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四年,王师灭密。(《周语》:「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弗献。一年,王灭密。」)

九年春正月丁亥,正使内史良锡毛伯迁命。(《考古图/ ○敦铭》:「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射。毛伯内门立中庭,右祝○。王呼内史册命○。」「○,从「鼻」,即「迁」字,前人当有释为「迁」字者,乃伪为此条。不知敦铭中毛伯与○实二人,非一人也。)

十二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共王在位二十年。」《外纪》:「在位十年。」又引皇甫谧曰:「在位二十五年。」)

懿王
名坚。(《史记/ 周本纪》:「共王崩,子懿王立。」索隐:「《
世本》作『坚』。」)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

天再旦于郑。(《事类赋》注、《御览》二引《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七年,西戎侵镐。(见下。)

十三年,翟人侵岐。(《汉书/ 匈奴传》:「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此与上条,即据《汉书》为之。)

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汉书/ 地理志》:「右扶风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

十七年,鲁厉公擢薨。(《史记/ 鲁周公世家》:「魏公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

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逋。

二十五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懿王在位二十五年。」《外纪》同。)

懿王之世,兴起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于是诸侯携德。

孝王
名辟方。(《史记/ 周本纪》:「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
命申侯伐西戎。(《史记/ 秦本纪》:「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

五年,西戎来献马。

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原注:牛马死,是年,厉王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八年,初牧于汧、渭。(《史记/ 秦本纪》:「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

九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孝王在位十五年。」《外纪》同。)

夷王
名燮。(《史记/ 周本纪》:「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珪。(《书钞》三十一、《御览》八十四引《纪年》:「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珪。」)

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御览》八十四引《纪年》:「
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史记》正义引作「翦齐哀公昴」。)

六年,王猎于社林,获犀牛一以归。(《御览》八百九十引《纪年》:「夷王猎于桂林,得一犀牛。」)

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后汉书/ 西羌传》:「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注:「见《竹书纪年》。」)

冬,雨雹,大如砺。(《初学记》二、《御览》十四引《纪年》:「
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史记/ 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心,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八年,王有疾,诸侯祈于山川。(《左/ 昭二十六年传》:「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

王陟。(《史记》正义、《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十六年,王崩。」《外纪》「十五年」。)

厉王
名胡。(原注: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史记/ 周本纪》:「夷王崩,子厉王胡立。」)
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周语》:「宣王命鲁孝公于夷宫。」)

命卿士荣夷公落。(《周语》:「厉王说荣夷公,既荣公为卿士。」)

楚人来献龟贝。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后汉书/ 东夷传》:「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吕氏春秋/ 当染篇》:「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

齐献公山薨。(《史记/ 齐太公世家》:「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

六年,楚子廷卒。(《史记/ 楚世家》:「熊廷生熊勇。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

八年,初监谤。(《周语》:「厉王得卫巫,使监谤者。」)

芮良夫戒百官于朝。(《逸周书序》:「芮伯稽古作训,纳王于善,暨执政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史记/ 秦本纪》:「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大骆犬丘之族。」)

十二年,王亡奔彘。(《周语》:「监谤后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周语》:「彘之乱,宣王在召公之宫,国人围之,乃以其子代宣王。」)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原注:号为共和。《庄子/ 让王篇》释文引《纪年》:「共伯和即于王位。」《史记》索隐引:「共伯和即干王位。」)

十四年,玁狁侵宗周西鄙。

召穆公帅师追荆蛮,至于洛。

十六年,蔡武侯薨。(《史记/ 管蔡世家》:「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十二诸侯年表》蔡武侯尽共和四年。)

楚子勇卒。(《史记/ 楚世家》:「熊勇六年,厉王出奔彘,十年卒。」《十二诸侯年表》楚熊勇尽共和四年。)

十九年,曹夷伯薨。(《史记/ 曹叔世家》:「夷伯喜二十三年,厉王奔彘,三十年卒。」《十二诸侯年表》曹夷伯尽共和七年。)

二十二年,大旱。

陈幽公薨。(《史记/ 陈杞世家》:「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二十三年,幽公卒。」《十二诸侯年表》陈幽公尽共和十年。)

二十三年,大旱。

宋僖公薨。(《史记/ 宋微子世家》:「厘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二十八年,厘公卒。」《十二诸侯年表》宋厘公尽共和十一年。)

二十四年,大旱。

杞武公薨。(《史记/ 陈杞世家》:「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

二十五年,大旱。

楚子严卒。(《史记/ 楚世家》:「熊勇卒,弟熊严为后,熊严十年卒。」《十二诸侯年表》同。楚熊严尽共和十四年,此较前一年。)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御览》八百七十九引《史记》:「
共和十四年,大旱,火焚其屋,伯和篡位立。其年,周厉王流彘而死,立宣王。」)

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史记/ 周本纪》:「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之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

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庄子/ 让王篇》:「共伯得乎丘首。」《吕氏春秋/ 慎人篇》:「共伯得乎共首。」)

大旱既久,庐舍俱焚,会汾王崩,卜于大阳,兆曰厉王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归国。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

