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职官
- 宦乡要则
宦乡要则
制成服谨择某月某日领帖叨属
○○○谊谅蒙
矜恤哀此讣
闻
承重孙某姓名 泣血稽颡
孤哀子某仲季 泣血稽颡
齐期孙○○○○○○收泪稽首
齐五月曾孙○○○收泪稽首
齐三月元孙○○收泪稽首
期服侄○○○○○○○收泪稽首
功服侄孙○○○○○收泪稽首
缌服侄曾孙○○○收泪稽首
功服侄○○○○○○○收泪稽首
护丧功服侄○○○○收泪代告
右承重孙在京众子出名赴告之式承重孙名仍列于前又领帖日期载在文内另是一格
不孝某孟等罪孽深重祸延
显妣
诰封一品太夫人某太夫人恸于同治某年岁月日时寿终内寝距生于嘉庆某年岁月日时享年几十有几不孝某仲亲视含殓遵
制成服奄柩在堂不孝某孟在河南巡抚任内闻讣匍匐奔丧择期安葬凡叨
○○○谊谅蒙矜恤哀此讣
闻
谨择于某月□□日领帖某日某时安葬于某县某山之阳奠仪概不敢领
右奔丧后赴告治丧之式另注领帖及安葬日期暨辞奠仪另是一格
不孝某名等罪孽深重祸延
祖妣
皇清诰封一品太夫人某太夫人恸于同治某年岁月日时寿终湖北汉阳府署内寝距生于乾隆某年岁月日时享年几十有几不孝 ○迎养在任某名等均随侍奉亲视含殓遵
制成服另期扶□回里安葬明在
○○○谊哀此讣
闻
右寿终众子任所承重孙讣告之式
不孝○○等罪孽深重祸延
显妣
皇清赐坊旌表节孝某太君云云
右父故后母死之式若守节未请旌称例旌□孝亦可
不孝○○等罪孽深重祸延
家副慈某太君痛于道光某年岁月日时寿终于在家内室云云泪此讣
某日成服
闻 谨涓某日某时入殓
某日治丧
奉 杖期嫡子某名功服嫡孙某名金收泪稽首
嫡慈命称哀
孤生哀子某姓名泣血稽叕?页齐期孙某某收泪稽首
杖期众子某名功服众孙某名仝收泪稽首
右嫡母在堂而生母死之式否则将奉嫡慈命一行除去所生子孙若有官职貤封如其所应称即尚未封亦称例封某人或称储封加于某太君之上所谓生哀子者妾之亲生子也齐期孙者妾所传之孙也嫡子嫡孙者正室之子二也众子众孙者别妾所生之子孙也○丧名列款一排下者以前后为序三行者以居中为主
不孝某孟等罪孽深重祸延
显考
敕授文林郎
晋授奉直大夫浙江某府某州知州原任某县知县某科充浙江乡试同考试官道光某科举人某号府君恸于同治某年岁月日时寿终某处州署云云不孝某仲亲视含殓不孝某孟于本月在家闻讣遵
制成服俟扶榇回里择日治丧哀此讣
闻
右在家闻丧报讣之式若非现任则称公寓非做公则称旅邸
不孝○○等罪孽深重祸延
显考
皇清儒学生员某号府君恸于云云不孝○○游学某处俟匍匐奔丧扶榇抵里择日治丧哀此讣
闻
孤前哀子某姓名泣血稽颡
右子外出家中报讣而不治丧之式儒学生员或称庠生亦可若出仕则称现任某处某官或候补某省否则统称某处孤前哀子者継母之子为父报丧而母在堂之称也
不孝○○等罪孽深重祸延
显考
皇清敕封某郎儒学廪生某号府君恸于同治某年岁月日时寿终不孝○○某处官署正寝云云兹不孝等扶柩旋里谨泪木月某日治丧哀此讣
闻 奉
継慈命称哀 孤哀子某姓名泣血稽颡
右运柩回家报讣之式廪生若加贡则称廪贡不要儒学二字增贡附贡亦如之注奉継慈命称哀者系前母之子出名为父报丧而継母在堂之式亦有称継慈侍下孤哀子者则不要奉継慈命一行○若廪生死子孙无官职则援廪生可捐训导之例称为例授修职佐郎
