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逆方略


  辛巳,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复鹤庆、丽江。时大兵抵云南会城,伪将军李发美闻风震詟,遂举发逆贼吴世璠与达赖喇嘛请兵伪书,率其部下伪官兵以鹤庆、丽江二府降。

  六月戊子,命罢将军穆占还黔。大将军贝子彰泰、赖搭等奏言:将军穆占,宜令率官兵还黔。但今楚雄府有伪将军陈光禄等复叛从贼,臣等拟令都统希福等率兵往剿;如又量拨官兵付穆占率回黔中,则围城兵力不支。况诸路贼势悉向云南,请就近令常德满兵进贵州,遣贵州萨克察巴图鲁等兵赴云南,则攻围调遣似有裨益。疏入,上谕:平定滇中,最为要计。将军穆占不必遣还贵州;令署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率所部每佐领兵三人,速赴云南。常德署副都统诺敏率所部兵速往贵州,与总督董卫国、提督赵赖、周卜世等固守贵州。荆州副都统莫达率所部每佐领兵二人,赴常德驻镇。

  壬寅,赠提督伯王之鼎、总兵官费雅达太子少保。时四川建昌卫陷贼,之鼎等被执,不屈遇害。上谕吏部曰:提督伯王之鼎、总兵官费雅达等以单弱之兵坚守孤城,众寡不敌,因致城陷;矢志不为贼屈,竭忠殉难,深可悯恻!王之鼎赠太子少保、费雅达赠太子少保,授为左都督;准副都统阵亡例,其子俱授拜他喇布勒哈番。

  甲辰,命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遣谙悉贼情人员乘传诣京师。上谕议政王等曰:传谕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将军总督赵良栋等,见在投诚人员内有原属吴三桂下旧人,且亲近知贼情始末及吴应麒腹心信用者,大将军等亲加详察,令驰驿来京。至投诚土司伪总兵陆道清及海潮龙心腹同往达赖喇嘛处者并切知贼情始末人员,令赵良栋亲加详察,亦令驰驿来京,以备询问。

  庚戌,令副都统得尔德率兵赴叙州。将军噶尔汉奏:臣兵自重庆启行时,因副都统得尔德兵丁马疲,令于重庆秣马十日,即赴军前;及檄令率所部兵驰赴叙州,乃不遵檄前往。比臣兵抵泸州,督趣携带粮糗,得尔德率兵至,乃称其兵马疲,宜遣赴叙州,惟彼一身务欲随征;不从臣约束。上谕:副都统得尔德兵沿途取支刍秣,且荆州、彝陵饲马四月有余,而马仍疲瘦;及令率所部兵赴叙州,复不遵将军调遣,欲孑身前进,殊属不合!宜将得尔德即严察议处。但见在行间,俟事平旋师日察议;仍令得尔德率所部兵赴叙州,听将军佛尼勒调遣。

  七月甲寅,命总督哈占等速抚谭天秘。提督徐治都奏:臣檄驻守开县参将涂铠遣人接应谭洪之子天秘,天秘已约六月十六日赴夔州投诚;因川陕总督复遣官招彼属员令赴陕投诚,是以未即就抚。上谕:谭天秘先欲投诚,已经檄送伪印;今或赴哈占军前投诚、或赴徐治都军前投诚,俱宜速行招抚。哈占等其更遣能员多方招致,毋令迁延时日。

  辛酉,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败贼于乌木山。彰泰等趣都统希福、提督桑额率兵进击楚雄,逆寇伪国公马宝等诈败以诱我兵;希福等追至乌木山,贼复据险以待。我兵奋击,大败之,擒斩甚众;马宝越山而遁,仅以身免。

  乙丑,将军总督赵良栋奏复建昌。时良栋遣总兵官李之芳等率兵进剿,逆贼胡国柱等败走,建昌遂复。

  戊辰,命大将军公图海还京师。上谕兵部:大将军都统大学士公图海年老有疾,今四川、云南诸地俱已平定,可令携大将军敕印同鄂克济哈还京师;留将军乌丹守汉中,将军王辅臣可孑身同图海来京陛见。

