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韵补【一函五册】
  宋吴棫着五卷前宋徐蒇序书目后有棫识语吴棫作此书自易诗书而下以及欧苏撰著所采凡五十种其用韵有与时不同者皆载之凡字有一义或二义三义必有所证陈振孙书録解题备详其説吴棫宋史无传凌迪知万姓统诸棫字才老建安人时号通儒朱子评近代考订训释之学亦亟称之姑苏志徐蒇字子礼工汉由进士知饶州后改浙东提举常平知秀州此本系明时坊刻其板式犹规宋椠而字画纸墨迥乎不系矣
  吴岫収藏邱记见前余印无考




  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二函十册】
  金韩道昭著十五卷前明宪宗序次昭兄道升序并重编杂部一篇五音改并増添明头号样一篇目録后附重编并部依三十六母再显之图书后附金窦庆补背篇列部之字一篇
  道昭字伯晖松水人其书成于金章宗泰和八年系取玉篇类篇等书之字改并部次别以五音系以三十六字母葢宗婆罗声音之学者此本为明成化十年所刋宪宗序称其上下縦横律度精密有益学者特命工绣梓以广其传故橅印精良迥殊坊本
  改并五音集韵【二函十册】
  金韩道昭著十五卷前昭兄道升序
  前书以字母分排此书以声韵分排而每韵中亦各以字母分纽皆因其父孝彦未成之编续加修定者道升序作于金崇庆元年则道昭此书系后前书五年而成是本橅印颇佳似従金时原版翻刻者也
  改并五音集韵【一函十册】
  篇目同前
  此书即前板橅印之时亦不相逺惟纸墨稍差耳书中有杨印记未详其人


  重刋改并五音集韵【二函二十册】
  金韩道昭编十五卷前载金崇庆元年原序次唐郭知元孙愐唐韵旧序二篇后附明沙门真空贯珠集八卷刘序又真空直指玉钥匙门法一卷夏元序
  五音集韵目録前标题称至元庚寅重刋目録后标题又称成化庚寅重刋而各卷首标题则称正徳乙亥亦有称正徳丙子者其第十五卷之末行总标正徳乙亥春日重刋至丙子孟秋完颇疑目録所记年月前后何以悬殊且成化庚寅距正徳乙亥已阅四十六年之久亦觉相去太逺及观书中版心下方往往载出赀刋书姓氏大半皆御马监中之官员太监目録与各卷所载畧同则所标至元或系沿元时刋本之旧其标成化者或系尔时集赀未足仅刋目録而止至正徳间始获成书遂以旧存目録凑合其仍为一版可知且姓氏上有称信官者其为沙门集赀刋版又可知矣刘聪作贯珠集序时虽称治戊午而夏元之序作于正徳癸酉越二年即为乙亥则贯珠集之与五音集韵同刋不更彰彰乎真空自号讷庵始末无考刘聪称其于经史子集之外凡荒徼重徼如象胥天竺诸域元言梵典如云笈楞严诸经悉搜剔纂采族分类合又为歌诀词法以概诸首夏元亦称其于旧本芟繁就简取易去难意不深刻声不聱牙一覩之余即得止宿则讷庵于声韵之学深契其理矣刘聪江西宜春人登成化十四年进士第见太学题名碑夏元未详其人作序时官湖广京山县令
  诗韵释要【一函六册】
  明潘云杰着五卷附古韵释要一卷并切韵要法前明王穉登序
  潘云云间人其始末不可考按松江志有潘云防者为刑部尚书潘恩之子登万厯四十七年进士第云或其雁行此书注释声韵防订颇详王穉登序极称之橅印精善似非坊刻所能为者穉登字伯谷长洲人四嵗能属对六嵗善擘窠大字十嵗能诗长益骏发有盛名以布衣终明史有传明陈龙光藏本龙光云南石屛州人万厯三十二年进士见太学题名碑来鸿轩亲义礼堂二印未知即龙光所钤否也


