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

  冬十月乙酉朔,始赐文武常参官服。有司言:「故事,所赐止将相、学士及诸军大校。」上曰:「不及百官,甚亡谓也。」乃并赐之。
  丙戌,幸太清观。遂幸造船务,观习水战。
  戊子,以棣州团练使何继筠为关南兵马都监。
  癸巳,有司上新删定循资格、长定格、编敕格各一卷。诏选人三十以下依旧不得入令录,余皆可。
  己亥,幸岳台。命诸军习骑射。遂幸玉津园。
  广济县令李守中坐赃,决杖配海门岛。
  辛丑,以枢密副使、兵部侍郎赵普为检校太保、充枢密使。(按山堂考索作检校太尉充枢密使。)枢密使不带正官,自普始也。又以宣徽北苑使李处耘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处耘前自扬州召还,老幼遮道涕泣,累日不得去。
  张文表闻周保权立,怒曰:「我与行逢俱起微贱,立功名,今日安能北面事小儿乎!」会保权遣兵更戍永州,路出衡阳,文表遂驱以叛,伪缟素,若将奔丧武陵者。过潭州,时行军司马廖简知留后,素轻文表,不为之备。方宴饮,外白文表兵至,简殊不介意,谓四座曰:「文表至则成禽,何足虑也。」饮啖如故。俄而文表率觽径入府中,简醉,不能执弓矢,但箕踞大骂,与座客十余人皆遇害。文表取其印绶,自称权留后事,具表以闻。
  保权即命杨师璠悉觽御文表,告以先人之言,感激涕泣。师璠亦泣,顾谓其觽曰:「汝见郎君乎,年未成人而贤若此。」军士奋然,皆思自效。保权又遣使求援于荆南,且来乞师【一五】,文表亦上疏自理。(据渤海行年记,张文表攻下潭州在此年十月,而国史周保权传乃云明年春,盖误也。按实录,十二月甲辰已遣赵璲持诏宣谕文表,岂得却在明年春始叛,盖明年正月,文表尚据潭州耳。)
  辛亥,畋近郊。
  十一月丁巳,令诸州属县各置敕书库。用宗正卿河间赵矩之议也。(矩,初见天福十二年。)
  辛酉,大阅于西郊。
  癸亥,诏髃臣使诸道,无得私有请托,违者当议其罪。(王称东都事略:癸亥,诏曰:古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自今使诸道,敢有求托者,寘其罪。)
  甲子,又大阅于西郊。
  上谓髃臣曰:「晋、汉以来,卫士不下数十万,然可用者极寡。朕顷案籍阅之,去其□弱,又亲校其击刺骑射之艺,今悉为精锐,故顺时令而讲武焉。」诏殿前、侍卫两司将校,无得□占直兵,限其数,着于令。(此事附见,非因讲武始下诏也。)
  先是,案令文,州县官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各准见户每十分加一分,刺史、县令各进考一等。其州户不满五千,县户不满五百,各准五千、五百户法以为分。若抚养乖方,户口减耗,各准增户法亦减一分,降考一等。主司因循,例不进考,唯按视阙失,不以轻重,便书下考。至是,有司上言:「自今请以减损户口一分,科纳系欠一分已上,并降考一等。如以公事旷遗,有制殿罚者,亦降一等。」
  又言:「京官月限多少不等,有以三十六月为满者,有以三十月者,有以二十月住支料钱者,有司逐年书校考第,并无准绳。自今请应有曹局料钱,京官并以三十月为满。内有合校考第者,以此为限,其料钱一依旧例月数支给。」并从之。
  唐主遣水部郎中顾彝来贡。(彝,未见。)
  刑部尚书范阳边归谠三上章告老,授户部尚书致仕。
  荆南节度使高保勖寝疾,召牙内都指挥使长安梁延嗣谓曰:「我疾遂不起,兄弟孰可付之后事者?」延嗣曰:「公不念正懿王乎?先王舍其子继冲,以军府付公,今继冲长矣。」保勖曰:「子言是也。」即以继冲权判内外军马事。甲戌,保勖卒。(保勖卒于十一月二十日,从行年纪也,国史亦同,九国志乃在明年,今不取。)
  丙子,三佛齐国王释利耶、高丽国王昭并遣使来贡方物。
  己卯,畋于近郊。
  壬午,初颁历于江南。
  十二月丙戌,左赞善大夫段昭裔坐检视民田失实,责授海州司法参军。
  丁亥,以武平节度副使、权知朗州周保权为武平节度使。
  赠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江州防御使马全义为镇国节度使。全义寝疾,上日遣医诊视,中使劳问不辍,且谕密旨【一六】曰:「候疾少间,当授河阳节钺。」全义时疾已革,但叩头称谢。及卒,上为之流涕,特加宠秩。一子才七岁,召入禁中,赐名知节,补西头供奉官,仍优恤其家。
  旧制,强盗赃满十匹者绞。庚寅,诏改为钱三千足陌者处死。(景佑二年八月又改。)
  癸巳,诏中书门下:「每县复置县尉一员,在主簿之下,俸禄与主簿同。凡盗贼斗讼,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复领其事。自万户至千户,各置弓手有差。」