  命逮马宝来京。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据都统希福等报:伪国公马宝、伪将军巴养元等缴印投降,于本月五日马宝等俱至军前。上谕:逆贼马宝,所在抗拒大兵;今无地可遁、力穷势迫,始来投诚,殊属可恶!所犯情罪重大,断不可宥。大将军贝子彰泰等,其执马宝,拨官兵严解来京。其余伪属官兵,大将军如常发落。寻彰泰等又奏:大兵至滇,环困城池,招抚贼寇。马宝等背叛国恩,臣事吴世璠,屡次招抚,不即悔罪投诚;反奔寻甸,携妻子赴楚雄,纠集逆党,蹂躏疆圉。为大兵所败,穷蹙已极,方率众不满百人,往姚安投降;非首先向化归诚者可比。伪将军巴养元、赵国祚、郑旺、李继业、伪总兵郎应璧等亦与马宝同在一所,若辈宜作何发落?仰乞睿裁。上命巴养元等亦同马宝执送京师。

  趣将军觉罗吉哈礼等进兵。安塘笔帖式报:伪将军胡国柱、王叙等所部贼众自姚安逃散过半,胡国柱等俱遁入山中。上命以此事移知将军吉哈礼、噶尔汉、赵良栋、总督哈占,令速行进兵。

  乙亥,敕巡抚杨雍建速修铁索桥。兵部奏:大将军贝子彰泰咨称:前经行文黔抚杨雍建,令其修理铁索桥,至今尚未兴工。请由部具题,移令作速修理;凡修理桥梁,乃地方官专责,宜移文该抚速行修理。上谕:铁索桥系运饷及大兵往返要路,关系重大;大将军贝子彰泰行文修理,该抚理宜速行葺治。乃至今尚未与工,殊辜职任!着该抚将铁索桥速行修理,以便行军转饷。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九

  康熙二十年八月辛巳朔,命给都统王国栋恤典。上谕兵部:原任平南王下都统王国栋,矢志忠贞,临难不屈;捐躯为国,深为可悯!可给与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并恤银,及祭葬银以示优恤。

  命录用效力行间武职官员。上谕兵部:在外武职官员内有未经从逆、效力行间、勤劳日久、枕戈藉甲、身冒矢石、建立功绩者虽经议叙纪录、加衔、加等,但未得补授实缺,仍在各标空縻岁月、闲散无依,或有赴部、无缺候补,日久食用艰迫,俱属可悯!宜令赴部详验原扎,即行补用;其作何录用?确议以闻。

  己丑,命总督哈占招抚土司安泰宁。将军总督赵良栋奏:建昌卫土司安泰宁犹抗不薙发,收聚贼众,逆迹显然;理宜剿灭,以定民心。上谕:建昌地关重要,川陕总督哈占、将军王进宝、四川巡抚杭爱等多方招抚,土司安泰宁,勿致生事;若抗拒不服,该将军酌拨官兵,速行除翦。

  甲午,命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兼辖南宁兵。大将军赖塔奏:进剿滇南时,曾于粤西南宁府留每佐领兵三人;云南、南宁相距甚远,难以遥制,乞撤此兵还京师。上谕:云南省城尚未恢复,南宁之兵不便撤还。云南、南宁相距甚远,赖塔难以遥制;此兵可令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兼辖。

  己亥,命量撤四川、广西及荆州、汉中诸路满兵还京师。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今逆贼马宝等俱降,夏国相党与解散、奔窜广东境内,胡国柱虽率众往鹤庆、丽江尚未扑灭,现有都统希福、提督桑额率兵追捕,逆贼形势与前不同。臣所有兵力,似已足用。据报将军噶尔汉、总督哈占率兵已抵贵州威宁,总理粮饷学士佛伦等言此兵皆至云南,则粮饷不足供用;至日以厮役补充缺额兵量行察汰,则粮饷不致多糜,而围城兵亦足用。上谕:云南兵既足用,总督哈占尽率彼携往之兵还四川,驻川属要地兼顾川、陕;四川所有满兵留一千,使副都统得尔德率之防守要地;其余俱令来还。西安满兵自四川还者,令将军佛尼勒率之镇守汉中;汉中所有满兵,俱令来还。荆州亦系内地,贝子准达及所统兵,俱令来还。粤西今已平定,柳州留每佐领兵三人、南宁留每佐领兵一人,其余俱令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率之还京。副都统莫达等兵令驻。贵阳,署副都统诺敏兵令退驻沅州。

