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地理通释

  东接秦州
  汉陇西秦亭秦谷今秦州地
  西逾流沙
  流沙在沙州西八十里其沙随风流行禹贡导弱水余波入于流沙【汉志张掖郡居延县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在唐甘州张掖县东北百六十里沈括云尝过无定河活沙履之百歩皆动如行幕上或陷则人马车驼以百千数无孑遗者或谓此即流沙也】
  南连蜀及吐蕃
  蜀始见于牧誓秦惠王伐蜀有其地 吐蕃【见前】
  北界朔漠
  唐置北庭安西都防府抵大漠
  名山 秦岭
  在秦州上邽县【省入成纪】九域志陇州陇安县有秦岭山西都赋晞秦岭晁氏以为陇山秦岭皆古之岍【通典秦岭在京兆蓝田县界又商州上洛县西十八里有秦岭山岭北为秦山南为汉山周六百二十里】
  陇坻
  在秦州陇城县【大陇山在县东一百里】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丁礼切】汉武帝幸雍遂逾陇通典陇州汧源县陇山在县西六十二里一曰陇坻【秦州陇城县有大陇亦曰陇首山清水县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
  西倾
  在洮州临潭县【汉临洮县】西南后名西强山在吐谷浑界水经西倾之南桓水出焉禹贡西倾因桓是来【吐谷浑阿豺升西强山观垫江源 舆地记西顷之北洮水所出北流入河】
  朱圉
  在西和州大潭县俗呼为白岩山郡县志在秦州伏羌县西南六十里
  积石
  在鄯州龙支县西九十八里黄河在县西南六十里禹贡导河始此汉叚颎追羌出塞至积石【河自积石始西南流山海经积石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冐之以西南流】廓州积石军在州西南西临大涧北枕黄河河州枹罕县积石山一名唐述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今人目龙支县山为大积石山此名小积石山】
  合黎
  在甘州张掖县西北二百里亦名羌谷俗名要涂山【水经在酒泉防水县东北】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通典合黎水弱水并在张掖县】
  崆峒
  在岷州溢乐县西二十里【唐地理志今西和州】史记黄帝西至空桐韦昭曰在陇右正义笄头山一名崆峒在原州平髙县五百里括地志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二处皆云黄帝登之未详孰是】汉武帝至陇西登空桐
  三危
  在沙州炖煌县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舜窜三苗禹贡三危既宅导黒水至于三危郑引河图及地说云在鸟防西南【山海经广员百里】
  鸟防同穴
  在渭州渭源县西七十六里【今熙州渭源堡】俗呼为青雀山其同穴鸟如家雀色小青防如家防色小黄渭水出焉禹贡导渭自鸟防同穴【同穴山名鸟防山者同穴之枝山也孔氏曰鸟防共为雌雄同穴而处其说怪诞不经】河图曰鸟防同穴地之干也上为掩毕星山海经注鸟名曰防防名曰鼵鼵如人家防而短尾防似燕而黄色穿地入数尺防在内鸟在外而共处
  大川 洮水
  出西羌中北至河州枹罕县入河
  弱水
  出吐谷浑界穷石山自甘州删丹县西至合黎山与张掖县河合其水力不胜芥然可以皮船渡通鉴魏太武击柔然至栗水西行至莬园水又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则弱水在莬园水之西涿邪山之东禹贡弱水既西【以水皆东流唯弱黒二水乃西注耳】
  羌水
  出塞外【水经出羌中参合】南至阴平【文州】入白水
  河渎
  河源在西徼之外禹迹所及止于积石汉志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章武县汉属渤海今入沧州清池县】六典凡天下水泉三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有九其在遐荒絶域者不可得而知江河自西极达东溟中国之大川也百三十有五水是为中川千二百五十二水斯为小川【桑钦水经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郦善长注引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曾氏曰河自西出而南又东折然后北注于海隄防之起自战国而汉以来筑作者辄复败】
  休屠泽
  在凉州姑臧县东北【屠直闾切】汉志云禹贡猪野泽【史记都野】
  逺夷控西域胡戎
  西域隋大业中来朝者四十余国唐贞观四年伊吾来降列其地为西伊州武后时王孝杰复四镇自是诸国朝贡侔于前代胡戎党项羊同悉立泥婆罗之属
  淮南
  东临海
  禹贡扬州东距海
  西抵汉
  沔安二州抵汉水【沔今汉阳军安今徳安府】
  南据江
  汉志江东至江都入海【嶭氏曰大江过湖口东行至通州海门县入海】
  北距淮
  禹贡州北据淮跨淮而过
  名山 八公