宣王
名靖。(《史记/ 周本纪》作「静」,正义引《鲁连子》作「靖」。)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辅政。(《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宣王元年甲戌。又《周本纪》:「宣王即位,二相辅之。」)

复田赋。

作戎车。(《诗/ 小雅》:「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传:「周曰元戎,先良也。」)

燕惠侯薨。(《史记/ 燕召公世家》:「共和之时,惠侯卒,子厘侯立。是岁,周宣王初即位。」《十二诸侯年表》燕惠侯尽宣王元年。)

二年,锡太师皇父、司马休父命。(《诗/ 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师皇父。」又:「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鲁慎公薨。(《史记/ 鲁周公世家》:「真公二十九年,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卒。」《十二诸侯年表》鲁真公尽宣王二年。「真公」,《汉书。律历志》作「慎公」。)

曹公子苏弒其君幽伯疆。(《史记/ 曹叔世家》:「幽伯疆九年,弟苏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岁。」《十二诸侯年表》曹幽伯尽宣王二年。)

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史记/ 秦本纪》:「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后汉书/ 西羌传》:「及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

齐武公寿薨。《史记/ 齐太公世家》:「武公寿二十四年,宣王立。二十六年,武公卒。」《十二诸侯年表》齐武公尽宣王三年。)

四年,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诗/ 大雅》:「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又「韩侯入觐」。)

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帅师伐玁狁,至于太原。(《诗/ 小雅》:「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又:「薄伐玁狁,至于太原。」)

秋八月,方叔帅师伐荆蛮。(《诗/ 小雅》:「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诗序》:「《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

王帅师伐徐戎,皇父、休父从王伐徐戎,次于淮。(《诗/ 大雅》:「王奋厥武。」又:「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又:「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王归自伐徐。(《诗/ 大雅》:「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锡召穆公命。(《诗/ 大雅》:「王命召虎,来旬来宣。」又:「肇敏戎公,用锡尔祉。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西戎杀秦仲。(《史记/ 秦本纪》:「宣王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十二诸侯年表》秦仲尽宣王六年。)

楚子霜卒。(《史记/ 楚世家》:「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十二诸侯年表》楚熊霜尽宣王六年。)

七年,王锡申伯命。(《诗序》:「《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

王命樊侯仲山甫城齐。(《诗/ 大雅》:「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又「仲山甫徂齐」。)

八年,初考室。(《诗序》:「《斯干》,宣王考室也。」)

鲁武公来朝,锡鲁世子戏命。(《周语》:「鲁武公以括与戏见王,王立戏。」《史记/ 周本纪》鲁武公来朝在十二年,《鲁世家》在武公九年,即宣王十一年。)

九年,王会诸侯于东都,遂狩于甫。(《诗序》:「《车攻》,宣王复古也。宣王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会诸侯于东都。」又《诗》曰:「东有甫草,驾其行狩。」)

十二年,鲁武公薨。(《史记/ 鲁周公世家》:「武公九年夏卒。」《十二诸侯年表》武公尽十年,正当宣王十二年。)

齐人弒其君厉公无忌,立公子赤。(《史记/ 齐太公世家》:「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齐人攻杀厉公,乃立厉公子赤,是为文公。」《十二诸侯年表》厉公尽宣王十二年。)

十五年,卫厘侯薨。(《史记/ 卫康叔世家》:「厘侯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厘侯卒。」《十二诸侯年表》卫厘侯尽宣王十五年。)

王锡虢文公命。(《周语》:「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云云。)

十六年,晋迁于绛。(《诗谱》:「晋成侯孙穆侯又徙于绛。」案《
十二诸侯年表》,是岁晋穆侯初立。《通鉴外纪》:「宣王十六年,晋献侯薨,子穆侯弗生立,自曲沃徙都绛。」)

十八年,蔡夷侯薨。(《史记/ 管蔡世家》:「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十二诸侯年表》蔡夷侯尽宣王十八年。)

二十一年,鲁公子伯御弒其君懿公戏。(《史记/ 鲁周公世家》:「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杀懿公而自立。」《十二诸侯年表》鲁懿公尽宣王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史纪/ 郑世家》:「宣王立二十二年,初封友于郑。」)

二十四年,齐文公赤薨。(《史记/ 齐太公世家》:「文公十二年卒。」《十二诸侯年表》齐文公尽宣王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大旱,王祷于郊庙,遂雨。(《诗/ 大雅》:「旱既太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二十七年,宋惠公/ 薨。(《史记/ 宋微子世家》:「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十二年诸侯年表》宣王二十八年,宋惠公薨。)

二十八年,楚子/ 卒。(《史记/ 楚世家》「熊/ 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二十二年卒。」《十二诸侯年表》楚熊/ 尽宣王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初不籍千亩。(《周语》:「宣王即位,不籍千亩。」)

三十年,有兔舞于镐京。(《御览》九百七引《纪年》:「宣王三十年,有兔舞镐。」《初学纪》二十九引作「三年」。)

三十二年,王师伐鲁,杀伯御。(《周语》:「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

命孝公称于夷宫。(《周语》:「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仲曰:『鲁侯孝。』乃命鲁孝公于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