  童防训【一函一册】
  宋吕本中着上下二卷前宋楼昉序
  昉序作于宋宁宗嘉定八年称金华太守邱公长隽出钱五万镌刻于吕氏祠堂此本书末别行刋绍定己丑郡守眉山李得此本于详刑使东莱吕公祖烈因锓木于玉山堂以恵后学按绍定己丑为理宗绍定二年去嘉定八年已阅十有四载则吕祖烈所藏即邱长隽所刋以置吕氏祠堂者李特取而翻刻其版耳此本又从李版翻出橅刻再三故字画不能圆劲纸亦不佳系坊间所印行者也考宋史吕本中字居仁夀州人公着之曾孙好问之子宣和六年由大名府帅司干官除枢密院编修迁职方员外郎绍兴六年特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舎人官至侍讲兼权直学士院不附秦桧为御史萧振所劾罢提举太平观卒諡文清楼昉宋史无传凌迪知万姓统谱昉鄞县人少従吕祖谦学号迂斋绍熈中登进士第
  养正图解【一函四册】
  明焦竑撰不分卷前祝世禄序竑自序
  明史焦竑传称皇长子出阁竑为讲官竭诚启迪尝采古储君事可为法戒者为养正图説拟进之同官郭正域辈恶其不相闻目为贾誉竑遂止是当时此书以猜阻未经进奉故无官刻之本此本祝世禄序称绘图为丁云鹏书解为呉继序捐赀镌之为呉懐让按云鹏继序名重一时书画皆臻其妙懐让欲刻是书先以作图书解属斯二人亦不苟于剞劂者矣祝世禄饶州徳兴县人登万厯十七年进士见太学题名碑作序时官南京吏科给事中
  养正图解【一函二册】
  篇目同前
  橅印与前部并出一时纸质墨光故无轩轾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八
  明版史部
  廿一史【八十函五百五十册】
  明万厯间奉勅刋史记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隠张守节正义一百三十卷前贞索隠前后二序补史记序骃集解序守节正义序论例諡法解汉书汉班固撰唐顔师古注一百卷前师古汉书序例宋余靖刋误进表宋祁叅校诸本目録刘之问识语后汉书宋范蔚宗撰唐章懐太子贤注一百三十卷内志三十卷梁刘昭注补前宋余靖序三国志晋陈夀撰宋裴松之注六十五卷晋书唐太宗御撰一百三十卷后附唐杨齐宣序并音义三卷宋书梁沈约撰一百卷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五十九卷前宋曽巩序梁书唐姚思防撰五十六卷陈书唐姚思防撰三十六卷前宋曽巩序魏书齐魏收撰一百十四卷前宋刘攽等序北齐书隋李百药撰五十卷周书唐令狐徳棻等撰五十卷前宋梁焘等序南史唐李延夀撰八十卷北史唐李延夀撰一百卷隋书唐魏徴长孙无忌等撰八十五卷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二百二十五卷前宋曽公亮等进书表后宋董冲唐书释音二十五卷五代史宋欧阳修撰七十四卷前宋陈师锡序宋史元脱脱【今改正曰托克托】等撰四百九十六卷辽史元脱脱等撰一百十六卷前脱脱等进书表金史元脱脱等撰一百三十五卷前元阿鲁图【今改正曰阿噜图】进书表元史明宋濓王袆等撰二百十卷前明李善长等进书表
  明万厯二十一年刻十三经既成随于二十四年开雕此书阅十有一载至三十四年竣事版式与十三经同所列较刋重修之祭酒司业衔名亦仿前式
  史记【四函二十四册】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并索隠张守节正义一百三十卷前守节正义序贞索隠序补史记序裴骃集解序后贞索隠后序明仿宋刋畧得形似而已
  明赵宦光藏本按姑苏志宦光字凡夫太仓人卜居于寒山所著书多至数十种而尤専精字学创作草篆説文长笺是其所独解也余印无考








  史记【六函六十册】
  篇目同前
  此与前书同出一版前书目录后之第三行四行有割去重补之痕当是明人所记刻书年月书贾以其形似宋版故为割去此书目録后无史记目録终五字而有校对宣徳郎秘书省正字张来书木记较前书所补之痕増寛一倍若果为原版所有前书何以割去即或割之而补痕寛窄何以不合按秘书省正字虽是宋代官名而张来者亦无可考其为书贾欲伪充宋椠别刋目録未叶増入木记彰彰然矣
  明兴宗第四子衡王允熞藏本有衡王图书余印无考


  阙补传七【六】传五十【二十四】传六十【六】传六十三【十九】传六十七【八】
  汉书【六函六十册】
  汉班固撰唐顔师古注一百卷前叙例一卷此书未知谁氏所刋字画颇具顔体似系明初之本阙补传二十八之传三十六【全】传七十二【一二】
  汉书【五函四十册】
  篇目同前
  仿宋本橅印纸质颇佳而字拙墨淡惜不能称之武林高氏藏本印记见前余印无考








<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八>
<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八>


  阙补三十三【四】五十九【六】
  后汉书【六函六十册】
  宋范蔚宗撰梁刘昭补志唐章懐太子贤注一百三十卷前宋余靖进刋误表
  与汉书前一部同版纸墨亦复相等
  阙补纪四【十三】九【三四】二十【一二】
  后汉书【八函五十四册】
  篇目同前不载宋余靖表
  版式长短不齐其中亦有似宋刋者系书贾得不全旧版従而补成耳
  书中冇清虚妙之宝考明史世宗好修斋醮尝命夏言充监礼使湛若水顾鼎臣充导引官鼎臣进步虚词七章上嘉之自是词臣多以青词干进继又以道士邵元节为礼部尚书加方士陶仲文少师则所谓清虚妙当为世宗之宝也陆氏春雨堂印无考




  阙补志十【三四】七十【十二之十五】
  晋书【六函六十册】
  唐太宗御撰一百三十卷载记前有太宗序各卷后附唐杨齐宣音义
  字画不能圆劲系翻刻使然宋讳仍従缺笔亦沿原版之旧
  阙补志三志四【全】志十五【二十六】
  晋书【十二函一百册】
  篇目同前
  此亦従宋版翻出以刋行在先橅印较为清朗其目録后仍存淳熈丁未季春宏文馆校刻一行葢刻是书者竟欲作宋椠为贾利之资耳
  明蒋文藻藏本李目华六研斋笔记文藻与姚丹邱同大云执师资之礼书画皆步趋之颇臻其妙余印无考