不孝○○等罪壁深重祸延
祖考
皇清例授修职佐郎岁贡生候选训导某号大人云云
承重孙某姓名泣血稽颡
【 有齐期孙者照加】
右嫡孙父故后祖死报讣之式岁贡应选训导故上加阶下称候选也凡有官职而候选者俱照此式改用
不孝○○等罪孽深重祸延
祖妣
【 若継母慈称継祖妣】
皇清待赠某太君恸于云云
齐衰期服孙○○ 收拔泪稽首
承重孙某姓名 泣血稽颡
齐衰五月曾孙○○收泪稽首
右嫡孙为祖母报讣之式此系祖巳先死若祖在则稽承重杖期孙待赠者子孙眼前无官职仅有函生监生或并无附监未来之望称待若有廪生亦可照岁贡式以其可捐训导也○列名若无曾孙则分作两行先承重而后齐期
叔期○○门祚衰薄殃及内室
皇清敕封某人某太君不幸于道光某年岁月日时寿终某男某名官署内寝云云兹于本月某日在家闻讣谨择某日开吊泪此讣
闻
在制杖期生某姓名率哀子某某泣血稽颡
右父母故后妻死报讣之式杖期上加在制二字者以身居父母之丧也否则除去死者若无子孙则姓名下写收泪稽首拜又父母在为不杖期
祖免○○门祚衰薄殃及侧室某氏不幸于道光某年岁月日时以疾终于在家内室云云得年几十有几泪此讣
闻
□免生某姓名率生哀子某某泣血稽颡
杖期嫡子某某收泪稽首
右妾死报讣之式免音问祖免者无服之称若妾之子有官职则加封典或例封某人于某氏之上或称某氏改称某孺人亦可○按礼记檀弓免焉注云朋友之死于他邦而无主者亦为祖免
齐期○○门祚衰薄殃及几男
皇清太学生名某不幸于道光某年岁月日时以疾终于在家寝右云云承
家严命泪此讣
闻
齐期某姓名率孤子某某泣血稽颡
右父在而子死报讣之式故加承家严命四字否则除去太学生者监生之称若童生或称儒士若从九品称敕授登仕佐郎候选州尉 【 州尉者吏曰之称即从九品】 倘媳巳先死则将孤子换称孤哀子○无功名则将名某列几男之下不抬
齐期○○门祚衰薄殃及长孙名某不幸云云泪此讣
闻
齐期某姓名率孤子某某泣血稽颡
右嫡孙死无父而祖出名报讣之式若非嫡孙则称孙男将齐期改称功服
齐期○○门祚衰薄殃及长媳
皇清例赠孺人某氏不幸云云承
家严命泪此讣
闻
齐期某姓名率期服夫某收泪稽首哀子某某泣血稽颡
右父在而长媳死报讣之式否则将承家严命四字除去若非嫡长媳则称次媳三媳将齐期改称功服
功服○○门祚衰薄殃及长孙媳某氏不幸云云谨择本月某日人殓某日成服泪此讣
闻 功服某姓名率期服去(余同上式)
右因孙媳无翁而祖翁出名报讣之式若非嫡长孙媳则除去嫡长字样将功服改为缌服
杖期○○等家门不幸祸延
家副慈某太君恸于云云泪此讣
闻
承重孙○○ 泣血稽颡
杖期嫡子某姓名率齐期孙某某仝收泪稽首
功服嫡孙○○ 收泪稽首
右庶母死因庶母有女无子或有子先亡而嫡子出名报讣之式或用承重孙出名亦可则宜查照嫡孙为祖母之式参酌用之 【 若祖在亦是杖期服】 承重孙者妾所传之长孙也为生母斩哀三年故长子亦宜承重余详生母死报讣中
齐期○○家门不幸祸延
家伯
皇清敕封某郎某号大人恸于云云泪此计
闻
齐期侄某姓名拔泪稽首
右伯叔诸母兄嫂死无子而弟姓出名之式伯曰家伯叔曰家叔兄曰家兄若其妻死则称家伯母叔婶兄嫂□孺人惟兄嫂死又宜改称功服余俱相同
齐期○○门祚衰薄殃及舍弟字某不幸云云有功名则酌改(同上子在之式)