  五代以来,节度使补署亲随为镇将,与县令抗礼,凡公事专达于州,县吏失职。自是还统于县,镇将所主,不及乡村,但郭内而已。从枢密使赵普之言也。(此据普行状。本志及会要云:太平兴国二年,禁藩侯补亲随为镇将,自此用本州岛牙吏为之,亦有宣补者,与此颇相关,当考。)
  戊戌,蒲、晋、慈、隰、相、卫六州饥,诏所在发廪赈之。
  庚子,有司上捕贼条,诏颁行之:「给以三限,限各二十日。第一限内获者,令尉各减一选,获踰半者,减两选。第二限内获者,各超一资,踰半,超两资。第三限内获者,令尉各加一阶,踰半,加两阶。过三限不获,尉罚一月俸,令半之。尉三罚,令四罚,皆殿一选;三殿,停官。令尉与贼斗而尽获者,并赐绯,尉除令,仍超两资,令别加升擢。」
  甲辰,遣中使赵璲等赍诏宣谕潭、朗,听张文表归阙,且命荆南发兵助周保权。
  上以西鄙羌戎屡为寇钞,选授虢州刺史姚内赟为庆州刺史。内赟,平州人也。(内赟,初见显德六年四月。)
  上谓近臣曰:「安边御觽,须是得人。若分边寄者能禀朕意,则必优恤其家属,厚其爵禄,多与公钱及属州课利,使之回图,特免税算【一七】,听其召募骁勇,以为爪牙。苟财用丰盈,必能集事,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边费,亦无所惜也。」(据经武圣略,建隆三年,太祖有是言,因姚内赟捍西边,附见此。)
  是岁,周郑王出居房州。(新、旧录并称郑王以建隆三年出居房州【一八】。王皞唐余录乃云郑王以开宝三年自西宫出。恐误也,今不取。)
  河北、陕西、京东诸州旱、蝗,河北尤甚,悉蠲其租。
  蜀主命官磨勘四镇、十六州逋税,自广政十五年至二十年,别行追督。龙游令成都田淳上疏谏,其略曰:「今甲子欲交,阴阳变动,天运人事,合有改更。如采厚敛之末议,必乱经国之大伦,此犯天意者一也。太一所行,将离分野,初来为福,末去为谴,转灾作福,是宜早图。若更倍赋加租,则将有不测之祸,此犯天意者二也。四海财货,尽属至尊,散在民间,积为赀产,或有科索,谁敢抵拒,陛下何不舍其小畜以成大有乎?此损君道者一也。夫百姓,六军之主也,百姓足则军莫不足,百姓不足,军孰与足?务夺百姓,专赡六军,此其损君道者二也。」蜀主不能用。淳每谓所亲曰:「吾观僭伪改厅堂为宫殿,改紫绶为黄服,改前驱为警跸,改僚佐为卿相,改妻妾为妃后,何如常称成都尹,乃无灭族之祸乎。」闻者皆为之恐,淳论议自若。或谓淳曰:「如君之才,固堪重寄,宜稍低抑,便至金銮玉堂。」淳曰:「吾安能附狗鼠哉。」盖指枢密使王昭远辈也。(王昭远,初见干佑元年。)
  南汉许彦真既杀锺允章,益恣横,恶龚澄枢等居己上,颇侵其权,澄枢怒。会有告彦真与先主丽妃私通者,澄枢发其事。彦真惧,与其子谋杀澄枢。澄枢遣西班将军王仁遇告彦真父子谋反,下狱,族诛之。(锺允章,见干佑元年。许彦真,见显德六年。)
  南汉主纳李托二女,长为贵妃,次为美人,皆有宠。拜托为内太师,政事必先禀托而后行。(李托,见显德六年。)
  注  释
  【一】举主坐之「主」字原脱,据宋本、活字本补。
  【二】仍须直书其事「仍」原作「乃」,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治迹统类卷二九改。宋会要职官六○之一作「仍许直书其事」。
  【三】诏自今宰相枢密使带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节度使者宋本、阁本同。按孙逢吉职官分纪卷三作「诏今后宰相,枢密使、节度使带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者」,疑「节度使」三字应在「枢密使」下。
  【四】决大辟讫「大辟」原作「人辟」,据各本改。
  【五】八品押南省五品各本同。按编年纲目卷一、宋朝事实卷一二,此句均作「六品押南省五品」。寻文义,疑「八品」应作「六品」。
  【六】节度使在诸司三品下各本同。按编年纲目卷一、治迹统类卷二九,「三品」均作「二品」。
  【七】甚愆典礼「甚」原作「其」,据阁本及东都事略卷一改。
  【八】己为副使「己」原作「以」,据宋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十朝纲要卷一改。
  【九】仍以内殿直都指挥使杨光美为军使「都」原作「督」,据宋本、阁本改。
  【一○】检察差役「差役」原作「差使」,据宋本及编年纲目卷一、通考卷一二职役考改。
  【一一】具所见民间利病以闻「具」原作「其」,据宋本、阁本及宋史全文卷一改。