  三十四【二十一】传五十四【十七】载记十四【三十九】
  晋书【十函一百册】
  篇目同前
  与第一部同版橅印稍后
  晋书【十二函一百册】
  篇目同前前有明人序序阙末叶失其名又太宗原序
  明人序称旧版存南国子学宫久多脱误邑人周文学若年氏见宋秘阁本欣然授之剞劂未成而卒丁进士孟嘉委产续成云云今以版式字画较之与前第一部大畧相似可知是书之版大半皆出翻刻但惜此序阙去末叶不知其名而他本欲求此失名之序复不可得总由书贾作伪割去者多也周若年丁孟嘉爵里俱未详
  阙补志十五【三十九】志十九【五】传六十六【十】传九十【九  二十七】载记十【二十二】载记十二【五】
  梁书【一函十册】
  唐姚思防撰五十六卷
  此明南监本版心中有称嘉靖八年补刋者亦有称九年及十年者亦有不记刋刻之年者是其中本有旧版不尽为南监所梓行者矣
  收藏印记无考


  阙补传四十【九】
  梁书【二函二十册】
  篇目同前
  与晋书版式相等其中间有字画模糊者当是宋椠所遗残版
  阙补纪一【四十】纪二【十六 二十四】纪三【十九 三十八】纪四【二三九】纪五【八】传一【五 七十一】传五【十】传六【七十】传七【三七】传八【五 十三】传九【一二】传十【七八】传十一【一二】传十二【四 七十五】传十三【六七】传十五【七】传十六【十二十五】传十七【七八】传十八【九】传二十【八 九十】传二十七【十五 十六二十四】传二十八【十九】传二十九【八 十三】传三十【四六】传三十三【十三十四】传三十五【一之四十一】传三十七【一二】传三十八【二四】传三十九【一 十一二十】传四十【三之六】传四十一【九】传四十二【十 十一二十三】传四十三【十三 十四十九】传四十四【二 三 二十二二十五 二十六】传四十八【三十二 三十三三十八之四十四十二】传四十九【八】传五十【二 五 六二十】
  陈书【二函十六册】
  唐姚思防撰三十六卷目録后有宋曽巩序版心上方有割补处其字画版式与梁书前一部同葢去嘉靖某年刋补字样图作宋椠也
  书中有裴字并闲主人二印钤版心补纸之上明系书贾作伪以掩补痕者其裴字乃取裴庵印左方之字观裴庵印与李葆贞庆东两印每牵连并用篆法俱不工印色复相似皆出伪造无疑均不足録惟有沈率祖印篆刻颇精惜其人不可考又秀峯方文印考庐山志有开先寺
  本朝更名曰秀峯此书或经收藏也


  阙补纪一【二】纪四【四】传十一【四】传十三【十三】传十四【七】传十五【五】传十八【十三】传二十一【十五】传二十七【四】
  陈书【一函十二册】
  篇目同前
  字画糢糊系新旧参半之板与梁书后一部同阙补目録【六】纪一【八】纪二【十 十四】纪三【九十】传一【五 七九】传二【七】传三【五六】传五【十 十一】传六【三】传十三【十七】传十五【四 五十五】传十六【三】传二十二【四五】传二十五【十七】传二十八【十四十五】传二十九【十三十四】
  北齐书【四函二十册】
  隋李百药撰五十卷
  版式亦与梁书后一部同兼属一时橅印之本
  周书【一函十册】
  唐令狐徳棻等撰五十卷目録后有宋梁焘等序版心上方亦间载嘉靖补刋之年其年分并与前梁书脗合
  周书【一函十册】
  篇目同前
  版心上方亦经割补其无补刋字様之叶字画反较清朗者橅印在先也
  宛陵太守藏本其子翰臣亦无考


  阙补纪八【一】传二十四【一】传二十八【十八之二十】
  旧唐书【五函二十册】
  石晋刘昫撰二百卷前明闻人铨文征明杨循吉三序
  闻人铨序称刘氏唐书欝絶不传酷志刋复苦无善本逮弭节姑苏穷搜力索呉令朱子得列传于光禄张氏长洲贺子得纪志于守溪公遗籍俱出宋时模板旬月之间二美璧合乃督同苏庠严为校刻司训沈子独肩斯任効勤四载书幸成编匮直千金刻未竟业石江欧阳公闻而助以厚镒午山冯子西郭陈子以迨郡邑诸长贰成力辅以终事肇工于嘉靖乙未卒刻于嘉靖戊戌云云诠循吉明史俱无传按朱彞尊明诗综小序诠字邦正余姚人嘉靖丙戌进士除宝应知县擢山西道御史巡视两闗歴湖广按察副使有芷兰集今观书中列衔称督学畿南彞尊作小序时未经考及循吉字君谦呉县人成化甲辰进士除礼部主事以病乞归有松筹堂集徴明见前所云司训沈子名桐嘉兴人诠之门人也