  命遣医往云南治兵有疾者。上谕礼部:间云南官兵疾疫者甚多,彼土苦无良医,其令太医院医官胡养龙、王元佐驰驿前往治之。

  臣谨按:殄灭寇氛,固资兵力;而使之鼓舞效命,实由于轸恤有加。我皇上抚养军士,恩泽素深;及受遣四征,又念其劳苦,厚之以廪粮、资之以马仗,颁发帑金频行奖赉。且屡谕将领诸臣,时时加急拊循。是时大兵已薄滇南城下,因不耐水土,多有疾病;皇上复加轸念,以彼地苦无良医,特遣太医院官驰往疗治。圣心至仁,悯恤士卒,诚为亘古所未有。宜乎三军之众感戴高厚,同心协力灭寇恢疆,立奏捷功也。

  九月丁卯,严饬大将军公图海。兵部奏:大将军公图海咨称将军王辅臣自汉中来至西安,于八月二十九日病故,其婿薛英等请携骸骨家口往平凉。其标下官兵作何区处?乞部议夺察。辅臣下官兵原系多事之时添设,今四川、陕西俱已平定,此兵宜裁去,其官弁听该督酌量题补。更移文陕抚,辅臣骸骨、家口俾送至京师。上允之;复谕曰:王辅臣乃旗人,其呈请骸骨、家口发往平凉,图海乃为咨部请示,殊不合!其严饬行。

  己巳,敕将军觉罗吉哈礼移兵合围云南省城。吉哈礼奏:臣自雅州深入,已抵金沙江;官兵多病,粮饷久绝,劳惫已极,势难追剿胡国柱等。上谕:将军吉哈礼可率兵前往与大将军贝子彰泰合军围困云南省城。如往追胡国柱,都统希福、提督桑额等兵力单弱,贝子彰泰等仍酌发骁壮之兵以济之。寻署副都统熙符咨称将军吉哈礼自惠泉卫疾作,行至武定府,于九月一日身故;兵部以闻。上谕:将军吉哈礼既已病故,此兵抵滇,令大将军贝子彰泰统辖;其将军敕印,彰泰仍行收储。

  辛未,敕令戴罪官员兵丁速取云南省城。上谕议政王等曰:云南省城,围困已久,若不速为克取,未免劳敝兵民、糜费粮饷。今逆贼外援已绝,株守孤城,穷迫已极;我军中戴罪图功之员不少,宜令其攻城建绩,以赎前愆。且投诚官兵内亦多有欲立功赎罪者,今惟迁延引日,待贼食尽;恐粮饷渐至于虚糜,兵丁亦苦于疾病。其移檄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均派戴罪官兵及投诚绿旗官兵,速行攻取云南省城。

  甲戌,命副都统得尔德仍留云南。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先奉上谕,令副都统得尔德率兵守四川;今得尔德呈请愿留云南效力,议政王等议不准。上谕:得尔德既抵云南,即留军前;其留蜀官兵,令参领傅喀统之,镇守蜀地。

  马宝伏诛。时马宝械送至京。上谕:马宝身受国恩,不思报效;逆贼吴三桂背叛,即首先从逆,所在抗拒大兵。后大败于楚雄,欲逃无路,始来投诚;情罪殊为可恶!着即凌迟处死枭示。

  乙亥,命撤云南老弱废疾官兵还京师。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报称:见在云南大兵需饷甚多,倘有不继,所关甚大。公议于臣等二路兵内,凡厮役补充甲兵中伤、残废老迈官兵及阵亡病故官兵骸骨,俱令佐领博霁等率之,于本月六日启行前往湖广荆州;护军统领佟佳率至之兵,已付副都统妙齐纳统领,令驻守贵州安顺;又令将军蔡毓荣等于围困云南绿旗兵内,量裁六千人。上谕:废残官兵及亡故官兵骸骨,若留于荆州,徒费钱粮;可俱径携至京。此官兵及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率还之兵,何队先至武昌,可候齐到,喇布一同携归。