  【一二】诏开封府捕蔡河务纲官王训等四人「蔡河务」原作「察河务」,据宋本、阁本及宋史卷一太祖纪改。
  【一三】武安节度使宋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同。按旧五代史卷一一六周书世宗纪、卷一三三刘言传均载:显德三年七月,以周行逢为朗州大都督,充武平军节度使。路振九国志卷一一周行逢传、宋史卷四八三湖南周氏传俱作「武平军节度使」。武平军,周广顺三年以朗州升,在武安军之上。疑此处「武安」当作「武平」。
  【一四】文表必叛「叛」原作「判」,据各本改。
  【一五】且来乞师「且」原作「其」,据宋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宋史全文卷一改。
  【一六】且谕密旨「且」原作「但」,据宋本、阁本改。宋史卷二七八马全义传作「仍谕密旨」。
  【一七】使之回图特免税算「回图」原作「固圉」,据宋本、宋撮要本改。按编年纲目卷一载,姚内斌为庆州刺史,「郡中筦榷之利悉与之,恣其图回贸易,免所过征税。」通鉴卷二八三后晋纪:天福八年九月,契丹以乔荣为回图使,胡三省注云:「凡外国与中国贸易者,置回图务,犹今之回易场也。」本书卷一七开宝九年十一月庚午编载:太祖对控御西、北将帅,「所部州县筦榷之利悉与之,资其回图贸易,免所过征税。」卷六○景德二年六月甲午亦有听西夏「回图往来」之文。本编此处以作「回图」为是。
  【一八】出居房州「出居」原作「北居」,据各本改。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
卷四
  起讫时间 起太祖干德元年正月尽是年闰十二月
  卷  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
  帝  号 宋太祖
  年  号 干德元年(癸亥,963)
  全  文
  春正月乙卯,遣使九人发关西道乡兵赴庆州。
  丁巳,发近甸丁夫数万,修筑河堤,左神武统军陈承昭护其役。
  戊午,遣酒坊副使河间卢怀忠、□毯使洛阳张勋、(实录称张继勋,国史无「继」字,今从国史。)染坊副使康延泽等率步骑数千人并赴襄州。延泽,福之子也。(福,初见天成四年。)
  己未,赐江南及吴越战马、驼、羊有差。
  庚申,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遣使十一人,发安、复、郢、陈、澶、孟、宋、亳、颍、光等州兵会襄阳,以讨张文表。
  先是卢怀忠使荆南,上谓曰:「江陵人情去就,山川向背,我尽欲知之。」怀忠使还,报曰:「高继冲甲兵虽整,而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南通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观其形势,盖日不暇给,取之易耳【一】。」于是上召宰相范质等谓曰:「江陵四分五裂之国,今假道出师,因而下之,蔑不济矣。」壬戌,李处耘辞,上遂以成算授之。
  癸亥,命太常卿边光范权知襄州,户部判官滕白为南面军前水陆转运使。(滕白,未见。)
  乙丑,幸造船务观造战船。
  丙寅,以张勋为南面行营马军都监,卢怀忠为步军都监。
  丙子,诏荆南发水兵三千人赴潭州。
  己卯,女真国遣使来贡方物。
  庚辰,以荆南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高继冲为荆南节度使。
  杨师璠之讨张文表也,兵稍失利。相持既久,文表出战,师璠大败之,遂取潭州,执文表。
  初,文表闻王师来伐,潜送款于赵璲,具言奔丧朗州,为廖简所薄,因即私斗,实无反心。璲自以奉诏谕文表,得其归顺,甚喜,即遣使抚慰之。师璠兵既入城,纵火大掠,而璲亦继至。明日,飨将吏于延昭门,指挥使高超语其觽曰:「观中使之意,必活文表。若文表至阙,图害朗州,我辈无遗类矣。」乃斩文表于市,尽脔食其肉。及宴罢,璲召文表,超曰:「文表复谋为乱,已斩之矣。」璲太息久之。(杨师璠以三年十月出师,四年正月张文表乃成擒,其间必有相持守处,而史及杂记传皆不载。五代史称师璠至平津亭,文表出战,即败之。大定录亦称未逾月,师璠遂斩文表。而九国志则载师璠始为文表所败,王师将至,文表乃送款,朗兵因得入城,竟不载师璠胜负何如。并疑未得其实。五代史及大定录日月太迫,与事不合。而九国志所云朗兵因王师得入城,亦必差错。恐师璠初为文表所败,已而相持守,后乃得胜于平津亭,因破潭州。而文表盖尝遣使诣赵璲乞降,潭州既破,璲适至耳,非因璲至潭州始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