内阁典籍国子监丞 户部司库 刑部贼罚库司库 工部节慎库司库 制造库司库 理藩院司库 武备院司 【 弓幄】 通政司 【 经厯知事】  大理寺评事太常寺 【 典簿博士】   按察司经厯 各府卫学教授 七品笔帖式
  敕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议郎)妻封孺人 封赠一代暨木身 敕命二轴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三甲进士庶吉士□馆补授)内阁中书 (泰顺)天府经厯 国子贤博士 光禄寺 【 署丞典簿】  理藩院助教 在政司都事 直隶州州判 州判 盐运司经厯 卫经厯
  敕授征仕郎 妻封孺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敕命二轴
  正八品 翰林院五经博士 国子监学正 武备院司 【 矢匠】  太常寺协律郎 八品笔帖式 内务府司 【 库匠】  各府经厯 各州学正 各县县氶 各县教谕 布政司库大使 按察司知事 盐课司各大使
  敕授修职郎 妻封孺人 以下 敕命一轴 【 止封本身妻室淮其貤封父母】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 国子监典簿 布政司照磨 □府州县卫学训导 盐运司知事
  敕授修职佐郎 妻封孺人
  正九品 内初府赞礼郎 九品笔帖式 太常寺 【 读祝官赞礼郎】  按察使司照磨 各府知事 各县主簿 荼马司大使
  敕授登仕郎 妻封孺人
  从九品 翰林院待诏 国子监与籍 钦天监博士 各部院司务 礼部序班 刑部   刑部司狱 工部制造库司匠 大理寺司务 大常寺司乐 布政司仓大使 按察司司狱 道库大使 府照磨 宣课司大使 巡检 各州史目 府阴阳正术 府医学正科
  敕授登仕佐郎 妻封孺人
  未入流 翰林院孔目 兵马司吏目 河洎所官 崇文门分司副使 各府检校 各县典史 州阴阳典术县医学训科 府库大使川州库大使 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大使

  ○武官品级(封赠不称将军都尉骑尉详见于后)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诰授建威将军 妻封夫人 封赠三代暨本身 诰命四轴
  从一品 外省驻防将军 提督
  诰授振威将军 妻封夫人 封赠三代暨本身 诰命四轴
  正二品 督九品 外省驻防副都统 总兵
  诰授武显将军 妻封夫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从二品 散秩大臣 副将
  诰授武功将军 妻封夫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正三品 一等侍卫 参将
  诰授武义都尉 妻封淑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从三品 一等护卫 游击 注防协领
  诰授武翼都尉 妻对淑人 封赠二代暨本身 诰命三轴
  正四品 二等侍卫 步军协领 都司
  诰授昭武都尉 妻封恭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从四品 三等护卫 城门领
  诰授宣武都尉 妻封恭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正五品 三等侍卫 步军副尉 步军校 守备
  诰授武德骑尉 妻封宣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从五品 四等侍卫 三等护卫 守御所千总
  诰授武德佐骑尉 妻封宜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诰命二轴
  正六品 蓝翎侍卫 营千总 门千总
  敕授武略骑尉 妻封安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敕命二轴
  从六品 卫千总 委署步军校
  敕授武略佐骑尉 妻封安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敕命二轴
  正七品 把总 城门吏
  敕授武信骑尉 妻封孺人 封赠一代暨本身 敕命二轴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敕授武信佐骑尉 此以于无封典
  正八品 外委千总
  敕授奋武校尉
  从八品 委署护军校 副护军校
  敕授奋武佐校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各营蓝翎长
  敕授修武校尉
  从九品 额外外委
  敕授修武佐校尉

  以上文武品级均照会典不照缙绅因缙绅钞誊有错处
  此外如归班进士及举贡在士之列者品级未分各照铨选应得之阶称为例授其父母称例封或称储封巳故者称例赠储赠进士举人铨选知县称 例授文林郎拔贡铨选州判称 例授征仕郎副贡优贡岁贡铨选训导称 例授修职佐郎妻均称 例封孺人

  ○授封赠貤考

  谨拔会典五品以上授 诰命六品以下授 敕命一品封赠上及曾祖父母三代 【 存者日封殁者日赠】 二品三品及祖父母二代四品至七品及父母一代八九品止封本身妻室不封父母准以本身妻室对典貤封四品至七品止应封父母一代者许以本身妻室封典貤封祖父母二三品可貤封曾祖父母惟一品不得貤封高祖父母以例有限制也本身职分所受称授实职与加衔同称其妻称封科第中人尚未列品级者称例授妻称例封受五品以上封赠者称 诰封赠受六品以下封赠者称 敕封赠不应封赠而以子孙封典月釶授者称 貤封赠命妇生前因子孙受封者加太字如称太夫人太孺人之内殁后受赠则否若夫在及夫之曾祖祖父在虽封亦不加○按封母加大字始于汉文帝七年诏令及朱政和间待制刘安建言谓太者事生之尊称封母而别之所以致别于其妇既殁□祭于夫若加之尊称则是以尊临其夫也于名义未正自是诏令命妇追赠除去太字会典所载义本于此然则生称太者殁后不宜称矣

  ○例给封典

  京官加级请封级多者仍限以制七品以下不得踰五品五六品不得踰四品三四品不得踰二品外任官员有加级者例不论新旧不淮照加级请封 凡推封两子均仕其父母受封从其品大者妇人因子封赠而夫与子两有官亦从其品大者
  又封赠而父官高于子者如嫡母则从父官如生母则从子官或被出未改嫁其子有官亦准封 凡貤封内外官员为人后者巳封赠祖父母父母若请以本身妻室封典貤封本生祖父母父母亦准貤封 又凡应封妻者止封正妻如正室未封巳殁継室有当封者前妻亦准给封其再継者不准给封 又应封赠母者嫡母生母継母皆淮给封赠 又京官升授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