齐期某姓名等收泪稽首拜
右弟侄死无子而伯叔与兄出名报讣之式弟曰舍弟侄曰舍侄若其妻死则称舍弟妇某孺人舍侄妇某氏将齐期之称呼改为功服
一行成服礼请礼宾与陪宾宜司书代订用红帖然时俗有用素纸由丧家行帖者又有开吊亦请礼宾者各附式以补览
月之某某日恭迓
文轩祇聆
礼诲惟冀
宠临为幸
某宅司书某姓名拜订
月之某某日恭请
光陪
某宅司书某姓名拜订
右请礼宾陪宾之正式用红单写夹红全帖中外加封套标签写某老爷字样另加讣帖同送称月之某日不叙事者以讣状巳注明治丧也某宅者如张家治丧姓李人司书写张宅司着李某拜订
某日为先严慈成服泪迎
光降哀卢祇聆
礼诲殁存均感
称呼同讣状
右丧家山名之式用栗色纸或白泾县纸书面写一素字先祖父母类推或抬高一字亦可妻曰亡室倘系运柩回家则加榇旋二字于成服之上奔丧到家成服者写某日为奔先严丧成服若奔母丧而父在堂则父出名换称为小儿某名奔亡室丧成服云云又父在而为儿媳成服者写某日承 家严命为亡男成服云云若母在换称家慈父母不在除去承命四字又旁亲成服写为先伯大抵长辈称先下辈称亡以此类推
严慈亲弃养某日堂奠
泣扳
文旌指示
礼仪伏冀
光降殁存均感 称呼同讣状
右开吊请礼宾之式亦系用素纸不外具讣状者
一挽□祭帐对另人称诰封某官某号某亲夫人灵□不写姓自巳称呼姓名顿首拜挽对女人称诰封某人某姻母某老大君写姓而不要府字有应率子孙者如母党妻党子孙之妻党无论祭帐挽联均宜添入
一亲朋吊奠用全白帖或栗色写奠目为奉申奠敬共礼物曰冥赀盈积 挽额成幅 挽联成对 挽帐成轴 【 或奠词成轴奠词者祭轴也】 鲜猪一口 封羊成控 牲盆五福 果盆十全 汉席成筵 鲁酒成坛 又一式曰冥赀四事 粗席成筵果盆几色 鲁酒盈樽 又折钱者白香仪成封 一奠仪成封或日奠分四星奠分者凑奠之分资也凡钱八十文为一星 又全行折钱至多者日□赙璲玉 代仪几縎 挽帐成轴 挽联成对
丧家谢帖受礼者写蒙赐厚奠对灵泣领谢或写对灵泣领谢若折钱不受写告灵泣领联额香楮冥赀厚仪充帛谢须
一将原封换一红签写充帛二字若奠仪外有所别样之仪则添写充胙字样所谓充者以此钱充帛昨作回敬之意也外再有退者加多珍完三字
蒙
赐厚奠对 灵泣领 对 灵泣领
谢 谢
对 灵泣领香□联额□□厚仪充帛□多珍完
谢
服制之设始于仪礼详于性理而定于律例有许多无明文可考事介疑似应行参酌注明之处惜幅短难于备载第就各服总图录于后以便查照可也
○丧服总图
[见图]
○本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图
[见图]
○妻为夫族服图
[见图]
○三父八母服图
[见图]
○出嫁女为本宗亲属降服之图
[见图]
○为人后者为本生亲属降服之图
[见图]
○妾为家长族内服图
[见图]
○外亲服图
[见图]
宦乡要则卷五
●宦乡要则卷六
本族前后辈称呼
曾祖母族称呼
祖母族称呼
母族称呼
妻族称呼
女婿姊妹姑表各亲称呼
姻戚称呼
师友称呼
附载妇女行帖称呼
○本族前后辈称呼