  十月甲申,命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遣兵防守中甸。彰泰等奏:中甸诸处,从来皆隶丽江,原为内地;吴逆阴蓄异志,康熙九年割给蒙古。此地远在金沙江外,我朝从未遣兵驻守;且逆贼胡国柱等复奔鹤庆、丽江,而云南省城尚未恢复,不便即议遣发官兵驻守。议政王等议言:俟恢复云南省城、剿灭胡国柱之日,令贝子彰泰等详议以闻。上谕:中甸最为要地,前于鹤庆、丽江虽设总兵官一员,令其兼辖中甸;但无专汛官兵,似犹可虑。其移文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将军总督赵良栋、巡抚王继文、提督桑额酌量遣发绿旗官兵镇守;俟达赖喇嘛使至,理藩院以遣兵镇守之故,移文晓谕。

  壬辰,命撤闽、粤藩下旗员还京师。上谕议政王等曰:今逆贼殄灭,疆宇悉平;耿精忠、尚之信属下旗员俱应撤还京师,量行安插。除将军马九玉并随伊出征官员外,其在福建及移驻杭州耿精忠属下官员、广东尚之信属下官员,悉令来京。启行之时,该将军、大臣拨满洲章京每翼各一员并酌拨绿旗官兵护行,沿途勿使生事。

  癸巳,降贝子准达为镇国公。议政王等奏:固山贝子准达率蒙古兵前赴荆州,不即与顺承郡王勒尔锦详议渡江讨贼,勉图前进,失误机会;不能击败来犯镇荆山之贼,俾镇荆山为贼所据,遗弃阵亡兵丁尸骸。副都统苏佑济遣人请援,不即遣兵往助,致二处高阜皆为贼有。屡命进剿逆贼谭洪、彭时亨等,乃托故逗遛,不行前进。准达宜解宗人府左宗正任,降固山贝子为镇国公。上从之。

  丁酉,命由蜀进滇满兵屯驻建昌诸处。大将军贝子彭泰、赖塔等奏:署副都统照符率每佐领兵一人自四川来至云,今云南粮饷甚艰,且满、汉官兵亦已足用,大渡河与云南相去甚远,恐后来劳惫之兵难以全至;不可不预为筹划。上谕:云南见在粮饷未充,兵已足用。其自蜀赴滇之兵已渡大渡河者,副都统席布率之驻建昌,仍听大将军贝子彰泰等调遣;未渡者,令席布委一人之首领就近还驻成都,听总督哈占统辖。

  辛丑,命严趣各省钱粮速致云南。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今滇城未复,值兹冬寒草枯、牧畜无所,兵卒养马甚艰;部拨钱粮,请速趣运致。上谕户部:部拨军饷虽程限甚严,往往不能即达者,皆因该管及沿途官员不速行输解督趣、迁延时日之故。尔部移文各督、抚,已起解者星夜速趣运致,未起解者速令启行。更檄沿途督、抚严督所在官员,趣所运钱粮速达云南勿误。若沿途官员有违误者,并该督、抚从重治罪,决不轻恕。

  甲辰,命设云南督标官兵,发将军总督赵良栋原兵还陕西。议政王等奏:云南大兵供亿浩繁,今群寇尽灭、疆土宁靖,将军总督赵良栋自陕西率领进剿官兵,宜暂留五千于云南,余俱令发还陕西。俟云南省城既复,所留之兵亦即发回。上谕:将军总督赵良栋宜设督标,经制官兵可取前任云贵总督标下随征之兵补入;如不足,更以云南投诚支粮之兵补入。其管兵官员,听赵良栋选择才能拟补具题。既设此兵,其原统进征云南绿旗官兵劳苦日久,俱令发回陕西固守各汛。陕西为边疆重地,关系甚要;赵良栋进剿时曾留官兵于四川防守要隘;总督哈占可拨四川官兵更代防守,此陕西官兵亦速发原汛固守疆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