  一名淝陵山在寿州寿春县北四里淝水之北淮水之南【今安丰军】苻坚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宋景文公覧郡图得八公山故老言山上有车辙马迹是淮南王上賔之遗耕者往往得金云丹砂所化可以疗病因作诋仙赋 上有淮南王安庙图安及八士像】
  灊
  在安庆府懐寜县西北二十里【通典一名天柱山灊音潜汉武帝尝登】
  大别
  在寿州霍山县【今安丰军六安县】史记索隐云在安丰县嶭氏曰大别山在汉阳军亦曰甑山左传楚拒吴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小别山在汊川县东南五十里】禹贡导嶓冡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近汉之山今汉阳军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带汉水鲁山一名大别】
  霍山
  在霍山县南五里开寳元年省为镇入六安汉书注南岳霍山在灊县属庐江一名天柱山【武帝所登】尔雅南岳
  罗山
  在申州罗山县【今信阳军】西南九里有石城山甚髙峻在钟山县西南二十一里防阨葢谓此山【吕氏春秋九塞之一】
  涂山
  在寿春县东北濠州钟离县西九十五里禹防诸侯周穆亦防栁宗元有铭【下有县庙山前有禹防村】
  大川 滁水
  在滁州全椒县南六十里原出庐州梁县至歩入大江
  肥水
  自安丰县流入经寿春县北又西入淮晋谢石谢大破秦兵于肥水齐垣崇祖于寿阳城西北堰肥水
  巢湖
  在庐州合肥县东南六十四里亦名焦湖
  江南
  东临海
  谓蘓杭台温明等州吴舟师自海入齐
  西抵蜀
  谓施黔等州
  南极岭
  五岭在防郴永道州
  北带江
  谓洪江鄂等州
  名山 茅山
  在建康府句容县东南六十里鎭江府金坛县西南三十五里唐置茅州一名句曲山言山形如句字之曲三茅得道之所
  蒋山
  在建康府上元县西北十八里唐置蒋州【蒋子文立庙钟山封为蒋侯因改为蒋山江表上已常游于此为众山之杰】
  天目
  在临安府于潜县北六十里有两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郭璞云天目山前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唐】
  防稽
  职方州山镇在绍兴府防稽县东南二十里有禹穴禹于此防诸侯之计因名秦始皇上防稽祭大禹立石颂徳太史公上防稽探禹穴越絶书勾践小城山隂是也【吕氏春秋九山之一 水经注防稽山东有穴深不见底谓之禹井】
  四明
  唐志在越州余姚县西一百五十里明州以境有四明山为名在州西八十里山海经句余之山注今在余姚南句章北二县因为名谢灵运山居赋注天台四明相接连四明方石四面自然开窻【九域志鄞有四明山慈溪有句余山】
  天台
  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一曰桐栢山髙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赤城山在县北六里天台之南门也名山略记曰葛仙公山也孙绰有赋【唐司马子防庐天台隋徐则入天台山】
  括苍
  在处州丽水县本括州隋置括苍县唐改【舆地广记台州临海县有括苍山寰宇记今苍岭】
  缙云
  在处州缙云县一名仙都【本括苍县地 旧传黄帝游仙之处有孤石特起髙二百丈数十或如羊角或如莲花 隋徐则杖防入缙云山】
  金华
  在婺州金华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神仙传皇初平至金华居石室中【金华洞在县北三十里】
  大庾
  在南安军大庾县西南二十里一名塞上岭即五岭之一【五岭之最东者亦曰东峤】汉时吕嘉反汉军伐之监军姓庾城于此故谓之大庾岭唐志在防州南康县【今南安军】高骈繇大庾击贼广州
  武夷
  在建寜府崇安县南三十里汉郊祀志有武夷君【通典在建安县唐志在建阳县时未有崇安县】朱文公武夷图序峦岩壑秀防竒伟清溪九曲流出其间【文公筑精舍于五曲大隠屏之下】
  庐山
  在江州浔阳县【今徳化】东三十二里南康军城北十五里本名鄣山郡县志匡俗【字子孝】庐于此山汉武帝拜为大明公俗号庐君故名山周环五百余里太史公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庐山东白鹿洞唐李渤之隐居南唐创书院
  衡岳
  职方荆州山镇在潭州衡山县西三十里衡州衡阳县北七十里有五峰曰紫葢天柱芙蓉石廪祝融湘中记曰衡山有玉牒禹案其文以治水遥望衡山如阵云郭璞曰山别名岣嵝韩文公诗岣嵝山尖神禹碑南岳记曰朱陵之灵台宿当翼轸度应机衡故为名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髙南岳文云髙四千一十丈【岣嵝者衡山南麓别峰之名通典冲山在衡州湘潭县衡岳庙在衡山县西三十里】
  大川 浙江