一本族祖上称呼 父母称父母亲大人膝下巳故曰考妣自称几男对他人称自己父母曰家父家母巳故称先父先母称子曰小见行帖带名写率几子某名 父之父母生称祖父母大人尊前巳故曰祖考妣自称曰孙对人称自己祖父母 自家祖宗祖母称孙曰小孙 祖之父母生称曾祖父母巳故曰曾祖考妣自称曰曾孙 曾祖之父母生称高祖父母巳故曰高祖考妣自称曰元孙 高祖之父母称某世祖考妣自称曰来孙或称某世孙 又上一世自称曰晜孙 又上一世自称曰仍孙又上一世自称曰云孙 始祖称始祖考妣自称曰某世孙太始祖称太始祖考妣自称曰裔孙或称世孙称耳孙有数解不可遵
父母称大人者称父始于霍去病传载跪其父曰不早自知大人遗体称母始于范滂传载别母云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称家父始于陈思王称家祖始于潘尼又大人字样可以单称如远出寄禀归家函中可拾大人二字与称上司一体伯叔抬头宜抬写伯叔父大人师长抬头宜抬写夫子大人盖人人有宜有虚其实是大人者惟上司是国之大人父母是家之大人至伯叔师长是类及之其余寻常泛称不过尊重之意非实是大人亲友前辈实在尊称惟先生二字所谓先生长者之称也故先生不可乱称巳见卷三辨讹 【 世士更有日头称谓不可解者如称管柜为先生称和尚为老师称匠工为师父甚至城市申称雇工亦为师父此皆不通巳极书简断不可混杂】
一本族男人称呼 对高伯叔祖称高伯叔祖大人尊前 【 以下同】 自称元侄孙回称贤元侄孙 【 以下同】 自称高伯叔祖 对曾伯叔祖自称曾侄孙或称又侄曾回称曾伯叔祖 对伯叔祖自称侄孙疏者或称又侄回称伯叔祖 对伯叔父自称曰侄回称曰伯叔 对兄弟自称曰兄弟回称同 对各房祖宗难排世次者自称愚世侄孙或称愚裔侄孙回用于孙代 对本族高辈难排世次者自称愚世侄孙回称愚族叔祖或称愚族未 【 谦也】 对同姓祖宗自称宗愚世侄孙回用子孙代 对同姓高二辈者自称宗愚又侄回称宗愚伯叔祖与其祖序齿或称宗愚未亦可
对同姓高一辈者自称宗愚侄回称宗愚伯叔 【 与其父序齿】 对同姓平辈自称宗愚兄弟回称同 此外有同姓不宗者则彼此各称姓称呼与外姓无异
一本族妇人称呼 对高伯叔祖母自称愚元侄孙某名 【 不写姓】 回称忝高伯叔祖母氏 【 亦不写父姓】 对曾伯叔祖母自称愚曾侄孙 【 或称愚又侄孙】 回称忝曾伯叔祖母氏 对伯叔祖母自称愚侄孙 【 或称愚又侄】 回称愚伯叔祖母氏 对伯叔母自称愚侄回称伯叔母某氏 【 要写父姓】 对兄嫂称尊嫂自称夫弟 【 若照叔嫂称叔则与对侄妇无别】 回称贤叔自称愚嫂某氏 对弟妇称贤弟妇自称夫兄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某氏 对侄妇称贤侄妇自称愚伯叔父 【 与其翁序齿】 回称伯叔翁自称愚侄妇 对侄孙妇称贤侄孙妇自称愚伯叔祖 【 与其祖序齿】 回称伯叔祖翁自称愚侄孙妇 【 或称又侄妇】 对曾□孙妇称贤又侄孙妇曰称忝曾 【 伯且与其曾祖叔示翁序齿】 回称曾伯叔祖翁自称愚曾侄孙妇 对本族高辈难排世次者称族太伯叔祖母自称愚世侄孙 【 半以齿序】 回称贤世侄自称愚族伯叔祖母氏 对同姓高二辈者称宗伯叔祖母自称宗愚又侄回称贤宗又侄自称宗愚叔祖母某氏 【 此系宗谊亦要姓】 对同姓高一辈者称宗伯叔母自称宗愚侄回称贤宗侄自称宗某婶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