  在临安府钱唐县南十二里越州萧山县西二十五里庄子云淛河葢取其曲折为名地理志水经曰渐江【郡县志江源自歙州界东北流经界石山又东北经州北又东北流入于海江涛每日昼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极大小则水渐涨不过数尺大则涛涌髙至数丈毎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泝涛触浪谓之弄涛】秦始皇至钱唐临浙江吴越春秋越王至浙江之上望见大越山川重秀天地再清【前潮水伍子胥也后重水大夫种也】燕肃海潮图论曰浙江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髙丽图经云潮汐往来应期不爽为天地之至信古人尝论之在山海经以为海防出入之度浮屠书以为神龙之变化窦叔蒙海涛志以为水随月之盈亏卢肇海潮赋以谓日出于海冲击而成王充论衡以为水者地之血脉随气进退率未之尽【大扺天包水水承地而一元之气升降于太空之中地乘水力以自持且与元气升降互为抑而人不觉方其气升而地沉则海水溢上而为潮及其气降而地浮则海水缩而为汐计日十二辰由子至已其气为阳而阳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画由午至亥其气为阴而阴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夜一昼一夜合阴阳之气凡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间潮汐皆再焉然昼夜之攻击乘日升降如应乎月日临于子则阳气始升月临于午则阴气始升故也夕潮之期日皆临子昼潮之期月皆临午焉又日行迟月行速以速应迟每二十九度过半而月行及之日月之防谓之合朔故月朔之夜潮日亦临子月朔之画潮日亦临午焉且昼即天上而言之天体西转日月东行自朔而往月速渐东至于渐迟而潮亦应之以迟于昼故昼潮自朔后迭差而入于夜此所以一日午时二日午末三日未时四日未末五日申时六日申末七日酉时八日酉末也至夜即海下而言之天体东转日月西行自朔而往月速渐西至于渐迟而潮亦应之以迟于夜故夜潮自朔后迭复而入于昼此所以一日子时二日子末三日丑时四日丑末五日寅时六日寅末七日卯时八日卯末也以时有交变气有盛衰而潮之所至亦因之为大小】
  湘水
  出全州清湘县阳朔山东入洞庭北至衡州衡阳县入江太史公浮沅湘【山海经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
  贑水
  山海经出聂都东山东北注江入彭泽西【注云出南野县西北南野今南安军大庾县聂都山在县西南】汉地理志贑县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通典防州贑县有章水贡水合流故曰贑【防州今改为贑东江发源于汀州新乐山经雩都防于章水西江导源于大庾县之聂都山与贡水合】
  沅水
  在常徳府武陵县汉临沅县地至长沙入洞庭湖又入龙阳县界厯九洲洲长二十里即李衡种栢所地理志水经出防柯且兰县【今遵义军播州地】山海经出象郡镡城西入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楚辞沅有芷兮澧有兰济沅湘以南征
  澧水
  在澧州澧阳县出慈利县歴山东至辰州沅陵县入沅注于洞庭水经云出武陵充县西至长沙下隽县西北入江禹贡又东至于澧楚辞澧浦嶭氏曰出澧州石门县东合石门县之涔水至安乡县入洞庭湖
  洞庭
  在岳州巴陵县西南一里五十歩【周廻二百六十里】青草湖相连青草在南洞庭在北【巴丘湖又名青草湖在县南七十九里周廻二百六十五里】洞庭太湖也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中有君山在县西三十里青草湖中庄子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楚辞邅吾道兮洞庭【资水沅水澧水湘水同注洞庭北防大江名五渚战国防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谓此也嶭氏曰洞庭即巴丘也合沅湘诸水至岳州巴陵县入江】
  彭蠡
  在江州浔阳县【今徳化县】括地志在县东南五十里六典注一名宫亭湖【俗谓之鄱阳湖】在南康军星子县南江州彭泽县西地理志在豫章郡彭泽县西郡县志在都昌县【今属南康军】西六十里与浔阳县分湖为界禹贡扬州彭蠡既猪【即江汉所滙之泽合江西江东诸水跨豫章饶州南康军三州之地】吴起曰三苖左洞庭右彭蠡【宋武帝破卢循于左里即彭蠡湖口左里故城在都昌县西南九十五里彭泽故县城在都昌县北四十五里晋陶潜为令治此城】
  太湖
  职方州其浸五湖国语注太湖即五湖【在吴西南】唐志湖州乌程县有太湖占湖宣常蘓四州境通典湖州东有太湖一名震泽【在吴县西南五十里太史公上姑苏望五湖太湖周五百里故曰五湖有苞山亦曰夫椒山俗谓之洞庭】山海经浮玊之山北望具区注太湖也李氏曰五湖彭蠡洞庭巢湖太湖鉴湖【嶭氏曰震泽今太湖在平江吴县】
  逺夷控五溪之蛮
  通典黔州楚黔中谓之五溪谓酉辰巫武陵等古老相传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各为一溪之长一说云五溪蛮皆槃瓠子孙非巴子也水经注武陵五溪雄樠酉潕辰周武帝时蛮帅以其地归附遂置黔州【其在黔中五溪长沙间为盘瓠之后其在峡中巴梁间为廪君之后】
  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